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國際機場9月客運量10萬人次 同比減少98%
航空圈訊 香港國際機場9月客運量10萬人次,同比減少98%!管理局10月16日公布香港國際機場 2020年9月份航空交通量。9月份,香港機場客運量及飛機起降量分別為10萬人次及 10535 架次,分別同比減少 97.9% 及 68.5%;貨運量38.8萬噸,同比下跌 4.4%。由於非香港居民入境限制仍然生效,加上不同國家及地區實施入境限制及檢疫措施,旅遊需求依然疲弱。月內,所有類別的客運量,即本港居民、訪港旅客及轉機/過境旅客均較去年同月大幅下降。
-
香港機場9月客運量10萬人次 同比減少98%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19日消息:香港機場管理局近日公布香港國際機場2020年9月份航空交通量。9月份,機場客運量及飛機起降量分別為100000人次及10535架次,分別同比減少97.9%及68.5%;貨運量錄得388000公噸,同比下跌4.4%,貨機起降量則上升25.0%,由去年同月的4815架次上升至6020架次。
-
上半年亞洲最大機場竟然虧損這麼多
上半年,我國民航業虧損741億元,航空公司自然佔了大頭,不過機場日子也不好過。作為全球第二、亞洲最繁忙的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候機樓明顯冷清了許多。其實,今年北京首都機場挺難的。隨著國際上疫情快速擴散,民航局實施了五個一政策,對國際旅客佔比較高的機場衝擊還是比較大的。受上述三個因素影響,上半年首都機場1301萬人次,排名第5,僅有去年同期人數的1/4,是前十大機場中降幅最大的。
-
香港機場10月客運量7.9萬人次 同比減少98.5%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16日消息:香港機場管理局公布香港國際機場2020年10月份的航空交通量月內,機場客運量及飛機起降量分別同比減少98.5%及68.3%至79000人次及10880架次,貨運量與去年同月比較則下跌5.7%至404000公噸。由於非香港居民入境限制仍然生效,加上不同國家及地區實施旅遊限制及檢疫措施,旅遊需求依然疲弱。月內,所有類別的旅客量,即香港居民、訪港旅客及轉機/過境旅客均較去年同月顯著下降。
-
TD銳評 | 國內航空市場逐步復甦,「隨心飛」們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環球旅訊】國內民航業正在穩步復甦中,航司們還在加碼推出「隨心飛」。民航局數據顯示,今年8月共完成4535.1萬人次的客運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超過1月份成為今年以來月度國內旅客運輸規模的最高值。而根據各大航司發布的8月運營數據,三大航平均客座率均恢復到七成以上。
-
國際機場的艱難復甦之路
根據機場行業協會國際機場協會(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的說法,冠狀病毒大流行摧毀了全球航空運輸,這意味著在2024年之前,交通運輸水平不太可能再次升至上述水平。該報告首次展望了2020年上半年由於Covid-19疫情的爆發導致客流大量減少而出現的急劇下降。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上半年全球客運量下降58.4%,其中國際客運量降幅最大,達64.5%。2019年,亞特蘭大機場和北京機場分別以超過1.1億人次和1億人次的客流量位居前兩名。但在2020年上半年,這兩個機場的客運量分別下降了56.6%和73.6%。
-
【域名故事會】柏林航空LTU.com是如何從德國第二大航空公司走向破產倒閉的?
畢竟曾經的柏林航空,是德國第二大的航空公司,僅次於漢莎航空。是什麼原因導致柏林航空丟失掉LTU.com的呢?隨著冷戰結束,1990年德國統一,德國本地的投資者收購了柏林航空,並委任前LTU國際經理約阿西姆·胡諾德為新公司CEO,這也為後續柏林航空接管德國包機航空公司LTU國際進行了鋪墊。2006年,柏林航空成功完成了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的首次公開募股。
-
航空客運量最早有望2024年恢復
8月5日在澳大利亞雪梨機場拍攝的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客機。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楊舒怡)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說,新冠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將持續多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共同社16日援引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會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的話報導,該協會預計2020年全球航空旅客人數減少55%。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最新預測比今年早些時候更為悲觀。
-
艾德證券期貨蟬聯《信報》「卓越環球投資服務」大獎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9月22日,艾德證券期貨榮獲香港《信報財經新聞》(簡稱《信報》)卓越環球投資服務大獎。這是繼2019年3月29日之後,艾德證券期貨再次蟬聯此項殊榮。在「金融服務卓越大獎2020」頒獎典禮上,艾德證券期貨憑藉出色的服務,順利蟬聯「卓越環球投資服務」大獎,這是艾德證券期貨第二次獲得此項殊榮。其他得獎企業還包括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中國銀行(香港)、招商永隆銀行等。
-
數讀疫情之下,美國音樂產業的上半年
疫情爆發前的整體專輯銷量儘管同比也呈下降趨勢,但降幅僅6.7%,疫情爆發後這一數字則猛增至25.2%,導致上半年的整體專輯銷量同比降幅高達18.1%。 其中最大的影響因素是實體專輯銷量,隨著疫情爆發,在各州地方政府的命令下許多唱片店不得不暫停營業,導致疫情爆發後實體專輯銷量同比降幅高達35.4%,上半年實體專輯銷量平均降幅則達20.3%。
-
《澳洲財經3分鐘》|4月份雪梨機場運輸量下滑97%!重新開放環球旅遊...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新聞內容概要- 新州政府再撥款1400萬幫助小企業發展!2新冠病毒導致澳大利亞人工作時間大減澳洲統計局(ABS)調查發現,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將近四分之一的澳大利亞成年人工作時間減少。與此同時,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12%的澳大利亞人工作時間比平時長。在那些工作時間較少的人中,60%的人表示可工作的機會有所減少,而有15%的人表示已被其僱主解僱。
-
2020年中美航空旅遊前景黯淡,客運量預計將下滑20%
【環球旅訊】航空諮詢研究機構Boyd Group CEO Michael Boyd預測2020年美國航空運輸系統將迎來積極變化,客運量將以3%的速度繼續增長。但Boyd又認為,此前所預測的中美航空旅遊發展,在2020年將大幅縮水。Boyd Group在6個月前曾預測,中美航空服務在2020年會出現短暫下滑,隨後便會恢復上升趨勢。
-
從「不和你飛」到「想飛都難」……國泰大裁員,天災還是人禍?
儘管如此,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要求停飛內地航線,發起「不和你飛」集會擾亂社會秩序,更揚言罷工要挾港府「全面封關」。「天災」加上「人禍」,國泰航空終於挨不住,宣布企業重組裁員。去年的黑暴運動攬炒香港,暴徒「和你塞」機場、禁錮及毆打內地客,嚴重影響本港航空業聲譽時,譚文豪選擇了包庇、袒護。
-
長假期間上海機場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長假期間上海機場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創歷史同期新高。上海機場集團供圖中新網上海10月8日電(李佳佳)上海機場集團8日發布消息稱,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長假,上海機場的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創歷史同期新高。長假裡,上海機場集團制定了將短期客運航線發展重點轉向國內市場的復甦計劃,將閒置國際航班時刻轉用於國內航班,同時配合航空公司加密熱門航線、改換大機型,自今年三季度開始,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場的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呈現出穩步上升的復甦曲線,並已逐步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
匯總:上半年表現如何?國內航企半年報陸續出爐
國航實現客運收入229.48億元,同比減少369.03億元。其中,因運力投入減少而減少收入321.63億元,因客座率下降而減少收入46.30億元,因收益水平下降而減少收入1.10億元。首都機場2020年上半年,北京首都機場的飛機起降架次達118648架次,較上一年同期減少59.52%。旅客吞吐量達13010765人次,較上一年同期減少73.58%。貨郵吞吐量達572060噸,較上一年同期減少39.58%。
-
上海機場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創歷史新高
周健報導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節中秋節長假裡,上海機場的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創歷史同期新高,機場商業經營等非航業務板塊也回升。,將閒置國際航班時刻轉用於國內航班,配合航空公司加密熱門航線、改換大機型,自今年三季度開始,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場的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呈現出穩步上升的復甦曲線,並已逐步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
典型案例|大興機場設計驚豔世界
除了上面說的各種便民、有效率的「黑科技」之外,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大興機場還是一座「藝術館」,在這裡可以看到各種藝術作品!也向世人展示了「基建狂魔」的硬實力。另外,再融合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與民航院聯合體所提出的「二元式」布局概念,並採用雙層出發車道邊,形成一套「設計、運營一體化」的綜合建築方案,最終才變成了一個「超級工程」。
-
「民航」主題板塊投資日曆2020-10-12
此外,薩爾瓦多政府宣布,薩國際機場將從本月19日起恢復商業客運航班。目前已有12家航空公司獲準復航薩爾瓦多相關航線,但各航線恢復時間尚未確定。此前,哥斯大黎加為了提振疫情期間受到較大衝擊的旅遊業,已在8月恢復了航空業。
-
上半年北京首都機場稅後淨虧7.38億,飛機起降架次下跌近六成
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8月26日晚,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首都機場」)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公告。今年上半年,北京首都機場收入19.83億元,同比減少63.1%;稅後淨虧損7.38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12.9億元,同比減少157.2%。董事會不建議派發中期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