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的衛星木衛三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它比水星和冥王星都大,但比火星略小,如果繞太陽公轉而不是木星公轉,很容易被歸類為行星。
NASA的旅行者2號太空船從745,000英裡(120萬公裡)的距離拍攝了這張木星的衛星Ganymede彩色照片木衛三在其冰冷的表面之下可能有一個鹹海,使其成為生命的潛在場所。歐洲航天局計劃對木星的冰冷衛星進行一次科學探索,該任務計劃在2030年到達,並特別著重於觀測木衛三。與木星的距離:公轉周期約為7天。按距離木星從近到遠排序,在木星的所有衛星中排第七,在伽利略衛星中排第三。在距離木星約107萬公裡的軌道上運行。
大小:木衛三的平均半徑為2631.2公裡。儘管木衛三比水星大,但它的質量只有水星的一半,被歸類為低密度天體。
溫度:白天地面平均溫度為-174℃,夜間溫度降至-193℃。1996年,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天文學家發現了稀薄的氧氣證據。但是,它太薄了,不足以支撐我們所知道的生命形式。磁層:木衛三是太陽系中唯一具有磁層的衛星。磁層通常存在於包括地球和木星在內的行星中,在該區域中帶電粒子被捕獲或偏轉。木衛三的磁層完全嵌入木星的磁層中。
木衛三是1610年由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發現的。這一發現與另外三枚木星衛星一起,是首次發現繞地球以外的行星運行的衛星。伽利略的發現最終導致人們認識到,行星繞著太陽旋轉,而不是我們的太陽系繞地球旋轉。伽利略將此衛星稱為木星三。在19世紀中期放棄用數字命名天體時,木衛三以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木馬王子Ganymede命名。
先鋒10號在1973年首先到達木星系統,隨後是1974年先鋒11號。旅行者1和旅行者2在飛越時返回了驚人的照片。伽利略號太空飛行器在距離木衛三表面僅261公裡處拍攝了大量照片。歐洲航天局計劃執行一項木星任務,該任務將於2022年從地球發射,並於2030年到達木星。該任務將著眼於三顆衛星(木衛三,木衛四和木衛二),而木衛三將是重點探測對象,因為它顯示了冰冷世界的發展方式,並且總體上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將試圖弄清楚它的海洋和結冰的外殼,詳細繪製其表面地圖,探測內部大氣並研究磁場。
木衛三有一個金屬鐵心,然後是一層巖石,上面是一層非常厚的冰殼。木衛三的表面也有許多顛簸,可能是巖層。
2014年2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公布了圖像中的第一張木衛三詳細地圖和視頻動畫,這些動畫和視頻動畫是利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太空飛行器以及專用於木星軌道的伽利略太空飛行器的觀測結果製作的。木衛三的表面主要由兩種類型的地形組成:約40%的黑暗是帶有許多隕石坑的地形,而60%的顏色則是淺色的,帶有形成複雜圖案的凹槽,使木衛三具有獨特的外觀。可能是由於構造活動或水從地表下釋放而形成的凹槽,高度50米左右,長度達到了數千公裡。
木衛三的全球影像馬賽克,由旅行者號和伽利略號任務中的圖像創建而成。據信木衛三在其表面之下有一個鹹水海洋。2015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研究了木衛三的極光以及它們在木衛三和木星磁場之間的變化。當時的科學家說,極光所見到的「搖擺」 表明,下方的海洋可能比地球的海洋更鹹。然而,一些科學家對木衛三是否可以維持生命持懷疑態度。由於其內部結構,人們認為海洋底部的壓力是如此之高,以至於那裡的任何水都會變成冰。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放:
美國是不是有什麼秘密,隱瞞著所有的地球人?
愛因斯坦臨死前說了兩句話,護士沒聽懂,死後大腦被割成240塊
新型能源被發現,比任何一種能源都強大,人類或可實現光速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