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盡三觀」的量子雙縫試驗又升級了,這次是預知未來

2020-05-11 O黎浩O

要說科學史上最「毀盡三觀」的理論莫非近年來大量在高科技領域應用的量子理論所屬,量子的不可觀測性千絲萬縷指向了人類的「意識」,而量子力學裡最「毛骨悚然」的試驗肯定是量子雙縫幹涉試驗,隨著試驗的不斷完善和升級,更多更詭異的現象也逐漸浮出,甚至打破了時空可以預知未來,徹底擊破了人類自然觀的最後防線。

量子力學從誕生那天開始,其成因就無人能解,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量子理論定論和實際應用,只要我們經過試驗證明是正確的理論就可以實際應用,目前在原子核能、半導體、晶片、通訊等高科技領域都大量使用了量子理論,而我國準備打造的下一代新基建項目就以「人工智慧、衛星物聯網和量子時代」為基礎,全面實現高科技領域的從追趕到領跑的地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何人去了解量子力學,都不需要有壓力,因為我不明白,你不明白,費曼也不明白。——耶魯大學物理系教授Ramamurti Shankar

你不需要明白,你只要清楚量子力學能做些什麼就行了。現在我們就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來看看這個驚世駭俗的量子雙縫幹涉試驗以及它的升級版到底有多「恐怖」。

第一次試驗,顛覆了物體唯一性的常識,世界不再是「非黑即白」,「潘多拉魔盒」開啟。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所有事物都是具有唯一性的,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玻璃不可能是金屬,死人不可能同時活著,但是量子世界顛覆了這一常識。

事情起源於1807年,託馬斯.揚實現了光的雙縫幹涉實驗,再次引發了光的本質究竟是粒子還是波的爭論,但此時的爭論仍局限在經典物理的範疇內。

雙縫實驗,著名光學實驗,在1807年,託馬斯·楊總結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學講義》,裡面綜合整理了他在光學方面的工作,並在裡面第一次描述了雙縫實驗:把一支蠟燭放在一張開了一個小孔的紙前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點光源(從一個點發出的光源)。現在在紙後面再放一張紙,不同的是第二張紙上開了兩道平行的狹縫。從小孔中射出的光穿過兩道狹縫投到屏幕上,就會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條紋,這就是現在眾人皆知的雙縫幹涉條紋。

「毀盡三觀」的量子雙縫試驗又升級了,這次是預知未來

楊氏雙縫幹涉實驗,從小孔中射出的光穿過兩道狹縫投到屏幕上,就會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條紋

「毀盡三觀」的量子雙縫試驗又升級了,這次是預知未來

光穿過雙縫會產生幹涉條紋,證明了光是波的特性


「毀盡三觀」的量子雙縫試驗又升級了,這次是預知未來

光穿過雙縫會產生幹涉條紋


「毀盡三觀」的量子雙縫試驗又升級了,這次是預知未來


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如果光或量子是波的特性,那麼通過雙縫會留下幹涉條紋;如果是粒子的話,那麼通過雙縫只會留下兩個縫的圖形。

1961年,蒂賓根大學的克勞斯·約恩松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突發奇想用單個電子來進行雙縫幹涉實驗,從而打開了量子領域的一個潘多拉盒子

約恩松首先用電子流朝著並列的雙縫轟擊,按照設想,電子流通過雙縫後應該在後面的屏幕上留下兩條與雙縫對應的亮紋。然而,神奇的是,在屏幕上出現的並不是兩條亮紋,而是多條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約恩松很好奇,他設想是否是因為電子在電子流中互相擁擠碰撞,進而造成了多條幹涉條紋。於是,他使用發射器將電子一個一個發出,這下就不會有碰撞了,然而神奇的是,在雙縫後面的屏幕上仍然留下了一條條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經過爭論,人們認為電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事情似乎是告一段落。


「毀盡三觀」的量子雙縫試驗又升級了,這次是預知未來

在雙縫幹涉實驗中,一個電子同時穿過兩條縫也能產生幹涉條紋

「毀盡三觀」的量子雙縫試驗又升級了,這次是預知未來

單光子為什麼也能產生幹涉條紋

看到沒?單電子通過雙縫仍然會留下幹涉條紋,這就匪夷所思了,當時科學界只能把量子歸納為「波粒二象性」,意思兩種特性集於一身,這就大大超出我們對物體唯一性的認識,而量子的其它試驗更進一步證明了這個理論:量子是疊加態的。

——量子疊加,就是指一個量子系統可以處在不同量子態的疊加態上。著名的「薛丁格的貓」理論曾經形象地表述為「一隻貓可以同時既是活的又是死的」。

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丁格貓」。但是是不可能存在即死又活的貓,則必須在打開箱子後才知道結果。該實驗試圖從宏觀尺度闡述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的問題,巧妙地把微觀物質在觀測後是粒子還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觀的貓聯繫起來,以此求證觀測介入時量子的存在形式。

「毀盡三觀」的量子雙縫試驗又升級了,這次是預知未來

薛丁格的貓在沒有打開盒子,盒子裡的貓同時存在活和死的狀態,當盒子打開,貓就只有死或者活一種狀態了

在量子世界裡,事物存在多種疊加態的可能,一隻貓既可以是死貓,也可以是活貓,甚至是半死不活。量子既可以是波、也可以是粒子,量子比特可以同時處於「0」和「1」的狀態,這也是最近大火的量子計算機的原理。量子的疊加態可以讓我們剛起步的量子計算機一臺的算力超過全球計算機總和還要強大成百上千倍。

第二次試驗,人的「意識」決定量子的行為,「精神文明」時代入口呈現。

瑪雅文明曾經記載史前人類曾經歷過兩個文明,首先是物質文明,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文明,以物質為主;其次是精神文明,意識提供文明驅動力。

我們不去考證這段話的真實性,但接下來的試驗,多多少少印證了瑪雅文明這個神奇記載或有存在的可能性。

1974年,米蘭大學的梅裡教授又突發奇想,他對實驗結果還是不滿意,他老想看看電子到底是怎樣通過雙縫的,看看幹涉條紋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沒想到這下壞了事。他在雙縫的入口安裝了高精度的監視器,可以清晰地看清電子的出入。準備完成後,他仍然通過發射器將電子一個一個發出。結果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壞了。屏幕上的一條條幹涉條紋不見了,只剩下了兩條亮紋,而且通過監視器可以清晰地看到電子如粒子般一個個通過左縫或右縫,在屏幕上形成兩條亮紋。

前面說過單個電子流在屏幕上應該形成多條幹涉條紋,為什麼試圖觀察電子通過雙縫的行為時,幹涉條紋就消失了呢?梅裡也很疑惑,於是他將監控關閉,結果屏幕上又出現了神奇的幹涉條紋;再將監控打開,條紋又消失了;……如此往復。

「毀盡三觀」的量子雙縫試驗又升級了,這次是預知未來

如果「意識」參與進來進行觀察的話,量子的狀態就會坍塌,幹涉條紋消失

這個實驗可怕在哪裡呢?從實驗過程看,目標是看清電子幹涉中通過雙縫的行為,但當你要看時,幹涉條紋就消失了;當你不看時,幹涉條紋就出現了。總之,電子就好像有了意識一樣,和人玩起了躲貓貓,總之,不讓你看到意識參與情況下的行為。

這個實驗在科學界引起了巨大震動。為了解釋這個實驗,人們不得不再次審視千百年來在科學研究中被摒棄的一個觀念:「意識」。在傳統的科學研究中,「意識」是不會對客體產生影響,是不應被引入到科學研究中的。然而,由於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意識」不僅被引入了科學研究,而且一定程度成為實驗結果的決定因素,即實驗者的意識決定著實驗對象的呈現方式。

如上段所述,「薛丁格的貓」也是由人的意識決定事物的結果,意識參與物質作用目前看來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這裡再引入一個概念:「量子坍塌」,量子崩塌,就是從可能變為現實。量子力學事物存在各種可能性,而經過量子崩塌之一過程,唯一存在的事實產生,也就是確定了事情的發生。

也就是說:意識導致了量子坍塌,意識決定了事物的存在狀態。

升級版試驗,量子具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準確判斷未來發生的事,「神級文明」或向人類招手。

這時候,量子力學另一個重量級的理論出現了:量子糾纏。

在量子力學裡,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是一種純粹發生於量子系統的現象;在經典力學裡,找不到類似的現象。

簡單地說,量子糾纏現象就是兩個處於糾纏態的量子,一個狀態改變,另一個也會馬上改變,通過觀察一個量子的狀態,馬上就能知道另一個量子的狀態。比如說著名的手套原理,我們把一對手套分別寄往兩個不同的地方,無論寄送的過程怎樣,只要有一方收到手套,比如是左手手套,馬上就可以得知另一處的手套是右手。這個狀態是瞬時的,無需傳遞時間,在打開手套的一瞬間馬上就可以知道另一個量子的狀態,而且無論相隔100億光年以外也是如此。


「毀盡三觀」的量子雙縫試驗又升級了,這次是預知未來

量子糾纏


「毀盡三觀」的量子雙縫試驗又升級了,這次是預知未來

處於糾纏態的手套,我們只要收到了一隻,馬上就知道另一隻是左手還是右手


接下來科學家突然奇想,如果把兩個處於糾纏態的量子分別射向雙縫,並且其中一個量子要經過多次折射才能投影在幕布上,也就是說,有一個會先到,先顯示結果,另一個會後到,後顯示結果,並且在後到量子的路徑上安放觀察設備。

這其中要注意一個細節,就是上節說過的量子坍塌,量子一旦經過觀察,狀態就會坍塌,呈現不同的結果。沒有觀察的量子投影在幕布上是呈現波的特性,有幹涉條紋;而觀察過的量子會坍塌,呈現在幕布上是粒子的特性,沒有幹涉條紋。

詭異的試驗開始了,科學家把處於糾纏態的兩個量子同時打出去,射向雙縫,先到的粒子不觀測,對後到的粒子進行了觀察,試驗結果非常詭異:先到的糾纏態粒子就像被觀察過一樣,呈現的是坍塌狀態,而後到的粒子因為被觀察過,所以也呈現的是坍塌狀態。

先到的糾纏態粒子明明沒有被觀察怎麼會坍塌,怎麼會提前預知後面的糾纏態粒子會被觀察,從而顯示糾纏坍塌狀態?


「毀盡三觀」的量子雙縫試驗又升級了,這次是預知未來

先到的A粒子可以預知後到的B的狀態,提前顯示出來


科學家決定繼續試驗,他們決定不觀察後面的粒子了,然後做試驗,試驗結果是兩個粒子都呈現沒有坍塌的幹涉條紋。

它們又知道了!

科學家徹底蒙圈了,他們接著做了大量的試驗,觀察隨機進行,但試驗結果都是一樣的,只要被觀察了,都呈現坍塌態,沒觀察的就沒事,量子比科學家還猜的準他們的心思和行為結果。

這是「神級文明」在向我們招手了嗎?

這種預知未來的行為,也許近幾十年內都無法破解,我們永遠不知道量子力學還要給我們帶來多少震驚和可能,但不管怎樣,我們只要知道結論就行,先用起來服務人類文明,總有一天量子的原理會被攻破,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量子是因為構成物質的分子、原子、電子、光子等微觀粒子具有量子效應,所以也可以叫它們為量子,量子效應包括能量的不連續、位置不確定、狀態疊加、幹涉、糾纏等。



可能大家讀的很辛苦,我已經儘量用通俗的語言來闡述,量子力學確實不好理解。今天的文章裡雖然只拿雙縫幹涉試驗舉例,但量子力學幾個基本常識都在裡面了:量子疊加態、量子幹涉、量子意識、量子糾纏、量子坍塌等等,這為下一步繼續給大家科普打下了基礎,如果有興趣,接下來繼續給大家科普量子力學在未來的應用可能,會對人類文明造成哪些翻天覆地的改變,謝謝。

(PS:關於量子力學的爭論一直都在持續,本文的觀點未必正確,只是用淺顯的語言給大家做個科普,不具有權威性和絕對的正確性,請大家選擇性閱讀)

本文為原創文章,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不同意在本文刊出,請聯繫作者進行刪除。

相關焦點

  • 預知未來?量子力學到底還有多少自然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
    要說科學史上最「毀盡三觀」的理論莫非近年來大量在高科技領域應用的量子理論所屬,量子的不可觀測性千絲萬縷指向了人類的「意識」,而量子力學裡最「毛骨悚然」的試驗肯定是量子雙縫幹涉試驗,隨著試驗的不斷完善和升級,更多更詭異的現象也逐漸浮出,甚至打破了時空可以預知未來,徹底擊破了人類自然觀的最後防線。
  • 史上最顛覆三觀的雙縫實驗,電子和人玩起捉迷藏,意識的神秘力量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62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它被譽為科學史上最毀三觀的實驗。眾所周知,在微觀的量子領域有很多與宏觀世界相悖、違背正常思維邏輯的現象,例如量子領域中粒子的不確定性與量子糾纏現象,這些現象我們幾十年之前就發現了它,但卻一直無法發現這些現象背後的真正奧秘,其實除了量子糾纏,在微觀的量子領域中還有一種更加顛覆我們三觀的現象,所以在閱讀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之前,請保護好你的三觀,深呼吸以保持心態的平和
  • 毀三觀是什麼意思?毀三觀是哪三觀?|三觀|是什麼-知識百科-川北...
    毀三觀是什麼意思?毀三觀是哪三觀?時間:2015-04-21 10:27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毀三觀是什麼意思?毀三觀是哪三觀? - 請問網絡上的毀三觀是什麼意思?毀三觀是哪三觀?三觀盡毀、三觀不正是什麼意思?
  • 可怕,詭異,毀三觀的量子力學《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打破因果論.
    當下的一切都是過去的果,同時也是未來的因。舉個例子,二狗白天喝了5瓶可樂,結果晚上就尿床了;栓柱在公交車上耍流氓,下了車就被拘留了。喝可樂和尿床之間,耍流氓和被拘留之間就存在這一種很明顯的因果關係。         在傳統哲學和經典物理學中,因果論幾乎成了大家公認的真理,世間的一切都按照特定的規律運行著,直到有一天,一片烏雲從遠方飄來(量子力學)從烏雲裡射出一道閃電,把我們的因果論擊的粉碎,那就是著名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即可怕,又詭異,簡直毀人三觀。
  • 一個有趣的雙縫幹涉試驗,卻讓人們發現了無比神秘詭異的現象
    宏觀世界的任何物質都是微觀世界作用的結果,比如光的傳輸,溫度的變化等,很多事物你從宏觀世界看不出什麼,但是走進量子微觀世界,你就會發現它的奧秘,比如溫度的升高和降低,其實就是微觀世界分子運動的結果。宏觀世界的規則和微觀世界的規則不一定相同,有時微光世界的神秘規則會完全顛覆人們的三觀,讓人們感到不可思議。
  • 繼雙縫實驗後,量子領域又一顛覆三觀的實驗,因果關係將不復存在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85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繼雙縫幹涉實驗後,量子領域又一顛覆三觀、顛覆常識的實驗,這項實驗將徹底撼動宏觀世界中存在上千年的邏輯關係,因果先後順序將不復存在。在宏觀物理世界中,存在一個貝爾不等式,主要講的關於是否存在完備局域隱變量理論,這個理論在宏觀世界的地位與質量守恆定律相同,都是不能被撼動的真理,但是在微觀量子領域,有一項實驗將徹底顛覆這個真理,一同被顛覆的還有存在了幾千年的因果關係、邏輯順序,這項實驗就是比雙縫幹擾實驗還要恐怖的延遲選擇實驗。
  • 雙縫實驗是什麼?為何這個物理實驗更可怕,證明現狀由未來決定!
    人類總是渴望自己有超能力,希望自己可以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因此人類也拍了很多關於這種預知未來的影視劇,一度受到廣大人們的喜愛。除此之外人們還常常迷信,自古以來人們就愛找算命大師算上一卦,預知未來的劫難。但很多時候大部分人們都認為這都是騙人的。不過接下來要說的可都是真的。
  • 令人毛骨悚然的雙縫實驗,可能會改變你的三觀
    但在科學範疇裡也有讓科學家們感到不解的現象,即使是愛因斯坦對這方面也是非常迷惑,這就是量子。而在量子力學裡,有一個實驗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下面我們來說說這個細思極恐的雙縫實驗。雙縫實驗裝置很簡單,放一塊擋板,擋板後放一塊觀測板。然後就可以進行實驗了。
  • 雙縫量子擦除實驗,歷史可被修改
    本條目所論述的雙縫量子擦除實驗是楊氏雙縫實驗的一種變版。假設在楊氏雙縫實驗裡,觀測光子到底穿過的是哪條狹縫,則光子會因此無法與自己相互幹涉。假設整個光束的每一個光子都像這樣被觀測所通過的狹縫,則先前在探測屏顯示出的楊氏雙縫實驗幹涉圖案會被消毀。這意味著路徑信息與幹涉圖樣可視性是彼此互補的變量。
  • 顛覆三觀的雙縫幹涉實驗,最靈異的科學實驗
    為了找到真相大家決定做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就是轟動一時的雙縫幹涉實驗。在1961年,科學家進行了雙縫幹涉實驗,用一個光子發射裝置對準雙縫發射,假如光是由粒子組成,那當他通過雙縫後呈現在屏幕上時就一定會留下兩道槓,假如光是由純波組成,那麼屏幕上就會留下如斑馬線一樣的多道條紋,根據波動理論,當水波穿過縫隙時,波與波之間會相互疊加幹擾,這樣就會形成斑馬線狀。
  •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到底恐怖在哪裡?
    雙縫幹涉實驗所顯示出來的結果是20世紀科學家集體遭遇的一次「靈異事件」,在這個簡單的實驗中微觀世界的基本本質,疊加態、不確定性、觀察者效應展現的淋漓盡致。 而這三個現象又是如此的燒腦、違反直覺、毀人三觀,所以我們常說雙縫幹涉實驗的結果讓人覺得後背發涼,有那麼一點「恐怖」的感覺。
  •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到底恐怖在哪裡?
    雙縫幹涉實驗所顯示出來的結果是20世紀科學家集體遭遇的一次「靈異事件」,在這個簡單的實驗中微觀世界的基本本質,疊加態、不確定性、觀察者效應展現的淋漓盡致。而這三個現象有是如此的燒腦、違反直覺、毀人三觀,所以我們常說雙縫幹涉實驗的結果讓人覺得後背發涼,有那麼一點「恐怖」的感覺。
  • 真分身術雙縫幹涉實驗
    其實我們在中學時候就已經接觸過量子理論了,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當時當時老師一般不會講太多,所以也沒覺得這個雙縫實驗有多神奇,所以也沒覺得這個雙縫實驗有多神奇。,但是這個實驗可是號稱,「世界十大經典實驗」之首,所以它一定有它特殊的地方,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可能顛覆你三觀的實驗,在早期:大家都普遍認為光是一種粒子」,在早期大家都普遍認為光是一種粒子,在早期·大家都普遍認為光是一種粒子,畢竟牛頓是「粒子說」的扛把子人物,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牛頓那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 「雙縫幹涉」實驗,細思極恐
    這就涉及到了光的"雙縫幹涉實驗"。「雙縫實驗」是什麼?當我們把一個個小球從一道縫噴射出去時,屏幕上會出現了一個個彈痕組成的柱形。當一道縫增加為兩道時,就是兩個柱形,這是小球的粒子性。換言之,如果我們把一道光波透過一道縫時,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光柱。
  • "雙縫幹涉"實驗,細思極恐
    「雙縫實驗」是什麼?這個實驗體現了光的波動性,也引出了愛因斯坦的光量子論而在量子世界內,一切規則似乎都會被推翻,顛覆你的三觀。就像在漫威宇宙內,時間進程在復聯4階段,復仇者聯盟竟然能夠通過量子世界來穿越時空。同理,這表明量子世界的不確定性。
  • 真分身術雙縫幹涉實驗
    ,但是這個實驗可是號稱,「世界十大經典實驗」之首,所以它一定有它特殊的地方,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可能顛覆你三觀的實驗,在早期:大家都普遍認為光是一種粒子」,在早期大家都普遍認為光是一種粒子,在早期·大家都普遍認為光是一種粒子,畢竟牛頓是「粒子說」的扛把子人物,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牛頓那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 讀科幻小說《雙宇》解密雙縫幹涉試驗的本質
    此外,我們今天還將用雙宇論解密雙縫幹涉試驗,這個試驗一直屬於未解之謎。當然,今天也會有一個顛覆性的科學結論,做好心理準備吧。言歸正傳,我們先談談宇宙的構成。西方科學界認為,宇宙由三種東西構成,分別是物質、能量和空間。愛因斯坦認為宇宙由兩種東西構成,分別是能量和空間,因為他認為物質就是能量,或者說是能量的另外一種表現方式,他的質能方程公式也很好說明了這點。
  • 鍾偉:三觀盡毀還是三觀重建?從現代貨幣理論說開去
    而正是這兩朵烏雲,顛覆了接近完美的牛頓體系,掀開了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核心的、嶄新的人類時空觀。 2020年的庚子年不僅有全球大流行病,也使經濟學體系顯得更為千瘡百孔。起源於日本並被IMF提煉的現代貨幣理論(MMT),其理論爭議不斷,實踐流行卻不停步,新冠疫情甚至使其有逐漸成為主流政策之勢。
  • 一文弄懂雙縫幹涉
    楊氏雙縫幹涉實驗想必大家聽說過雙縫幹涉實驗,因為各種科普號總是會伴隨著顛覆你的三觀等這種字樣來介紹這個實驗,而這個實驗的確很神奇特別容易被利用。,後來叫著叫著就稱為量子了。這也是量子力學的開端,之後愛因斯坦發現光也具備能量,可以打出電子,於是發現了光電效應,每一份光的能量子被稱為光量子,後來簡稱光子。隨後約瑟夫·約翰·湯姆森發現了發射單個光子的方法,於是人們又想起來雙縫幹涉實驗。
  • 雙縫幹涉實驗背後的幽靈,看量子力學如何解釋雙縫幹涉悖論
    人類是天才的,這個震驚物理世界的實驗就這樣誕生了,人們稱之為雙縫幹涉悖論。雙縫幹涉實驗結束了光粒子說的tong'zhi雙縫幹涉實驗是這樣的,有一塊板,板上面開兩個距離適中的小縫,小縫後面有一個光發射器,縫的另一面是一堵牆,實驗環境黑暗。打開光發射器,光通過雙縫打在牆上,形成明暗相間的條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