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穆斯林要給男性割禮?

2020-11-24 參考消息

割禮,是一項具有古老歷史的傳統,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人就已經開始有了割禮的行為。中古時代的割禮分為兩種,一種是針對女性的,非常殘忍,(詳情可參考《沙漠之花》),而另一種針對男性的割禮就相對溫柔,甚至是有益身心的,那就是——包皮切除。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正在進行割禮的穆斯林男孩)

在當今世界,除了個人自發因為生理或者衛生問題進行包皮切除手術的男性之外,大多數男性切除包皮都是出於宗教信仰的考量。目前世界上主要有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對於男性信徒包皮的切除有著明確的規定,但在將男童包皮切除的時間和規定上兩教又略有不同,至於割禮的源頭則要追溯到猶太教、伊斯蘭教的共同神明——上帝那裡去。

雖然在穆斯林的教義中,至高神被稱為安拉,但是從整個伊斯蘭教的起源來看,它和猶太教都有著共同的先祖亞伯拉罕即:易卜拉欣,這位聖人信奉的神靈自然也是兩教共同的信仰。而割禮就是這位至高神與亞伯拉罕所訂立的契約。在聖經《創世紀》17章第9節至第14節中就記載了上帝要亞伯拉罕子孫後代「受割禮」的契約,目的是以此來證明亞伯拉罕後裔是上帝的屬民。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向上帝獻祭自己兒子的亞伯拉罕)

聖經原文中說到:「神又對亞伯拉罕說···你們所有的男子都要行割禮···無論是家裡生的,還是用銀子買的,生下來第八日都要受割禮,這樣我的約就立在你們的肉體上,作永遠的約」。從這段記載得知,割包皮最初是猶太人區別於其他人種的隱性標識,這就像是納粹時期強迫猶太人帶上「大衛星」標識一樣,都是辨別族群的方式。同時在這裡上帝也給猶太人定下了割禮的時間,那就是男嬰生下後的第八天,這一點與伊斯蘭教就有所不同了。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最著名前穆斯林:為何女權主義者不為穆斯林婦女維權?
    參考視頻連結:https://www.prageru.com/videos/why-dont-feminists-fight-muslim-women 參考文章:為什么女權主義者不為穆斯林婦女而鬥爭?
  • 穆斯林為什麼要信仰真主(安拉侯)呢?
    各位朋友,作為一個貫穿五大洲的世界性宗教,世界十六億穆斯林始終如一的信仰真主
  • 揭秘震驚的陋習 殘忍的女孩割禮割陰禮
    揭秘震驚的陋習 殘忍的女孩割禮割陰禮 奇聞提要: 什麼是少女割禮?割禮就是把少女的全部生殖器(包括陰蒂、大陰唇、小陰唇在內)一點不剩地切割下來,再用鐵絲、植物刺把血淋淋的傷口縫合起來,只在陰*道外留一個細如火柴棍的小孔的少女成年儀式。
  • 3歲非洲女孩割禮,終於明白:今天,人類進化始終存在
    最近在電影《沙漠之花》裡了解到非洲流行了3000年的文化習俗:割禮在非洲的3000年封建文化裡,始終保持著「女孩必須進行了割禮,才是貞潔」的思想。當一個家庭的女孩長到3歲時,父母就要讓女孩進行割禮儀式,因為在他們看來,兩腿間的器官不純潔,只有進行了割禮,才能重拾女孩的純貞。
  • 揭秘血腥非洲女孩割禮 少女被燙平乳頭割去陰蒂陰唇(圖)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定義,女性割禮或者說女性生殖器割禮,或者說女性生殖器切除,指的是對女性施行的部分或者完全切除外生殖器或者對女性生殖器官造成其他傷害的所有外科手術包括切除陰蒂和外陰部等。
  • 4歲被玷汙,5歲被割禮,13歲逃婚 她的故事讓記者顫抖失聲
    勇敢站出來,為和她一樣遭遇痛苦的1.3億女孩和婦女發聲,成為第一位公開談論和反對女性生殖器割禮習俗的女士。老佛爺Karl Lagerfeld曾評價她:「我驚訝於華莉絲所遭受的一切,更驚訝於華莉絲的堅韌。」
  • 為什麼歷史上的穆斯林比現在更寬容?
    澎湃新聞:有種看法認為中世紀的戰爭基本上是基督徒對穆斯林的聖戰,那麼為何在君士坦丁堡之役中,西方基督教世界沒有施以援手,而任由聖城陷落了呢?難道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之間的派系鬥爭要比合力對抗「伊斯蘭異教徒」更重要嗎?
  • 穆斯林小孩「起經名」必備!
    經名是中國穆斯林的宗教用名,亦稱教名。因多採用《古蘭經》和其它古典經籍中提到的歷代聖賢的名字命名,故又稱起經名 。
  • 西媒分析穆斯林為何要到麥加朝聖
    參考消息網9月25日報導 西媒稱,為了紀念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穆斯林一生中至少要前往麥加朝聖一次。朝聖是伊斯蘭教規規定信徒的「五功」之一。大多數穆斯林會在傳統的宰牲節之前赴麥加朝聖。據西班牙《阿貝賽報》9月24日報導,每年這個時候,來自印度尼西亞、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美國、印度、中國和歐洲國家的穆斯林扶老攜幼、拖妻帶子一同踏上朝聖之旅。他們身穿象徵著純潔的白色長袍,首先要做的就是繞著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方——「天房」走上7圈。根據伊斯蘭教的傳統,天房是由伊斯蘭教聖人建造的。
  • 全世界哪個國家的穆斯林人口最多?
    圖片來源:mapchart 在佛國林立的東南亞,印尼作為穆斯林人口大國,的確很獨特。 伊斯蘭教最早起源於阿拉伯半島。在人們的印象中,穆斯林人口主要分布在中東、北非和中亞。 這個遙遠的群島國家為什麼會有如此眾多的穆斯林?
  • 印尼:穆斯林人口2.3億,印尼是如何成為穆斯林人口最多國家的?
    可以說,沙漠和駱駝是穆斯林誕生之初的標籤,而今天較為人們熟知的中東和北非的穆斯林國家,多也離不開這兩個標籤。▲ 伊斯蘭教在全球的傳播(右下方為在東南亞的傳播)但穆斯林沒有被這兩個標籤所桎梏,有著陽光、海浪和沙灘,既遠離伊斯蘭教發源地,又不可能騎著駱駝到達的印度尼西亞,卻也是一個穆斯林國家,而且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近2.7億人中有超過2.3億的穆斯林,佔全球穆斯林人口的12%。
  • 伊斯蘭教規定,穆斯林不能聽音樂?
    基督誕生教堂附近的壁畫然而,跟基督教齊名,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穆斯林,為什麼會禁止音樂呢?伊斯蘭教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神教宗教,《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為造物主所差遣的最後一位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穆斯林與音樂的聯繫中,流傳最廣的說法:聖訓不許穆斯林聽音樂?
  • 世界盃上的穆斯林球員
    【信仰伊斯蘭的眾多穆斯林球員】(圖)雖然齊達內自稱世俗化的穆斯林,但《複雜》雜誌依然將他評為歷史上十名最偉大的穆斯林運動員之一>(圖)薩迪克-汗是倫敦歷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市長(圖)哲科也是虔誠的穆斯林球員當今歐洲足壇還有諸多知名穆斯林球員,例如剛剛赴麥加朝覲的本澤馬
  • 穆斯林的麥加朝覲之路
    逢周五和重大節日,穆斯林需到清真寺集體禮拜、紀念真主;課功指課稅,穆斯林應慷慨施捨,每年交納1/40財產濟貧稅,作為給社會的奉獻。濟貧稅起初為自願繳納,後成為國家賦稅制度;齋功是指穆斯林必須在萊麥丹月(伊歷9月)每日自日升前至日落後施行齋戒。
  •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為什麼穆斯林可以在短時間內徵服拜佔庭帝國?
    在現在的地球上生活著將近16億穆斯林,這個數字達到了地球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伊斯蘭文明的興起和發展則是一個神奇的事情,在穆罕穆德歸真之後開始的阿拉伯帝國大徵服,在僅僅一百年的時間裡穆斯林便幾乎掌控了世界。
  • 多元還是同化:歐洲對待穆斯林的難題
    比如說穆斯林甚至不允許男女在同一個遊泳池裡面遊泳,你為了包容這樣的穆斯林群體,就需要多修很多遊泳館,不只是增加一倍,因為其他德國人用的男女混合遊泳池穆斯林都不會去。這樣做不僅耗費的成本比較大,也會導致主流人群的反對,認為這不公平。這個問題確實非常複雜。當我們批評別的國家的政策的時候,往往也要考慮理想化的制度設計實現起來都有很多現實難題。
  • 穆斯林人口統計---世界正在變化
    我們的孩子將要繼承的全球文化 將與今天情況有很大不同 你將要見證 有關全球人口變化的報告 根據研究,一個文化若要能持續超過歷史研究告訴我們: 這些數據表示歐洲的文化不能逆轉 若干年以後,我們認識的歐洲將不復存在 但歐洲的人口至今卻沒有下降,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