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珊瑚礁魚能「馴養」糠蝦 為其食物施肥

2021-01-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一個由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和迪金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發現,在中美洲貝里斯海域生活的一種珊瑚礁魚能馴養浮遊糠蝦為其食物海藻施肥。相關發現或為進一步揭示野生動物最初如何被人類馴化提供線索。

馴養其他物種是一種複雜行為,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人類特有的行為,自然界中很難觀察到人類以外的物種馴養動物的例子。

格裡菲斯大學近日發表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參與的國際團隊在貝里斯海域中觀察到,一種長鰭雀鯛在珊瑚礁附近會變得十分好鬥,因為那裡通常長著可作為它們食物的海藻。領地意識很強的長鰭雀鯛會將除糠蝦之外的其他外來生物從其海藻「食物農場」趕走。受長鰭雀鯛保護的糠蝦則會在「農場」大量繁殖,其排洩物則能提高海藻生長質量,並最終使「農場主」雀鯛受益。

一條小丑魚在海葵附近遊弋。圖源:新華社

相關論文已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參與研究的格裡菲斯大學環境未來研究所的威廉·菲尼博士表示,雀鯛和糠蝦的互惠關係具有馴養行為的特徵,跟人類飼養家畜的行為沒有什麼分別。

一般認為,家畜的祖先最早就是被人類提供的庇護所和食物殘渣引來後被馴化的。研究人員認為,雀鯛能保護糠蝦免受掠食動物捕食,而糠蝦能在雀鯛提供的庇護所中大量繁衍,這些都是馴養關係形成的重要因素,也符合共生關係是導致一些動物最終被人類馴化的理論。

相關焦點

  • 一種中美洲珊瑚礁魚能「馴養」糠蝦
    (新華社/美聯)新華社雪梨12月13日電(記者陳宇)一個由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和迪金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發現,在中美洲貝里斯海域生活的一種珊瑚礁魚能馴養浮遊糠蝦為其食物海藻施肥。相關發現或為進一步揭示野生動物最初如何被人類馴化提供線索。馴養其他物種是一種複雜行為,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人類特有的行為,自然界中很難觀察到人類以外的物種馴養動物的例子。
  • 新研究:一種中美洲珊瑚礁魚能「馴養」糠蝦
    新華社雪梨12月13日電(記者陳宇)一個由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和迪金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發現,在中美洲貝里斯海域生活的一種珊瑚礁魚能馴養浮遊糠蝦為其食物海藻施肥。相關發現或為進一步揭示野生動物最初如何被人類馴化提供線索。
  • 中美洲珊瑚礁魚能「馴養」糠蝦 或揭示人類如何馴化動物
    【原標題】新研究:一種中美洲珊瑚礁魚能「馴養」糠蝦新華社雪梨12月13日電(記者陳宇)一個由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和迪金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發現,在中美洲貝里斯海域生活的一種珊瑚礁魚能馴養浮遊糠蝦為其食物海藻施肥
  • 珊瑚礁魚也會「馴養」生物,糠蝦是它的寵物,太神奇了!
    珊瑚礁魚也能「馴養」糠蝦據報導,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團隊,在中美洲的貝里斯海域發現了一種有趣的事情:一種珊瑚礁魚竟然懂得馴化生物,就好像是人類馴化家畜一樣,只不過這群珊瑚礁魚馴化的生物是一群浮遊糠蝦,這些糠蝦幫助它們給海藻施肥。什麼是珊瑚礁魚呢?
  • 珊瑚礁下好「色」的魚 一條魚有兩張「身份證」
    在印度尼西亞中部的蘇拉威西島,科學家發現色彩鮮豔的魚甚至會在色彩單調的背景中大批出現。蘇拉威西島附近的海水是地球上海洋生物多樣性保持得最好的地方之一。在島嶼東南邊的一片海域裡,成千上萬條色彩繽紛的魚在珊瑚礁附近遊動,仿佛海水中一大片湧動的雲霞。這片雲霞中的顏色和圖案實在是過於豐富,因此沒有哪一種魚看起來比其他魚類更加搶眼。這些魚大膽暴露自己的色彩,它們真的不怕捕食者嗎?
  • 每天認識一種魚(376)丨花鮨:體色鮮豔多變化!
    花鮨屬於鱸形目鱸亞目花鮨屬,它們全體被粗糙鱗片包裹,其咽骨不結合,上頜骨不被眼前骨所覆著。
  • 魚能在水裡噴火?發光噴火的並不是噴火魚,而是一種介形蟲!
    在動物世界中,很多動物的命名都是根據它特殊本領而命名的,例如電鰻能發出電量,噴水魚能噴出水箭等等,而在大西洋的熱帶海域和印度洋之中,有一種魚類被稱為噴火魚,很多人立即想到這種魚能噴火,而且還是在水裡噴火?
  • 珊瑚礁魚類小丑魚「安家落戶」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日前,監測中心科研人員經過近2年的人工馴養,已在實驗室條件下成功將這種珊瑚礁魚類配對並開始陸續產卵繁殖。小丑魚屬於鱸形目雀鯛科海葵亞科,是一種生活在珊瑚礁區喜歡與海葵共生的海洋魚類,因臉和身體上有一條或多條白色條紋,酷似小丑,所以俗稱「小丑魚」。
  • 清潔小能手——醫生蝦.
    香港叫醫生蝦,也叫印度洋白紋清潔蝦,紅清潔蝦。背部兩條亮紅色的條紋與中間一道白色的條紋對比鮮明。清潔蝦有兩個品種,一種是尾部帶白斑點的,一種則沒有。在水族箱中清潔蝦是一種飼養非常普遍的蝦類。經常成群出現,清潔蝦會在珊瑚礁或石頭上設立一個清潔站,等著魚兒靠近並進行清潔工作。無論在水族箱還是在野外,它會吃掉這些魚(像吊類或隆頭魚等)身上或腮部的寄生蟲或死皮,這也對減少魚兒的疾病及感染有一定幫助。許多魚都對清潔蝦的服務很滿意,甚至允許它們進入嘴裡清理,而不傷害它們。蝦類對硫酸銅等的藥品是很敏感的,因此使用時一定要控制得當。
  • 海底綠洲——珊瑚礁--中國數字科技館
    當你潛入海底,注視這些五光十色的珊瑚時,是否在想:外形像極了分叉的樹枝、花朵的珊瑚是一種植物嗎?它和珊瑚礁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繫?  海洋中的熱帶雨林  珊瑚其實是人們對珊瑚蟲的習稱,它並非植物,而是一種叫珊瑚蟲的微小腔腸動物,有很高的經濟和生態價值。
  • 對於黑刺尾魚你了解多少
    小編見天接著給大家介紹魚類,今天的魚叫黑刺尾又叫雪佛龍唐。如果你能在少年階段獲得這些美麗的魚之一,那就太好了。它們年輕時非常華麗,而且在生活中表現很好。請注意,當他們長大成人並且變得更大時,雪佛龍柄會失去他們的少年顏色。
  • 有一種魚能隨時搭上鯊魚的車,有一種蝦沒有防彈魚缸不敢養
    本期旅行視咖,小咖帶大家看大海裡兩種特別的小魚小蝦,一種遊不快,卻能搭上鯊魚的順風車。另一種外表非常鮮豔,生怕天敵看不到,但它的攻擊武器卻非常厲害。鮣魚,主要生活在大海裡較為溫暖的水域。鮣魚是一種食肉海魚,這種魚看起來非常特別,尤其是頭頂,非常平坦,就像被踩了一腳。
  • 有一種魚,能給其他魚清潔衛生,還能讓它們變聰明
    裂唇魚的服務不光為了清潔  同時,裂唇魚通過給「客戶」清除寄生蟲,也能使其他魚類更健康,更聰明。來自納沙泰爾大學的 Sandra A Binning,是一位專門研究珊瑚礁魚類的助理教授,同時也和 Grutter 有合作研究。因為雀鯛(Pomacentridae)是珊瑚礁魚類的一種,也是裂唇魚服務的常客,所以他們選擇了雀鯛作為實驗對象。
  • 在帛琉能看到的那些珊瑚礁魚類(Coral reef fish)
    珊瑚礁魚(Coral reef fish)是指那些生活在珊瑚礁中或與珊瑚礁有緊密關係的魚類。珊瑚礁構建了複雜的生態系統,具有極大的生物多樣性。
  • 蝦塘混養魚,混養方式有兩種,值得一看
    蝦魚混養有兩種混養方式,一種以對蝦為主,混養1~3個魚類品種,對蝦每667m產量為100~200kg,魚類每667m產量為35kg以上;另一種是以魚類為主混養部分對蝦,魚類每667m產量為200-350kg,對蝦每667m產量為25~35kg。但以前種方式為主,其技術包括對蝦塘混養魚類的環境條件要求,放養品種、密度和方法,餌料投餵技術,日常管理及收穫等方面。
  • 關於槍蝦,你不得不知道的這些知識!
    搶蝦一般是小型海水缸蝦,尺寸約為0.5-2英寸(約1.25-5cm)。所有的槍蝦都有1(或者有時2)個超大的能夠在猛閉時產生氣穴的螯。這個氣穴在很短暫的時間裡能夠達到接近太陽的熱量,約4700攝氏度。一個很響的聲音也會被產生。我本人有多次被紅紋槍蝦射過,疼痛感就像被橡皮筋打到一樣,這個感覺是個小範圍的而非單獨一點的疼痛。
  • 你知道小丑魚可愛,能從雄性變成雌性,除了這些還知道什麼
    如果去潛水或是電視裡播放的場景,當在珊瑚礁的周圍,會發現有各種各式各樣的美麗的生物。比如像獅子魚、章魚、還有小丑魚等等各種魚類,今天就分享一下名字裡帶 「醜」字,但是卻很可愛的魚—小丑魚。野生的小丑魚主要棲息於珊瑚礁或是巖礁,兒童時期時常會和海葵黏在一起,為什麼 「喜歡」和海葵一起,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海葵可以很好地保護它們。海葵,是屬於一種在水中的肉食性生物, 而且海葵的觸角是有毒的。當然海葵要吃東西,也是靠它們有毒的觸角去叮其它的魚類,使其中毒身亡,然後被海葵吃掉!
  • 兇猛的海鰻以魚蝦為主食,卻偏偏放過清潔蝦,還與蝦形成共生聯盟
    在海洋中,也有一種蝦類,以魚類身上的死皮和寄生蟲為食,所以幾乎任何兇猛的食肉魚類都不會吞食這種蝦,這種蝦就是——清潔蝦。清潔蝦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珊瑚礁附近海域,這種蝦非常友好,不管是任何生物,只要在它的範圍,都會靜靜靠近,然後幫忙「清理清潔」,包括體表的寄生蟲、壞死組織等等,反過來其它兇猛魚類也會為清潔蝦提供安全保障,特別是海鰻和清潔蝦也是一組非常出名的共生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