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Nature Energy:超快鎂金屬電池

2020-12-01 騰訊網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鎂電池自2000年問世以來一直被認為有極大的潛力超越鋰離子電池,其原因主要是低價,高體積容量,並且無枝晶生長行為的鎂金屬可以直接用作電池負極。但是這項技術的發展一直非常緩慢。鎂二價離子和電解液與正極材料相互作用較強,導致鎂離子的解離和擴散極為緩慢,因此很少有正極材料可以高效地儲存鎂離子。當前為數不多的可儲鎂的正極材料也只有在高溫和低電流密度下才能趨近理論容量。此外,鎂金屬能否在高電流密度條件下保持無枝晶生長,業界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因此,尋找到合適的電解液和正極材料讓Mg2+能夠快速地傳輸和存儲,將成為得到高功率鎂電池的關鍵。

近日,美國休斯頓大學姚彥教授課題組聯合北美豐田研究中心在鎂電池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以「High-power Mg batteries enabled by heterogeneous enolization redox chemistry and weakly coordinating electrolytes」為題在Nature Energy上報導了一種基於異相氧化還原烯醇化機理和弱配位電解液的高功率鎂電池。該工作發現了一種能快速儲存Mg2+離子的正極反應機理,同時發明了一種基於醚類混合溶劑和弱配位陰離子(CB11H12 )的鎂電解液,使鎂金屬能夠在20 mA cm-2的高電流密度下無枝晶沉積。該電池實現了30.4 kW kg 1的功率密度,比之前報導的鎂電池的最高輸出功率高出幾乎兩個數量級。姚彥教授課題組近年來的一系列鎂電池的工作包括:

多價態離子電池的現狀和未來趨勢Nature Energy2020, 5, 646–656

控制儲鎂機制構建高能有機聚合物鎂電池Joule2019, 3, 782-793

儲存鎂氯離子的擴層二硫化鈦電池Nature Communications2017, 8, 339

高電壓鎂鈉混合離子電池Nano Energy2017, 34, 188-194

石墨烯修飾的氧化釩納米線氣凝膠鎂電池正極材料Nano Energy2015,18, 265-272

擴層二硫化鉬納米複合材料鎂電池Nano Lett.2015, 15, 2194-2202

1

新型儲鎂機理

目前能真正儲鎂的正極材料分為嵌入型(intercalation)和轉化型(conversion)兩種。嵌入型材料內鎂離子擴散緩慢,導致它們只能在低電流密度或高溫下運作。轉化型正極材料的反應涉及共價鍵斷鍵過程,致使它們的反應動力學緩慢。為解決上述兩個問題,研究人員使用有機分子1,2-苯醌衍生物PTO提出了一種新的儲鎂機理,通過異相液固(沉積-溶解)反應巧妙地繞過了鎂離子固相擴散緩慢的問題(圖1a和1b),而且此反應利用了不涉及共價鍵成/斷鍵的羰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烯醇化機理),避免了轉化型材料(例如S8)動力學緩慢的問題(圖1c和1d)。這種新的正極儲鎂機理致使有機材料PTO在無氯電解液Mg(CB11H12)2/tetraglyme中展現了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圖1e)。

該電池充放電曲線中出現兩個放電平臺,對應發生兩個雙電子還原反應,這與PTO分子中的四個羰基官能團(C=O C–O )相吻合。其放電比容量高達315 mAhg 1,平均放電電壓為2.03V。同步輻射軟X射線吸收譜(sXAS)證明了發生的氧化還原烯醇化反應是可逆反應。XPS和ICP進一步證明,在PTO的放電過程形成的兩個放電態的PTO電極中,B和Mg的元素比分別為2.12和2.54,說明PTO中儲存的是Mg2+而不是Mg(CB11H12)+,因為後者的B:Mg應為11:1。之後,研究人員把不同放電態的PTO正極材料從Swagelok電池中取出,浸泡在DME溶劑中,進行光學表徵來探索PTO反應機理。結果顯示,當PTO部分放電到2.0V時,其在DME中形成的是紫色溶液,說明形成的中間產物Mg1PTO是可溶的。而完全放電到0.9V後PTO呈現的是無色溶液,說明形成的終產物Mg2PTO是不可溶的。這是一種異相液-固反應,Mg2+和PTO4 間的自發沉澱抵消了溶劑從Mg2+剝離的能量消耗。雖然PTO與S電極均為異相反應,但PTO沒有共價鍵的斷裂和再形成過程,而S電極的很多問題都來自於其不可逆的和動力學緩慢的共價鍵斷裂和再形成過程。

圖1. 正極材料異相氧化還原烯醇化機理。

2

異相氧化還原烯醇化機理的實用性

液-固反應會帶來兩個問題:(1)循環過程中不斷的溶解導致正極材料的損失,以及(2)溶解的正極放電中間產物導致鎂負極鈍化。為解決第一個問題,研究人員在正極和隔膜之間插入了一層氧化石墨烯(GO),用於阻止正極中間放電產物離開正極(圖2a),這使得該電池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圖2b)。對於第二個問題,研究人員發現溶解的Mg1PTO不會提高Mg負極的沉積溶解的過電勢(圖2c和2d),這與Mg-S體系中顯著增加的過電勢形成對比。

圖2. 異相氧化還原烯醇化化學對循環穩定性和陽極可逆性的實用性影響。

3

高導電率無氯弱配位鎂電解液

研究人員發現即使PTO電極在MMC-G4電解液中已經展示了快速的反應動力學,電池的功率仍被高粘度強配位的tetraglyme(G4)溶劑所限制。為了完全挖掘該電池的功率性能,研究人員決定優化基於Mg(CB11H12)2的電解液,使用低粘度配位的溶劑來取代G4溶劑。雖然很多短鏈醚類溶劑都滿足此條件,可是在之前的工作中研究人員發現Mg(CB11H12)2不溶於那些醚類溶劑。但研究人員發現Mg(CB11H12)2可以溶於個別混合醚類溶劑組合。結果顯示THF/DME,DOL/DME,DOL/G2,THF/G2和DME/G2等組合均可以大幅提升Mg(CB11H12)2鹽的溶解度(圖3a)。在對Mg(CB11H12)2於DME/G2中溶解度(圖3b)和離子導電率(圖3c)詳細研究後,研究員們最終選擇0.5 mol kg 1MMC/(DME-G2)(1:1,質量比)做進一步研究。使用MMC/(DME-G2)電解液的三電極CV測試結果顯示,鎂負極沉積的過電位小於250mV,且鎂剝離過程電流可達100 mA cm-2,遠大於包括MMC/G4在內的其他鎂電解液可提供的電流。

4

大電流密度下鎂金屬無枝晶沉積

圖3e展示了Mg|Cu非對稱電池的沉積-溶解的電化學性能,即便在5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鎂金屬在MMC/(DME-G2)電解液中的沉積/剝離庫倫效率仍可以高達99.7%。圖3f顯示鎂在20 mA cm-2的電流密度和3 mAh cm-2的條件下無枝晶的沉積形貌。同樣條件下,Mg|Mg對稱電池可以穩定循環,累計沉積容量高達833 mAh cm-2(圖3g)。可見,即便是在如此苛刻的條件下,鎂金屬仍可以作為電池的安全負極。

圖3. MMC/(DME-G2)電解液的設計過程和電化學性能

5

高功率鎂電池

最後研究人員結合PTO正極和MMC/(DME-G2)電解液構建了一個超高功率鎂電池。如圖4a所示,在408 mA g 1(1C)的電流下,相比使用MMC/G4電解液的情況,該電池的放電平臺更加明顯,平均放電電壓提高到2.1V,倍率性能更是大幅提升,在20C和50C的倍率下比容量分別可達到278和210 mAh g-1。5C倍率下,電池循環200圈以後依然具有82%的容量保持率(圖4b)。圖4c對比了當前基於純Mg2+存儲機理和用鎂金屬為負極電池的Ragone圖。之前報導的基於MgCl+或是溶劑化Mg2+存儲機理的電池不在比較範圍之內。可以看到,無論是基於嵌入反應機理的正極(如Mo6S8,Ti2S4)還是轉化反應機理的正極(S和I2),它們均表現出較差的動力學特性(充放電倍率最大只能到2C)。相反,基於異相烯化氧化還原機理的鎂電池展示出了30.4 kW kg-1的功率密度,這與之前最高功率密度(0.45 kW kg-1)的鎂電池相比是一個很大的提高。

圖4. 使用0.5mMMC/(DME-G2)電解液的Mg–PTO全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董暉博士和Oscar Tutusaus博士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其他作者包括休斯敦大學梁衍亮教授和博士生章也,以及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楊萬裡博士和Zachary Lebens-Higgins博士。姚彥教授和北美豐田研究中心Rana Mohtadi博士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信息: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0-020-00734-0

Hui Dong, Oscar Tutusaus, Yanliang Liang, Ye Zhang, Zachary Lebens-Higgins, Wanli Yang, Rana Mohtadi* and Yan Yao*, High-power Mg batteries enabled by heterogeneous enolization redox chemistry and weakly coordinating electrolytes integrated electronics, Nature Energy, 2020, DOI: 10.1038/s41560-020-00734-0

姚彥教授簡介:

美國休斯敦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講席教授,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休斯敦大學能源存儲微電網中心副主任和德州超導中心成員。曾獲得海軍青年科學家獎、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美國發明家家學院高級會員、工程學院講席教授等獎勵。課題組目前主要從事全固態電池、水系電池、多價離子電池等方面的研究。課題組網頁: yaoyangroup.com

課題組代表作:

Nature Energy 2020, DOI: 10.1038/s41560-020-00734-0

Nature Energy 2020, 5, 646-656.

Chem. Rev. 2020, 120, 6490-6557.

Nature Energy 2019, 4, 10-11

Joule 2019, 3, 782-793.

Joule 2019, 3, 1349-1359.

Joule 2018, 2, 1690-1706.

Nature Materials 2017, 16, 841-848.

Nature Comm. 2017, 8, 339.

招生信息:

課題組現招收具有以下背景的博後以及博士生。

1.固體電解質和固體電池

2.電池原位表徵技術

3.有機及無機電子及光電器件

相關焦點

  • 今日Nature Energy:超快鎂金屬電池
    ,其原因主要是低價,高體積容量,並且無枝晶生長行為的鎂金屬可以直接用作電池負極。該工作發現了一種能快速儲存Mg2+離子的正極反應機理,同時發明了一種基於醚類混合溶劑和弱配位陰離子(CB11H12−)的鎂電解液,使鎂金屬能夠在20 mA cm-2的高電流密度下無枝晶沉積。該電池實現了30.4 kW kg−1的功率密度,比之前報導的鎂電池的最高輸出功率高出幾乎兩個數量級。
  • Nature Energy:超1000圈的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Ag-C層(不是鋰金屬哦!)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的構成圖1a給出了這種全固態鋰金屬的結構示意圖,圖1b的SEM表明了電池的各個部分接觸非常緊密,圖1c給出了硫銀鍺礦型的固態電解質Li6PS5Cl和其他的固態電解質的電導率隨溫度的變化曲線,表明了本文使用的電解質具有高的電導率。圖1d是這種電解質的XRD圖。
  • 更好路線圖引導多價金屬電池開發
    他們認為,基於鎂、鈣、鋅和鋁等多價金屬的電池既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休斯敦大學副教授、德州超導中心首席研究員、論文作者Yan Yao說:「在這篇論文中,我們闡述了多價金屬電池的關鍵優勢和常見誤區。在能源密度競賽中,多價金屬離子電池最好被視作大規模儲能的替代解決方案,而非鋰電池的直接競爭對手。」研究人員還分析了金屬陽極的生長行為。
  • 最新《Nature Energy》便宜又高效的電池材料!
    可充電電池的市場的快速增長,需要具有高功率,高能量且成本低的電池材料。近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Gerbrand Ceder教授展示了將電極材料中部分尖晶石的陽離子序列同過量的鋰結合,能夠同時實現超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
  •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降溫新材料、超算模擬、女性特殊菌、發光二極體
    ——《環球日報》2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三千米水深海上試驗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應用。課題組供圖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東團隊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
  • 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三千米水深海上試驗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應用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東團隊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
  • 鋁、鎂金屬空氣電池產業化項目成功入駐湘潭高新區
    湘潭在線7月31日訊(通訊員 宋靜宇) 近日,從湘潭高新區傳來好消息,鋁、鎂空氣電池產業化項目成功入駐。據了解,金屬空氣電池被稱為是「面向21世紀的綠色能源」,與傳統鋰電池、鉛酸電池等電源相比,鋁、鎂空氣電池能量密度高(約是鋰電池的10倍),放電電壓穩定,電流密度大,無需充電,適合作為應急電源、後備電源和動力電源進行使用。
  • 戶外移動電源新解決方案 神奇的鎂金屬空氣燃料電池
    7月23日亞洲戶外用品展首日,小編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見到一款具有最新高科技含量的戶外旅行神器---天宇弘林公司的鎂金屬空氣燃料電池。何為鎂金屬燃料電池?據天宇弘林公司總經理王德慶先生的介紹說,這是一種用水源(甚至是海水和尿液)和鹽,簡單製成鹽水就可以長時發電的高科技含量產品。
  • 鎂燃料電池原理研究
    2 鎂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  鎂燃料電池(Magnesium fuel cell,又稱Magnesium semi-fuel cell)主要由鎂合金陽極,中性鹽電解質和空氣(氧氣或其它氧化劑)陰極三部分組成。鎂及鎂合金是非常活潑的金屬,適合用作陽極材料。
  • 鎂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2 鎂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鎂燃料電池(Magnesium fuel cell,又稱Magnesium semi-fuel cell)主要由鎂合金陽極,中性鹽電解質和空氣(氧氣或其它氧化劑)陰極三部分組成。鎂及鎂合金是非常活潑的金屬,適合用作陽極材料。
  • 今日黃維院士/邢貴川/陳永華Nature Energy
    要實現這一目標,不僅需要增加太陽能電池效率,還需要降低成本。>工作、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最有希望的材料之一。4、與採用真空方法沉積的傳統全無機QW相比,雜化有機-無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純相QW具有明顯優勢,包括溶液的可加工性、低溫製造和原子層精度。
  • Metal-air電池/ ACS Energy Letters/鋰離子和金屬空氣電池中單重態氧產生的機理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
  • 有機光伏電池中的超快電荷轉移過程|Nature Communications
  • Nature Energy:金屬所石墨烯基電化學電容器儲能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點開上方小程序,進一步點「推廣」即可充值導讀近日,中科院金屬研究所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及香港大學合作,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 在線發表題為「可調層間距、高效孔利用石墨烯薄膜的電化學電容儲能研究
  • 鎂空氣儲備電池「牽出」鎂礦股
    據相關媒體報導,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製的「鎂空氣儲備電池」,一亮相四川災區便引來廣泛關注。鎂空氣儲備電池能滿足一臺10瓦LED照明燈工作30天,或為200部智慧型手機充滿電。分析人士指出,鑑於鎂儲備電池的獨特優勢,其未來的普及將有望帶動金屬鎂需求的增長。
  • 性能大突破,鎂電登頂Nature Energy!
    隨著電化學儲能技術在社會中的快速發展和應用,需要開發集高能量、高功率和低成本為一體的新一代電池
  • 今日楊培東Nature Energy,Yuyan Shao等Nature Catalysis!
    在組裝好的NP上施加負偏壓後,配體會在NP融合過程中從金屬表面集體解離,並轉變為可逆的物理吸附狀態(突出顯示的黃色膦酸酯頭部基團)。Vpos和Vneg分別表示金屬粒子的正(陽極)和負(陰極)極化。配體層通過烷基尾部(藍色)的非共價相互作用以有序構型(由紫色雙頭箭頭指示)保持其穩定性。所得的金屬-NOLI催化劑為選擇性的CO2電轉化提供了獨特的催化口袋(C,黑色;O,紅色)。
  • 鎂二次電池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分析
    對二次鎂電池來說,正極可嵌入材料大都為無機過渡金屬化合物,集中為氧化物、硫化物、硼化物、聚陰離子化合物以及含硫導電材料等。  鎂主要在正極材料中進行嵌入和脫嵌,目前正極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找出能使鎂離子進行可逆的插入與脫嵌,並能在電解液中穩定存在的材料。正極材料的選擇一般集中在無機過渡金屬氧化物、硫化物、硼化物、磷酸鹽以及其它化合物上面。
  • 超分子材料Nature,姚彥Nature Energy,魔角石墨烯Nature述評丨頂刊日報20200720
    Nature Energy綜述:多價金屬離子電池的現狀及發展方向由於地殼中鎂、鈣、鋁和鋅等金屬元素的儲量相對較高,基於多價金屬的電池具有滿足未來大規模儲能需求的潛力。然而,多價金屬離子化學的複雜性導致了混亂的局面,技術挑戰,並最終導致大眾對這些儲能技術未來的商業化產生了懷疑和不確定性。
  • Nature Energy:太陽能電池的室外考驗
    c-Si基片表面製備了單斜2T疊層,然後利用矽異質結技術製備了c-Si底電池,再通過雜化沉積的方法均勻塗覆了鈣鈦礦頂電池● J-V曲線表明PCE為25.1%● EQE和1-R光譜響應表明在290~1100nm範圍內反射率低於2%,Jsc為19.8mA/cm2;1200~2500nm範圍內反射為15%,而其他光子均被吸收,從而使器件升溫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