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特工隊 | 電視劇裡的「滴血認親」是真的嗎?

2020-08-28 闢謠特工隊

一些傳統戲曲和古裝電視劇常常出現一種檢驗親子關係的方法——「滴血認親」。「滴血認親」主要分成兩派:一是合血派,即將兩個活人的血各取一滴,滴進器皿內,看是否融合,融合的便是一家人,若有沉澱則說明兩人不存在親屬關係;一是滴骨派,即將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頭上,觀察是否滲入,滲進去就是一家人。那麼,這些方法真的可信嗎?

血型是什麼?

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類型,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紅細胞膜上特異性抗原類型。紅細胞ABO血型系統及Rh血型系統最為常見。

ABO血型是指,根據紅細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與抗原B,而將血液分成4種血型。紅細胞上僅有抗原A為A型,只有抗原B為B型,若同時存在A和B則為AB型,這兩種抗原俱無的為O型。不同血型的人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體,但不含有對抗自身紅細胞抗原的抗體。如:在A型血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體,而不含抗A抗體。

當人的紅細胞上的抗原與恆河猴紅細胞上的抗原相同時,稱為Rh陽性血型,不含有此種抗原的則稱為Rh陰性血型。Rh血型系統是紅細胞血型中最複雜的一種,目前已發現40餘種Rh抗原,其中D抗原抗原性最強,因此通常將紅細胞上含有D抗原稱為Rh陽性,而缺乏的稱為Rh陰性。

「合血派」可信嗎?

不可信!血型是人類的遺傳性狀之一,一般終生不變。但是以血液是否能夠融合來檢測兩人是否為親緣關係,根本不靠譜。

「合血派」認為,血液能融合在一起就代表著有血緣關係,其實這只能說明兩個人可能有相同的血型;非親屬關係血液不能相融,則是因為血型不同導致的凝集現象。由於同類型的抗原抗體結合,紅細胞重量增加而沉積,這一現象為凝集。

比如說,如果將一滴A型血與一滴B型血混在一起,A型血紅細胞結合B型血中的A抗體而沉澱,B型血紅細胞也會結合A型血中的B抗體而沉澱,如此便會產生很多沉澱性顆粒。這就是不同血型的血相混合會產生沉澱的原理。

在電視劇裡,血液被直接滴入清水,此時紅細胞吸水膨脹導致細胞膜破裂,無法與抗體大量結合,並不能產生肉眼可見的沉澱。

血型相同的血液合在一起確實可以相融,但是不同血型的血液合在一起也有可能相融。O型血是萬能供血者,這種血型與任何血型都可以相融,若一名受試者是O型血,則另一名受試者無論是什麼血型,無論是否有親緣關係,血液都能相融;但若一名受試者是A型血,另一名受試者是B型血,則即使兩人有親緣關係,血液也不能相融。

血型是否相同與是否親生並無關係。即使是具有親生關係的父母和子女,血型也可能不同。比如,父母分別是AB型血和O型血,子女可能是A型血或者B型血,與父母完全不同。所以,「滴血」並不能「認親」!

「滴骨派」可信嗎?

不可信!骨骼不管保存在露天,還是埋在泥裡,它的軟組織都會腐敗,然後溶解消失。沒有皮肉等軟組織的保護,骨骼表面就腐蝕發酥,血能滴進,水也能滴進;若骨骼還未乾枯,其表面存有軟組織時,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會發生浸入現象。因此,古代的滴骨法更不科學。

如何科學地進行親子鑑定?

除了「滴血認親」無科學依據外,HLA鑑定法、染色體多態性鑑定法也被證明是不夠準確的。

與紅細胞類似,白細胞也有各自的複雜的型別,稱之為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型別。因HLA具有高度的遺傳多態性,使用HLA不僅能排除親子關係,還能肯定某些親子關係。但HLA在親子鑑定,尤其在單親親子鑑定(即夫妻雙方只有一方和孩子進行鑑定,而缺少另一方的樣本)的應用中有其局限性。HLA等位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會使血清學出現較多、較強的交叉反應,影響分型結果的準確性。

20世紀80年代,主要用染色體多態性檢測分析來鑑定親子關係。染色體多態性是指正常人群中常見的各種染色體形態的微小變異,是可以遺傳的。但染色體多態性分析是靠技術人員的主觀判斷,其準確率也不盡如人意。

受制於準確性,HLA鑑定法、染色體多態性鑑定法越來越少被使用了。DNA鑑定早已成為新的「殺手鐧」。DNA攜帶有合成RNA和蛋白質所必需的遺傳信息,是生物體發育和正常運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人的血液、毛髮、唾液、口腔細胞及骨頭等都含有DNA,可用於親子鑑定。

人體細胞有23對(46條)成對染色體,同一對染色體同一位置上的一對基因稱為等位基因,一般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利用DNA進行親子鑑定,只要做十幾至幾十個DNA位點檢測。如果全部一樣,就可以確定親子關係,如果有3個以上的位點不同,則可排除親子關係。DNA親子鑑定,對親子關係鑑定的準確率可達到99.99%,是目前最為科學、便捷的鑑定方法。

小結

必須提醒大家的是,私人做親子鑑定應先到當地司法部門辦理委託手續,然後到權威部門去做,並由專家負責解釋鑑定結果,切勿隨意濫做。如果鑑定技術不過硬,出現失誤,將會對被鑑定家庭造成傷害。

互動環節

大家還知道哪些有關親子鑑定的謠言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參考文獻

[1]滴血可以認親?[J].科技傳播,2014,(13).

[2]李元.「滴血驗親」不靠譜[J].農村百事通,2014,(9):59-60.

DOI:10.3969/j.issn.1006-9119.2014.09.033.

[3]科普中國. 電視劇裡的"滴血認親",你信嗎?不知道這件事,可能滿大街都是親戚.

https://mp.weixin.qq.com/s/zb6RQH9RBhVONjHzKJS47w

[4] 金慰鄂.從滴血認親到DNA親子鑑定[J].家庭醫學,2017,(1):57.DOI:10.3969/j.issn.1001-0203.2017.01.068.

作者 | 方泳臻

編輯 | 趙穎

插圖 | 鄧心儀

音頻 | 肖豔虹

初審 | 劉茜子

審核 | 何凌南

終審 | 黃毅

相關焦點

  • 電視劇中「滴血」真的能認親嗎,滴血法如何操作
    我們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常常看到電視劇上為了證明兩個人是否有血緣關係就割破手指來個滴血認親。血融在一起就是有親屬關係,不融合的話就是沒有關係。《洗冤錄》上就詳細地記載了滴血認親的方法。有一個人,我們稱他為甲吧。
  • 古代「滴血認親」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的科學嗎?
    在古代,一言不合就滴血認親。那麼,古代的滴血認親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就是古代的滴血認親真的科學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古代滴血認親的前世今生,並且一起來探究其中的小秘密。滴血認親創立於三國時期,一直被古人奉為認親的不二法寶,並且一直都沒有人懷疑,甚至在我國宋代的法醫著作裡面就記載了這種古老的親子認定辦法。實際上,古代的滴血認親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叫滴骨法,另一種叫合血法。合血法這個方法,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見到,也就是滴血認親的雙方都是活人,將兩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內,看是否融為一體,若融為一體就說明存在血緣關係。
  • 重病咳血、滴血認親、嘴吸蛇毒,你被這些電視劇套路了多久?
    重病咳血、滴血認親、嘴吸蛇毒,你被這些電視劇套路了多久?讓人聞到後能立刻暈倒的藥物在臨床上確實存在這類藥物對劑量和起效時間都有嚴格要求密閉環境下大劑量持續給藥使用面罩飽和吸入滿足這3個要求才可能達到麻醉的效果一聞就暈基本不可能滴血認親
  • 滴血認親VS DNA鑑定
    在很多以古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中,常有「滴血認親」這種方式來處理家庭糾紛,甚至用「滴血認親」的結果來斷案。那麼,這種方法鑑定出的結果科學嗎?現代醫學又是如何鑑定親子關係的呢?   「滴血認親」類似於用現代的紅細胞凝集反應檢驗血型,來鑑定親子關係的方法。
  • 闢謠特工隊 | 社會寫作組和醫學寫作組招新啦
    「手上長倒刺是因為缺乏維生素嗎?」「掰手指會得關節炎嗎?」「風油精真的是萬能藥嗎?」闢謠特工隊」,並於2016年3月正式開始網絡公益闢謠工作。闢謠特工隊闢謠文章的內容科學權威,曾被多家權威的闢謠機構轉載,如科普中國、騰訊新聞要聞、較真闢謠平臺、珠江經濟臺和廣東電臺等。團隊成立一周年即入選由團中央和網信辦舉辦的高規格賽事「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自成立起連續三年榮獲騰訊闢謠夥伴。
  • 闢謠特工隊|生薑何首烏真的能生發嗎?
    然而,生薑塗抹頭皮、使用生薑洗髮水、服用何首烏等方法真的能生發嗎?生薑生發的說法來源事實上,人們對生薑生發的認識來源於對《本草綱目》的誤解。生薑真的生發嗎?對於這個問題,在學術界上存在爭議,不能直接下定論。對於正常的頭皮,生薑不僅不生發,還可能加劇頭髮的脫落。在國內,南方醫科大學就生薑中姜辣素的活性成分之一——6-姜酚對毛囊形態生和周期循環的作用,進行了一項動物實驗研究。
  • 揭秘血型及血型遺傳規律 「認親」還是選DNA親子鑑定
    點擊查看 追過宮鬥劇《甄嬛傳》的粉絲們一定還記得電視劇裡那段「滴血認親」的精彩劇情:皇上懷疑六阿哥是溫太醫的孩子,便聽從皇后滴血驗親。皇后藉機設計陷害甄嬛,端來一碗裝有白礬的水,血滴進去即便不是親生父子也能相融,後被甄嬛識破,才躲過此劫。
  • 攻略丨闢謠特工隊教你如何自主求證消息
    自助闢謠的途徑有哪些?我們為讀者朋友們整理了一系列可以查證謠言的平臺,幫助大家自助闢謠,免受謠言的困擾。微博闢謠官方帳號微博帳號@微博闢謠https://weibo.com/u/1866405545該微博目前已有數千條闢謠微博,粉絲已達百萬。微博作為網絡用戶獲取信息的一大平臺,在闢謠方面也做到了精準、快速、推廣。
  • 闢謠特工隊 | 營養都在湯裡?我一直信以為真
    在大部分人的傳統觀念中:營養都在湯裡了。然而,真相卻是:「湯」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有營養。今天的闢謠特工隊就帶你了解一下湯的主要成分,破除那些常見的關於「湯」的謠言。湯裡有什麼?傳說五:白色的湯裡是滿滿的蛋白質又白又濃湯肯定超級有營養?錯!只是成分發生了變化而已。是什麼物質決定了肉湯顏色的變化呢?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脂肪!通常脂肪含量越豐富,湯汁越容易熬煮成乳白色。
  • 闢謠特工隊 | 2020.07.27-08.02謠言合集
    闢謠君:即便是我國目前已發射升空的高分系列衛星,最高精度也是亞米級,並不能達到「拍到地面車輛清晰車牌圖像」這樣的精度。闢謠君:即使口罩裡真的就是5G天線,也沒有人能承受5G天線每日更換的成本。今年南方地區的洪澇災害是由太陽異常活動引起的?
  • 闢謠特工隊 | 抗生素≠消炎藥!你能分清楚嗎?
    想必大家對「抗生素」「消炎藥」這兩個名詞並不陌生,但你是否真的認識它們呢?很多人認為,平時感冒發燒嗓子疼吃的頭孢XX、XX西林、XX黴素、布洛芬、速效傷風膠囊等等統稱消炎藥,這種說法到底對嗎?下面闢謠君就帶你一次釐清!什麼是消炎藥?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炎症。
  • 這10部迪士尼動畫電影,我們希望把它拍成電視劇
    但是,有一大批狂熱粉絲仍然懷念這部劇,並考慮到「福爾摩斯」系列廣受歡迎,可能會有一部動畫偵探的系列片,不會引起觀眾的共鳴嗎?救難小英雄 (1977)這部劇在迪士尼獲得了第二次機會,讓它的續集「澳洲歷險記」得以上映。不幸的是,第二部在票房上表現不佳。很可能會讓救難小英雄系列的機會落空。但我們總能夢想著未來可以實現!
  • 電視劇裡的咬舌真的能自盡嗎?
    經常看到電視劇裡一些狠人,動不動就寧死不從,咬舌自盡,而且一咬一個準,死的比誰都快,這簡直太誤導人了。因為動作難度實在太大了,不行你可以自己模擬一下,那畫面讓別人看到也是挺驚悚的,所以電視劇裡那種眼神堅定地狠盯著對手吐出一句,我死也不會告訴你的,接著默默地緊閉嘴巴,狠命咬舌頭,就立馬歪頭死掉的戲碼,都是騙人的,就算要咬咬把舌頭伸得足夠長,才能有很小的機率咬到正面點對不對?退一萬步說就算是真的咬到舌頭死掉了,也是因為以下幾個問題,你等著被自己的血嗆死,二是舌頭後半節腫脹治限死,三是活活疼死。
  • 那些外國僱傭兵,真的像電視劇裡說的那樣,把中國當「禁區」嗎?
    那些外國僱傭兵,真的像電視劇裡說的那樣,把中國當「禁區」嗎?在很多影視作品中,為了藝術表現,有時會將一些問題放大來拍攝,而在很多現代戰爭片中,我們就能看到這樣一個場景,那就是那些外國僱傭兵,對進入中國執行任務十分避諱,甚至直言中國是僱傭兵的禁區,沒有人能夠在中國執行僱傭兵任務,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像電視劇裡說的那樣,中國是僱傭兵的「禁區」嗎?
  • 人在距離鯊魚2000米的海中滴下一滴血真的會引來鯊魚嗎?
    那麼,鯊魚真的對血有如此強的感知力嗎?多少血能夠引來鯊魚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鯊魚是通過什麼器官發現血液的許多人說鯊魚有著靈敏的嗅覺,這使得它能聞到水中幾千米外的血液的味道。
  • 我說電視劇劇情怎麼似曾相識呢?
    最近在追《巡迴檢察組》,發現大家不看這部劇是真的虧了,因為電視劇真的很好看啊,劇情精彩節奏快而且都是老戲骨,不知道為何這次播出熱度完全比不上《人民的名義》,但真的看下來,這部劇一點都不差!看劇才發現《巡迴檢察組》還達成了和《明偵》的夢幻聯動,巡迴檢察組裡的不少劇情都和《明偵》特別像!一開始還真的沒察覺,結果最近明偵官博自己轉發了巡迴檢察組的微博,一下子就點出了關鍵,對哦,我就說怎麼電視劇劇情似曾相識,還真的和明偵很像啊!在《巡迴檢察組》中,老米哥復仇案不就和明偵裡孤兒院的復仇案是一樣的嗎?
  • 「蟲蟲特工隊」來了,你在天平山見到了嗎?
    小夥伴們有看過《蟲蟲特工隊》嗎?電影講述了一場螞蟻和蝗蟲之間的昆蟲大戰。這真的能治蟲嘛?我們的「蟲蟲特工隊」登場8月11日,天平山管理處引進2000管管氏
  • 越策越開心《投名狀OL》蟲蟲特工隊
    「策」,在長沙方言裡,指的是扯談、神侃、瞎聊的意思,《投名狀Online》(tmz.91.com)不走尋常路,「玩家策劃大賽」火爆來襲讓所有玩家群「策」群力齊開心,玩家踴躍參與非比尋常。 「抓BUG蟲總動員」一馬當先掀起抓BUG小旋風,其中的王牌玩家們,更被戲稱為「蟲蟲特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