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飛蟲來歷:果蠅並非「自生」是被氣味吸引

2020-12-05 齊魯網

 

  有市民近日反映,香蕉皮、油桃核只放置半天的時間,原本幹靜的房間裡就會聚起一堆小飛蟲,空中門窗關嚴,飛蟲是哪來的?難道是果皮裡暗藏的蟲卵孵化出來的?假如真有蛆,會不會吃進肚子?提起神秘飛蟲,市民早已司空見慣,但其身世卻一直是個謎 。記者為此探尋真相,通過試驗發現了飛蟲的來源:其並非「自生」。神秘飛蟲到底是啥?記者採訪到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才揭開謎底。

  反映垃圾箱成聚集地

  「我家很乾淨 ,哪裡來的蟲子呢?我真是想不通。」7月12日,家住市南區海逸景園的李先生抱怨說,他家住在 10多層的樓上,平時連只蒼蠅也見不到,可沒想到前兩天丟在廚房垃圾箱裡的兩塊香蕉皮卻成了小飛蟲的「香餑餑」,早上出門一提垃圾袋子,一下飛出來好幾隻,這讓他感覺很鬱悶。

  無獨有偶,在青島一大學讀研究生的女生小王尤其厭惡身邊各種昆蟲,特別是蒼蠅一類,為了能夠放心吃水果,她特地上網進行了搜索。不過各種說法都有,網絡上有人說這種蟲子是蛆變的,有人則說是垃圾招來的,可家裡這麼幹淨,從哪來的?小王說,在沒搞清楚真相之前,她一吃水果就想到種種可能性,「你說,萬一有蟲卵在水果裡,吃進去那得有多噁心!」

  前期準備購買水果密封實驗

  到底是水果裡的蟲卵孵化成了飛蟲?還是腐爛的水果招來了蟲子?記者特地從超市購買了透明玻璃碗、保鮮膜,並且買來西瓜、香蕉和油桃三種水果進行實驗。

  7月10日中午,記者剛給買回來的實驗水果拍完照片,這些水果轉眼間就被同事「消滅」掉,只剩下了桃核、西瓜皮和香蕉皮。記者觀察這三種水果的殘留物,上面沒有飛蟲,也沒有蟲蛆的痕跡。記者隨後立刻將不同的水果分別裝入3隻玻璃空碗,並利用事先準備的保鮮膜對封口處進行了密封,放到了辦公桌上。

副標題

  第一天

  封閉不嚴密招來不少飛蟲

  一晚上過去後,11日上午,當記者趕到單位剛一落座,桌上便有不少小蟲子撲騰著飛了起來,圍著桌子打轉。見狀,旁邊的同事都驚愕地問道:「一晚上生出來那麼多?」端起碗,記者立刻就發現了進行實驗的3隻玻璃碗中,盛有香蕉皮的那隻碗裡面已經聚集著五六隻肉眼看起來外形一致的飛蟲,在已經變色的香蕉皮上爬來爬去,看得人心裡很不舒服。

  不過,很快就有人發現不怎麼對勁,一位眼尖的同事發現:可能是因為當時密封不太緊的緣故,保鮮膜包裹著香蕉皮的那隻玻璃碗邊,居然有一個小氣泡大小的空隙。儘管在保鮮膜的包裹下,有著許多褶皺,可是順著這個空隙,不少飛蟲正奮力地在保鮮膜中穿行。如此一來,到底這飛蟲是被招引來的,還是孵化出來的可就不好判斷了。

  第二天

  密封碗裡無蟲出現

  無奈之下,記者只得再次購買了香蕉,按照步驟重新進行了二次實驗,同樣,辦公室的同事再一次將果實「消滅」成了果皮,記者收集這些果皮仔細密封后進行實驗。

  眨眼間一夜的時間又過去了,7月12日中午,在記者的辦公桌上,西瓜皮、爛桃核、香蕉皮都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儘管三隻玻璃碗裡的水果果皮有的都已經開始發黴腐爛,有的甚至已經被一層黑毛覆蓋,保鮮膜上也被一層蒸發的水汽覆蓋,可碗內並沒有一隻果蠅振翅出現。仔細觀察發現,在玻璃碗的周圍,偶爾有一兩隻在盤旋。

  文/圖  記者 王川

  專家小飛蟲到底是啥

  農大教授:飛蟲是氣味引來的

  這讓人討厭又很神秘的飛蟲到底是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我們並沒有仔細研究過,但我想,它算不上是害蟲。」青島農大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的鄭教授告訴記者,在病蟲害的領域,這種小飛蟲並不是研究的對象,所以她對其認知並不太多,認為可能是市民常說的果蠅,也可能是其他的昆蟲。

  鄭教授認為,這種飛蟲與橘子裡生長的蟲蛆還不太一樣。「水果皮、垃圾堆吸引來的小飛蟲明顯是腐食性的。」她認為這種飛蟲應該是被氣味吸引過來的。「就跟儲糧害蟲一樣。」鄭教授說,市民每年儲備糧食的時候都會發現,原本米缸裡、米袋裡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小蟲子,都會莫名奇妙地出現,「蟲子的適應力太強了,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中科院研究員:幾十米遠都能聞味而來

  實驗結果出來了,但卻不能解釋這些飛蟲就是果蠅。記者為此電話採訪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王佐仁研究員告訴記者,日常市民家裡的蠅類可能會有許多種,可能會有家蠅,也可能會有身長只有2~3毫米的果蠅,同時,果蠅又分許多種,並不能一概而論,但圍繞在腐爛水果旁邊、垃圾箱旁邊的小飛蟲,大多是此類昆蟲,果蠅的可能性最大。王佐仁研究員告訴記者,通常,果蠅的顏色為淺黃色、棕色,頭部為紅色,最喜歡的就是腐爛的、發酵的、帶有酸性的水果環境。是果蠅的嗅覺非常發達,如果有水果腐爛,順著風,幾十米的範圍內它都能找到那個氣味源頭,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聚集起不少。此外,由於果蠅的身材太過「苗條」,儘管一般的市民會覺得自家環境好,密封性好,可這些小蟲子依然會通過門縫等你想不到的地方被氣味吸引過來,可謂是「防不勝防」。

  「果蠅能不能把蟲卵產到水果的果皮當中呢?」王佐仁對此認為未必。他表示,果蠅的蟲卵想要存活是需要特定的潮溼環境的,一個完好的果子表皮並不具備這種條件,也就是說果蠅產卵一定在腐爛的水果表面。「雌果蠅一次產卵可達上百個,合適的環境下1~2天就能成蟲,9~10天能變成蛹,25攝氏度的室溫下14天就能飛。」他表示,很多市民都知道這種果蠅經常在垃圾箱附近聚集,身上也難免跟蒼蠅一樣帶著細菌,若是自己家的水果招了蟲 ,證明已經開始腐爛了,最好不要再食用。

  相關連結 果蠅是害蟲嗎?

  小小的果蠅可以說是害蟲嗎?也未必。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中國科學院昆蟲發育與進化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中,果蠅還是一種重要的昆蟲學研究中的「小白鼠」呢,在科研人員那裡,國內很多人都專注於對其進行研究。

  此外,由於果蠅的分類細分起來能有上千種,據研究發現它還有著複雜的大腦,跟不少其他物種有著同源性,它還是遺傳學上的重要研究對象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

相關焦點

  • 記者實驗揭秘"飛蟲"來歷 果蠅並非"自生"(圖)
         有市民近日向本報反映,香蕉皮、油桃核只放置半天的時間,原本幹靜的房間裡就會聚起一堆小飛蟲,空中門窗關嚴,飛蟲是哪來的?難道是果皮裡暗藏的蟲卵孵化出來的?假如真有蛆,會不會吃進肚子?提起神秘飛蟲,市民早已司空見慣,但其身世卻一直是個謎 。記者為此探尋真相,通過試驗發現了飛蟲的來源:其並非「自生」。神秘飛蟲到底是啥?
  • 青島高溫高溼蟎蟲蟲害高發 小飛蟲果蠅危害不大
    「夏天家中吃剩的水果總有小飛蟲,有危害嗎?」「衛生間有蝴蝶狀的小飛蟲怎麼辦?」「小區裡發現跳蚤,怎麼辦?」……目前,青島市進入蟲害高發期,大量市民反映,衛生害蟲給市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困擾。
  • 水果招致的小飛蟲是哪來的
    水果招致的小飛蟲是哪來的
  • 都叫小飛蟲,有些卻有害!家裡莫名出現的小飛蟲你都認識嗎?
    對於吃過的果皮或者剩菜,應當及時清理,以免吸引果蠅。發酵食品比如豆腐乳、醋等,吃完記得蓋上蓋子,注意存放過程中的乾淨衛生。果蠅會被酒精吸引,因此可以使用過期的啤酒或者葡萄酒誘捕果蠅,具體做法是,往杯子中倒入半杯酒,接著用塑料膜把杯子蓋住,然後在塑料膜上打幾個大小適宜的孔,讓果蠅可以飛進去但飛不出來。
  • 家裡有小飛蟲怎麼辦?怎樣預防蟲子
    怎樣才能根除家中的小飛蟲?做到以下幾點,蟲子就會慢慢沒了,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乾燥。廚房清理須徹底為了預防果蠅,「食物重地」廚房的清潔要面面俱到。洗菜水鬥裡的下水槽要經常清洗,以免管道殘留的蔬果渣吸引飛蟲。
  • 炎炎夏日,讓人困擾的不有蚊子,還有小飛蟲果蠅
    昨天吃了幾個桃子,桃核扔到垃圾桶偷懶沒倒掉,今天抖動了一下垃圾袋,萬萬沒想到,垃圾桶裡飛出來一群小飛蟲——果蠅。這些果蠅是從哪裡來的呢,水果放冰箱裡,放到爛也沒發現有果蠅,而拿出來一晚上就多了一群果蠅,是在外面飛進來的還是水果上自己生出來的呢?
  • 果蠅不愛花,而是花的發酵氣味
    果香與發酵的氣味兒會對果蠅產生怎樣的影響?在德國的一家實驗室中,科學家正在向受到儀器監測的果蠅吹送一陣陣的果香和酵母的味道。這場實驗是針對一種植物——所羅門疆南星與其對果蠅的奇妙吸引力而進行的。
  • 釀奶酒要注意事項-果蠅
    發酵的中遇到的一種飛蟲叫果蠅。做奶製品牧民應該經常看到這類飛蟲。果蠅的主要食物是奶酒中的酵母菌,體型小,只有3~4mm。因體型小一般紗窗很難擋住。成長快,繁殖速度快,黑腹果蠅從卵到能起飛用5天。果蠅的生存和繁殖要求溫度很相近發酵奶酒溫度,而且奶酒有釀酒酵母菌提供食物源,所以對它來時再適合不過了。果蠅對氣味很敏感。在釀阿日扎奶酒的過程中做過一個實驗:用兩個酒杯中倒了兩種不同的奶酒。A杯中是阿日扎奶酒,B杯中是某種廉價假奶酒。一開始果蠅都喜歡兩種奶酒的氣味,過1小時候果蠅基本上不靠近那個倒廉價假奶酒的B杯。
  • 青島蟎蟲蟲害高發 果蠅對人體沒有直接危害
    「夏天家中吃剩的水果總有小飛蟲,有危害嗎?」「衛生間有蝴蝶狀的小飛蟲怎麼辦?」「小區裡發現跳蚤,怎麼辦?」……目前,青島市進入蟲害高發期,大量市民反映,衛生害蟲給市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困擾。為此,7月23日,青島市白蟻防治研究所副所長劉君旭專門進行了在線訪談欄目,向市民介紹城市衛生害蟲防治工作。
  • 氣味信息素主導雄果蠅間進攻行為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雄性果蠅是利用氣味感覺神經細胞上的一種蛋白質受體來探測潛在對手發出的信息素,新成果發表在4月在線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期刊上,它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表明:動物是利用一系列有層次的信息素來指導自己的社會行為。 與絕大多數動物繁殖後代的基礎相似,雄性果蠅也需要鑑別潛在的雌性配偶和潛在的雄性對手。
  • 家裡哪來那麼多小飛蟲?有KINCHO金鳥它們不存在的!
    「到底是哪來的那麼多小蟲子,好煩呀」,許多人都在抱怨夏季家裡有小飛蟲,這到底是什麼蟲子呀?原來這些討人厭的小飛蟲就是果蠅。炎熱的夏季,垃圾桶裡扔掉的瓜果蔬菜就是果蠅最喜愛的食物,只要家裡有瓜果蔬菜,下水道裡成千上萬蠢蠢欲動的果蠅就出動了。
  • 家裡莫名出現的小飛蟲,到底是什麼,危害大嗎?學會這幾招,驅蟲安全...
    天氣炎熱的時候,除了被人吸引來的蚊子,家中常常還會莫名其妙地出現一些小飛蟲,尤其是水果盤上方、下水管道、植物盆栽上,時不時都會有它們的身影,不來則已,一來還都是成群結隊的,極其煩人~那這些小飛蟲到底從哪來?又該如何才能消滅呢?
  • 果蠅體內發現一類新的氣味受體
    史丹福大學生物學系,霍華德休斯醫學院頂級華人科學家駱利群在1月9日2009年第一期《細胞》(Cell )上發表文章,在果蠅體內發現一類新的氣味受體。
  • 果蠅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當你突然之間發現廚房裡充斥著飛來飛去的果蠅的時候,是不是很疑惑這些飛蟲到底從哪裡來的?是從外面飛進來的?還是廚房裡本來就有的呢?
  • 16種漂亮可愛卻發出臭氣味的鮮花(下)
    花朵發出腐臭是為了吸引飛蟲來傳粉泰國凱氏大王花  泰國凱氏大王花發現於泰國南部熱帶雨林和馬來西亞半島,泰國考索國家公園最多,它同樣發出腐肉一樣的臭味,其獨特之處在於是一種少有的可以自己生熱的植物,以此吸引飛蟲來傳播花粉。
  • 神經遞質能助果蠅快速進行氣味識別
    來自哈佛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哈佛大學Rowland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神經遞質釋放的不對稱性能幫助果蠅快速的進行氣味識別 ,並且嗅覺受體神經元ORN激發時間和速率上的細微差異
  • 濟南疾控中心:天氣轉暖果蠅亂飛,這樣防治才有效
    隨著氣溫變暖,家裡買的水果越來越放不住了,稍不留神就有一些「不速之客」前來搶著吃,最常見的就是一些黑色的「小飛蟲」,數量多的時候讓人覺得頭皮發麻。那麼,這些小飛蟲究竟是怎麼來的,對人有沒有害,該怎麼滅蟲?
  • 真正「懂」啤酒的,其實是果蠅
    (amber_tear/譯)啤酒的特殊氣味我們輕易就能識別,對啤酒迷而言它的魅力更是不可抗拒。然而,科學家們最近發現,這種香味原本並不是為了吸引人類的,它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為了吸引另一種生物——果蠅。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這種味道上,酵母和果蠅演化出了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酵母能夠產生少量的揮發性物質,這些物質賦予了啤酒類似成熟水果的刺激性氣味。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一種能夠控制這些芳香物質合成的特殊基因,如果敲除這種基因,釀酒酵母(S. cerevisiae)就不再釋放出水果氣味了,而如果過度激活這種基因,酵母產生的香味就會更濃鬱。
  • 對果蠅和很多其它動物來說,氣味是一種高效的感官線索
    果蠅如何在沒有GPS、視覺地標等的情況下找到目的地或伴侶呢?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31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果蠅或藉助包括氣味在內的「內部羅盤」找到食物或伴侶。由於果蠅的感覺器官和嗅探方式與其它動物類似,因此最新研究有望回答動物尋找食物如何影響更廣泛食物生態與環境等問題。
  • 16種漂亮可愛卻發出臭氣味的鮮花(上)
    這種花的氣味更像腐肉。發出惡臭的花簇吸引著成群結隊的腐屍甲蟲,也藉此方式傳播花粉。它發出腐爛的肉類一樣的惡臭,讓漫步沙漠的人以為遇到了腐屍。Hydnora africana生長在納米比亞西南部和南非北部海角等少數幾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