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塞塔探索器撞向彗星 12年太空徵程逼近終點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外媒報導,太空遊歷12年,羅塞塔探索器的生命進入倒計時,開始執行最輝煌的使命—撞向彗星。當地時間本月29日晚間,它以步行者的速度,開始緩緩下落,之後撞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表面。

  報導稱,「羅塞塔」將錄製自己墜向死亡的過程,傳回彗星表面的特寫鏡頭。在撞擊彗星幾秒前,羅塞塔將徹底關閉,開始滑向宇宙深淵的冰冷旅行。

  一直到砸在彗星核上,粉碎,然而完成了使命。這一震撼視界的天文終結,意味著一場歷時12年的奧迪修斯太空旅行的終結,並且與67P彗星作伴26個月,成果纍纍。

  歐洲航天中心的科學家們激動地期待著這一高潮的到來,緊張,激動,又有點悲傷,他們跟蹤羅塞塔12年,眼睜睜地把它送上「自殺之路」。

  歐洲航天中心羅塞塔計劃負責人泰羅承認他很受刺激。「在羅塞塔下落過程,我們將跟隨著它的眼睛進入到人類從未進入的區域,觀測,取樣」。

  在最後幾小時,羅塞塔身上帶著的大部分儀器都將燃亮,就近拍攝丘留莫夫彗星的景象,羅塞塔將「嗅到氣體的味道」,查清丘留莫夫彗星的溫度,弄清楚他的重力引力。

  據了解,羅塞塔行動計劃開始於1993年,旨在理解太陽系的形成。要弄清楚這一點,弄清45億年前就出現在宇宙,至今還掛在太空的彗星十分重要,彗星是太陽系最原始的星體。它們忠實地攜帶著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寶貴信息,或許還有生命起源的線索。

  這就是科學家一直盯著彗星緊緊不放的原因。整個計劃雖然花費了14億歐元,卻也獲得了豐收,它得到的大量資料將使得科學家們未來鑽研數十年。

  羅塞塔的徵程也出現了一些曲折,2014年9月,「羅塞塔」探測器成功進入「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的繞轉軌道,它攜帶的「菲萊」著陸器於2014年11月12日,歷史性地登上了這顆彗星上面。可是,菲萊2015年7月以後就沒有了任何動靜。

  2004年發射,到現在羅塞塔已經飛行了70億公裡,2014年八月起,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跟它作伴,可是,這顆彗星現在越飛越遠,越來越遠離太陽系。

  羅塞塔身上裝著大塊的太陽光板,但是,現在,它自身的能源越來越不夠用了。於是,歐洲航天局決定,趁著他們還能控制它的時候,讓它滑向丘留莫夫彗星,實際上這是科學家指揮的一場自殺,但是,非如此不能到彗星取樣。

  羅塞塔最後一場表演在距離地球7億公裡的太空發生。當地時間29日晚間,國際標準時間20點50分,羅塞塔距離丘留莫夫19公裡,它引燃了自身攜帶的推動器,在三分鐘內進入一個可以把它直接帶入與與丘留莫夫彗星撞擊的軌道。

  它下降的速度很緩慢,連續下降14小時。剛開始,它下降的速度是每秒鐘30毫米。然後因彗星引力,它的速度最後達到每秒鐘90毫米,也就是每小時3.2公裡,這也就是一個步行者的速度。

  科學家儘量控制羅塞塔,讓它落地的衝擊力不要太大,衝擊力越小越好,落地撞擊的時間是星期五國際標準時間10時40分,巴黎時間12點40分。

  然後,再過40分鐘,歐洲航天中心應該得到羅塞塔反饋的消息,這個時間誤差最大在20分鐘左右。

  歐洲的科學家解釋說,這不是墜機,但是太陽光板肯定會碰壞,羅塞塔落地的時候肯定會反彈起來,它不會立刻穩定下來,但也不會離開彗星重新進入軌道。

  按照設計,羅塞塔一旦與彗星核接觸,就是完成使命,終結性命之時。羅塞塔最後的定點是在彗星頭上,那裡有「幾孔井」,很深,裡面應該隱藏著大氣塵。

  科學家們希望看到井面結構,它的形成可能會追溯到彗星最初形成的時間,如果是那樣,將會給出一些太陽系演變的至關重要的跡象。

相關焦點

  • 「羅塞塔」探測器成功撞向彗星 結束12年太空徵程(圖)
    「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原標題:歐洲航天局:「羅塞塔」探測器成功撞向彗星 中新網9月30日電據外媒報導,歐洲航天局(ESA)30日稱,「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已成功按計劃撞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表面,結束了12年「追星」之旅。太空遊歷12年,羅塞塔探索器的生命進入倒計時,開始執行最輝煌的使命撞向彗星。
  •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將於9月底撞向彗星完成使命:已探測2年
    自進入「67P」彗星軌道以來,「羅塞塔」號已經對這顆直徑約4千米的冰冷的天體開展了長達2年的探測任務。到「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正式隕落墜毀時,飛行控制器將啟動相機拍攝它墜毀時的情景並傳回地球,同時所有傳感器都將被打開,用於嗅探彗星的化學環境;其它所有的設備都將可能被關閉。
  • 臺灣天文學家孫維新:撞地球彗星或是地表水來源
    他說,哈雷彗星上一次出現是在1986年,所以下一次將是47年後。  2126年8月14日彗星會撞地球?  絕大多數彗星都和哈雷彗星一樣,繞太陽運行,所以彗星撞擊太陽的事件時有發生。那麼,彗星會撞地球嗎?  「會!」孫維新說,而且產生的能量極大。「一顆哈雷級的彗星撞地球,相當於10萬座火山同時爆發。」
  • 太空故事:「羅塞塔探訪彗星」情況如何?中等質量黑洞存在嗎?
    地球表面到太空中,通過尖端的儀器設備,天文學家在2014年取得了幾十項大發現。科學家在土衛二的地下發現了一個蘇必利爾湖大小的水體,在太陽系中又發現了另一顆矮行星,並通過勘測100萬個星系精確測量了宇宙的膨脹。  10.在木衛二和穀神星上觀測到水汽  在2014年,行星科學尤其搶眼。
  • 羅塞塔一頭扎向掃把星,臨別前向地球傳回了這組照片
    9月30日,歐洲航天局(ESA)的羅塞塔探測器一頭扎向了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67P/Churyumov-Gerasimenko),
  • 與羅塞塔和菲萊一起,探索彗星變色的背後原因
    (圖像: 版權歸屬 歐洲空間局/羅塞塔/導航相機) 在太空中移動時,「羅塞塔」號太空飛行器的橡膠鴨彗星顏色逐漸發生了變化,由開始的紅色變為藍色,然後再一次變成了紅色。根據 「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彗星顏色的變化是人類探測器第一次造訪彗星時發出的水循環信號。
  • 羅塞塔探測器發回照片,67P彗星表面細節曝光,曾有物體伴飛
    其實,在宇宙中,彗星的數量非常多,除了哈雷彗星以外,還有其他各種彗星,目前我們人類也發射了探測器對一顆名為「67P」的彗星進行了抵近觀測。「67P」彗星和哈雷彗星相比,「67P」彗星的知名度低得多。根據科學報告的資料,「67P」彗星是在1969年被發現的,其全稱是「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簡稱「67P」。
  • 「羅塞塔」首次在彗星上發現氧分子
    過去一年,「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已在67P/Churyumov Gerasimenko彗星的彗發中探測到多種氣體,包括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含有氮、硫、碳分子的氣體和某些稀有氣體。儘管科學家曾證明木星和土星上存在氧氣,但它從未在彗星上被發現。
  • 「羅塞塔」:告訴你彗星的模樣? - 手機百度
    羅塞塔探彗項目不久前剛剛打敗了大把一流的科研項目,被美國《科學》雜誌評選為2014年十大科學突破之首。1月23日,《科學》雜誌再發特刊,向世人展示「羅塞塔」所取得的主要探索成果。此前,這顆凝聚了人類最高智慧成果的探測器經歷了長達10年的星際旅行,在2014年8月飛抵目的地彗星67P/GC,並於11月12日發射了登陸器菲萊以對彗核的表面性質和周圍氣體進行更深入的分析。此次《科學》特刊發布的7項新的研究報告,它們對該彗星的形狀、組成和表面特徵等作了描述,彗星的神秘面紗正在被慢慢揭開。一、花費14億歐元值不值?
  • 羅塞塔彗星表面傳來首批測量數據
    《科學》雜誌於2015年8月7日發表了8篇文章,公布首批測量數據,可幫助進一步推斷彗星的表面特徵。德國宇航中心的研究人員下步還將詳細重塑登陸的整個過程。    「菲萊」的首次降落位置Agilkia土質較軟,被約0.4立方米積塵覆蓋,灰塵恰好到達了著陸器底部COSAC儀器的開口處,COSAC的任務就是對著陸過程中彗星表面的氣體進行「嗅探」。
  • 歐洲「羅塞塔」彗星探測器按計劃甦醒
    新華網巴黎1月20日電(記者黃涵)歐洲航天局20日宣布,歐洲「羅塞塔」彗星探測器於格林尼治時間當天10時(北京時間18時)按計劃甦醒,地球控制中心預計將在7個半小時後收到探測器傳回的首個信號。
  • ESA可視化解讀「羅塞塔號」過去兩年在彗星軌道的運動軌跡
    據外媒報導, 歐洲航天局(ESA)今天發布了一段視頻,詳細展示了過去兩年內「羅塞塔號(Rosetta)」探測器繞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
  • 「羅塞塔」為什麼要去探彗星?
    「羅塞塔」探測器拍攝的67P彗星的全貌,攝於2014年8月3日。圖片來源:ESA北京時間2014年8月6日17時06分,歐洲空間局的「羅塞塔」探測器進入了環繞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以下簡稱「楚-格」彗星)的軌道,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環繞彗星運行的探測器,「羅塞塔」在twitter上甚至躍升熱門話題榜首位。耗資10億歐元的「羅塞塔」為什麼這麼火爆?因為它有可能幫助我們回答老祖先們一直在念叨的一個基本問題:「我們從哪裡來?」
  • 「羅塞塔」關閉通訊器:永別了,「菲萊」
    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 圖片來源:推特羅塞塔已經在惡劣的太空中度過了12年,其中還有兩年是在充滿塵埃的彗星邊上度過的,它的壽命已經到了盡頭。而隨著彗星回到木星軌道的冰冷太空,所能利用的陽光越來越少,可以用來傳送科學數據的帶寬也越來越窄了。2011年,當羅塞塔和菲萊還在路上的時候,它曾經在軌道的遠端進入31個月的休眠期。五年之後,它又一次來到了這遠離太陽的黑暗之中——但這次,是伴隨著67P彗星一起。
  • ——羅塞塔
    菲萊著陸器特寫這張菲萊著陸器的特寫照片,我們可以看出,菲萊的一條腿卡在彗星67P的縫隙中,這意味著菲萊的天線指向巖石,這也就不難理解,自2014年12月菲萊著陸彗星67P後,羅塞塔探測器難與菲萊建立通信
  • 零距離接觸彗星,羅塞塔號探測器太空發現之旅
    彗星就是太空旅行者,它的身上帶著比地球古老的秘密,那是太陽系幼時的痕跡。羅塞塔號羅塞塔號重約3噸,體積12立方米左右,上面裝載了11種探測儀器,用來分析彗星上物理、化學構成和電磁、引力特性。羅塞塔石碑製作於公元前196年,上面刻著古埃及國王託勒密五世登基的詔書。
  • 在羅塞塔任務期間,彗星67P反覆改變顏色
    簡介:彗星會根據其軌道位置改變顏色。接近太陽時,彗星的巖石核變得更藍,但隨著其離開而變紅。這項新研究者將這種光譜變異性與彗星表面及其附近區域的水冰量相關聯。這是羅塞塔探測器於2015年7月7日觀測到的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影像,其彗發明亮且清晰。
  • 彗星上究竟有什麼?或許只有人造衛星「羅塞塔」知道了
    2016年9月30日,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彗星探測器與其伴隨2年的研究對象、編號為67P的丘利莫夫-格拉西門彗星(以下簡稱「彗星」)相撞,以這種猛烈的方式結束了任務。撞擊前,「羅塞塔」向地球發回了一些不清楚的照片,這是它對空間科學事業的最後貢獻。
  • 原創丨紀念逝去的「羅塞塔」號探測器
    2014年11月12日,「羅塞塔」號探測器釋放出命名為「菲萊」的著陸器,經歷7個小時的著陸過程,成功登陸了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正是「羅塞塔」最終消亡之處)。「羅塞塔」號探測器在多年的飛行任務期間,進行了許多的科學探測,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這枚探測器。
  • 「羅塞塔」發現彗星上存在氧分子
    新華社巴黎10月28日電(記者張雪飛)歐洲航天局28日宣布,「羅塞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