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正酣、豈言退兵!」基金抱團白馬開始鬆動?最新調研明星私募...

2021-01-13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沈寧 許孝如

1月11日,A股市場持續回落,風格上延續極端分化,近80%個股收跌。其中,頗受關注的基金抱團股有部分出現大幅調整,以白酒和新能源板塊最為突出。

新年以來,A股的分化和波動均有所加劇,私募機構間的分歧也有所加大。儘管降低了對今年股市投資的收益預期,但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多數明星私募目前仍持樂觀態度、精選優質行業和公司,保持高倉位操作,而市場流動性變化是各方普遍關注的風險指標。

談到對後市的判斷,老牌私募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更是以「大戰正酣、豈言退兵」為題公開發文,相當吸引眼球。

基金抱團股開始鬆動?

上證指數下跌1.08%,深圳成指下跌1.33%,創業板指下跌1.84%,A股三大指數盡墨,兩市4148家公司中3311家公司下跌、佔比79.82%——這是A股市場1月11日交出的成績單。

尤其引人關注的是,部分基金重倉板塊和個股出現了久違的集體調整。

據Wind數據,公募基金持股市值最大的前20家A股公司中,有11家公司昨日收跌,五糧液、隆基股份、寧德時代、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億緯鋰能和長春高新跌幅超過3%。雖然有轉弱跡象,但基金重倉股今年以來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持股市值排名前20的公司中僅中國平安和恆瑞醫藥下跌,表現最強的海康威視短短一周多時間漲幅已超過20%。

大型私募多數仍維持高倉位

就近期的股市波動,券商中國記者向多家明星私募進行了採訪。受訪大型私募多數仍維持高倉位運作,策略較前期並沒有發生變化。有中小私募表示對前期熱門股票進行了減倉,並主動調低了倉位。

「我們去年主要布局了新能源,這是我們認為最確定的賽道。我們總體看得比較長,並不擅長做短期波段。今年我們不覺得股市是大年,漲多了可能會做一些階段性減倉,目前還沒有做調整,當然我們會持續關注市場流動性的變化。」北京一家中型私募向記者表示。雖然最近相關板塊波動加大,該公司倉位仍維持在9成左右。

南方一家百億私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倉位是滿倉,持股也沒有進行大的調整,繼續堅定持有「精選的個股」。不過,該負責人也表示,要警惕某些行業或個股純拉估值的現象,不少抱團行業若不能反覆驗證其盈利增長的邏輯,一旦潮水褪去,就會「裸泳」。

「比如金龍魚,長期業績增長也就10個點左右,遠不及海天味業的高增長。國外雖然對消費行業有溢價,但即使可口可樂,每年增長3%-5%,也只能給30-40倍估值,但金龍魚10%的業績增長,卻高達100倍的估值,像這種熱點我們就不會追;但我們看好新能源車行業,因為每個月的數據都在改善,往後看市場空間大,即使股價調整,但長期增長邏輯可以不斷驗證。」該負責人表示。

上海某大型私募同樣選擇以靜制動,倉位和策略都沒有變化。「我們是長期滿倉操作,建倉期也很少做擇時,因此短期市場波動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不過,他也提醒,公司在宏觀方面比較擔心市場流動性反轉,會持續關注相關風險指標。記者聯繫了滬上另外兩家明星私募,對方也都表示近期沒有對倉位進行特別調整。

盈峰資本表示,該公司始終認為,運用「精選價值」投資方法在中國股票市場可以獲取穩定的超額收益。目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仍處於合理區域,但板塊表現分化嚴重,消費、醫藥和部分科技細分領域的核心公司估值水平幾乎創出了歷史新高,而偏周期的行業估值水平普遍處於歷史底部。隨著無風險利率的回升以及經濟的強勁復甦,市場風格切換正在進行時。

針對目前市場投資策略,盈峰資本表示,公司在投資中採取「啞鈴型」配置,一部分是網際網路及大消費行業中估值合理的優質成長股,另一部分是「周期性受損但結構性受益」低估值藍籌股。考慮到市場整體估值較高,會更加集中配置於優質個股。

老牌百億私募淡水泉則依然看好2021年各類主題性機會:

第一,周期成長主題下的地產產業鏈等機會,高端製造業供應鏈機會等。這些機會共同的特點是,所持倉公司核心產品有很強競爭力,同時未來2-3年有可觀成長空間;產品、技術升級後具備國際競爭力。

第二,新興成長主題下的消費電子類機會,以及具有「中國優勢」的新興產業機會等。這些投資機會具備持續創新能力,處於長期好賽道,或因為短期遇到困難,或屬於大規模商業應用爆發前期,使得我們在布局時能夠拿到更高性價比。

第三,穩定成長主題下的消費醫藥公司,由於股價調整帶來的投資機會,對於這類機會我們並不陌生,正在加大投入,需要把握好布局時機和節奏。

星石投資認為,春季躁動主要是資金驅動,因為一般此時居民、企業的資金比較寬鬆,實體經濟也在淡季,對資金需求也不高。今年特殊在於,機構化趨勢加強,資金大量取道基金專業力量入市,因此基本面較好的白馬龍頭強者恆強。但也正是因為資金驅動,容易出現波動。而受去年疫情影響,今年春季躁動的資金面比往常更為寬鬆,所以波動率加大。

「一般遇到調整時,我們首先是去復盤基本面長期邏輯,看有沒有變化。雖然春節前後是經濟高頻數據的真空期,但是最新的CPI、PPI數據,仍然透露出一些信號。我們認為,企業盈利持續修復,為2021年A股帶來『盈利牛』。」星石投資指出。

降低預期成主流、少數私募主動減倉

2021年降低投資預期已經是私募圈內的共識。

石鋒資產在最新策略中提出,2021年市場預計維持震蕩態勢,但估值擴張動力減弱,業績確定性增長將會成為核心因素,預期收益率或將低於今年。正心谷資本表示,面向2021年,中國資本市場仍將有較好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建議不過多關注指數層面是否大幅上漲,而是真正做好深度產業研究,積極尋找長期投資機會。

由原興全基金公司總經理楊東創辦的寧泉資產日前發布了最新觀點,明確指出A股新能源板塊的風險,而其最新月報也顯示,公司的股票倉位已減至半倉。談到新年投資,寧泉資產稱,A股的市場不是非黑即白,大部分時間指數可能也沒有明確的方向,對個股的研究和估值把握將越來越重要。

也有少數受訪私募透露最近主動做出了減倉。辰翔投資創始合伙人張斌彬向記者表示,該公司上周五做了大幅的減倉,倉位從滿倉降至70%。「減倉部分主要是A股的機構報團板塊,比如新能源汽車,這是我們一直看好和深耕的賽道,但現在估值水平已經超出我們公司內部估值定價上限,因此選擇階段性、戰略性迴避,待技術演技和銷量上升消化了信用估值水平後,再擇機進入。部分倉位從A股轉向了港股和美股,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和收益互換等手段參與境外市場,轉向那些相對不擁擠的賽道。」該負責人說。

老牌私募發文「大戰正酣、豈言退兵」

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近日以「大戰正酣、豈言退兵」為題公開發文,稱「寫在友軍宣布撤離光伏,新能源,智能車之際」,頗有些回應楊東觀點的意味。

陳宇認為:「從估值的角度看,若干領軍行業呈指數型爆發式增長。新股機會層出不窮,個股成長百花齊放。便宜貨其實遍地皆是。價格是不是友好,關鍵看研究跟不跟的上進度。」他還在文中質疑:「此時退兵?講不講武德,有沒有信仰?」

陳宇是北京大學碩士,13年私募投資經驗,20年資本市場經驗。歷任招商地產董事會秘書、重陽投資董事副總經理、白雲山董事,2009年創辦神農投資。神農投資成立於2009年,是第一批陽光證券私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員,成立以來多次榮膺行業獎項。

相關焦點

  • 抱團鬆動了嗎?A股歷史上那些「抱團」最終怎麼...
    本周五,A股「抱團」再現鬆動跡象,前期大漲的酒類、鋰電池等熱門板塊集體調整。五糧液、寧德時代在內的多支熱門「抱團」龍頭股遭遇重挫。在經歷長時間的上漲後,周五的下跌是否意味著「抱團」龍頭股們的大回調要開始了嗎?
  • 私募持股分布逐漸清晰 化工板塊成為配置重點
    股票投資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私募持倉已經開始向化工、電氣設備、機械設備等行業傾斜,後續隨著市場機構資金佔比的不斷提升,私募抱團現象或更為明顯,化工各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也將成為多家私募的配置重點。擁抱龍頭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根據已經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報,私募基金重倉持有的個股數量為250隻。其中,貴州茅臺與華聞集團均被5隻私募基金重倉持有,抱團現象明顯,持倉市值分別為133.75億元和8.79億元。
  • 神農投資陳宇開懟楊東「千字檄文」:此時退兵,講不講武德?卻也有...
    在「最良心基金經理」、寧泉資產創始人楊東「千字檄文」仍在發酵之際,另外兩位私募圈人士也捲入這場論戰中——格雷資產張可興以清倉「力挺」,神農投資陳宇「回懟」。上周五,財聯社刊發「最良心基金經理」又喊話,千字檄文炮轟新能源泡沫:未來只能以股價大跌來消化估值。截止記者發稿,該文轉發1103次,評論62條,在某頭條閱讀量17萬次,評論567條。
  • 王亞偉、邱國鷺、任澤松等私募大佬緊急籌資跑步進場 積極調研高...
    繼邱國鷺所率領的高毅資產年初以來連發10隻股票策略基金之後,知名私募大佬王亞偉所管理的千合資本、裘國根旗下重陽投資、前明星公募基金經理任澤松擔任總經理的集元資產、前澤熙投資總監史朝興去年組建的上海慈陽投資,均於近期成立了新產品。
  • 楊東唱空新能源,淡水泉獲年度最勤奮私募,百億私募調研路線曝光
    「業界良心」基金經理又發聲,寧泉資產楊東唱空新能源 作為2020年的爆款主題,新能源板塊依舊保持了較高的市場熱度,但是也有知名私募基金經理高調唱空新能源。在2003年6月至2017年1月,楊東任興證全球基金總經理,在其任職期間,興全平臺不僅成長出多為明星基金經理,公司產品也為投資者實現了豐厚的收益。 在2007年在A股站上6000點之際,興全基金以公開信的方式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並建議贖回,開創了業界先例。在2015年滬指站上4414點以後,楊東再度提示風險。
  • 喜馬拉雅開始進軍私募基金業,音頻巨頭也要搞投資了
    知名音頻平臺喜馬拉雅也要進軍私募基金業了。天眼查顯示,11月30日,一家名為「海南喜馬拉雅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企業成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私募基金管理服務(須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登記後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 跟著「明星」去炒股:陳光明爆款基金重倉股亮相 機構抱團消費和大...
    摘要 【跟著「明星」去炒股:陳光明爆款基金重倉股亮相 機構抱團消費和大金融】根據已公開的數據梳理,來自大消費和金融板塊的核心資產依然是眾多基金最為青睞的品種。
  • 私募基金持倉公開嗎?私募基金持倉怎麼查?
    私募基金持倉公開嗎?私募基金持倉怎麼查?私募基金持倉公開嗎?私募的倉位一般來說是不向外面公開的,私募只是每個月度或者極季度披露私募基金的淨值。那麼如何知道私募股票倉位的多少呢?今天,排排網和大家來聊一聊私募基金持倉怎麼查。
  • 【A股加速機構化 「抱團」鬆動引發市場震蕩】今年以來,A股持續...
    2020-09-12 04:57:04來源:FX168 【A股加速機構化 「抱團」鬆動引發市場震蕩】今年以來,A股持續演繹結構性行情,消費、醫藥、科技三大板塊成為機構「心頭好」,市場賺錢效應顯著。
  • 「最良心基金經理」又喊話,千字檄文炮轟新能源泡沫:未來只能以...
    在各路基金扎堆抱團下,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股票走勢可謂一騎紅塵,讓不少踏空的股民感慨「怕高的都是苦命人」,相比之下,被資金拋棄的絕大多數個股,表現卻是疲弱不堪。「天下苦秦久矣」,當兩極分化行情演繹到了極致,旁觀者要麼繳械投降,高位接盤;要麼承受煎熬,繼續堅守低估值。而此時敢於「揭竿而起」的楊東,也得到了很多投資人的一呼百應。
  • 美股投資界傳奇威廉歐奈爾開始布局A股,旗下外商獨資私募公司備案...
    據威廉歐奈爾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官網顯示,威廉歐奈爾,美股投資界傳奇,21歲以500美元開始投資生涯,8年後,這筆投資變成20萬美元。29歲創辦威廉歐奈爾公司,30歲買下紐交所席位,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交易席位擁有者。
  • 基金持倉怎麼查?如何查詢私募基金持倉?
    如何查詢私募基金持倉?  基金持倉怎麼查?公募基金持倉查看非常容易,而私募基金則不然。  如何查詢私募基金持倉?  私募基金持倉,一般來說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那麼,我們只有通過方法了解到部分私募基金的部分持倉了。下面來看下。  方法一: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的私募重倉頻道,有統計私募基金重倉哪些股票,不過數據會比較滯後。
  • S基金的估值之謎 真的能解決私募基金退出難題嗎
    文/王海倫 GPLP近期,伴隨著募資難,風險投資整個行業開始陷入低潮。在此背景下,因此,很多「聰明人」將希望寄託於S基金上面。當然,也有很多朋友過來諮詢GPLP君,S基金是否值得投資。S基金的前世今生「份額轉讓」國際上稱Secondary,是指已經成立的私募股權基金,因為各種原因現有LP需要中途退出,由新投資者承接他的份額,從實質上來講,S基金相當於私募股權的二次轉讓。
  • 機構調研136股 電子、計算機等最受關注
    2021年以來機構已經調研了136家公司,平均每個工作日有15家公司獲機構調研。從行業上看,電子、計算機兩行業較受機構關注。 「機構抱團股」出現分化 2021年以來,市場結構性行情越發突出;與此同進,「開門紅」過後機構抱團股也出現了分化。據了解,在近日部分機構抱團的大白馬股價頻頻出現「跳水」後,市場間開始質疑機構抱團股。
  • 全球第五大資管在中國出手,剛推兩隻私募基金,洋私募看好的是…
    2018年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迎來開門紅,眼看著行情向好,外資私募又有新動作。富達國際旗下外商獨資企業富達利泰今日宣布在中國推出兩隻全新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其中包括首隻股票型私募基金,這是繼瑞銀資管(上海)後第二家外資私募在國內推出股票型基金。
  • 百億私募重倉股曝光!馮柳調倉引爆A股 安防龍頭2天暴漲470億!
    伴隨A股三季報的陸續發布,部分明星私募的持倉變化隨之曝光,雖然信息相對滯後,仍值得細細品味。券商中國記者根據已公布的三季報梳理,發現不少明星私募都在三季度進行了積極調倉。   伴隨A股三季報的陸續發布,部分明星私募的持倉變化隨之曝光,雖然信息相對滯後,仍值得細細品味。
  • ChinaVenture:2015年私募股權投資基金LP研究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
    調研對象是活躍於中國大陸市場、有投資記錄的LP。調研歷時一個月,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5%左右。  1.2015年中國LP市場綜述  截至2015年6月,投中集團旗下資料庫CVSource共收錄7286家LP數據,根據數據組成統計分析,企業投資者依然是目前創業投資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募資的主要來源(見圖1)。VC/PE投資機構列第二位,政府機構為第三位。
  • 中歐明星女基金經理葛蘭11億「踩雷」
    本周末,一份私下流傳的調研紀要,揭露了大牛股長春高新生長激素在傳統旺季銷售大失所望,並下調年內增速預期的事實,其導致市場預期反轉與公司股價跌停。值得注意的是,中歐基金「女博士經理」葛蘭管理的醫藥基金在二季度獲得大量新增申購,該基金也順勢加倉長春高新,如其今恐遭遇「倒春寒」。
  • 2020-2026年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市場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2020-2026年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市場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信息中心、股權投資基金相關協會的基礎信息以及股權投資基金科研單位等提供的大量資料,對股權投資基金行業發展環境、股權投資基金產業鏈、股權投資基金市場規模、股權投資基金重點企業等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對股權投資基金行業市場前景及股權投資基金髮展趨勢進行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