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凝心聚「力」 培養卓越工程師——黃岡師範學院生物與農業資源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探索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高等教育重大計劃。
黃岡師範學院生物與農業資源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根據《黃岡師範學院「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設置意見》,瞄準國家食品工業發展戰略和產業需求,結合黃岡大健康產業,凝心聚力,探索應用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培養創新能力強、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工程技術人才,助力食品行業和相關行業發展。
向質量要定力
一所學校強不強,一個專業強不強,更直接、更主要的衡量標準和追求目標,就是人才培養質量。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向質量要定力,根據卓越人才培養要求,創新「五個一工程」卓越班學生培養與考核體系,即「師從一名導師、主持(參與)一個項目、研發一種產品、發表一篇論文(或申報一個專利)、報考(考取)一所院校的研究生」,全方位的「五個一工程」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並建立一整套規範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強的「硬柔」結合的指標體系,促進卓越班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向人才要動力
教師,作為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素來都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行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雙導師制」聯手培養,
開展協同指導和接力指導,充分保證卓越班學生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實效。校內:本專業教師隊伍人才充實,超過85%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高級職稱教師所佔比例達到70%。教師隊伍中有1名湖北省「百人計劃」、1名湖北省「楚天學者」,主持湖北省教育部門教學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北省科技部門重大技術專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20餘項。校外:已聘請中糧糧油工業(黃岡)有限公司、黃岡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黃岡市大別山檢測認證有限公司、湖北金佰利啤酒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專家擔任卓越班校外指導教師。「雙導師制」強強聯手組成導師組,聯合指導學生,使得人才培養迸發澎湃動力。
向科研要潛力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以科研項目驅動卓越人才培養,圍繞食品科學與食品工程方面的一些科學問題開展課題徵集,課題選題、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和成果形式等環節完全由學生完成,導師進行答疑式指導,學生的綜合能力大幅提高。從2015年開始,每年約有10個項目立項,且項目進展順利。學院取得一批科研論文、專利和產品的成果,並堅持將科研成果融入教學,積極推動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
此外,為給卓越班學生提供優良的科研環境,依託學院大健康研究院的建設項目,為卓越班學生提供專用實驗室,並加強實驗室建設投入,2020年,學院配備了包括賽默飛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安捷倫製備型液相色譜、流式細胞儀、GE蛋白純化系統、質構儀等在內的先進的實驗儀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操作儀器的能力水平。
向實踐要競爭力
為提高卓越班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和開拓學生視野,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施「請進來、走出去」策略。請進來:邀請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瑪氏食品(中國)有限公司、每日食品網、金佰利啤酒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優秀校友吳偉、覃彩鳳、王曉玲、唐文華等,圍繞專業思想、專業技能、社會需求、就業創業、工作素養等方面現身說法,解答卓越班學生關心的具體問題,並給他們鼓勁加油,傳遞正能量。走出去: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走出去,讓學生充分了解食品行業現狀、社會需要,使他們充分認識到食科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加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專業認同感。學院先後組織卓越班學生實地到黃岡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中糧糧油工業(黃岡)有限公司、湖北金佰利啤酒有限公司、伊利乳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實踐學習,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定力、動力、潛力、競爭力,凝聚合力出活力,學校發展和卓越班人才培養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近3年來,專業教師指導國家級別、省級、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0餘項。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以第一作者發表核心期刊以上論文20餘篇,榮獲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湖北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競賽三等獎兩項等。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平均在30%左右,一次性就業率均保持在98%以上。面向全國相關行業輸送了大量食品工程技術人員,其中有些已經成為所在單位的技術骨幹和管理人員。
(佔劍峰 肖雲麗)(佔劍峰 肖雲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