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一場大爆炸,大爆炸之後,誕生出了各種天體,其中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而我們人類對黑洞的了解也都知之甚少,因為人類歷史才只有幾百萬年,而黑洞存在的歷史可能已經有了上百億年了。
通過數據可以推算出,在銀河系內大概有1000億到4000億個恆星系統,但黑洞的數量我們無從得知,因為就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講,關於黑洞的探測還是比較有難度的。
按照質量的大小,黑洞一般可以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原初黑洞,被認為在宇宙大爆炸之初而形成的,質量很小,有可能類似於地球這樣的行星一樣,不過在體積上有可能類似於中子和質子等微觀粒子大小。
第二種是經過大質量恆星的演化之後,再經過超新星爆炸所形成的緻密天體,這種類型的黑洞是宇宙中最常見的一種黑洞;第三種是超大質量黑洞,這種類型的黑洞只存在於一個星系的中心,質量可能是幾百萬倍甚至幾十億倍太陽質量。
歐洲南方天文臺聲稱發現了有史以來最接近地球的黑洞。
據美國媒體5月6日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距離地球1011光年的HR 6819的恆星系統中,發現了一個質量大約為太陽4.2倍的黑洞。
這個黑洞位於望遠鏡座的HD 167128(在亮星星表分類為HR 6819)星系,其視星等大約為5.36,要比天王星稍微亮一點,是一個肉眼可見的三合星系統。
據悉這是目前為止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黑洞,就連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距離我們都超過了2.5萬光年,但新發現的黑洞僅僅距離地球1011光年。
在此之前,天文學家一直認為HD167128是個雙星系統,後來研究小組在智利的拉希拉天文臺(La Silla Observatory)用口徑2.2米的望遠鏡跟蹤它的兩顆伴星,對其進行觀測分析後發現,這個恆星系統竟然中還存在著另外一個天體——黑洞,並命名為HR 6819。
一般黑洞都是無法直接觀測的,但我們可以根據這個黑洞與兩顆伴星的引力相互作用來推斷其存在。
通過幾個月的觀測,天文學家能夠繪製出恆星運行軌道,從而推斷出有一個巨大、看不見的天體在該雙星系統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觀測結果還顯示:在這個系統中,普通的恆星會繞著某個天體旋轉,公轉周期大概為40天,而另一顆則在距離無形天體更遠的區域獨立存在。
最後通過計算,確認這個無形天體是一個恆星質量等級的黑洞,由一顆垂死恆星坍縮形成的黑洞,大約是太陽質量的4倍。
黑洞是目前宇宙中最可怕、最恐怖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非常強大,就連宇宙中最快的光都無法逃逸,這樣強大的引力可以將任何進入其範圍的物質撕得粉碎,然後再將其吞噬。
首先黑洞HR 6819比較安靜,與恆星之間的距離比較遠,並沒有主動去吞噬恆星以及吞噬塵埃或者氣體;其次黑洞距離地球雖然只有1000光年,但1000光年還是非常遙遠的。
打個比方,從地球到太陽系邊緣的距離是1.5光年,因此1000光年相當於從地球到太陽系邊緣飛行333個來回。
最後這個黑洞雖然距離我們只有1000光年,但它應該還並不是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因為黑洞非常難以觀測到,只有在它與其他天體發生引力作用的時候才能從其他天體的異常活動中感知到它。
所以距離我們更近的黑洞應該也是存在的,而且更近的黑洞都沒有威脅到地球,1000光年的也不會有太大的威脅。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已經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只發現了幾十個黑洞,但我們的地球還是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