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知了出沒龍遊 六春湖驚現「中華紅眼蟬」

2020-12-03 浙報融媒體

知了在夏天到處可見,但你見過眼睛是紅色的知了嗎?5月28日下午,龍遊縣府辦工作人員鄧飛在陪同客商考察六春湖項目時,拍到了一種被列入國家「三有」保護名錄的中華紅眼蟬。

|陳俊輝攝

|陳俊輝 攝

「剛開始以為是蝴蝶,沒想到竟是中華紅眼蟬。」 鄧飛告訴記者,這次發現純屬意外,當時他正陪客商在廟下鄉龍井村考察六春湖項目, 無意間在草叢間發現了眼睛是紅色的昆蟲,覺得很獨特就拍了下來。「後來在回去的車上,仔細翻看照片才發現居然是知了。」於是,他在網上查找,才發現自己拍到的知了跟中華紅眼蟬很相似。

|鄧飛 攝

中華紅眼蟬通體漆黑,連翅膀也覆蓋著粗線條的黑色網絡,唯獨眼睛及周圍點綴著一小塊豔麗的鮮紅色,看起來十分華麗。隨後,記者聯繫了龍遊縣林業水利局相關工作人員,她看了照片,確認這就是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中華紅眼蟬。「之前在龍遊也有人發現。」她表示,相比於普通知了,中華紅眼蟬鳴叫聲特別溫柔,有點像蛐蛐。

這個夏天,去六春湖,除了坐索道、賞杜鵑花外,說不定還能偶遇中華紅眼蟬哦。

相關焦點

  • 龍遊六春湖發現珍稀蟬類,漂亮呀~
    5月28日下午,龍遊縣府辦工作人員鄧飛在陪同客商考察六春湖項目時,拍到了一種紅色眼睛的知了。「後來在回去的車上,仔細翻看照片才發現居然是知了。」於是,他在網上查找,才發現自己拍到的知了跟中華紅眼蟬很相似。
  • 青城山驚現「中華紅眼蟬」
    最美知了出沒成都 青城山驚現「中華紅眼蟬」 或首次拍到其交配鏡頭   趙力拍到的中華紅眼蟬。  在成都地區,外形最為華美的蟬,當屬「中華紅眼蟬」。6月13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拍下了一套珍貴的照片——中華紅眼蟬的交配鏡頭。由於這種昆蟲十分稀少,拍到的相關圖片更為罕見,而其交配的鏡頭,很可能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次被拍下。
  • 中華紅眼蟬現青城山 罕見交配畫面被拍到(圖)
    「上周在青城山拍攝到一種被列入國家保護名錄的珍稀蟬類——中華紅眼蟬。這種蟬最早是在四川被發現的,關於它交配的鏡頭,應該是世界上第一次被拍攝到。」6月13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拍下中華紅眼蟬交配的罕見一幕,並於昨日在自己的朋友圈予以公布。
  • 昆蟲界對單身狗的暴擊: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首流出
    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首次流出封面新聞訊「5.20」就要到了,人類世界的伴侶們紛紛忙著用各種方式傳情達意。就在這個當口,單身狗們再次收到來自昆蟲界的會心一擊——5月18日,世界首次拍到的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流出,在被人類發現後,這對恩愛夫妻仍然沒有停止自己「愛的交響曲」,纏纏綿綿,令人眼紅。
  • 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首次流出
    就在這個當口,單身狗們再次收到來自昆蟲界的會心一擊——5月18日,世界首次拍到的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流出,在被人類發現後,這對恩愛夫妻仍然沒有停止自己「愛的交響曲」,纏纏綿綿,令人眼紅。「我開始是在地上撿到它們的,當時它們正纏綿在一起,我把它們放在草葉上以後,雖然被分開了,但是雌性馬上又主動的向雄性靠近,想繼續它的交配。」
  • 稀有中華紅眼蟬現身青城山 全球首張「啪啪啪」照意外流出
    交配時間長達幾小時在美國有近親中華紅眼蟬通體漆黑,連翅膀也覆蓋著粗線條的黑色網絡,唯獨眼睛及周圍點綴著一小塊豔麗的鮮紅色,紅與黑的對比使它們看上去憑添了幾分華麗。趙力將水麻葉連枝摘下,花了半個小時,將還在繼續交配的兩隻中華紅眼蟬帶回博物館。「它們興致很高,一旦交配,絕不輕易放開。」
  • 漳州港驚現中華白海豚群!
    漳州港驚現中華白海豚群! 11月6日下午,在漳州開發區黃金海岸附近散步的康先生再一次與白海豚相遇。這次遇見的是白海豚群,至少有六條,就在眼前遊水嬉戲。
  • 這些知了你絕對沒見過!
    蟬,俗稱知了(蛭蟟),古人對蟬的稱呼有蜩、蜺、、蝒、螓、蠽、五色、日暮、丕蜩、茅蜩、秋蜩、蚱蟬、寒蜩、寒螿、螂蜩、蜻蜻、蜓蛛、螗蜩、蟪蛄、螗蛦、馬蜩、螇螰等稱呼,生活於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蟬聲雖然聒噪,卻是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是夏天不可或缺的動物。
  • 吃知了的影響你可知了
    據麗水當地媒體報導,知了成了夏日餐桌上的美食,據估算,當地每年要吃掉知了上億隻。  知了在生態鏈中的地位如何?如此大量捕捉、食用,會不會對物種種群造成破壞?生態鏈會受到影響嗎?本報記者就上述問題,專訪浙江大學昆蟲科學研究所所長陳學新。
  • 千古謎窟,龍遊石窟
    千古謎窟,龍遊石窟位於浙江省西部的龍遊,春秋時期是「姑蔑」古國的都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此置縣,至今已有2240年的建縣歷史。1992年在縣城北3公裡的鳳凰山麓有了驚世發現,那就是龍遊石窟群。鳳凰山其實只是個海拔69米的丘陵,一直荒無人煙。50年代山下村民為躲避洪水遷至了山上。村民很快發現山間有眾多深不見底的水潭,均被稱為「無底塘」。
  • 毒蛇出沒!永和驚現劇毒竹葉青蛇,街坊當心了...
    粉絲@赫赫爆料:早幾日,在永和崗豐村驚現一條毒蛇-青竹蛇,太嚇人了!網絡配圖最後小編提醒:夏季蛇出沒,小夥伴們外出遊玩要注意了!特別要警惕毒蛇,千萬不要去「招惹」它們。
  • 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龍遊石窟內部龍遊石窟功能猜想:  A.採石說。論者認為開鑿龍遊石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採石。論者認為,開鑿龍遊石窟主要目的是為了採石,但獲得的空間另有他用。  B.穴居說。論者認為,龍遊石窟是古人為穴居所需而開鑿。論者以史料為依據。因為韓愈的《徐偃王廟碑記》及有關徐偃王的記載中,凡提到徐人便都涉及「鑿石為室,以祠偃王」的事。誠然,龍遊為徐偃王后裔居住之地,金、衢等市縣徐為大姓,但他們的先人為什麼要花如此大的代價鑿石室群居呢?南方遠不如北方乾燥,地下生活方便嗎?
  • 「知了猴」將大量出沒,「禁野令」之下還能吃知了猴嗎?
    導讀:又到了抓「知了猴」的季節,「禁野令」來了,知了猴還能吃嗎?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如今地攤也放開了,很多人到了晚上都出來擺地攤了。在夜宵攤上,入侵物種小龍蝦就是最火爆的,很多人都會特意點上一份,邊喝啤酒邊吃小龍蝦,真是一種享受。
  • 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啟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10月14至17日,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將在衢州市龍遊縣龍遊石窟景區舉行。除了古典樂大師郎朗、歌壇常青樹齊秦等藝人將現身演出,盛典還將和身處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頂級音樂大師團隊「雲合奏」,在龍遊石窟為全世界樂迷獻上為期四天的音樂盛宴。今年的盛典以「音樂無界,『洞』聽龍遊」為主題,加持國際頂尖音樂人團隊,旨在打造「一帶一路」原聲音樂品牌IP。
  • 千年石窟邂逅音樂盛典 浙江龍遊持續打造文旅融合IP
    龍遊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嚴建軍供圖中新網衢州10月15日電 (江楊燁 方燕飛)10月14日至17日,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在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龍遊石窟景區舉辦。龍遊地處錢塘江上遊,是「錢塘江詩路風光帶」的重要驛站。龍遊石窟開鑿於2000多年前,被譽為「千古之謎」,以其集人文、藝術、文化、工程技術於一體的神奇景觀享譽世界。
  • 龍遊功
    龍遊功又稱三環功,主要作用在於打通任督二脈,據說對養顏、減肥、健美、強身、強腎,效用顯著。
  • 視頻丨在惠州擱淺的中華白海豚曾在香港出沒,解剖發現……
    備受關注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惠州東江事件有了最新進展。  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此前,這頭海豚在惠州東江博羅段發現,隨後發生擱淺,並不幸死亡。  當天,南方+記者來到現場進行了採訪拍攝。
  • 浙江持續打造超強文旅融合IP音樂無界「洞」聽龍遊
    10月14至17日,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在衢州市龍遊縣龍遊石窟景區盛大舉辦。中國的國際級音樂大師在現場精彩演奏,並和身處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頂級音樂大師團隊「雲合奏」,在龍遊石窟為全世界樂迷獻上為期四天的音樂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