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茜 上海報導
8月18日,為期一周的上海書展圓滿落下帷幕。當天,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介紹了今年上海書展的總體情況。
據初步統計,截至8月17日,上海書展圈內圈外相關頁面總量破億(1.14億次),線上活動觀看量破610萬次達(611.37萬次)。「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線上平臺訪問量達到55.58萬次,成為市民讀者了解書展信息的首選。
上海書展入場讀者少了,人均消費漲了
徐炯介紹,雖然受疫情影響,上海書展主會場入場讀者數量僅為去年的1/3,但從銷售數據看,入場讀者人均消費同比增長了約23%。
除此之外,今年書展在轉型升級上也跨出一大步。從組成「上海書展線上朋友圈」、推出「上海書展線上平臺」,到設立直播間、推動在線薦書、直播帶貨、社群推廣,上海書展正在不斷加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力度。
書展期間,由於線下活動受到一些限制,不少活動都採取了線下線上同步或同播的形式,效果很好。比如,今年推出的新書「雲首發」為海內外無法親臨現場的作者提供了彌補遺憾的機會,也讓讀者不出家門享受「首發」體驗。「雲首發」新書的籤名本加蓋了特製的2020上海書展紀念章,可同步在線購買。眾多參展機構的新書首發主陣地也轉移到直播間。
在線上銷售和互動方面,指定的三家線上圖書銷售平臺及華師大社、復旦社、交大社、同濟社、華理社、中福會社等主要滬上高校、社科文出版社線上銷售實洋為1728.58萬元。華師大出版社攜「大夏直播團」入場,實施線下線上雙品牌策略;悅悅圖書在展會現場打造7×12直播帶貨圖書銷售模式,活動場次總計93場;樊登讀書直播在線觀看人次約238萬人次、實洋約112萬元;世紀天貓直播間聯手樊登讀書,8月12日19:00-21:00在抖音和快手觀看人數總計達40萬人,產生碼洋超過60萬元。
主題圖書熱銷,有效傳播正能量
上海書展是弘揚主流價值、傳播正能量的重要陣地。今年書展,以「書香潤澤人民城市」為主題的序館雕塑,依然是讀者最熱衷的書展打卡地。新近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等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圖書,在序館重點展示。主題出版館集中展銷「四史」學習教育、「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抗疫事跡」等主題出版物。
首次亮相實體書展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在書展熱銷,受到讀者好評,創下了領導人著作書展銷售的可喜業績,僅8月16日一天在上海書展就收到訂單1000多冊;截至8月17日,在上海書展己售出8000多冊。新出版的《習近平在福州》同樣吸引了眾多讀者捧讀、購買。今天下午,書展還將壓軸舉辦「以人民為中心——2020主題出版論壇」。
抗疫主題圖書成為今年特別熱門的品種之一。「『抗疫』,上海出版在行動」主題展集中展示了相關書籍。書展在售的抗疫圖書不下百種,《中國戰疫!》《查醫生援鄂日記》等銷售表現不俗。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的《河灣裡》是目前還少見的抗疫長篇小說。以「疫情下的中國堅守」為主題的「書香中國」閱讀論壇上,聞玉梅、張文宏、吳凡、查瓊芳、劉凱等醫學專家,解讀疫情下的中國堅守、上海經驗和文化精神。
為發展賦能,「破圈」「出圈」成了流行詞
徐炯表示,疫情下的上海書展,在滿足讀者閱讀需求的同時,也成為助力新經濟、促進新業態、刺激新消費、引領新生活的有力載體。很多出版人表示,「希望以上海書展為起點,迎來書業的復甦,尤其是地麵店的復甦。」有報導稱,「上海書展來了,行業信心妥了」,這是對我們的肯定,更鞭策我們更努力地創新融合,為出版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今年書展通過對一系列創新項目的挖掘和培育,推動上海書展、上海出版走出行業圈子,同時吸引圈外的新力量走進來。「未來閱讀館」、「作家餐桌計劃」成為書展「出圈」的標誌性案例;知名實體書店結集的實景版書香街區,展現了跨界發展的新嘗試、新成果;上海書展「進商圈」、「進社區」開始嘗試推動書店與其他商店從「相鄰」走向「相融」,從「書店+」、「閱讀+」走向「+書店」、「+閱讀」。
徐炯說,事實上,上海書展自身也在「破圈」和「出圈」。今年,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成為主辦單位之一,其下屬的上海貿促展覽展示有限公司成為承辦公司之一。藉助專業的辦展理念、技術、經驗和其他資源,對這一屆書展成功實現線上購票、人員與票證綁定、限流,對觀展動線優化、展場布局調整和讀者體驗改善等等,頗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