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二次電池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分析

2020-11-28 OFweek維科網

  鎂正極材料

  理想的二次鎂電池的正極材料,具有高比能量、高電極電位、良好的充放電反應可逆性、較高的電子導電性、資源豐富、價格低廉,以及在電解液中好的化學穩定性且溶解度低(自放電低)等特性。對二次鎂電池來說,正極可嵌入材料大都為無機過渡金屬化合物,集中為氧化物、硫化物、硼化物、聚陰離子化合物以及含硫導電材料等。

  鎂主要在正極材料中進行嵌入和脫嵌,目前正極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找出能使鎂離子進行可逆的插入與脫嵌,並能在電解液中穩定存在的材料。正極材料的選擇一般集中在無機過渡金屬氧化物、硫化物、硼化物、磷酸鹽以及其它化合物上面。

  首次組裝並研究二次鎂電池的Gregory等人使用了Co3O4作為正極材料,發現大部分的氧化物和硫化物不能用於鎂二次電池,而只有Co3O4、Mn2O3、RuO2、ZrS2等有可能用於鎂二次電池。

  2008年,努麗燕娜課題組採用溶膠-凝膠法合成了Mg1.03Mn0.97SiO4正極材料,由於其導電性能差,該材料在0.25mol/LMg(AlCl2EtBu)2/THF溶液中表現出了相對較低的可逆比容量,而採用了改性溶膠-凝膠同時碳包覆的方法後,得到了高達224mAh/g的放電比容量。高的放電比容量與好的循環性能使該材料成為了頗具潛力的鎂二次電池正極材料。

  相比於應用比較廣泛的鋰離子電池,鎂二次電池的研究還較為有限。阻礙鎂二次電池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兩點。其一,正極材料的限制。Mg2+電荷密度大,相較於Li+更易溶劑化,因此Mg2+的嵌入以及在正極材料之中的移動更為困難。其二,電解液限制。在絕大多數電解液中,鎂在表面形成緻密的鈍化膜,使得Mg2+不能通過。因此,尋找適於鎂嵌入、並在其中移動的正極材料和能夠使鎂可逆沉積-溶出的電解液是研究的關鍵。

  鎂負極材料

  在鎂電池工作過程中,鎂離子在負極材料表面進行可逆的沉積和溶解。鎂容易在表面形成一層比較緻密的鈍化膜,鎂離子很難通過,影響了鎂的溶解/沉積。另外,在多次循環後,鎂表面易形成鎂枝晶,使電池性能變差,甚至造成電池短路。

  鎂二次電池的負極材料要求鎂離子能進行可逆的沉積與溶解。目前,鎂二次電池研究集中在正極材料和電解液方面,而一般採用純鎂作為負極材料,有關其它負極材料的報導相對較少。負極的鈍化、枝晶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池的性能,因此在正極材料和電解液性能得到一定改善的基礎上,研究並開發出新的負極材料,是得到穩定、高性能鎂二次電池體系的重要途徑。

  目前,負極材料主要有金屬鎂、鎂合金、有機聚合物和無機嵌入材料(層狀結構的石墨、乙炔黑、微珠碳、石油焦、碳纖維等嵌入材料)。

  鎂二次電池的負極材料要求鎂離子能進行可逆的沉積與溶解,其沉積-溶解的電極電位較低。由於Mg比較活潑,容易與水和大氣雜質進行反應,在表面會形成一層鈍化膜。鋰的這種覆蓋層疏鬆易於鋰離子通過,而且有利於鋰金屬的穩定,但是鎂的鈍化層緻密,鎂離子不易通過,使鎂在電解液中的可逆溶解與沉澱變得困難。目前,鎂二次電池研究集中在正極材料和電解液方面,一般採用純鎂作為負極材料,有關其它負極材料的研究報導相對較少。

相關焦點

  • 新型鎂二次電池具有更高安全性能
    圖一:石墨烯狀二硫化鉬石墨烯因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大的比表面積、高的化學和熱穩定性等優點,自2004年報導後已引起科學界的廣泛關注,並重點開展了功能化和實用化相關研究。與此同時,類石墨烯的二維材料,特別是二硫化鉬也引起了大家的濃厚興趣。 相比於鋰二次電池,新型鎂二次電池具有更高的體積比容量 (3832 mAhcm-3),更高的安全性能(沒有枝晶),並且鎂的儲量遠高於鋰(鎂:2.00%;鋰:0.0065%)。但由於缺少高性能的正極材料,鎂二次電池性能改善一直有限。
  • 鎂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作為一種高能化學電源,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因此很多研究學者與單位對其進行了研究。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GE公司就對中性鹽鎂燃料電池進行了研究[2]。陰極氧化劑可以利用空氣或者海水中的氧,還有過氧化氫和次氯酸鹽等,根據氧化劑不同,目前研究的燃料電池可分為鎂-空氣燃料電池,鎂-海水燃料電池,鎂-過氧化氫燃料電池,鎂-次氯酸鹽燃料電池[1, 6, 8, 9]。2.1 鎂-空氣燃料電池  鎂-空氣燃料電池工作原理示意圖如1所示。
  • 鎂燃料電池原理研究
    1 引言  鎂燃料電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來源豐富、成本低、燃料易於貯運、可使用溫度範圍寬(–20℃~80℃)及汙染小等特點[1]。作為一種高能化學電源,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因此很多研究學者與單位對其進行了研究。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GE公司就對中性鹽鎂燃料電池進行了研究[2]。
  • 新型二次鎂電池是什麼,是否有望替代鋰離子電池?
    新型二次鎂電池是什麼,有望替代鋰離子電池?由於鎂電池毒性低容易實現逆轉反應,使人們對利用鎂作為高能量密度可充電電池的陽極材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由於缺乏合適的互補型陰極和電解液很難實現。目前二次電池行業主要以鋰離子電池為主,但此類電池的能量密度和電力存儲能力有限。
  • 新型催化劑應用於鎂空氣電池: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金屬空氣電池因其原材料豐富、能量密度高、輕便、安全環保等優點,被稱為21世紀最具開發前景的綠色能源之一。然而,氧還原催化劑價格高昂,制約了金屬空氣電池在電動汽車等領域廣泛應用。日前,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王衛超教授、美國休斯敦大學姚彥教授聯合研究團隊,成功將錳基莫來石材料作為催化劑應用於鎂空氣電池,大幅降低了成本,可在中性電解液中穩定工作,其優越的催化活性極大提高了鎂空氣電池的效率。這也是莫來石材料首次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到應用。  金屬空氣電池是以金屬為燃料,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能的一種特殊燃料電池。
  • 陳人傑:多電子高比能二次電池新體系及先進功能電解質材料研究進展
    因此,圍繞鋰硫二次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研究工作正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但鋰硫電池也存在很多不足,如硫導電性差、活性物質利用率低、倍率性能差、電池壽命短、鋰金屬負極腐蝕粉化、電解液分解等問題,這些短板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鋰硫電池的實際應用研究進程。
  • 寧波材料所:成功研製鎂空氣電池樣機
    由於O2可完全依靠電池外部供應,不需要儲存在電池內部,因此金屬空氣電池的陰極材料實質為促使O2還原的催化劑。開發金屬空氣電池首先需解決的問題是陰極空氣擴散電極的製備和高性價比氧還原催化劑的合成。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動力鋰電池工程實驗室在優化陰極空氣擴散電極的結構與製備工藝,以及開發高性能的錳氧化物氧還原催化劑的基礎上,成功研製出1000Wh鎂空氣電池樣機,詳見圖1所示。該電池由5個單體電池串聯而成,以AZ31鎂合金為陽極,以10%的NaCl溶液為電解液,以上述空氣擴散電極和錳氧化物催化劑為陰極。
  • 鎂空氣儲備電池「牽出」鎂礦股
    據相關媒體報導,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製的「鎂空氣儲備電池」,一亮相四川災區便引來廣泛關注。鎂空氣儲備電池能滿足一臺10瓦LED照明燈工作30天,或為200部智慧型手機充滿電。分析人士指出,鑑於鎂儲備電池的獨特優勢,其未來的普及將有望帶動金屬鎂需求的增長。
  • 二次電池技術的作用及應用
    二次電池技術的作用及應用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2-06 10:42:00 由於新電池化學品的開發使得可以為越來越廣泛的系統提供能量,電池供電系統現在已經普及。
  • 鎂應用:鎂電池能否徹底改變電池技術
    來自歐洲各地的研究人員正在致力於開發新型鎂電池。他們希望嶄露頭角的儲能系統可以提供鋰離子電池的替代產品,使其在製造和使用方面更便宜,更有效,更安全。在E-MAGIC研究項目中,卡爾斯魯厄技術學院(KIT)與來自整個非洲大陸的各種科學機構合作。
  • 有機電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前景分析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陳軍團隊受《自然綜述—化學》編委會邀請,發表題為《有機電極材料在鋰電池中的實際應用前景分析》的綜述論文,對有機電極材料的結構特徵、作用機理、構效關係等進行了深入闡述,著重分析了有機電極材料的實際現狀和應用前景,有助於學術界和工業界充分了解有機電極材料的實際應用潛力和待解決的問題。
  • 新生代二次電池技術,誰將成為明日之星?
    我在材料人等你喲,期待您的加入!鋰離子二次電池以其清潔高效、質量輕、容量大等優點,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可攜式電子設備電源中。近年來,隨著電動車等大型動力系統技術的發展,對二次電池的需求逐漸向大功率、低成本邁進,而且在能源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加劇下,綠色可再生資源成為研究的熱點。
  • 注水即可充電,古河電池能為智慧型手機充電30次的應急鎂空氣電池
    【新聞連結】 或順滑、或發澀,體驗超聲波觸感觸控螢幕 東京大學:應用分子檢測細胞的機理開發高靈敏傳感器 東芝將於2014年夏初樣品供貨1Znm工藝NAND快閃記憶體 LED照明,前途一片光明嗎?
  • 高性能鋰二次電池研究獲進展
    然而,如單質硫與硫化鋰的不導電性、多硫化鋰中間產物的穿梭效應及充放電過程中體積的變化等問題,降低鋰硫電池的利用率,使得容量衰減迅速,阻礙其商業化。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躍鋼與藺洪振團隊分別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製備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選用原位光譜手段研究其相關作用機制。
  • 二次電池材料氫氧化鎳新用途 | Science Bulletin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趙一新教授(通訊作者)課題組為了解決過硫酸根激活反應需要高氧化還原電位這一關鍵問題,另闢蹊徑地利用了具有良好的氧化還原電位可調節性以及其優異的可逆性的二次電池材料
  • 研究人員開發新型電極結構 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
    韓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型電極結構。如果這項技術得到採用,與現有技術相比,電池的能量密度將顯著提高,極大促進高性能二次電池的發展。  聯合研究小組的成員分別來自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和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DGIST)。
  • 今日Nature Energy:超快鎂金屬電池
    ,其原因主要是低價,高體積容量,並且無枝晶生長行為的鎂金屬可以直接用作電池負極。鎂二價離子和電解液與正極材料相互作用較強,導致鎂離子的解離和擴散極為緩慢,因此很少有正極材料可以高效地儲存鎂離子。當前為數不多的可儲鎂的正極材料也只有在高溫和低電流密度下才能趨近理論容量。此外,鎂金屬能否在高電流密度條件下保持無枝晶生長,業界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因此,尋找到合適的電解液和正極材料讓Mg2+能夠快速地傳輸和存儲,將成為得到高功率鎂電池的關鍵。
  • 2020年中國二次電池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年中國二次電池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二次電池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二次電池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二次電池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今日Nature Energy:超快鎂金屬電池
    ,其原因主要是低價,高體積容量,並且無枝晶生長行為的鎂金屬可以直接用作電池負極。鎂二價離子和電解液與正極材料相互作用較強,導致鎂離子的解離和擴散極為緩慢,因此很少有正極材料可以高效地儲存鎂離子。當前為數不多的可儲鎂的正極材料也只有在高溫和低電流密度下才能趨近理論容量。此外,鎂金屬能否在高電流密度條件下保持無枝晶生長,業界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因此,尋找到合適的電解液和正極材料讓Mg2+能夠快速地傳輸和存儲,將成為得到高功率鎂電池的關鍵。
  •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降溫新材料、超算模擬、女性特殊菌、發光二極體
    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應用。課題組供圖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東團隊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