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路過上海地鐵10號線江灣體育館的行人,恐怕都已經注意到8號地上出口處一道懸浮於半空中的曲面體雕塑。明天,這座目前全亞洲最大的一件戶外燈光互動數字雕塑將被正式點亮。在這座以計算機數字程序生成形態並以人工技術打磨拼合的鋼材料雕塑體上,嵌入有3500多顆LED組成的柔性燈體,將通過聲音收集器吸納周邊環境的聲音,轉化成光的語言,在16,581,375的3,500次方種場景變化中演繹變幻無窮的數字互動藝術之美。
它的創造者、張周捷數字實驗室創始人、國內數字創作領域的先鋒實踐者張周捷,通過這件由12480個三角面組成的莫比烏斯曲面體雕塑,以百變之形的形態表達網際網路四通八達的隱喻。
張周捷
雕塑製作基於近似片材處理的精細拼接工藝,520片鱗片層次豐富而通透,也令內部燈光熒熒透射。3500多顆LED組成的柔性燈體,完全融入整個莫比烏斯曲面體中,每個發光單元以小巧靈活的身姿隱蔽於各層鱗片中。上萬個光源、數10萬個數據控制通道,可以實現近16,581,375的3,500次方種場景變化。網際網路、手機電腦成為雕塑數字燈光的終端之一,實施反饋周邊環境的變化。街頭汽車的發動機,行人的驚喜尖叫,廣場舞的伴奏曲,甚至是梅雨季節的雨滴聲,都會傳入雕塑的「耳朵」——聲音收集器,轉化成光的語言。夜間曲面體上呈現出多變的情緒和姿態,時而喜悅、時而衝動、時而夢幻、時而沉思…凝固的實體與流動的光體,在有限的空間中承載大千世界無限的可能。
>> 點擊欣賞絕美瞬間
對話張周捷
1. 之前的項目在哪些方面為你積累了經驗與信心,因而能夠在這次挑戰如此巨大體量的作品?
我們之前最大體量的作品是一座高達12米的數字雕塑,不久前也剛完成一組宛若蘆葦形態的水面動態燈光數位化裝置,這些實踐均為我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過這次的創作確實在多個方面突破了我們以往的作品規格,整件雕塑淨高約9米,跨度長達13米,並且與地面地鐵出口處的高差達17米,難度系術非常高。
2. 這件雕塑的造型靈感來源是?創作過程中突破了哪些技術難點?
我們選擇的造型是無盡的莫比烏斯環,首先從形態上來說,這種流暢變化的曲線能夠讓觀眾在觀賞時獲得360°連通無阻的視覺體驗感。另外,這個造型的選用也是因為我們的創意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在地環境的制約。由於雕塑落腳點在地鐵口,因而下方的點位本身就是有限且苛刻的,對雕塑作品的體量和尺寸要求嚴格。但另一方面,下面就是一個下沉式廣場,所以我是希望利用上下落差和左右跨度,把這個下沉的視角最大限度發揮出來,帶來震撼的視覺衝擊力。
結果這個項目的實際複雜程度遠超我之前預料。因為它的扭曲形態導致每一片三角面、每一個焊接點都要非常精確,否則在拼接時會無法合攏。這對製作以及分裝過程要求非常高。我們一共使用了12480個三角面,然後每一個形態都不一樣,包括上面每一片的截面,最大的一塊上面有520個截面,組裝過程中必須非常注意對位,同時焊接與固定也要非常精密。
3. 現場施工階段遇到了哪些困難?
所有的組裝都需要在現場進行,還要考慮到現場的地基承重點,並且要用到大型的吊裝機械合攏。由於地處市中心,為了不影響交通,只能夜晚操作,時間非常有限,並且現場的維護要求很高。施工期間恰逢梅雨季,也影響了項目進度。我們差不多動用了十幾個技術工人,用了兩個月多月時間加班加點才趕出來。
4. 整件作品中使用了3500多顆可獨立控制編程的LED燈,你與燈光技術團隊是如何配合的?
跟我們合作的燈光技術團隊非常專業,也是在他們的技術支持下,最終才能夠實現這次的藝術效果。並且燈光可以通過編程更換效果,未來通過不斷添加的編程模式,帶來無窮盡的視覺享受。他們負責燈光的編程、安裝、技術支持,我主要負責把控整體的呈現效果,在安裝過程中慢慢調試,看怎樣能夠在基於雕塑外在形態的條件下最大化發揮燈光呈現的效果。
5. 對你個人來說,完成這件作品的意義在於?
整個項目過程經歷了初步焊接、表面處理、安裝鱗片、固定燈光、吊裝及合攏、寫燈光程序、測試等,可以說充分展示了張周捷數字實驗室在整合數位化創作與工藝技術方面的最新成果。我的每一次創作基本上都是對於自我的一次突破,我希望每次都能夠發揮到極致。數位化創作中不可避免帶有計算機的自主性,在我腦海中也沒辦法設想結果,所以我也會期待每一次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成果落實。
6. 自從2014年開始,你開始慢慢涉足雕塑領域,其中不少被商業地產收藏作為公共區域的藝術品陳列。所以你是如何看待藝術品投資與商業地產的關係?
其實是一種合作共生關係,當然前提是要選擇能夠彼此契合的對象。我會希望選擇能夠尊重我們創作體系的合作方,他們可以提供很好的環境條件和資金支持,而我們也可以適當做一個平衡,只要能夠保持住我們最核心的概念,我們也願意去在一定的位置、空間進行商業上的命題作文,依靠我們最先進的數位化創作和工藝技術,大家一起來實現一個很棒的作品。
▲這座自身即以數字生成的雕塑,宛若激勵創新的一座「豐碑」,正對著創智天地這座孵育高新技術的溫床,以巧妙設計的無盡莫比烏斯環,致意網際網路令一切人為「界限」消逝,更指引著數位化創作的未來。
7. 近期你也在北京舉辦了純藝術個展《有點關係》。這幾年你的身份在設計師、藝術家、品牌創始人、大學教師中不斷轉化,除了之前一直被大家認可的收藏設計品,到今年「設計上海」推出的全新家具品牌線Endless Form,以及最近越來越多的雕塑作品和藝術個展。請問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多重身份的?
確實從行業上來講我可能橫跨了三四種職業領域,但我的目的並非為跨界而跨。而是一直通過各種實踐來驗證計算機創作或者說數字創作的表達空間以及它的可行性。它可以在藝術領域裡驗證,也可以在設計體系中驗證,也可以作為一個品牌接受市場檢驗,也可以做一個教學案例去進行理論分析。而這些領域對我來說又是相輔相成,互相協作的,因為我也沒有停止思考,一直在思考到底應該怎麼來發展它。
那麼現在基本上整理出來的幾條發展脈絡,可能就是我所尋找到的適合它的一些生存方式吧,包括大型的數字雕塑裝置;更加偏向自我表達的純藝術個展;以產品化和品牌化為方向的日常生活家居品牌,而這一切線都是以我的研究性教學來支撐的。在這個浩瀚的數字世界裡,還是有太多可能在裡面。隨著不斷的探索,可能未來我還會再探索出新的領域,反正我們拭目以待吧。
張周捷其他項目作品
▲今年初,張周捷數字實驗室在成立十周年之際正式推出了全新設計品牌Endless Form,將顛覆性的數位化家具產品導向日常生活領域,並攜帶一百把椅子駕臨上海展覽中心。
▲在花園水池中,一組宛若蘆葦的動態燈光裝置發出熒熒之光,同樣由張周捷數字實驗室特別創作,於水泊場景中塑造了一曲大自然與新技術的諧調。
▲《有點關係——張周捷個展》於近日在北京開幕。展出作品分別追溯了點在圓裡、點在方裡、點在空間裡所呈現的變化,用「點」來表達關係(邏輯)於數字空間的重要意義。
無盡莫比烏斯環
擁抱數位化未來
撰文→Crystal Xu
錄音整理→Yvonne Qian(實習生)
視頻、圖片提供→張周捷數字實驗室
編輯→Crystal、Nikki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