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上)

2021-01-19 質點科技俱樂部
望遠鏡的出現

說起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世界公認的發明人是偉大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但用玻璃透鏡組裝起來看清遠方的物體,這件事並不是伽利略第一個做的。讓我們回溯—下400多年前的歷史。

在歐洲,很早就有製造玻璃用具的歷史,近代來自歐洲的玻璃茶杯、吊燈、裝飾品等都是非常華麗的。後來有人用碎玻璃磨製各種形狀的鏡片,發現有些鏡片能放大物體,於是就出現了放大鏡和眼鏡等實用工具。到了16世紀,歐洲的眼鏡製造業已經非常成熟,尤其是荷蘭人,在製造玻璃透鏡方面很有技巧。1608年,荷蘭的一位眼鏡商人漢斯發現將兩塊玻璃透鏡疊在一起的時候,可以看清很遠的物體。於是,他就用一個長長的筒子把鏡片架起來用以觀景,稱之為「千裡鏡」

這就是望遠鏡的雛形,跟以前的放大鏡和眼鏡(單片鏡)是不一樣的。兩片以上的鏡子組合,需要更多的技巧(當時人們還不知道原理),包括鏡片的形狀、曲率、組合的距離、準直,等等。在那個時候,能製作出這種「千裡鏡」的人很少,人們都覺得新鮮、好玩,所以消息很快傳播開來。

  天文望遠鏡的發明

1609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聽到了有關透鏡可以做成「望遠的鏡子」的傳聞,他非常好奇,就開始自己動手製造小望遠鏡。伽利略是一位科學家,他沒有致力於研製觀景用的望遠鏡,而是成功製作了一臺能夠看清天空中天體的「天文望遠鏡」,去觀看他曾經無數次仰望,產生過無限遐想的星空。

能夠看清天體的天文望遠鏡與地面上觀景用的望遠鏡,還是有區別的。雖然都能「望遠」,但這個「遠」差距非常大。一般我們觀景用的望遠鏡,雖說有人叫「千裡鏡」,但實際上是看不了「千裡」外的物體的,因為地球是彎曲的,幾十裡外的物體就看不見了。而一般天體都離我們非常遙遠,就是離我們最近的月亮,也遠在40萬千米之外。所以,製作天文望遠鏡的技術更加高超,也需要更多的知識背景。

伽利略把自己製作的第一臺天文望遠鏡指向星空,這個舉動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它標誌著人類開始進入了使用比眼睛更強大的裝備——天文望遠鏡,去探索宇宙中那些無窮無盡奧秘的新時代。在此之前的時間裡,人類都是用眼睛觀星,所看到的宇宙信息是非常有限的。


  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

當伽利略把這架小望遠鏡指向天空的時候,望遠鏡裡出現的神奇景象如同萬花筒一樣。伽利略用這架望遠鏡觀看了月亮,他看到一輪皎潔如玉、銀盤似的月亮,變成了「醜陋不堪」的大花臉,月面上滿是高低起伏的山和坑坑窪窪的地;他又把望遠鏡對準銀河,肉眼看上去白茫茫似雲霧飄渺、掛在天空中的「牛奶路」,—下子就變成密密麻麻的星星點點啦(原來天上的銀河是星星聚集起來的);當他把望遠鏡轉向行星,連續數日對木星進行觀察,他發現有4顆小星在環繞木星旋轉(這4顆木星的衛星後來就被命名為伽利略衛星);當他觀察金星的時候,看到的不是最明亮的那個美麗的「維納斯」,而是類似新月一樣的一勾彎鐮;他還在太陽上發現了太陽黑子,證明太陽不是肉眼看到的那麼「完美」。

伽利略如實地記錄和手繪了自己看到的一切,又把他在望遠鏡中看到的天體的樣子都寫在一本叫做《星際信使》的書中。這本書向世人展示了幾千年來人們用肉眼從來沒有看到過的神奇景象,告訴人們他在望遠鏡裡看到的與肉眼看到的不一樣的「新」宇宙。這可是當時轟動世界的一件大事。人們不禁感嘆到: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




相關焦點

  • 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下)
    由於天文望遠鏡的口徑大於肉眼瞳孔的直徑,因此能匯集更多的光,聚焦後相當於增加了天體發光的強度,所以人類通過望遠鏡就能夠看到更遠、更暗的天體。  天文望遠鏡的巨大作用天文望遠鏡的發明突破了人類眼睛的局限,拓寬了人類自身的視野,使人們從宇宙中獲取的信息更加豐富。自從人類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並知道瞭望遠鏡的威力與口徑的關係以來,人類就致力於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製造更大口徑的望遠鏡。
  • 伽利略是怎樣發明天文望遠鏡的?
    (來源:網際網路) 說來話長,這個問題要先從玻璃的發明說起。在這個過程中,顯微鏡和望遠鏡都被發明出來了,儘管其發明人聲稱是「無意中」發現的,但如果沒有透鏡製造技術的發達,望遠鏡這類光學工具的問世是完全不可能的。
  • 近代天文觀測的「眼睛」——天文望遠鏡發明史,由伽利略衍生發明
    到1609年為止,已經有56個世紀歷史的天文觀測全是靠肉眼來進行的。即使這樣,當時天文學已經取得了非常引人注目的成就:哥白尼提出了太陽中心說,克卜勒發現了行星沿橢圓軌道繞日運行的規律。但是,天文學的發展畢竟到了單憑肉眼觀測已很難繼續深入的地步。就在這時,伽利略發明瞭望遠鏡,並把它指向太空,自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 世界各地天文望遠鏡大全(上)
    1609年,伽利略獨立發明出望遠鏡,並首先用於天文學觀測。不過許多學者認為,早在伽利略之前,望遠鏡就已經被發明了。很多科技史學家認為,英國數學家倫納德?迪格斯是望遠鏡發明權最有力的競爭者。據說其子數學家託瑪斯?迪格斯留下了一份詳細的望遠鏡使用說明,有學者認為,這說明倫納德?迪格斯生前就已發明瞭望遠鏡。 更有學者認為,早在古羅馬時期就有瞭望遠鏡,凱撒大帝籍此指揮羅馬軍隊戰無不勝。
  • 走近天文之三:天文望遠鏡
    直到1609 年伽利略將望遠鏡指向星空,向人類展示出前所未見的星空深處。隨著天文望遠鏡這一重要觀測設備的發明,人類的視野被延伸至宇宙深處。接下來,請隨筆者共同走進天文望遠鏡的前世和今生,今生故事將著重以中國的幾架代表性天文望遠鏡為例。天文望遠鏡的發明要從四百多年前的歐洲談起,那時望遠鏡已經被發明出來,並在軍事領域獲得了成功的應用。
  • 望遠鏡是怎樣發明的
    他做了一根長管子,管子的兩端各裝上一片鏡子。用這個裝置瞭望遠方,遠處的景物變得近了,而且也清晰多了,據說望遠鏡就是這樣問世的。當然,望遠鏡發明的故事還有其他說法,但內容基本相似。 望遠鏡誕生之初,最先用於戰爭和人們的日常生活。
  • 第一臺天文望遠鏡——伽利略望遠鏡
    伽利略把他發明的望遠鏡指向了天空,這一看可了不得!這可是歷史上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它從此改變了世界,改變了整個科學界。那麼,伽利略他到底發現了什麼呢?木星和伽利略衛星(木星衛星,以伽利略名字命名)(圖片來源於網絡)哥白尼日心說預言的金星運動和位相變化   託勒密地心說預言的金星運動和位相變化(圖片來源於網絡)伽利略這些重大的天文發現轟動了當時的整個歐洲,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徹底推翻了託勒密的地心說和亞裡斯多德的自然觀,開創了以系統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近代科學
  • 天文學較早出現的望遠鏡——折射式天文望遠鏡
    加州奧克蘭塞波特天文和科學中心天文臺的20 英寸折射鏡。望遠鏡發明後,天文學家們得以在凝望廣袤的星空時視野更加廣闊。這包括了看到諸如月球和行星等封閉物體的表面細節。望遠鏡也幫助我們看到了更多我們用裸眼不能看到的星星。
  • 天文望遠鏡能有多大?
    口徑,是望遠鏡的重要指標。簡單來講,口徑越大,望遠鏡的觀測能力就越強,就能看見越遠、越暗的天體。所以,天文學家就不斷地追求更大的望遠鏡。在歷史上,天文望遠鏡就是在不斷變大。那麼,天文望遠鏡能有多大?1608年,荷蘭的一位眼鏡商漢斯·利伯希偶然中發明瞭望遠鏡。
  • 關於天文望遠鏡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時間把夢塗黑32,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關於天文望遠鏡的介紹。超級天文望遠鏡遙遠的夜空是美麗的,充滿誘惑力的,很多人都想觀看夜空到底是什麼樣的,望遠鏡的發明使人們的欲望得到了定的滿足。
  • 天文望遠鏡
    赫歇爾是製作反射式望遠鏡的大師,他早年為音樂師,因為愛好天文,從1773年開始磨製望遠鏡,一生中製作的望遠鏡達數百架。赫歇爾製作的望遠鏡是把物鏡斜放在鏡筒中,它使平行光經反射後匯聚於鏡筒的一側。  在反射式望遠鏡發明後的近200年中,反射材料一直是其發展的障礙:鑄鏡用的青銅易於腐蝕,不得不定期拋光,需要耗費大量財力和時間,而耐腐蝕性好的金屬,比青銅密度高且十分昂貴。
  • 科學小知識:望遠鏡是怎麼樣發明的?
    他用這個劃時代的天文儀器觀測到一些令人驚奇的現象:奪目的太陽上竟然有黑子;月亮上有的地方平原千裡,有的地方卻高山聳峙;木星有四個小衛星圍繞它旋轉,而且它們的位置是經常變化的,就像月亮圍繞地球旋轉一樣。後來,伽利略還發現了金星的相,從而證明金星是繞太陽運行的,銀河系是由許多的恆星組成的。於是伽利略堅定了對地動說的信念。這一系列發現轟動了歐洲。人們的評價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
  • 科普,天文望遠鏡的新突破——水銀鏡面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已經誕生了百年,從最古老的伽利略的那種折射式的望遠鏡?他們雖然造型各異,大小不一,甚至連發明的年代也跨度極大,但至少還有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不能變形的固體。那是不是還有可以變形的天文望遠鏡?答案:是的。今天就要給大家介紹一臺可以流動的天文望遠鏡——「水銀鏡面望遠鏡」,它是如何工作的?又有什麼樣的優點和缺點?它能給天文學的未來帶來哪些不可思議的突破?
  • 天文望遠鏡基礎——選擇
    去年年底,我心血來潮想買臺天文望遠鏡,但剛接觸天文的我對天文望遠鏡不甚了解,於是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作為一個學物理的人,一開始對百度上的大量資料也是非常暈乎,望遠鏡的類型實在是比較多,而且光路原理各不相同。可以說,不同類型的望遠鏡都有它自己的特色。
  • 人類觀測宇宙的法寶,細說天文望遠鏡的種類和歷史
    你知道望遠鏡嗎?北京天文館就有一個很大的天文望遠鏡,科學家雨天愛好者們觀測星空,了解宇宙,最常用的工具就是光學天文望遠鏡,從人類最早發明天文望遠鏡到現在的400多年間,人類製造了各種各樣的光學天文望遠鏡,那麼光學天文望遠鏡到底有哪些類別?它們是怎樣從全長不到一米的小望遠鏡發展到幾十米高的大型望遠鏡呢?且聽我為你一一到來。好奇的你可能會問了,為什麼把我們常見的天文望遠鏡叫做光學天文望遠鏡呢?
  • 能夠學習的天文望遠鏡,在性能上獲得了提升,可以減少錯誤和故障
    在人類沒有實現星際航行之前,我們研究探索宇宙主要依靠的還是天文望遠鏡。天文望遠鏡的發明可以說是人類探索星空最有力的一個科技設備,如果沒有它,我們對宇宙的很多認知也就無從談起。天文望遠鏡非常強大,已經成為人類探索星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天文學望遠鏡是天文學家了解宇宙的重要工具,隨著人們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對其相關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被評為日本天文遺產
    新建成的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圖源:NAOJ NEWS)1982年,當時世界最大最強的野邊山射電觀測所45米射電望遠鏡建成。通過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培養的技術,在45米射電望遠鏡上開花結果。2020年9月14日,日本天文學會向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贈予了日本天文遺產證書和銘牌。室內舉行的贈予儀式結束後,學會在6米毫米波望遠鏡的前面拍攝了紀念照片。紀念銘牌將於近期設立在6米毫米波望遠鏡的周圍。在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前拍攝的紀念照片。
  • 天文知識——望遠鏡
    之前說了不少的天文知識,那麼我們平時用肉眼觀測畢竟是有限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藉助於望遠鏡了,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做天文觀測時都會用到哪些望遠鏡,它們是怎麼分類的,望遠鏡的參數應該怎麼去看。先說一下分類,我們日常用於天文觀測的望遠鏡有兩大類: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一、雙筒望遠鏡雙筒望遠鏡大部分人都見過,所以很難把它和天文觀測聯繫到一起。
  • 天文望遠鏡發展史不能繞過的幾個人
    牛頓一度因為折射望遠鏡惱人的色差而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一舉解決了色差的問題。牛頓做製造的第一臺反射望遠鏡非常小,望遠鏡內的反射鏡口徑只有2.5釐米,但是已經能清楚地看到木星的衛星、金星的盈虧等。這充分說明反射望遠鏡有著驚人的性能。反射望遠鏡的原理是使用一面凹透鏡將光線聚集並反射到焦點上。反射鏡越大,收集到的光越多,放大的倍率越大。
  • 圖片看宇宙;天文望遠鏡拍攝的外星世界
    天文望遠鏡:人類探索宇宙的眼睛。人類的文明是從第一雙仰望星空的眼睛開始的。最早的哲學家是天文學家,深邃的星空使人類思考自己的使命。(哈勃天文望遠鏡)一,在沒有天文望遠鏡之前,人類認為月亮上有美麗的嫦娥,壯美的仙宮;人類發明天文望遠鏡及登上月球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