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英文交流!小湯山定點醫院一線美小護不簡單

2021-01-12 青瞳視角

「Don't worry!You will be ok……」支援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的北京同仁醫院麻醉科護士趙紅柳,在接收一名俄羅斯客人時全程英文交流,及時緩解了客人的緊張和焦慮情緒。

「人到了陌生的、語言不通的環境,容易產生焦慮情緒,俄羅斯客人來的時候已經是半夜,她一直在房間走來走去,也不睡覺。」 趙紅柳說,「當我得知客人只會俄文和英文,就用英文詢問了她的需求,在溝通中明顯感覺她的焦慮情緒逐漸舒緩。」

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專班護理部負責人、北京友誼醫院護理部主任駱金鎧介紹,每個病區在人員配置上,都配備了一兩名英語水平較好的護士,她(他)們都曾參加過醫院組織的英語風採大賽,很多人都是大學英語四、六級。

除了面對面進行英文交流,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專班護理部也組織全院護士們通過中英文的圖文提示卡片輔助溝通,設置了6大類90項的中英文溝通卡,包括:飲食篇、服藥篇、生活篇、操作篇、出入院指導和健康宣教,以更好地幫助其中有需要的外國友人。。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通訊員 宮小飛

相關焦點

  • 百度Apollo新石器無人車「守衛」北京小湯山醫院
    新冠肺炎疫情攻堅戰進入嚴防外部輸入新階段,百度Apollo聯合生態合作夥伴新石器無人車再度前往防疫一線,與醫護人員並肩作戰。3月25日,百度Apollo攜手生態合作夥伴新石器奔赴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進行消殺作業。消毒車全自動無人化運行,有效避免了人工作業所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
  • 小湯山醫院親歷者講述:武漢火神山醫院該注意些什麼
    7天7夜,建起一座醫院。這個奇蹟發生在2003年的北京小湯山醫院。17年後的今天,武漢將再度演繹這一幕。1月24日,武漢的「小湯山醫院」——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正在加緊施工。為有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武漢市開建專門醫院,用於收治新型肺炎患者。院址位於武漢市四環外的蔡甸區武漢職工療養院旁。
  • 志哥講述:志哥在03年小湯山非典醫院現場為1200名醫生服務
    因為志哥當時就在北京小湯山伺候著1200多名從全國各地趕到北京小湯山非典醫院治療非典患者的醫生啊,2003年4月非典期間,當時的北京非典醫院設在北京小湯山鎮醫院北側的空地上,還佔據了隔壁富來宮酒店未開發的部分土地,大致佔地約500畝地,少部分醫生住富來宮酒店,絕大部分醫生住離非典醫院2公裡外的北京九華山莊。
  • 中國環境報記者今日探訪北京小湯山醫院:已啟動修繕工程,視疫情...
    隨著湖北武漢、黃岡等地宣布參照2003年北京防治SARS疫情時小湯山醫院模式,啟動建設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病例醫院,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小湯山醫院在17年後也開始啟動了病房的改造升級。1月30日上午,記者驅車前往小湯山醫院探訪時發現,已有北京建工集團等施工單位進入現場,小湯山醫院幾棟住院樓開始騰空,施工現場有圍擋,大型機械開始平整施工。
  • 小湯山醫院裡的藥草——荊條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大將廉頗與藺相如不合,後了解到藺相如的為人後,意識到自己的不對,於是背著荊條登門道歉,成語「負荊請罪」便是出自此處。那麼廉頗身上背的荊條,究竟是什麼呢?荊條在文裡指的的荊類植物的枝條,是馬鞭草科牡荊亞科植物。
  • 聚焦功能醫學研究 北京小湯山醫院功能醫學基地啟動
    5月11日,北京小湯山醫院功能醫學基地全國率先啟動,並同期舉行了功能醫學臨床應用——兒童健康及常見病新思維全國培訓研討會。  授牌儀式  據悉,本次會議由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功能醫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主辦,會議由北京小湯山醫院院長平昭主持。
  • 抗疫一線表現突出 陽光融和醫院入黨積極分子「火線」成為預備黨員
    在今年1月28日,隨著「黃岡版小湯山」的正式啟用,陽光融和醫院綜合ICU護士魏震發回了來自湖北抗擊疫情前線的首次報告。作為入黨積極分子,他希望在最關鍵的時刻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自覺接受黨組織的考驗。1月25日大年初一,陽光融和醫院選拔的胸肺中心具有豐富重症監護護理經驗的精英護士劉曉曙、綜合ICU護士魏震,首批加入山東馳援湖北的醫療隊。
  • 寶礦力水特:專注一線醫護人員補水 電解質飲料馳援定點醫院
    寶礦力水特:專注一線醫護人員補水 電解質飲料馳援定點醫院 2020-03-16 16:02:21下了夜班一整天排不出尿……」「脫下防護服他一口氣喝下四瓶水」「最長一天戴20小時口罩 勒紅了臉磨破耳」……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類似的新聞報導隨處可見,廣大醫護人員奮戰一線,面對未知的病毒機理、有限的醫療資源,不僅工作壓力大、感染風險高、心理負荷重,還要忍受佩戴口罩、護目鏡等護具的勒壓以及無法喝水上廁所的生理極限。
  • 新冠肺炎英文簡稱定了!「肺炎1號方」獲批用於廣東定點救治醫院……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肺炎1號方」獲批用於廣東30家定點救治醫院&nbsp&nbsp&nbsp&nbsp廣東:發熱門診所有患者均要採集咽拭子檢測核酸
  • 小湯山醫院醫療設備就位 最後一批醫療儀器昨天完成現場檢測
    【來源:北京日報】本報訊(記者 張楠)17年前,為了有效控制SARS疫情,北京在7天內建成小湯山醫院,創下世界醫院修建速度紀錄。17年後,小湯山醫院修繕工程啟動。記者了解到,目前小湯山醫院所有的醫療設備已經就位,昨天,北京市計量院的20多名工作人員再赴小湯山醫院,完成最後一批醫療儀器設備的現場檢測。CT機、心電圖機、除顫儀……每臺儀器旁都有一兩名工作人員在進行檢測。「拿這個設備間來說吧,一共擺著三臺設備。別看就三臺設備,其實跨著專業呢,需要三個不同專業的工作人員來分別進行檢測。」
  • 上海重啟「小湯山模式」 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
    上海某醫院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該醫院確診的患者都會被送到金山的公共衛生中心。「集中收治的好處是可以避免院內交叉感染,同時治療也會更有效率。」上述醫院負責人表示。如有新病人需要收治,上海市衛健委通常會提前2-3個小時通知該中心進行收治準備。
  • 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榮獲「湖南省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南華附二醫院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迅速行動起來,先後派出援黃岡醫療隊、援南華醫院隊,並分多批選派湖南省新冠疫情防控省級專家組成員奔赴邵陽、婁底、永州等地市州定點醫院支援當地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省衛建委及受援單位的高度認可。今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楊宏發、趙靜隨湖南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赴湖北黃岡抗擊新冠疫情。
  •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落地東莞
    1月15日上午,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在東莞康華醫院揭牌。同時,一位捐獻者正在醫院血液科的採集室裡進行捐獻,採集的造血幹細胞將為他人延續生命,帶來希望。這一定點採集醫院落地,標誌著東莞繼廣州、深圳之後成為我省第3個可以開展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採集的城市,也是全省第1個可以開展此項工作的地級市。這為東莞本地捐獻者及志願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為進一步提升東莞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效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上海咽喉炎好醫院_上海虹橋醫院耳鼻喉科
    上海咽喉炎好醫院_上海虹橋醫院耳鼻喉科 時間:2021-01-13 22:29:45 上海虹橋醫院 上海咽喉炎好醫院_上海虹橋醫院耳鼻喉科,夏季是咽喉炎發病率較高的一個季節。特別是上班一族。主要是由於長時間吹空調,室內環境乾燥不通風,很多人也喜歡吃冷飲這些刺激性食物。
  • 深入一線 助推發展|貴州科學院定點幫扶水城縣推進會召開
    為奮力衝刺90天,紮實推進貴州科學院定點幫扶水城縣脫貧攻堅工作,5月8日,貴州科學院在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召開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總結全院扶貧工作進展,交流科技扶貧工作經驗,部署下一階段精準扶貧的重點工作。
  • 「疫」線閃耀「火焰藍」——記奮戰湖北抗疫一線的消防救援隊伍
    在戰「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火神山消防救援站的黨員突擊隊在開展防疫洗消訓練前集合(2月5日攝)。新華社發(何漢求 攝)兩晝夜不眠不休,搶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啟用前完成消防救援站建設;入駐後24小時「零距離」駐勤,為醫院安全運行保駕護航……火神山消防救援站黨支部副書記、站長助理李長春和7名戰友組成的黨員突擊隊,在抗疫最前沿已值守一月有餘。
  • 蘭州「易媽媽」春去冬歸守戰疫一線:護海外遊子健康回家
    (抗擊新冠肺炎)蘭州「易媽媽」春去冬歸守戰疫一線:護海外遊子健康回家  中新網蘭州1月12日電 (南如卓瑪)「身處疫情之下的海外遊子,漂泊異國他鄉,他們坐了十幾個小時飛機回來,剛下飛機就一個人待在一個房間14天,我不放心啊,要照顧好他們……」堅守在甘肅入境隔離點——蘭州新區後備醫院的易思華,格外能夠體會到這份艱難。
  • 全程英文交流~太溜了!
    全程英文交流,這口語也太溜了!↓↓↓在這段視頻中,金星首次講述了自己變性的心路歷程,她說:「如果你能理解我,我感謝你。如果不能,也沒關係。
  • 專題|武漢「後援團」的困境與堅守——媒體對非一線「抗疫」群體的...
    包括但不限於患者家屬、抗疫志願者、外賣員、接送人員和運輸物資的司機、社區工作人員等。媒體除了報導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也關注到了非一線的、後方支援群體的努力和堅守。我們選擇抗疫非一線群體的後援人物的報導進行分析,一方面可以關注在重大突發事件中,媒體在非前線如何去關注、切入、展現非一線的抗疫人員和後方的抗疫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此類人物類報導來分析深度報導的寫作方法。
  • 奔波在武漢「小湯山」的焊接大師吳勇剛
    自2020年1月25日以來,他和他的焊接團隊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以專業、敬業和捨生忘死的大愛精神,創造出了令人驚嘆的奇蹟!他,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一冶漢子、國家級焊接技能大師吳勇剛。緣起初識吳勇剛,是在2019年7月間。那時候我跟隨武漢市城建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宣講團穿行在武漢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