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勢科技攜手湖南機場落地國內首個空港貨運無人駕駛物流車

2020-09-25 砍柴網

今年9月,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貨站區域推廣試用無人駕駛物流車運輸航空貨物,這是無人駕駛技術在我國境內航空物流領域的首次應用。

試用期間,一臺無人物流車在長沙機場二期貨站國內倉庫以指定路線進行航空貨物託運。因其自動行駛中有時速控制,可以準確保障車輛穩定運行,排除人工駕駛突發的不確定風險,給航空貨物提供最大安全保障,實際提高貨物運輸質量;而「無駕駛員」創新操作模式,將進一步節省企業人力成本,無人物流車還可通過雲端自動接收貨物運輸任務,並在指定區域內進行全天候無人運輸,實現作業時間資源利用最大化;此外,無人物流車通過系統設定後,可以準確將貨物託運至指定區域,減少人力搬運時間,實現庫區場地分區合理利用,提升航空物流運營效率。

據悉,此次應用試點是由湖南空港實業貨運分公司攜手馭勢科技公司聯合推出,馭勢科技公司是中國最早開啟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的公司,其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物流車於2019年12月在香港國際機場啟動常態化無人行李運輸,率先在機場、廠區的實際運營中「拿掉安全員」,是我國無人駕駛真正追趕上世界技術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

此次無人駕駛物流車的應用,基於馭勢科技U-Drive智能駕駛平臺打造,車內搭載集成了人工智慧算法的智能駕駛控制器,同時車身配備了雷射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多類傳感器,無需配備駕駛員和安全員,所有駕駛操作及周邊環境監控工作均由無人駕駛系統完成,車輛可以實現在行駛過程中的自主規劃路線、自主避障等功能。

今年,民航局印發《推進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明確了建設智慧機場、推動轉型升級任務。伴隨著新一輪科技力量的崛起,更高效、更安全、更經濟的無人物流將是未來航空物流產業的全新業態。無人駕駛物流車在航空物流領域的普及,亦將大大提升航空貨運的業務能力,推進航空貨運提質增效,為打造智慧物流空港奠定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馭勢科技助力湖南機場落地國內首個空港貨運無人駕駛技術
    機場二期貨站國內倉庫以指定路線進行航空貨物託運。因其自動行駛中有時速控制,可以準確保障車輛穩定運行,排除人工駕駛突發的不確定風險,給航空貨物提供最大安全保障,實際提高貨物運輸質量;而「無駕駛員」創新操作模式,將進一步節省企業人力成本,無人物流車還可通過雲端自動接收貨物運輸任務,並在指定區域內進行全天候無人運輸,實現作業時間資源利用最大化;此外,無人物流車通過系統設定後,可以準確將貨物託運至指定區域,減少人力搬運時間,實現庫區場地分區合理利用,提升航空物流運營效率
  • 國內首個空港貨運無人駕駛技術在湖南機場應用
    試用期間,一臺無人物流車在長沙機場二期貨站國內倉庫以指定路線進行航空貨物託運。據悉,此次應用試點是由湖南空港實業貨運分公司攜手馭勢科技公司聯合推出,馭勢科技公司是中國最早開啟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的公司,其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物流車於2019年12月在香港國際機場啟動常態化無人行李運輸,率先在機場、廠區的實際運營中「拿掉安全員」,是我國無人駕駛真正追趕上世界技術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
  • 國內首個空港貨運無人駕駛技術在長沙黃花機場應用
    試用期間,一臺無人物流車在長沙機場二期貨站國內倉庫以指定路線進行航空貨物託運。據悉,此次應用試點是由湖南空港實業貨運分公司攜手馭勢科技公司聯合推出,馭勢科技公司是中國最早開啟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的公司,其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物流車於2019年12月在香港國際機場啟動常態化無人行李運輸,率先在機場、廠區的實際運營中「拿掉安全員」,是我國無人駕駛真正追趕上世界技術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
  • 黃花機場啟用無人物流車 - 三湘萬象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黃花機場啟用無人物流車 這是無人駕駛技術在境內航空物流領域的首次應用 長沙晚報9月26日訊 (全媒體記者 吳鑫礬 通訊員 張曉丹 陳麗)記者從長沙黃花機場獲悉,今年9月,長沙黃花機場貨站區域推廣試用無人駕駛物流車運輸航空貨物,這是無人駕駛技術在我國境內航空物流領域的首次應用
  • 打造平行世界,讓無人駕駛開進現實!
    仿真技術為馭勢科技無人駕駛的研發測試與商業化落地打造了一個「平行世界」,通過這個「1:1」複製現實物理場景的「平行世界」,無人駕駛算法的研發測試得以更加高效、更低成本並且絕對安全的方式進行,從而實現無人駕駛經驗的快速積累,提升無人駕駛技術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在滬成立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尚機軒 報導:9月22日,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成立大會暨中國航空物流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正式成立。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加強我國的航空貨運、尤其是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中國民航正在著力推動空港物流發展、積極打造航空貨運樞紐。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的成立,旨在匯聚專業力量,聚合市場資源,推動突破行業發展瓶頸,更好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物流環節切入,將航空樞紐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門戶連結。
  • 無人駕駛定位與感知技術及應用案例
    還有毫米波雷達(包括四個角雷達加一個前向長距的毫米波雷達)。 這輛車沒有安裝超聲波雷達,但在其它的車可能會用。還有車內部安裝的傳感器,如輪速計、IMU。所有的傳感器數據可用於自車定位和環境感知,在規劃控制中也會用到輪速計信息。 在自動駕駛裡比較糾結的就是成本和性能的矛盾,我們需要平衡它們。
  • 畢嘯南專欄 | 對話馭勢CEO吳甘沙:無人車結盟競爭是大勢所趨
    為此,《中國人工智慧之路》選擇了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吳甘沙作為我們下一個對話對象,和他一同探討人工智慧在各領域可能給中國社會,甚至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的改變、福祉與困惑。吳甘沙,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他致力於研發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以改善人們的出行,他將自己定位為用技術推動社會創新的趕潮人。在創立馭勢科技之前,吳甘沙曾任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英特爾首席工程師,曾領導英特爾的大數據技術戰略長期規劃,並為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確立5G通訊、智能計算和機器人三大方向。
  • 空港水生動物指定口岸通過驗收 合肥人能吃上鮮活澳洲大龍蝦
    作為一名伴著空港誕生和成長的「老空港人」,4年多來,為之不懈努力的周廣勳見證著空港從一片荒地上一點點建立起來,看著它發展成為合肥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之一,成長為安徽對外開放新平臺,正向著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和長三角航運副中心邁進。
  • 自動駕駛「鍾情」物流場景!|光子象限
    自動駕駛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場景主要有三類:①封閉的園區、港口、機場等;②以高速公路為主的幹線物流;③末端的低速配送車;從以上的三類應用場景來看,物流行業的應用場景比較簡單、封閉,任務目的明確,技術實現難度總體來說相對乘用車場景下的要求更低。從法律法規以及對城市生活的影響角度來看,物流車輛所受的限制相對較少。因此更容易實現自動駕駛應用,形成規模化的批量複製。
  • 白雲機場謀求科技防控等創新項目 打造城市經濟穩增長空港新引擎
    面對疫情影響,白雲機場聚焦「六穩」「六保」,危中尋機主動求變,深入推進智慧機場建設,謀劃開展科技防控、無接觸服務、經廣飛品牌營銷等一系列創新項目,實現業務復甦和培育新發展動能兩促進,著力打造城市經濟穩增長的空港新引擎。
  • 重點工作攻堅看行動丨國內首個5G試飛基地緣何落地東營
    國內首個5G試飛基地緣何落地東營航空航天服務等未來產業在黃河口快速崛起□ 本報記者 李廣寅 本報通訊員 王剛11月24日,位於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國商飛試飛基地試驗試飛技術保障中心項目現場這意味著國內首個大數據架構5G試飛基地即將在東營落成使用。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主要建設試飛指揮大廳、模擬飛行室、數據處理機房等功能區塊。「中心採用5G工業場景技術,連接中國商飛數據一體化平臺,可實現飛機落地即完成數據交付,數據採集分析及科目組織更加智能,更好地助力國產大飛機飛向藍天。」中國商飛東營試飛基地相關負責人張雲起介紹。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例如,大眾與福特Argo、寶馬與戴姆勒等車企之間,車企與科技公司之間紛紛在自動駕駛商業化布局中進行合作。4月2日,東風、華為、襄陽市人民政府正式籤署了「智行隆中」項目的戰略合作協議,三方聯手,打造智慧汽車谷、智慧出行、智慧物流和智慧交通雲平臺等四個工程。
  • 中國車谷建成國內首個自動駕駛主題景區,武漢又創一項「全國之最」
    計程車、觀光車、穿梭巴士、售貨車、環衛車穿行於山水之間,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龍靈山生態公園變身為全國首個自動駕駛主題景區。記者詹松 攝)龍靈山自動駕駛主題景區位於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以下簡稱「武漢示範區」)內,由武漢車百智能網聯研究院統籌建設,攜手東風集團、海梁科技、百度、深蘭科技、智行者、新石器、文遠知行等國內智能網聯汽車領先企業,在7個領域進行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
  • 全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落地自貢
    會上,自貢被國家民航局授牌全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今年10月,中國民用航空局公布首批13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名單,自貢市榜上有名,成為西南地區唯一入選城市,目標定位為支線物流,主要運行機型為中大型
  • 白雲機場8月客流居全國首位 著力打造穩增長空港新引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項相關研究表明,白雲機場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29.9億元、廣東省GDP值增長120億元。白雲機場聚焦「六穩」「六保」,危中尋機主動求變,深入推進智慧機場建設,謀劃開展科技防控、無接觸服務、經廣飛品牌營銷等一系列創新項目,實現業務復甦和培育新發展動能兩促進,著力打造城市經濟穩增長的空港新引擎。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
    例如,大眾與福特Argo、寶馬與戴姆勒等車企之間,車企與科技公司之間紛紛在自動駕駛商業化布局中進行合作。4月2日,東風、華為、襄陽市人民政府正式籤署了「智行隆中」項目的戰略合作協議,三方聯手,打造智慧汽車谷、智慧出行、智慧物流和智慧交通雲平臺等四個工程。
  • 生態型空港新城2020年建成 蓬萊機場周邊規劃出臺
    水母網7月5日訊(YMG記者 唐壽銳) 昨天,煙臺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煙臺蓬萊國際機場周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區以機場為核心,將潮西路以東,榮烏高速以北,九曲河以西,206國道以南的蓬萊區域作為規劃控制範圍。區域總面積61.1平方公裡,涉及潮水、大柳行、大辛店3個鄉鎮,共41個村、3.1萬人口。    該規劃的規劃期至2020年。
  • ...美國推國家貨運戰略計劃;兩部門鼓勵航空貨運企業與快遞物流...
    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發布 近日,發改委、民航局發布《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成湖北鄂州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優化完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綜合性樞紐機場貨運設施,充分挖掘既有綜合性機場的貨運設施能力,結合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研究提出由綜合性樞紐機場和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共同組成的航空貨運樞紐規劃布局。
  • 蕭山機場改擴建(國際貨站及機坪)工程項目落戶空港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大會上,杭州空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與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有限公司就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改擴建這是空港首個落戶在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展區內的航空貨運項目,也是空港經濟區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的關鍵時期,把握髮展新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加速國內國際雙循環布局,推動自貿區發展的創新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