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個詞是說「母憑子貴」,但是很多時候,重要的不是子,而是母,在帝王家中,母強則子強,母若則命短。在很多時候,一個妃子的所作所為完全影響著孩子的前途,甚至一招不慎,滿盤皆屬。
當年,劉邦的妃子戚夫人就是因為「樹大招風」,引來了殺生之禍,才成為了呂雉手底下最殘忍的那個人彘,人人都說呂雉心狠手辣,卻忘了導致這一切的都是劉邦。
但是後宮的恩怨情仇又豈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就能說得明白的?劉邦對於戚夫人的偏愛還有對劉如意的看重,已經將兩個女人擺在了水火不容的局面。
涉及到了儲位之爭,那他們就已經不是簡簡單單後宮爭寵的妃子,就已經變成了涉及政治的「政敵」。
「政敵」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或許對於後宮後人來講,呂后對於戚夫人就過於殘忍,但是如果是對於「政敵」,那就要無所不用其極了。
那麼二人究竟有多大的深仇大恨,能讓呂后如此的對待戚夫人。還有我們都知道古代的醫療技術是非常落後的,很多病都不像現在可以得到醫治,只能等死。但是像戚夫人最後成了人彘,居然能活三天,這是為什麼呢?
一、呂雉和戚夫人的恩怨情仇
呂雉是劉邦的第一任妻子,俗話說,糟糠之妻不可棄。但是,劉邦卻對呂雉非常冷淡,在前期劉邦打天下的時候呂雉一直不離不棄,也吃了很多苦,但是,劉邦卻還是改不了三心二意的毛病,喜歡勾搭好看的女子。
在一次劉邦逃跑的途中,躲進了戚姬的家中,當時劉邦就被年輕貌美的戚姬所吸引,說「為報女子的救命之恩,之後成就霸業後,一定會封她做妃子。」
當時戚姬不過是一個普通女子,聽到能夠進入帝王家,也就心動了,答應了,後來,劉邦盛酒霸業之後,就收了戚姬做妃子,賜名戚夫人。
因為專寵,不久就生下了劉如意。當時的呂雉已經人老珠黃,劉邦早就不放在心上了,而且當時的戚夫人年輕漂亮。
戚夫人常常在劉邦耳邊說,讓他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她想的並沒有錯,自己的兒子當上太子,她也就安全了,當然,恃寵而驕的她說的話劉邦還真的聽進去了,但是由於朝臣阻攔,也遲遲沒有廢掉劉盈。
呂雉當年能義無反顧的嫁給劉邦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怎麼會任由戚夫人擺布,所以,也想盡了辦法阻止戚夫人得逞。
後來,劉邦逝世,劉盈登上了皇位,呂雉便千方百計的除掉了戚夫人和劉如意,將戚夫人砍斷受阻,挖掉雙眼,燻聾耳朵,做成了人彘,可謂手段極其殘忍。
但是後世對呂雉的評價這不僅僅是報復,而是洩憤,來宣洩多年來承受的困難和委屈。
二、最毒不過婦人心,人彘之刑何其殘忍
「彘」翻譯過來就是「豬」的意思,也就是說,人彘就是人豬的意思。呂雉下令砍斷了戚夫人的手、挖掉了她的眼睛、燻聾了她的耳朵,給她灌了啞藥,將戚夫人丟進了廁所,被稱為「人彘」。
這種方法在後來的女帝武則天手中還被升級成2.0版本,王皇后和蕭淑妃與武則天鬥,失敗後被武則天關進大牢。
李治卻偷偷去看望他們,有人給武則天通風報信後,他們倆就被做成了人彘,而且還泡進了酒罈裡,被稱為「骨醉」。
可謂「最毒不過婦人心」,但是,也只有這樣的狠心才能在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成就霸業。
之後呂雉帶著兒子劉盈去參觀,劉盈打聽到那是戚夫人,當時被嚇得不輕,日日飲酒,驅趕噩夢,在即位後七年就逝世了。
呂雉的手段比一個男子還要狠,她與劉邦和戚夫人之間的恩恩怨怨後人不能多給予評價,有句話說「未經他人苦,不勸人向善。」
呂雉就是如此,被徹徹底底上過的女子做出來的事真的很狠。但是,話實說回來,當時王皇后和蕭淑妃在酒罈裡沒多久就死了。
而戚夫人還活了三天,按理來說,失血過多,古代醫術也不是很高超,急救方面也不好,不應該能活那麼久的。
三、恨毒了戚夫人卻讓成為人彘的戚夫人多活了三天
當時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按理來說應當活不了多久,但是,誰知,呂雉為了讓戚夫人多活一會兒還給用了止血藥續命。
至於為什麼,就是因為,她不想戚夫人就這麼簡簡單單地死掉,而是要讓她生不如死。
劉邦喜歡戚夫人並不光是因為她長得好看,還因為她年輕貌美,能夠讓他在處理朝政之事之後能夠放鬆。
呂雉就毀了她最擅長的手足和聲音,又讓她多活就是為了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和委屈,當時那種境況,死了比活著要好一千倍。
但是呂雉也因為事業心過重,太過強勢,兒子懦弱不堪,膽子很小,短短七年就逝世了,呂雉也沒有得到什麼,最後,還搭上了兒子的性命。
結語
生逢亂世,男人又可以三妻四妾,更何況作為帝王,劉邦喜歡年輕貌美,這本沒什麼,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傷害了一個願意與他同甘共苦的心,換成誰都無法接受。
呂雉也是被逼無奈,如果,她得到的愛和重視和戚夫人一樣,結果可能會不一樣,所以,那個你死我活的時代,終究會被歷史所更迭,迎來更公平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