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上市公司調研,是機構近距離與上市公司進行接觸的重要渠道之一。除了實地調研,視頻會議、網絡會議也成為機構調研的主要方式。
2020年股市行情火熱,私募機構的調研熱情也是急劇升溫。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2932家投資機構在2020年共計調研上市公司32183次,邁瑞醫療、海康威視、德賽西威、中科創達、衛寧健康等個股最受機構重視,淡水泉、彤源投資、高毅資產、敦和資管、平安資產、盤京投資、汐泰投資、星石投資等私募調研次數居前。
「業界良心」基金經理又發聲,寧泉資產楊東唱空新能源
作為2020年的爆款主題,新能源板塊依舊保持了較高的市場熱度,但是也有知名私募基金經理高調唱空新能源。
寧泉資產基金經理楊東近期在與投資人交流中表示,現在不是投資光伏、鋰電、電動汽車的股票的好時機了,公司已經逐步退出新能源相關的股票,因為目前的性價比對投資者已經很不友好。也許個別強大且幸運的領先企業可以通過時間來化解估值,成為最終真正的王者,但大多數被爆炒的新能源股票恐怕未來只能以股價的大幅下跌來消化估值了。
楊東在投資界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擁有26年證券從業經驗的他曾歷任興業證券交易部總經理、總裁助理、投資總監。在2003年6月至2017年1月,楊東任興證全球基金總經理,在其任職期間,興全平臺不僅成長出多為明星基金經理,公司產品也為投資者實現了豐厚的收益。
在2007年在A股站上6000點之際,興全基金以公開信的方式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並建議贖回,開創了業界先例。在2015年滬指站上4414點以後,楊東再度提示風險。兩次精準預測,不僅迅速得到驗證,也讓楊東享有「業內最良心的基金經理」的美譽。
在2018年市場低迷之際,楊東「奔私」創辦寧泉資產,目前寧泉資產管理規模也是超越百億。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寧泉資產的平均收益是****%,跑贏同期大盤指數。
從寧泉資產2020年的調研動態來看,主要調研了瀾起科技、利亞德、邁瑞醫療、尚品宅配、昂利康、當升科技等20隻個股,電子、醫藥生物是寧泉資產調研個股的主要行業分布。
展望2021年,寧泉資產表示,A股的市場不是非黑即白,大部分時間指數可能也沒有明確的方向,對個股的研究和估值把握將越來越重要。在新的一年裡,將繼續在能力圈範圍內尋找機會,保持謹慎,不去承擔和收益不匹配的風險。
淡水泉斬獲年度最勤奮調研私募,高毅資產「最愛」邁瑞醫療
雖然2020年上半年有疫情的影響,但是私募機構的調研並未受到明顯影響,線上調研依舊如火如荼進行。在下半年疫情出現拐點後,現場調研也是逐步恢復。
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2932家投資機構在2020年共計調研上市公司32183次,中小板個股最受關注,調研次數高達9786次,其次是創業板,獲調研8480次,科創板也獲得2767次調研。
頭部私募機構是調研主力軍,34家百億私募在2020年累計調研3474次。淡水泉是年度「最勤奮」百億私募,在2020年調研次數達到304次,也是唯一調研次數在300次以上的私募機構,從wind數據來看,淡水泉2020年關注度最高的三隻個股為德賽西威、邁瑞醫療、華陽集團。淡水泉表示,A股目前無系統性風險,具備結構性機會。需要注意的是,短期權益市場火爆及新增流動性湧入,可能造成某些賽道過於擁擠的風險。從行業來看,看好各類主題性機會,關鍵詞還是「成長」。
在2020年調研次數超過200次的百億私募還包括彤源投資、高毅資產、敦和資管、盤京投資、星石投資,去年分別調研261次、260次、257次、235次、228次。彤源投資在2020年新晉百億規模俱樂部,在調研個股中,公司除了關注熱門股票邁瑞醫療,還關注珠江啤酒、堅朗五金。彤源投資的業績在百億私募中也是排名靠前,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12月31日,彤源投資收益為****%,在管理超百億規模的前提下還能取得如此收益,實屬不易。彤源投資也是典型的「公奔私」機構,基金經理管華雨此前在信誠基金、交銀施洛德基金任職,2015年加入彤源投資。
高毅資產2020年調研260次,在百億私募中僅次於淡水泉和彤源投資。在剔除重複調研的個股後,私募排排網統計發現,高毅資產在2020年共計調研了150隻個股,其中調研邁瑞醫療的次數最多,為11次。此外,高毅資產在2020年調研光威復材、廣電計量、海康威視、匯川技術、南極電商、寧波銀行、尚品宅配、新產業等個股的次數也均在5次及以上。
星石投資在2020年也足足調研了228次,其中上半年122次,下半年106次,在4月份更是足足調研了31次。星石投資在2020年的兩百餘次調研主要圍繞128隻個股展開,全年調研周大生11次,調研德賽西威8次,調研埃斯頓、華陽集團、匯川技術、吉比特、領益智造、寧波銀行、尚品宅配各4次。
私募2020集中調研電子板塊,醫藥生物、化工受青睞
2020年多隻個股被私募集中調研,邁瑞醫療、海康威視、德賽西威、中科創達、衛寧健康等,均被多家知名私募調研。此外,一心堂、兆易創新、博雅生物、珠江啤酒、歌爾股份、匯川技術、洽洽食品、華測檢測、宏發股份、海鷗住工、廣聯達、領益智造、科大訊飛等個股,獲得機構調研的次數也都排名靠前。
從機構調研個股行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電子、醫藥生物、化工、機械設備、計算機、電氣設備、傳媒、輕工製造、汽車、食品飲料、有色金屬、公用事業、通信、農林牧漁、國防軍工等熱門行業。
電子是私募最青睞的板塊,有147隻個股獲調研,海康威視、兆易創新、歌爾股份、領益智造、TCL科技、京東方A、利亞德、傳音控股、信維通信、聖邦股份等個股更是均獲得超200次以上的調研。
醫藥板塊雖然自7月份後持續遭遇調整,但是私募依舊看好醫藥股的長期投資價值。138隻醫藥股獲機構調研,調研次數達到6687次,邁瑞醫療、一心堂、博雅生物、開立醫療、新產業、美迪西等個股調研熱度最高。
2020年獲私募機構調研次數最多的個股當屬邁瑞醫療,調研次數達到870次。邁瑞醫療在過去一年的股價表現也是極其亮眼,作為醫藥龍頭,去年股價大漲135.51%,大幅跑贏各大指數。12月份以來,包括明達資產、凱豐投資、混沌道然資產、高毅資產、保銀投資、千合資本、盈峰資本、於翼資產等知名私募均參與了對邁瑞醫療的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