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界中最不負責任的父母,把鳥蛋下到別的鳥窩中,做法太壞!

2021-01-08 科學船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杜鵑鳥是最常見的一種鳥類,我們在林間、鄉村都可以聽到它們的叫聲,叫聲似「布穀、布穀」的,這是大杜鵑的叫聲,叫聲似「快快割麥,割麥割谷」的,這是子規鳥,關於子規鳥還有著一番典故,傳說子規鳥是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叫聲悽切,晝夜不止,古代的文人騷客常借子規鳥來抒發自己或他人的哀怨之情。

杜鵑鳥可以吃其它鳥類不敢吃的蟲子,對樹木的生長有好處,在我們的印象中,杜鵑鳥是對森林有益的鳥類,並且又有那麼多關於杜鵑鳥的優美詩句,比如: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再比如: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等等。可是我們不知道的是,杜鵑鳥也是耍「陰謀」的好手,其精明程度讓人不敢相信。

在杜鵑鳥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杜鵑鳥在養育下一代的時候,它們從來不築巢,不自己養育下一代,把這個任務交給誰呢?既不是交給它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是給它們主動認個乾爹乾媽,而是採用巧妙的手段,讓別的鳥媽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自己養育下一代。

在杜鵑鳥即將要產卵的幾天中,杜鵑鳥會四處飛行尋找合適的宿主巢穴,它要找到的宿主巢穴需要滿足幾個條件:已經有鳥蛋在裡面了,鳥蛋的顏色、大小、紋路、斑紋與自己的鳥蛋相似。找到合適的宿主巢穴後,杜鵑鳥會時常地前來「蹲點」,掌握這個鳥主人出行的時間,在確定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杜鵑鳥會迅速地在這個宿主巢穴中產下一枚鳥蛋,並且將鳥主人的其中一枚蛋推出鳥巢,這樣的話數目是對的,等鳥主人外出回來之後,渾然不知自己的孩子已經被掉了包。

杜鵑鳥蛋的孵化速度是很快的,這枚杜鵑鳥蛋會率先孵化出來,最「惡毒」的時候到了,剛孵化出來的杜鵑幼鳥具有將其它鳥蛋推出巢外的本能,其目的在我們看來,只是想獨佔食物,這樣的話幼鳥成長的速度也會很快,早點擁有飛行的本領,當幼鳥可以飛行時,就一去不復返了,完全沒有感恩的念頭,在人類看來,這種行為完全是恩將仇報。

在杜鵑鳥把鳥蛋產到別的鳥巢中時,杜鵑鳥也會時不時地前來秘密監視,做出一切對自己鳥蛋有益的事情,完全不顧其它鳥蛋的死活,所以說,這三分之一的杜鵑鳥真是徹徹底底地玩陰謀的高手,不僅佔人家的地盤,借別人的力,而且還不懷感恩之情,恩將仇報,實在是「小人」所為。

然而,對於杜鵑鳥來說,我們不能將人類的情感強加到它們的頭上,其實這只是動物們繁衍的手段。杜鵑鳥也並不是每次都能成功,那些遭「暗算」的鳥主人也具有分辨的能力,也有可能查到真兇,並將杜鵑鳥蛋剔除出去,可以說是達到了一種偵察與反偵察的平衡狀態,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文/科學船塢

相關焦點

  • 盤點《哈利·波特》中那些不負責任的「壞」父母
    之前,小斯為大家盤點過《哈利·波特》中的好父親和好母親。 那麼,在《哈利·波特》中有沒有不靠譜,甚至是完全不負責任的父母呢? 答案是當然有呀。
  • 最不負責任的,鳥類中最懶的杜鵑,你了解嗎?
    最不負責任的,鳥類中最懶的杜鵑,你了解嗎?不會迷路的信鴿。科學工作者經過研究,給出了很多種解釋。第一,鴿子具有識別天體的能力,可以依靠太陽和星星識別方向和地理位置。第二,鴿子兩眼之間有一個突起,它像指南針一樣,能測量地球磁場的變化,為鴿子指明方向。
  • 動物界最懶最壞最邪惡無恥者,就是這種鳥了,但卻自古受國人推崇
    說到「子規」這個名字,熟悉中國古典文學的人都不陌生,因為它常出現在詩詞歌賦中,如楊花落盡子規啼,子規聲裡如煙,又聞子規啼夜月,說杜鵑的詩也有很多,以子規和杜鵑為詩名的作品也有不少,可見它受古代詩人的推崇程度,不僅如此,以前的農民也很喜歡這種鳥,因為它叫聲響亮,當它的叫聲響起來的時候,代表著農業生產要進入某個階段了。
  • 全世界最有禮貌的鳥,也被稱為鳥界哈士奇,你猜到是什麼鳥了嗎?
    鯨頭鸛還有其他的稱呼哦,不僅是鳥界哈士奇,還被人們稱作是「鞋之父」,其原因是他們的鳥喙很像鞋,尤其是特別像荷蘭人的木鞋。也被日本官方選定為「送子神鳥」。鯨頭鸛是鯨頭鸛科鯨頭鸛屬唯一的物種。身高可達1.2米,身長可達1.5米,體重在4000-7000克之間。成年鯨頭鸛的羽毛主要為灰色,幼鳥的羽毛主要為棕色。
  • 窗外鳥窩裡有兩枚鳥蛋,鳥媽鳥爸不著家急壞房主
    楚天都市報5月20日訊(記者劉毅)最近,家住洪山的黃先生有點著急,不為別的, 他發現窗外有一個鳥窩,而且窩裡有兩枚鳥蛋,可就是不見鳥媽媽,鳥爸爸。黃先生說,他家在大城小院小區,兩天前,他突然發現自家臥室窗外有一個鳥窩,裡面還有兩枚鳥蛋。
  • 世界最大的鳥窩,堪稱是鳥界別墅,竟居住500多隻鳥,沒人敢靠近
    非洲總是能不間斷地給我們帶來驚喜,拋開各種原始部落的奇特習俗不說,這裡還有很多新奇的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非洲,去看看世界最大的鳥窩。最主要的他們之間很少會有矛盾,對同類包容性極強。而且從合作上來說,一點不輸螞蟻和蜜蜂。
  • 世界上最大的鳥窩,很少有人敢掏鳥蛋,裡面很有可能住滿毒蛇
    當然,正常人也不會去招惹這群猛獸,但是非洲雖然物種繁多,但是黑叔叔們的知識水平有限,於是迫於生存壓力,不少黑叔叔會選擇去掏鳥蛋。但是,在非洲上有這麼一種鳥窩,黑人是不敢去觸碰的。它們的名字叫做「群居織巢鳥」,號稱非洲鳥界「工程師」。那麼為什麼非洲人不敢去招惹它們呢?原因有以下幾點,原來啊群居織巢鳥建造的鳥窩是非常的大,大概在幾百斤左右。
  • 「殺手」布穀鳥:借窩產子、讓別的鳥替養後代,不怕被發現?
    它們會將蛋下到其它鳥窩裡,並吃掉巢穴裡的蛋。而剛出生的小布穀鳥,與生俱來的本領就是殺死窩中的其它雛鳥。布穀鳥不築巢,也不養育自己的孩子。達爾文曾指出,布穀鳥借巢產蛋的奇特天性,是由它們祖先進化而來。但在演變過程中,後代越來越懶於築巢,也越來越缺乏父母的責任感。但這樣,反而會讓它們在多個巢穴,產下更多的蛋。這個成功的騙局,也會傳遞給下一代。
  • 這種鳥生卵不孵,花與鳥的共名,靠「寄生」的絕技生兒育女
    杜鵑鳥有143種,其中也有少數品種的雌鳥是孵卵的,大多數杜鵑生卵不孵。有了這種天性,杜鵑就有個壞名聲,人們稱它是懶鳥。那麼它們怎麼延續後代呢?人們不用擔心,它們自有巧妙的法子,不然杜鵑早就絕了種。絕大多數的杜鵑是靠「寄生」的絕技生兒育女,繁衍「家族」的。
  • 會「隱身」的鳥 沒有鳥窩,就住在樹幹上,瀕危的原因有點好笑!
    在這個世界上有著非常多的鳥,而有一種鳥的存在可以說是非常令人震驚的,這種鳥叫做林鴟鳥,它一生都不會築巢,並且它有著一項別的鳥類都沒有的能力,那就是「偽裝」,林鴟鳥的偽裝可以說是非常出神入化的。在大自然中,為了獲得更好的生存,生物動物懂得偽裝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對於一些比較弱的動物,為了躲避天敵,擬態就非常重要。擬態其實是指生物或者動物的一種自保防禦方式,是一種生物在形態、行為等特徵上去模擬另外一種生物。例如這種擬態成樹枝,仿佛就是長在樹上的鳥——林鴟鳥!
  • 一不高興就拆鳥窩:鳥不拉屎的悖論正是鳥人們的無恥
    有的人,身處綠蔭之下,一不高興就動用機械和人員來拆鳥窩。有的人,只能為了活著如魚飲水,巴不得也能在綠蔭之下,鳥屎落在自己的頭上——這叫中了「鳥屎運」。有的人,希望自己儘快走出「鳥不拉屎」的窮困艱難之地——「鳥不拉屎」的地方往往形容一個地方相當貧瘠缺少發展所需要的必要的條件,甚至連鳥兒都不來。
  • 雌杜鵑鳥借窩繁殖,只因遇到妻妾成群又不顧家的「渣男」
    在自然生存法則中經過長期的進化,每種生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技巧。很多物種為了改變自己只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從而順利地繁衍下去得到生命的延續。但是往往在這種競爭中,會犧牲掉很多的無辜者。在鳥類當中杜鵑鳥就是一個非常突出的例子。
  •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拆一個鳥窩?科普文來了
    築巢是絕大多數鳥類繁殖活動中的必有程序,鳥窩的作用是為了承載鳥蛋,讓鳥類的受精卵有一個安全、持久的位置以完成孵化發育和最初階段的育雛工作。鳥窩大多由植物纖維、獸毛和鳥羽等構成,有一定的保溫或遮擋風雨的作用在孵化和育雛的初期,鳥窩的作用無可替代。
  • 在農村,當有人碰過鳥窩後,鳥真的會不要這個窩了嗎?漲知識了
    農夫還記得,小時候父母也曾跟我說過,千萬不要去掏鳥窩,尤其是不能去摸鳥窩裡面的鳥蛋和剛孵化出來的小鳥,不然這些鳥媽媽就會棄窩而走。當有人碰過鳥窩後,鳥真的會不要這個窩了嗎?為何有人碰過鳥窩以後,鳥就會直接棄窩而走呢?看完了漲知識!當時農夫對於這個也是不相信的,後來卻深信不疑了。因為以前農村山上的各種小鳥比較多,而小孩子就很喜歡爬到樹上去掏鳥窩,然後把掏到的鳥蛋拿回家裡去改善夥食。
  • 雌杜鵑鳥為什麼搶別人的窩?都怪雄鳥是妻妾成群還裸婚的渣男
    杜鵑鳥為什麼不親自做窩及哺育後代對所有的生物來說,它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環不是如何讓自己如何長壽,而是讓自己有儘可能多的後代。不同的動物也選擇了不同的方式,有的以量取勝,有的拼盡全力來呵護。杜鵑鳥自然也一樣,想要儘可能產下更多後代,並希望它們健康成長。杜鵑鳥為什麼自己不做窩?事實上這是個不嚴謹的表述。
  • 為什麼說布穀鳥是一種很「殘忍」的鳥?
    布穀鳥有一個看上去非常「殘忍」的行為,那就是它們從來不築巢,而是在繁殖期交配以後,將卵產在其它鳥類的巢穴裡面,讓別的鳥代替自己去孵化。如果只憑藉著趁別的鳥不注意,將卵下在其它鳥的窩裡,我們自然不會覺得它們殘忍,只能感覺它們比較「慵懶」而已,連自己的孩子都不管不顧。而實際上,之所以說它們「殘忍」,主要是後續它們還有一些「過分」的行為。
  • 睡前故事:鳥窩裡的樹
    鳥窩裡的樹  春天,鳥先生用乾草和泥土築了個又大又結實的鳥窩,鳥太太就蹲在窩裡孵她的蛋寶寶。  一天,一個鳥蛋「骨碌」動了一下,呀,是寶寶快要出生了?鳥太太忙起身看那個鳥蛋。「天哪!」鳥太太驚叫起來,原來鳥窩裡長出了一棵小樹苗,葉子綠綠的、肥肥的,正一個勁地往上竄呢!  鳥太太孵出了一棵樹!這消息一下傳開了。
  • 雛鳥落難被人收留 鳥父鳥母每天入戶餵食
    日子一天天過去,籠中的小白頭翁,已從當初的拇指頭大,長到了如小雞般大小,展翅高飛的日子已不遙遠……這一切,是一戶人家一周的心血。昨天,記者在蒲江縣桫欏路農行宿舍的馬世寶大爺家的窗臺上,看到這幕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動人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