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尚機軒 報導:9月22日,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成立大會暨中國航空物流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正式成立。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加強我國的航空貨運、尤其是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中國民航正在著力推動空港物流發展、積極打造航空貨運樞紐。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的成立,旨在匯聚專業力量,聚合市場資源,推動突破行業發展瓶頸,更好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物流環節切入,將航空樞紐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門戶連結。
論壇現場(錢擘/攝)
在大會上,與會人士指出,無論是滿足經濟全球化的需要還是助力抗擊新冠疫情,航空物流作為戰略性產業的價值都日益凸顯,為保障國內外防疫物資運輸、支撐復工復產中的供應鏈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我國民航業也在新冠疫情中暴露出了全貨機運力和貨運樞紐保障能力有限、腹艙運量隨客運航班削減後引發航空物流運力緊張等短板,亟待補強短板、破解瓶頸、追趕國際先進水平,以避免中國經濟在長遠發展中因為航空物流原因而被「卡脖子」。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在會上發布了《中國運輸機場航空物流發展調查報告——運輸機場航空物流發展基礎瓶頸分析》,《報告》梳理了破解瓶頸的路徑,建議完善關於運輸機場航空物流發展的立法、完善航空物流公共管理體系、規範發展政策導向、制定航空物流發展綱要、協調各方提高航空口岸的貨物進出口及國際中轉效率。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與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還在交流論壇上簽約戰略合作,相約立足各自優勢,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在論壇會議舉辦、專項課題研究、團體標準建設及培訓教育領域開展廣泛合作,共同推動我國航空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當天下午舉行的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分會會員大會審議通過了《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管理辦法》、《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會費執收辦法》,選舉產生了首屆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空港物流分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會議推選目前國內航空貨運量最大的上海機場集團為空港物流分會會長單位。
浦東機場保障各國航司「客改貨」航班,支撐全球供應鏈。(潘東華/攝)
作為中國民航最大的航空貨運樞紐,上海機場集團旗下的浦東、虹橋兩場年貨郵吞吐量已超過400萬噸,多年位居全球第三,中國民航運量最大的7條貨運航線,均為從浦東機場出港的全貨機國際或地區航線。今年以來,上海航空樞紐發揮了國際國內抗疫運輸的主力軍作用,成為保障防疫物資運量最大的空港。當前,上海機場集團正在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和民航局有關部署要求,成立工作專班推進貨運樞紐建設,以智能化的浦東機場超級貨站項目為抓手,努力構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銜接順暢的貨運設施,為提升我國航空貨運國際競爭力探索新路徑、創造新動能。
浦東機場保障來華執行防疫物資貨運的外方軍機(趙文哲/攝)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理事長王瑞萍對新當選的物流分會會長表示祝賀,她指出,分會要將會員組織起來,積極貫徹黨中央精神,落實民航局部署,以良好的公共管理與公共基礎設施有償使用,支撐航空物流市場化運行。在當天的中國航空物流發展論壇上,王瑞萍還作了題為《立足公共屬性,突破基礎瓶頸,確立運輸機場發展航空物流頂層設計》的發言。
浦東機場全力保障承運出口抗疫物資和國際貿易供應鏈物流的各國全貨機(王熙熙/攝)
民航華東管理局副局長西紹波、上海機場集團總裁馮昕出席當天的大會並致辭。新當選的空港物流分會會長、上海機場集團副總裁趙海波代表分會向各會員單位發出倡議: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民航局的決策部署,精誠合作、守望相助、抱團取暖,勇立潮頭、追夢前行,致力於服務國家戰略,打造廣泛建言獻策平臺;抓住發展契機,打造資源共享共補平臺;聚焦智慧貨運,打造航空貨運信息平臺;對標國際先進,打造標準體系建設平臺,在協同、創新、奮進中守初心,在高效、便捷、安全中擔使命,在突破基礎瓶頸中有作為,在聚合市場資源中見成效,匯聚行業力量,共促航空物流新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際剛、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順豐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良浩分別在大會交流中做了主旨演講,來自行業組織、機場貨運公司、航空公司、民航科研院所等單位的100餘位專業人士參加了此次會議。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孫小麗主持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