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小知識:望遠鏡是怎麼樣發明的?

2021-02-24 科學物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科學物」,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

望遠鏡的發明在科學發展史上同樣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它揭開了近代科學的序幕。
    望遠鏡的發明也是從仍然的機會中獲得的。據說17世紀初荷蘭米德爾堡市有一個人常常把兩個透鏡放在一起眺望遠方,這能使很遠的東西看起來很近。可是他並不是科學家,也從來沒有想過這是怎麼一回事、其中有什麼道理。但他的行為卻促使伽利略為望遠鏡的發明作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
    1608年,伽利略對於地動說還只有一點模糊的認識,因此他決心更多地了解天體的情況。當枷利略從朋友的來信中得知了荷蘭人的故事後,立刻集中精力研究起光學透鏡來。他找來兩根直徑不同的空管子,將它們套在一起,然後在套管的一頭嵌進一個凸透鏡,另一頭嵌進一個凹透鏡。就這樣,一個簡易望遠鏡製成了,它最初只能放大3倍。經過了幾個月的改進,第二年,伽利略製成了可放大32倍的望遠鏡。這就是所謂伽利略式望遠鏡,是一臺折射望遠鏡。
    伽利略馬上用這個望遠鏡去觀測天體。他用這個劃時代的天文儀器觀測到一些令人驚奇的現象:奪目的太陽上竟然有黑子;月亮上有的地方平原千裡,有的地方卻高山聳峙;木星有四個小衛星圍繞它旋轉,而且它們的位置是經常變化的,就像月亮圍繞地球旋轉一樣。後來,伽利略還發現了金星的相,從而證明金星是繞太陽運行的,銀河系是由許多的恆星組成的。於是伽利略堅定了對地動說的信念。這一系列發現轟動了歐洲。人們的評價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
    伽利略的發現沉重地打擊了經院哲學教藝過去人們一直認為上天是完美無缺的,可是現在不但月亮有了斑點,連太陽也有了缺陷。伽利略一再邀請經院哲學家和神學家用望遠鏡觀測天象,他們不但拒絕觀測,反而誣衊伽利略是騙子,望遠鏡是「魔鬼的發明」,並說是伽利略用符咒把新星星從天空中咒出來的。為了這件事,伽利略在給克卜勒的信中氣憤地說「對於這些人來講,真理用不著到自然界中去尋找,只要從古人著作中就可以得到。」
    望遠鏡把伽利略從力學實驗室中吸引出來,天文觀測使他成為了哥白尼的忠實信徒,他用從望遠鏡觀測中得到的新發現和新知識熱情地宣傳和捍衛哥白尼的日心說,即太陽是中心,地球圍著太陽轉,而不是教會宣傳的太陽圍著地球轉。因此跟教會發生了衝突。1633年,教會把年邁的伽利略召到羅馬進行審判。枷利略被判有罪,關進了監獄。300多年之後,1979年11月,羅馬教皇才在公開集舍上正式承認對伽利略的審判是不公正的,後來又提出要重新審理這個冤案。
    伽利略的望遠鏡問世不久後的1611年,德國的天文學家約翰?克卜勒便從光學原理上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應該在焦平面後加上一對凸透鏡,這樣得到放大的便會是倒像。克卜勒只是在理論上做了探討,自己沒有親自製做望遠鏡。
    1640年,英國人根據克卜勒的理論製做出了一臺更加巨大的「天文望遠鏡」。加斯科因還把十字線放入望遠鏡中,所以後來的望遠鏡都採用了十字線。17世紀末,郝金斯、愛木斯頓也先後創製出了不同類型的組合目鏡,這樣才基本上完善了克卜勒式望遠鏡的結構。
    可是,人們常常發現:同樣一臺望遠鏡,觀察同一個天體,觀察的結果常常會有差異。英國的皇家天文學家內維爾?馬斯基林有一個助手,他視察的結果和馬斯基林總有一點細微的差異,馬斯基林覺得這個助手不得力,就辭退了他。
    馬斯基林哪裡知道,助手並非有錯,而是他的天文望遠鏡本身有誤差。後來,科學家稱這種誤差為象差和色差。象差就是從望遠鏡裡看到的東西,中心部分是清晰的,但邊緣部分就模糊。色差就是由於不同顏色的光進人望遠鏡後不能聚集於一點而造成的誤差。
    為了克服這些誤差,科學家花了不少心血。17世紀中葉,有人製成了一臺焦點達18米的望遠鏡,但是,也沒有能完全克眼這些缺點。要看得遠就要擴大口徑,這就產生了色差。要減少色差,焦點距離就要相當長,裴力斯的望遠鏡達到了幾十米。霍爾和多倫特把透鏡重疊起來防止色差,發明了消色差透鏡。1668年,牛頓發明了不使用透鏡的反射式望遠鏡,完全解決了象差和色差的兩大缺點,後來人們便把這種望遠鏡稱為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此後,天文望遠鏡連同天文學一起一日千裡地向前發展,各種大口徑的天文望遠鏡相繼出現。
    1770年,天文學家威廉?赫舍爾成功地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兩臺望遠鏡:一臺是焦巨6米、口徑46釐米的天文望遠鏡;另一臺更厲害,焦距12米,口徑1.2米。這兩臺天文望遠鏡能觀察極遠的天體星球,甚至能透過霧觀察天體。赫舍爾運用這兩臺天文望遠鏡系統地研究了恆星在空間的運動和分布,這是當時天文學的新領域。在研究過程中,他於1781年在上星之外發現了太陽系的另一顆行星??天王星。
    1845年,愛爾蘭貴族羅斯製造了一臺更大的反射望遠鏡,它的口徑達1.8米,這個望遠鏡筒就像一個大煙筒,整個觀察室就像一個巨大的建築物。由於它過分龐大,它的用途反而受到了限制。
    從17世紀到19世紀的200年間,人們在使用望遠鏡時,利用改變物鏡和呂欽間的距離來達到調焦的目的,所以那時的望遠鏡又被叫做外調焦式望遠鏡。
    20世紀初,瑞士的測量儀器家威爾德又創製了內調焦式望遠鏡。他藉助雙凹透鏡的前後移動達到調焦的目的。
    40年代,原蘇聯的馬克蘇託夫又發明了折反射式望遠鏡,它具有鏡身短、亮度大等優點。
    目前世界上最大望遠鏡的物鏡的有效孔徑為6米,進光量比人眼高100萬倍。
    近幾年來,光學望遠鏡已和電子技術結合為一體,出現了新生的光電倍增望遠鏡、射電天文望遠鏡。
    1977年,美國用物鏡有效孔徑為5米的望遠鏡拍下了天王星光環的照片。同年我國天文工作者用60釐米反射望遠鏡發現天王星有一個主光環和四個小光環。
    今天,望遠鏡的確成了天文學家探索宇宙奧妙的「千裡眼」了。
    現在的望遠鏡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使用消色差透鏡的折射望遠鏡;第二類是反射式望遠鏡。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消色差透鏡折射望遠鏡是美國威斯康星州威廉斯灣的口徑為102釐米的望遠鏡,它收集的光為人肉眼的40000倍,放大率達3000倍。從這臺望遠鏡裡觀察38萬公裡遠的月亮,就好像在128公裡的近處看它一樣。至於反射式望遠鏡則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馬山的口徑為508釐米的反射式透鏡最為有名。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科學事件10各種發明之擴大視野的望遠鏡
    這就是望遠鏡!那麼,望遠鏡到底是誰發明的呢?他是在荷蘭做眼鏡鏡片的漢斯·裡帕西(Hans Lippershey)。有一次,他削了兩個鏡片,偶然地把兩個鏡片重疊後向外看去,竟發現遠處的風景好像變得很近。於是,他利用凸鏡和凹鏡,在1608年發明了最初的望遠鏡。同年12月,他還發明了雙筒望遠鏡。
  • 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下)
    人類通過望遠鏡可以看清楚更遠、更暗的物體,是藉助於望遠鏡的兩個基本特性:望遠鏡的第1個作用是放大遠處物體的張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細節(見圖1),這是望遠鏡的角放大能力(或望遠鏡的分辨本領);這是望遠鏡的集光能力(也稱望遠鏡的靈敏度)。
  • 八桂小記實踐採寫:親手製作望遠鏡,探索望遠鏡的科學奧秘!
    11月29日,八桂小記者與小小科學家一起在廣西區科技館親手製作望遠鏡,聽科普老師講解望遠鏡的科學奧秘。八桂小記者一路跟隨科普老師探索各個科學現象奧秘,最後進到科普教室體驗望遠鏡的科學奧秘,還摺疊瞭望遠鏡。
  • 誰發明瞭望遠鏡?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許多人認為伽利略是第一位發明和製作望遠鏡的天文學家;然而,第一個望遠鏡是由漢斯·利普希 (Hans Lipperhey) 在17世紀早期製造的。利普希是一家德國和荷蘭合資的玻璃製造商,該公司成功地減少瞭望遠鏡在對焦時的光量。這個模型也啟發了其他科學家致力於完善望遠鏡。
  • 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上)
    望遠鏡的出現說起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世界公認的發明人是偉大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
  • 「兒童必學趣味小知識」望遠鏡有千裡眼嗎?
    >勤學好問的」好奇寶寶」童話爸爸腦洞大大的學院派爸爸Q&A望遠鏡有千裡眼嗎提問:「望遠鏡有千裡眼嗎?」回答:「望遠鏡沒有千裡眼,不過它確實也叫千裡鏡。」故事小課堂:望遠鏡是一種用於觀察遠距離物體的光學儀器,能把遠物很小的張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本來無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體變得清晰可辨。望遠鏡之所以能看到很遠的景物,是因為裡面有兩塊鏡片。前面的鏡片叫物鏡,直徑比較大,焦距長;後面的鏡片叫目鏡,直徑小,焦距短。
  • 近代天文觀測的「眼睛」——天文望遠鏡發明史,由伽利略衍生發明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望遠鏡的知識。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1609年5月,當時在帕多瓦大學任數學教授的伽利略訪問了威尼斯市。在訪問中,他意外地聽到一個消息:在荷蘭的眼鏡店裡有人製成了可以將遠處物體放大的筒形眼鏡玩具。
  • 望遠鏡是怎樣發明的
    尤其是在荷蘭,那裡已經能夠磨製出各種類型的優質眼鏡,因此荷蘭人也曾宣稱是望遠鏡發明的國家。下面就是一則望遠鏡誕生的故事。 傳說在荷蘭,有一位手藝高明的眼鏡工匠,他開了一個出售玻璃鏡的鋪子。在他的鋪子裡有著種類齊全的鏡子,琳琅滿目,使人眼花繚亂。採購鏡片的人,都要親自動手擺弄一下,從而選擇自己想要的鏡片,通過透鏡,看看眼鏡對物體的放大作用。
  • 發明日曆 | 現代天文學的開端——人類史上第一架科學望遠鏡的誕生
    發明日曆 | 現代天文學的開端——人類史上第一架科學望遠鏡的誕生  April Ye • 2019-09-19 15:08
  • 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和發展(上)
    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和發展(上)老狼主在佛羅倫斯酷熱的一天,走進阿爾諾河河畔開著冷氣的科學史博物館真是一種解脫。在這裡可以追蹤到現代天文學最早的源頭:由偉大的伽利略製作的兩架望遠鏡。登上樓梯,經過黃銅製的星盤,進入伽利略館的第一室。
  • 莊浪五幼開展「我是小小發明家」 科學小製作、小發明展評活動
    12月23日,莊浪縣第五幼兒園開展了「我是小小發明家」科學小製作、小發明展評活動。 活動準備初期,各班讓家長和孩子們學習了許多關於科學探索的小知識,結合低碳環保的理念,搜集了許多廢舊(安全、衛生、可利用)材料。老師帶領孩子們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經過反覆的實驗、修改、調整,最終製作出了具有教育價值、美觀大方、安全實用的科學小製作、小發明。
  • 怎麼樣選擇一臺好的天文望遠鏡? 放大倍數是不是越大越好?
    怎麼樣選擇一臺好的天文望遠鏡? 放大倍數是不是越大越好?時間:2016-06-18 11:41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怎麼樣選擇一臺好的天文望遠鏡? 放大倍數是不是越大越好? 想買臺天文望遠鏡觀測美麗的星空嗎?怎麼樣選擇一臺好的天文望遠鏡?
  • 望遠鏡是伽利略發明的嗎?不,但伽利略與望遠鏡和火星有一段故事
    打破這一僵局的歷史時刻,是「透鏡」功能的發明,通過不同種類的「玻璃透鏡的組合」,人類可以看到極細微的東西(顯微鏡),也可以看到很遠處的東西(望遠鏡)。伽利略正是用望遠鏡觀測火星的第一人,但這對他來說似乎無法定義福禍。這是由於他既因為用望遠鏡觀察火星、金星等星球而聞名,也因觀察後得出的日心論被囚禁。許多人以為望遠鏡是伽利略發明的,其實不然。
  • 伽利略是怎樣發明天文望遠鏡的?
    (來源:網際網路) 說來話長,這個問題要先從玻璃的發明說起。由於種種原因,最早發明玻璃技術的是居住在新月地帶[1]的人類,出現時間是大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世紀,在地中海東部和東南部出現了大規模的玻璃製造工場,玻璃的生產工藝被細心的隱藏起來。公元前9世紀,出現了無色玻璃。
  • 科學小知識:貝爾是怎樣發明電話的?
    會上展出了當時世界上新發明的產品
  • 《最強蝸牛》哈勃空間望遠鏡怎麼樣 哈勃空間望遠鏡屬性介紹
    最強蝸牛哈勃空間望遠鏡怎麼樣?
  • 望遠鏡發明前,人類如何觀察宇宙?
    然而對於過去的人來說,這些知識顯然不是從天而降為人所知的,而是數代天文學家一點點探索出來的。而對天空的探索之中,天文望遠鏡的發明顯然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在擁有天文望遠鏡之後,人類仿佛終於睜開了眼睛,有機會真正看到我們的星球外面的真實樣子。那麼,我們不禁會好奇,在天文望遠鏡發明之前,人類又是怎麼研究天文,乃至怎樣看待宇宙的呢?
  • 天文學較早出現的望遠鏡——折射式天文望遠鏡
    加州奧克蘭塞波特天文和科學中心天文臺的20 英寸折射鏡。望遠鏡發明後,天文學家們得以在凝望廣袤的星空時視野更加廣闊。這包括了看到諸如月球和行星等封閉物體的表面細節。望遠鏡也幫助我們看到了更多我們用裸眼不能看到的星星。
  • 小學生必須知道的10個科學知識
    開學啦 考考你科學學習地怎麼樣?來看看小學生必須知道的10個科學知識 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 回答出3道以上小隊長 回答出5道以上中隊長 回答出8道以上大隊長 全部答對你就是五道槓 好啦,讓我們開始吧: 冰激凌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 巨型化望遠鏡發明史,由短鏡身到大型反射式望遠鏡,突破層層困難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望遠鏡的知識。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後來,巨型望遠鏡的缺點被人們逐漸所克服,望遠鏡建造得越來越龐大,也越來越運轉自如,並能指向天空的任一部分。人們還注意到,天文觀測與氣象有關,所以又注意選擇安放望遠鏡的地點。為了能獲得有關天體的永久性研究資料,人們還發明瞭望遠鏡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