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常常看到電視劇上為了證明兩個人是否有血緣關係就割破手指來個滴血認親。血融在一起就是有親屬關係,不融合的話就是沒有關係。《洗冤錄》上就詳細地記載了滴血認親的方法。
有一個人,我們稱他為甲吧。甲有父母的骸骨,想要知道這個甲是不是這對父母的親生孩子,就用甲身上的一兩滴血,滴到骸骨上,如果是親生的,血會滲入骨頭裡面。如果不是就不會進入骨頭。那個時候每次都用這個方法進行驗證。
滴血認親的方法其實由來已久。《太平廣記》記載漢代的時候就有滴血認親的說法了。又有傳說秦始皇修築長城的時候,杞良逃跑被打死了。杞梁的妻子就向著長城哭泣,把長城哭倒了。哭倒的長城把人壓死了,白骨交橫,不知道誰是誰了。杞梁的妻子就刺破自己的手指,滴在白骨上,說若是杞梁的屍骨,血滴下去就會進入。果然血滴到了骨頭上就流了進去。便將杞梁安葬了起來。這個故事雖然是個傳說,真假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知道滴血認親這種說法很早之前就有了。現在的科學證明,滴血認親的方法並不靠譜。所以要想認親還是驗一下DNA較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