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天眼」射電望遠鏡近日成功捕獲到了脈衝星信號,貴州「天眼」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歷時22年建成的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具體位置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
貴州天眼捕獲到的脈衝星是什麼星?
1967年,天文學家偶然接收到一種奇怪的電波。這種電波每隔1—2秒發射一次,就像人的脈搏跳動一樣。人們曾一度把它當成是宇宙人的呼叫,轟動一時。
後來,英國科學家休伊什終於弄清了這種奇怪的電波,這種前所未有的奇怪電波就是脈衝星。而脈衝星就是旋轉的中子星。
所有的脈衝星都是高速自轉的中子星,也就是說脈衝星是中子星的一種,但中子星不全是脈衝星。
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體,中子星的密度有多大?一勺子重達10億噸。也就是說小勺子中子星的碎片,至少需要5000萬部大卡車才能承重。
用一個更形象的比喻來說,一勺子中子星碎片,比全世界70多億人口的體重,加起來還要重許多。
中子星溫度也極高,我們用太陽來做比較,太陽表面溫度6000℃左右,而中子星的表面溫度約為100多萬度。
最快的中子星,每秒旋轉1122圈,比地球自轉快1億倍。
最有意思的是,兩顆中子星圍繞共同的中心旋轉,它們在旋轉過程中會撞在一起,每一次碰撞,能夠形成足有300個地球那麼重的黃金。這些黃金被撒入廣袤無垠的宇宙,其中一部分在46億年前落在了地球上,現在正被人類不斷開採出來。女士們身上佩戴的金飾就是從中子星上來的。
哦,金子原來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