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一說起黃金,多半和錢有關。黃金,似乎也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不錯的投資選擇。任何詞語,只要包含「黃金」二字,好像都能提升不少檔次,例如貝克漢姆有一隻「黃金右腳」,好看的比例分割線叫做「黃金分割線」,等等。
(人們對黃金情有獨鍾)
但是,除了貴,黃金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知識點,讓我們能更進一步地理解金屬的有趣屬性。
首先,黃金也許是人類最早發現並使用的金屬之一,大約在一萬年以前,人類就知道黃金的存在了。而我們耳熟能詳的其他金屬,例如銅、鐵、鋁,被發現利用的時間都晚於黃金。這是因為,按照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黃金是一種非常穩定的金屬,不太容易和其他元素結合,例如氧,所以黃金很難發生導致金屬變色或者生鏽的氧化反應。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正是因為這種穩定性,才會有淘金者直接從河沙裡淘洗出黃金的操作;而且因為黃金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抗鏽蝕特性,如果用黃金製作一件東西,那麼你就擁有了一件幾乎不會降解的寶物,對於古人來說,這顯然有非凡的吸引力。
(戰國時期的金盞、金勺)
不過,儘管人們鍾愛黃金,但到目前為止,黃金的開採量其實並不大,事實上如果把世界上已經開採出的所有黃金放在一起,也僅能組成一個邊長約21米的立方體。
(一位礦工在查看黃金礦脈)
這樣獨特的金屬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一部動畫電影叫《星銀島》,講述的是黃金寶藏深藏於太空深處,這也許有些道理,因為關於黃金的來歷,也許真的要去太空中尋找。
(電影《星銀島》中,由黃金組成的星球內核)
金作為一種元素,它的誕生絕非易事。元素的形成,需要極端的溫度,元素越重,形成元素所需的溫度就越高,正是在龐大內核的高溫高壓環境下,元素才逐漸成形,結合在一起,這個過程被稱為「聚變」。
(恆星就像一個巨大的核聚變工廠)
星球內部形成鐵之後,就沒有更多的能量用於聚變了。這些龐大的星球將會爆炸,形成我們所謂的超新星。
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比鐵元素更重的元素,例如金,是怎麼形成的?
據推測,黃金來自於兩顆中子星的碰撞。在超新星爆發末期,恆星進入了新的演化階段——中子星。中子星通常成對出現,就像雙子星,兩顆中子星碰撞之後,會發生大規模的聚合,極端的高溫高壓讓質子、中子和電子重新排列,形成了比鐵更重的元素,這些元素通過衰變,最終形成較為穩定的元素,其中就包括金元素。
(雙中子星合併的藝術效果圖)
也就是說,我們身上穿戴的黃金飾品,很有可能是宇宙「報廢」掉兩顆比太陽還大的恆星換來的。對此一種頗為浪漫的說法是:「人類不過是宇宙中的塵埃,但我們卻佩戴著璀璨的星辰。」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科幻地帶
《金屬狂潮》
播出時間:8月9日 16:27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劉景迪 丁丁(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