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在企業、營銷圈人人都懂得定位。
整天把定位掛在嘴邊,品牌定位、戰略定位。產品定位、市場定位、用戶定位等等。
可是你們真的知道什麼是定位嗎?這麼多定位該怎麼分?企業如何做好自己的定位呢?
隨著科技的發展,品牌的品類發生了分化,比如說計算機,最開始可能只是一個品牌,慢慢地計算機開始衍生出伺服器、小型機、個人電腦等,個人電腦又分化出家用、辦公、遊戲本、筆記本等眾多分類。
每個品類,都有不同的品牌再競爭,產品的型號也越來越多。
不管消費者買什麼品類,都有很多品牌以供選擇。
而企業要做的,就是就是在眾多的品類中,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一個點,這就是定位的核心。
傲馬創新營銷培訓專家在課堂上強調過:所謂定位,就是在消費者心中,給自己的品牌貼上一個標籤,讓自己區別於其他競爭對手。
1、品類領導者定位
想要佔據一個制高點,那就要成為它的領導者。
當消費者要購買某個產品時,第一個被想到的品牌,總是能佔據最大優勢。
什麼是品牌領導者定位?
比如這幾個案例:
瓜子二手車一直在強調自己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每個品牌都想通過銷量來表明自己是領導者。
香飄飄奶茶:杯裝奶茶開創者,,連續五年全國銷量領先,連起來可繞地球10圈。
從地位上,銷量上不斷鞏固自己作為杯裝奶茶的大哥地位。
其他品牌一直在模仿,一直未超越!
2、細分定位
每個山只能有一個老大,每個品類的領導者只有一個,那同一個產品的奇特企業怎麼辦?
自然是對品類再進行細分。
比如:海飛絲宣傳去屑洗髮水品類領導者,那麼清揚就開創男士去屑洗髮水。
農夫山泉是礦泉水領導者(其實是天然水),那麼崑崙山就定位高端礦泉水,強調自己是天然雪山礦泉水。
再比如:豪華車品牌中,奔馳代表豪華、奧迪代表科技、寶馬代表駕趣......
傲馬創新營銷思維課堂上有個企業,叫大愛飾家,是做飾品批發的。
最開始,老師問他們企業是做什麼的時候,他說自己的企業什麼都做......
這就是沒有定位,不知道如何定位。
聽完課之後回去通過調研、考察,發現高級化妝品定製這個品類還沒有人佔據山頭,於是他們立馬把自己的定位設定做高級化妝鏡定製,並且在這上面取得不錯的成績。
以上案例中,品牌通過人群、產品功能、檔次,對品類進行了細分,給自己貼上了獨特的標籤。
3、比附定位
如果真的沒山頭佔領了怎麼辦?當然是跟進領導者!
比如白酒這個行業。酒可以從香型上分為濃香、醬香、清香......
說到白酒,怎麼能不知道茅臺呢?
於是,郎酒旗下的高端產品青花郎,就定位成「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這叫比附定位。
緊跟領導者,潛臺詞就是說「不喝茅臺就喝青花郎」啊。
提到白酒,傳統的認知就是茅五劍(茅臺、五糧液、劍南春),於是劍南春就把自己定位成「中國三大名酒」。這也是比附定位。
說到白酒業,不得不說郎酒是個熱愛定位的企業。
郎酒旗下四大戰略產品,個個都矮定位論。
高檔青花郎,定位「中國兩大降香白酒之一」
中高檔紅花郎,定位「降香典範」
中檔郎牌特曲,定位「來自四川,濃香正宗」
小郎酒,定位「全國熱銷的小瓶白酒」
郎酒旗下的各產品全是通過定位梳理傳播訴求,有領導者定位,有細分定位,有比附定位。
總結
上面說的就是定位的三種形式:
領導者定位——佔領一個品類;
細分定位——將大品類細分成小品類,然後佔據其中一個小品類
比附定位——小品牌比附大品牌,小品類比附大品類。
定位=差異化標籤+品類
它強調的是,一個品牌,你在品類中的位置在哪裡。
當消費者「以品類思考,以品牌表達」進行購買決策時,你在消費者想買的這個品類中,會被他們第幾個想起來,你在消費者心目中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標籤。
這就是你在品類之中的位置,你在用戶心智之中的位置。
這就是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