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英明豁達,劉盈內向文弱父子為何如此不相似?其中原因很複雜

2021-01-09 晨哥雜談

劉邦和呂雉無疑是中國古代帝王中的最佳夫妻組合,劉邦一手開創了大漢四百年的江山,呂雉順延黃老政策無為而治,將之穩固發展。兩個人都是頗有能力和手腕的人物,性格也各具特點。但是奇怪的是他們的兒子劉盈的性格卻絲毫不像他(她),沒有繼承兩個人的任何一方的特點。劉盈生性柔弱淳厚,十分的內向膽小。與劉邦的圓滑大度、呂雉的果斷都不像,但是按照常理,兒子的性格不隨父親就隨母親。這種情況往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更有甚者,劉盈登基之後一直在保護自己的潛在敵人,戚夫人所生的趙王劉如意。為此不惜與母親處處作對。其後在見到人彘(戚夫人)的慘狀後,竟然被嚇病了,痛罵自己的母親,而且從此不理朝政。

做為封建帝國的第二代,很多都是見識或者參與過帝國創建過程,經歷了血與火、生與死的場面。膽量一般都不小,性格自然也就堅毅剛強。雖然呂雉此舉殘忍,但是做為一個男子漢,劉盈的反應也有些過於激烈了。

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劉盈的性格如此軟弱膽小,甚至有些內向?其實這和劉邦有著莫大的關係。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這樣說過:一個人童年的缺憾,會造成了他成年後的一種執念,從而對他的性格產生強烈的影響。

劉盈童年時候缺乏的是父愛缺乏的是親情,這對於他的成長產生了強烈的影響,使得他在成年之後處處體現出對親情的渴望和珍惜。而這些是劉邦從來沒有給予過他的,相反劉邦在他童年的時候還給了劉盈感情上的致命一擊。

漢惠帝劉盈

1、劉邦是一個稱職的父親嗎?

做為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在歷史上的評價很高。但是在家庭關係中,他委實稱不上為好丈夫或者好父親。

在起義之前他一直就以一個流氓和浪蕩子的形象示人。在娶了當地白富美呂雉後不久,有了一對可愛的兒女。但是這並沒有讓他收心,而是繼續到處晃蕩,碰見美眉就上去勾搭。把家裡的大小事務都丟給呂雉操持。如果僅僅是這樣,那劉盈也算是比較幸運的,至少他有母親呂雉在陪伴,還算是有依靠。

但是不久之後風雲突變,陳勝吳廣登高一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推翻暴秦的呼聲響徹中原大地。劉邦聽了心裡熱血沸騰,"我是流氓我怕誰?"陳勝一個泥腿子能起事,我為啥不能?也拉起一票人馬開始起事了,這一走就是幾年沒有回到沛縣。

大澤鄉起義

依靠自己的個人魅力和豐沛眾人的齊心協力,老流氓劉邦聽從楚懷王安排,另走一路從武關順利的進入關中,而且還被封為漢王。此時呂雉和劉盈還在家裡等著他榮歸故裡。

公元前205年,劉邦還定三秦,隨之東出中原拉開了楚漢相爭的序幕。劉邦帶著各路諸侯大軍50萬趁著項羽主力遠在齊地徵戰的良機攻下楚都彭城。劉邦和諸侯王們在彭城日日醇酒美人慶祝勝利,有時候酒醒後他才想起來自己在沛縣還有老婆孩子,結果剛剛派人到沛縣準備把一家老小接到身邊。項羽的三萬雪恥之哀兵已經殺到,一舉擊潰諸侯聯軍。

慌亂之中劉邦搶得一輛馬車帶著馬夫夏侯嬰便跑,途中遇見歡天喜地準備到彭城見父親的魯元和劉盈姐弟兩人,這才載著他們一起跑路。當時把劉盈感動的啊,差點唱一曲《世上只有爸爸好》,生死關頭還記得帶上我跑路。

沒過多久,楚軍很快就追上來了。結果劉盈姐弟還沒有坐熱乎就被劉邦一腳給踹下車去!還好車夫夏侯嬰也是豐沛老人看著劉盈長大的。他二話不說把兩個驚魂未定的孩子拽回車內。兩個不知所措的孩子緊緊摟在一起,驚恐的看著自己的父親。這還是原來那個人嗎?怎麼忽然變得如此兇神惡煞?自己難道做錯了什麼?

但是劉邦急了,這馬匹已經跑累了後面追兵又緊追不捨。於是他第二次把劉盈魯元給扔了下去,夏侯嬰又救了回來。

第三次又丟了下去,還是夏侯嬰給拉回來。這次夏侯嬰讓魯元和劉盈緊緊的抱住自己的脖子,不再給劉邦機會了。急的劉邦都差點拔劍殺掉夏侯嬰,不過最終沒敢出手。原因無他,夏侯嬰駕車是把好手,殺了他這馬車還真的就跑不了!

最終幾人逃脫了楚軍的追擊,劉邦也正常了,恢復了慈父的面貌。但是此事對於5歲的劉盈來說,幾乎就是一個噩夢的存在。自己朝思暮想的父親一見面就為了自己能夠逃命,把孩子給丟下車去全然不管後面還有如狼似虎的西楚追兵,劉盈心裡哇涼哇涼的。

都說父親是孩子最大的依靠,可是對於劉盈來說劉邦平日裡就對姐弟倆不聞不問,關鍵時刻還想著利用他來逃命。這對他的打擊可想而知。此時呂雉和劉邦的家人一起蹲在項羽的大牢裡無法履行母親的職責,放眼望去漢宮內僕人雖多,同年的勳貴子弟玩伴也多,但是沒有人能夠代替父母來平復他心中的傷痕。

不久後劉邦又為他找了一個小媽,年輕貌美的戚夫人。但是這小媽又怎麼會看得上這兩個拖油瓶?因此他的情緒得不到宣洩,只有慢慢的自己把內心封閉起來,或者把這種感情轉移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比如魯元、劉肥再就是其後的劉如意的身上。

其後劉盈在對待他的兄弟姐妹們都非常之好,簡直是用推心置腹來形容。全然沒有封建皇家手足相殘的局面,也不能不說是極度缺乏父母親情的後遺症所引起的。

戚夫人

有句老話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句話說明了英雄豪傑要成大事必須不走常人路,劉邦的行為的確證明了這一點。要不然他怎麼會在短短的七年內由一介平民成為皇帝?但是反過來想,真豪傑未必是一個好父親,至少劉邦就是如此。他喘息未定就把兒子女兒送回關中,自己又到滎陽前線督戰去了,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職責和義務。沒有考慮到自己此前的所作所為在劉盈心中所造成的影響有多大,或許也是他根本不屑於考慮,因為他子嗣很多,將來無論是誰都可以繼承他的事業。

弗洛伊德做過一個研究:5歲之前遭受到了父親或者母親虐待遭遇的,其後的忽視對其產生的影響是不可逆的,將會影響終生。此時的劉盈剛好才5歲。

2、劉邦再往傷口上撒鹽

兩年後,在公元前203年項羽看著手裡的人質已經沒有什麼用處了,畢竟劉邦連"分我一杯羹"的話都說得出來,扣著他父親、老婆有啥用?

於是呂雉才回到漢軍陣營之中,劉盈也終於才見到自己的母親。但是這時候劉邦身邊已經沒有呂雉的位置了,更年輕,更美麗的戚夫人在那裡呆著,而且還生了一個兒子劉如意。呂雉只好回到關中,做劉邦家的管家婆。反正自己年紀也不小了,眼不見心不煩。順便帶好魯元和劉盈,唉!劉盈這孩子是怎麼啦,小時候還挺活潑的沒見幾年怎麼變得這麼內向了?

但是好景不長,不久後霸王別姬烏江敗亡,劉邦如願以償的成為第一人。回到長安劉邦看劉盈是越看越不順眼,這小子越來越內向柔弱而且看自己的眼神好像充滿了恐懼感!怎麼看都不像自己的脾氣啊?想當年我起義之初提著大刀片子砍完人了還能把酒言歡,該幹嘛幹嘛!那像劉盈這樣,看自己老爹都這模樣?

劉盈

劉邦心裡有點嘀咕,這性格將來鎮得住跟我打江山的那群老兄弟麼?

這時候持寵生嬌的戚夫人也在一旁吹風,兒子劉如意多像您啊!劉邦逐漸有了換太子的心思。畢竟都說上陣父子兵,找一個秉性像自己的兒子也好繼承自己的事業。

但是他的這個想法才說出來就遭到大臣們的普遍反對。封建倫理傳承的主要依據就是嫡長子制度,以叔孫通為首的文臣們肯定是要維護這一制度。至於那幫豐沛老人也是看著劉盈長大的,感情都在。誰會認你半道截胡的劉如意?而且當年在芒碭山落草的時候不都是呂嫂子天天不辭勞苦的給他們送飯買酒?不然都餓死在山裡了,哪裡還有現在的封侯封爵。

其中周昌就說了:"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劉邦沒有想到連口吃的周昌都反對這件事,只好暫時擱置。他絲毫沒有顧慮到劉盈的感情。站在劉盈的角度看,劉邦此時就是仇人一般,當年不僅把自己當成誘餌丟下車,現在還想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但是他是自己的父親,還是大漢皇帝。自己又能怎樣?只有繼續像烏龜那樣縮在殼子裡過一天算一天。

所幸他有一個果決的母親。很快呂雉也就知道了這件事,她慌亂、憤怒。慌的是如果劉盈被廢,母子倆的下場絕對不好!怒的是劉盈都變成這樣了你這個做父親的還想斬盡殺絕不成?還有戚夫人這個小妖精,搶了自己的男人還要連家產也一起謀奪?

於是呂雉顧不得再照顧兒子,義無反顧的捍衛自己的勝利果實。都說女本柔弱為母則剛!為了子女的將來,原來的賢妻良母也會變成鋼鐵強人。

他一面聯繫豐沛老人,下跪感謝他們的力挺並且希望他們看在自己的面子上繼續支持劉盈。一面又讓自己的大哥呂澤找張良問計,張良對呂澤說以太子的名義寫一封言辭謙恭的書信,多帶珠寶玉帛,派能言善辯之人去誠懇聘請他們出山坐鎮。如此可能會讓劉邦顧忌。

商山四皓都是隱士在民間聲望很高。劉邦多次相請都不肯出山,如果劉盈能夠請下山輔佐自己,那就代表著民望,再加上眾多大臣的支持。劉邦肯定會顧慮甚多。

張良

其後果然如張良所算計的那樣,商山四皓出山輔佐劉盈後。一日宴會上,劉邦看到劉盈身後的四皓問是何人?在得知是商山四皓後劉邦感慨不已,沒想到文弱的劉盈能夠得到他們的輔佐。作為摸爬滾打十多年的政治人物,劉邦知道此前朝臣一邊倒的支持劉盈自己還可以分化瓦解來操作,如今四皓出山代表著民望也在劉盈這裡了,如果強行廢除劉盈的太子之位,只怕到時候會反噬自身天下也會大亂。

於是他對著戚夫人說:"太子羽翼已成,皇后是一宮之主。以後要尊敬她啊!"從此再也不提另立太子一事。

3、劉盈對呂后報復為何反應強烈?

劉盈登基之後,呂雉就開始她的報復行動,為何如此呢?

一個女人在經歷了丈夫另有新歡,小三差點上位,兒子的家業差點不保的情況下能夠無動於衷,寬仁大度嗎?肯定會採取行動來化解自己心中的怨氣。

他先是把戚夫人關在永巷讓她日日舂米,隨後一紙詔書把趙王劉如意召回長安意圖加害於他。

但是這時候軟弱的劉盈堅定的站了出來,把弟弟劉如意保護起來。在劉如意來到長安後他與劉如意日夜不離,讓呂雉找不到下手的機會。劉盈為什麼會這樣?難道他不知道劉如意差點替代了他嗎?

其實這是他內心深處渴望親情的一個表現而已。在童年時期越是得不到親情的長大以後越是對親情表現出渴望。

我舉一個例子:父母經常發生劇烈爭吵或者家庭矛盾的小孩,往往想到的是什麼?肯定是以後我長大了一定不會這麼生活,我要組建一個和睦的家庭,沒有爭吵沒有矛盾。我不會讓我的後代也遭遇到這種狀況!

同樣劉盈也是如此,幼年的時候沒有受到父愛,母親也經常不在身邊。因此他對於親情是十分的渴望。這也正是在母親準備對劉如意下手的時候他要維護弟弟的主要原因。

但是此時劉盈是大漢皇帝,總有上朝的時候。不久後劉盈外出上朝,為了讓他多睡會兒,留劉如意在宮中。劉盈一走,耳目就立即報告呂后,於是呂后派人趁劉如意此時單獨在寢宮的機會將其毒死。等到劉盈急匆匆的上朝回來之後才發現自己苦心維護的弟弟已經死去。

相信他此時的心中充滿了哀傷和對於母親的怨恨,劉邦去後原以為會擺脫那個童年的陰影,不會再有手足相殘誰知道最後還是因果循環,自己的母親也向父親一樣變得如此殘忍!

緊接著,心中充滿了復仇的執念已經處在封魔邊緣的呂雉對戚夫人下手了,歷史上慘絕人寰的人彘就此誕生。

之所以先毒殺劉如意再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其實固然有報復戚夫人的主要心理因素,次要的也未嘗也不是對劉盈處處維護劉如意的一種宣洩。以前受了委屈,呂后要出氣的時候兒子的位置站偏了,暗中站到敵人那裡去了。這叫心高氣傲的呂后如何想?她只有用更加慘烈的手段來處置戚夫人發洩自己內心的怨恨。

她當然不會想到這是兒子幼年內心深處的一道深深的傷痕,不願意再看到父(母)子,兄弟手足相殘的局面。而呂后如此做恰恰是又把這道表面上已經平復的傷口撕裂開再次撒上鹽!

最後當呂后讓人把劉盈引到宮廁裡看到戚夫人的慘狀,此舉徹底讓劉盈崩潰。他說道:"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大意就是:"你就跟父親一樣是一個殘忍無比的人。但是你把我扶上皇位,我又是你的兒子不能把你怎麼樣。只有把皇權交還給你了。"藉此表示和母親呂雉的決裂。

從此他就不理朝政而且還大病了一場!病好之後日日借酒消愁,幾年後鬱鬱而終,去世之時才23歲。

結語:

劉盈的早逝,其實是劉邦和呂雉兩方面造成的。在幼年劉邦把他丟下車意圖獨自逃命就已經在他的心靈上劃了一道深深的傷痕,此後多次意圖廢立太子讓這道傷痕不斷的擴大。成年後呂雉喪心病狂的報復讓他徹底的崩潰。

班固評價他:"孝惠內修親親,外禮宰相,優寵齊悼、趙隱,恩敬篤矣。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納曹相國之對而心說,可謂寬仁之主。"這個評價中肯,他優寵自己的弟弟實際上就是內心對於親情的渴望。但是這個夢最後也被他的母親所戳破,從此他喪失了對於生活的希望。

"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句話實際上也是對於封建皇家沒有父子、母子和夫妻之情的一種形象描述。對於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鳳子龍孫們來說,親情恰恰就是他們最為渴望的。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幼年的時候能夠得到過這種感情?這也是他們心中最深處的一道疤痕!

所以說我們父母在孩子調皮、內向、喜歡搗蛋或者不聽大人的話的時候有時候也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是什麼原因如此?小時候是不是不經意間一些事情無意中觸碰到了他(她)幼小敏感的心靈!以便於及早的安撫他(她)的情緒和心靈!

參考資料:《漢書》、《史記》

相關焦點

  • 劉邦:無毒不丈夫,虎毒也食子!
    文/森哥說人文劉邦:無毒不丈夫,虎毒也食子!漢太祖劉邦出身農家,史料美化的寫到:「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其實說白了他就是一個小混混,好美酒的他因此也結識了不少朋友,因此頗有些結黨成群的意思。少年的劉邦被父親斥為無賴,仰慕信陵君的他曾經想去當信陵君的門客,可是恰逢信陵君去世,劉邦只好無功而返,回到沛縣的劉邦在成年後當上了泗水亭長,其實也是個裡長,但是由於劉邦非常豪氣,所以與當地官吏都十分熟識。根據傳說,這時劉邦非常喜愛喝酒,沒錢付酒錢的他往往選擇以打白條的方式,要求統一到年底付帳,而他在喝醉酒後身上往往有龍出現,所以最後酒商都沒有向他收錢。
  • 人彘和醉骨之刑真的存在嗎,為何史官要杜撰如此酷刑?真相很簡單
    人彘之刑是呂后對付她的情敵戚夫人的,劉邦在世時候,非常寵愛戚夫人,更加鍾愛她的兒子劉如意,甚至動了要換太子的念頭。劉邦曾經在朝堂上與大臣商議,廢劉盈而立劉如意為太子,朝中大臣皆多反對。呂后為了保住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請教張良,張良請出了「商山四皓」輔佐劉盈,才徹底打斷了劉邦廢太子的念頭。
  • 項羽不殺劉邦,曹操不殺劉備,石勒不殺石虎,其中的原因都一樣
    只能看故事,學學讀史能夠學習深度思考,不要光看歷史故事,看看石勒用人的背後原因現如今會有很多人問:曹操為何不早點殺劉備?項羽為何不早點殺劉邦?這一次我就以後趙的石勒為何不殺石虎,來分析下是為什麼。若沒有石虎統兵在外,石勒絕不會將如此重要的權力交給石弘。鄴城與襄都只有100來裡,若石弘有什麼想法,對在襄都的石勒是很危險的。權力的玩家不會相信親情的。石弘掌握了大權,敢有所動作嗎?他不敢。先不說他對這支軍隊的掌控力,單單強大的石虎在外統兵就讓石弘有所顧忌了。
  • 劉邦一共有八子,薄姬最不受寵,為何薄姬之子最後成了漢太宗
    薄姬見到劉邦之後說:「昨夜我夢見有蒼龍盤踞在我肚子上。」劉邦說:「這是顯貴的吉兆,我為你促成這件好事。」這一次同房,也是唯一一次同房,所謂「一幸生男」,一次召見薄姬就有了身孕,第二年生下兒子劉恆,這一年正好是項羽自刎,漢朝建立。劉恆出生之後,薄姬與劉邦又鮮再相見,史書記載是「希見」,說明劉邦對薄姬真沒什麼感覺,或者說薄姬是劉邦最不重視的妃子!
  • 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妹夫樊噲?是老糊塗了嗎?
    從這種角度講,劉邦比朱元璋還是要大度一點!把呂后弄死,不安分的戚夫人可能會對劉盈搞么蛾子。把呂后和戚姬都弄死,沒有呂后的手腕劉盈也還是有可能坐不穩天下。從代王劉恆即位初期的處境可以看出來,劉邦當皇帝沒幾年嗝屁太早,漢初皇權很不穩固。劉恆這個腹黑的傢伙才是真像他老子,有頭腦有手腕,苦哈哈表演半輩子,真正把皇權穩固下來了。
  • 劉邦臨終前,對呂后是一種什麼態度?他想不想除掉她
    如果問,誰是劉邦最想殺的人?這個很好回答。就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將,比如韓信、彭越、英布等人。以及那些坐鎮一方的諸侯,比如陳豨、臧荼、盧綰等人。劉邦想殺他們,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對劉邦當皇帝不是很服氣,因而惦記著劉邦的皇位,覺得自己也可以過一把皇帝癮。
  • 劉邦死後15年,託孤大臣殺光他的嫡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蹊蹺的是,諸呂被屠殺殆盡後,漢惠帝劉盈在世的四個兒子,包括少帝劉弘,全部被殺害。 高祖劉邦生前曾說:「安劉者勃也。」可事實上,周勃成了給劉邦「除根」的兇手,把劉氏嫡系給滅絕了。 對這段離奇的歷史,史料記載及後世史學家的各種解釋,都存在很大漏洞。
  • 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為何還活了那麼久?實情或讓人不忍細說
    戚夫人是山東定陶人,當初劉邦舉兵東徵時,趁項羽不在,攻佔了彭城,項羽得知大怒,率兵前來攻打彭城,劉邦兵敗,在逃離的路上,遇到了戚夫人,戚夫人能歌善舞,且容貌長得美麗,成功的獲取了劉邦的心
  • 功勞不亞於韓信蕭何,如果劉邦鴻門宴被殺,他就是劉邦繼承人
    最讓人感到詭異的是,劉邦的豐沛集團中還有一個人,對劉邦建立大漢江山的重要性,可能不亞於韓信、蕭何,但是史書上對他的記述只有寥寥數語,仿佛故意要把此人從史書中抹去。這名特殊的功臣就是劉邦的大舅哥,呂后的大哥呂澤。劉邦走上造反的道路,一開始靠的是豐沛集團,也就是老家的弟兄們。早年的劉邦,窮的叮噹響。劉邦芒碭山起義的時候,呂澤就入夥了。
  • 劉邦臨死前,為什麼要下令殺掉戰功赫赫的救命恩人樊噲?
    劉邦下達殺掉樊噲的命令,主要原因是當時出現了一個傳聞,說是手握兵權的樊噲要舉兵,誅殺與呂后對立的戚姬和劉如意母子。戚姬是劉邦的寵妃,劉如意是他們夫妻兩個的愛子。劉邦晚年十分擔心自己一旦死去,生怕戚姬母子隨之也會遭遇不測。為此,劉邦煞費苦心得分封劉如意到趙地為王,由忠誠耿直的周昌輔佐趙王,讓他遠離帝都長安的政治鬥爭漩渦。
  • 被做成人彘後的戚夫人,為何還能活很長時間,說出來估計都不信
    實際上這也是戚夫人自尋死路引起的,如果她不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劉如意成為太子,想著要廢除劉盈的太子之位,那她也不會在劉邦駕崩以後落得這麼一個悲慘的結局。昔日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女居然成為了一個不死不活的人,肯定是心裡非常難受的。然而其實呂雉保住了戚夫人的性命,已經算是法外開恩了。因為和劉邦同甘共苦的糟糠之妻就是自己。然而當他事業有成的時候卻將自己拋在了腦後。
  • 母親如此偉大,為何「毒」裡有個「母」字?
    母愛如此偉大,為何在這個貶義的詞裡用「母」來組成?如果真的這麼想,那可能就進入一個誤區了。其實「毒」跟「母」半毛錢關係沒有,古人用「毒」字初衷是想要表達苦澀的味道。後來「毒」的意思也只是形容對人有害的草。《廣雅》中記載:毒,苦也。《說文解字》:毒,厚也。害人之艸,往往而生。
  • 開國大功臣韓信被呂后殺害,劉邦為何不聞不問?原因讓人後背發涼
    相信大家都聽過「劉邦稱帝,韓信必死」,其實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在整個戰爭中,劉邦對韓信可以說半信半疑,徘徊在什麼時候殺韓信的問題上。那麼為什麼說劉邦一定要殺韓信呢?劉邦之所以通過呂后之手殺害韓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劉邦樣樣不如人,為何人才都向他聚攏?因他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劉邦出身不怎麼好,在與項羽爭霸時幾乎屢戰屢敗,但卻「草根」逆襲,一步步發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英明的君王之一。據《史記》記載,劉邦在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時認為,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自己不如張良;論鎮守國家、安撫百姓,做好後勤保障工作,自己不如蕭何;論率領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自己不如韓信。劉邦雖自認不如三人,但自評懂得用人之道。
  • 古代醫療技術落後,戚夫人被斬斷四肢做成人彘,為何還活了三天?
    王皇后和蕭淑妃只在酒甕裡沒多久就死了,但戚夫人活了3天,呂雉還帶她的兒子劉盈去看自己的「戰利品」,呂雉沒想到的是,她這麼做嚇慘了劉盈,導致劉盈受到極大刺激,用酒精麻痺自己,七年後就去世了
  • 劉邦身邊的狐朋狗友,為何最終都成了頂級人才?真相讓人羨慕!
    翻開劉邦的歷史,有一個讓人疑惑之處,即:劉邦身邊的狐朋狗友,為何最終都成了頂級人才?蕭何是秦朝沛縣的縣吏(所謂吏,小職員也),樊噲是殺狗的屠戶,周勃是喪事上的吹鼓手,灌嬰是布販,夏侯嬰是車夫,曹參是管理監獄的小吏.......總之,劉邦身邊都是一幫小人物,或者可以說是狐朋狗友!
  • 歷史冷知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但漢朝「第一個」都是真的!
    中國第一位皇太子——漢惠帝劉盈公元前202年。劉邦之嫡長子劉盈被冊立為皇太子,成為法定的國家儲君。而劉盈則不一樣,劉盈身為劉邦之嫡長子,在宗族地位上是最有權力繼承父親之財產的。再加上後期劉邦冊立其為皇太子,很明確規定了劉盈身為國家儲君。除了皇帝親口廢除之外,儲君之位無人可更改,這也從一方面杜絕了「沙丘之變」的發生。因此,劉盈便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太子。中國第一位至死都是「處女「的皇后——張嫣以上的皇后。
  • 呂后對戚夫人恨之入骨,為何將她折磨成人彘後,又讓她多活三天?
    那麼二人究竟有多大的深仇大恨,能讓呂后如此的對待戚夫人。還有我們都知道古代的醫療技術是非常落後的,很多病都不像現在可以得到醫治,只能等死。但是像戚夫人最後成了人彘,居然能活三天,這是為什麼呢?一、呂雉和戚夫人的恩怨情仇呂雉是劉邦的第一任妻子,俗話說,糟糠之妻不可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