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大突破,鎂電登頂Nature Energy!

2021-02-20 微算雲平臺


隨著電化學儲能技術在社會中的快速發展和應用,需要開發集高能量、高功率和低成本為一體的新一代電池。在許多鋰離子後電池中,利用二價Mg2+作為電荷載體的可充電鎂電池有望在體積能量密度和電池的成本方面提供實質性的改善,因為使用了地球上豐富的、高容量和更安全的無枝晶金屬陽極鎂。然而,功率密度一直是這項技術的阿喀琉斯之踵。這一挑戰的根本原因是二價Mg2+離子的固有特性:它擁有鋰離子兩倍的電量,而具有於鋰離子相似的離子半徑。因此,經典插層化學中的兩個基本過程,離子離解固態離子擴散,在室溫下是緩慢的。即使是最先進的插層陰極材料,如Mo6S8,也需要更高的溫度才能達到其理論容量。其他陰極材料在室溫下表現出快速的動力學,尤其是有機聚合物和層狀化合物,但實際上被發現可以存儲部分複雜的離子,如MgCl+和溶劑化離子。休斯敦大學姚彥和豐田北美研究所Rana Mohtadi 在Nature Energy上發表文章「High-power Mg batteries enabled by heterogeneous enolization redox chemistry and weakly coordinating electrolytes」,報告了一種涉及羰基還原(C=O→C-O−)的異構烯醇化化學,它繞過了解離和擴散的困難,實現了快速、可逆的氧化還原過程。這種動力學佔優的陰極與調節的、弱配位作用的硼團簇電解質相結合,可以在2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進行無枝晶的鎂電鍍/剝離。該組合提供的Mg電池提供的比功率高達30.4 kW kg−1,幾乎比最先進的鎂電池高兩個數量級。本文所闡明的陰極和電解液化學現象,推動了鎂電池的發展,並將加速這一低成本、安全的電池技術的應用。

圖1. 提出的陰極異相烯醇化氧化還原化學,反應過程和電化學曲線

圖2. 非均相烯醇化氧化還原化學對循環穩定性和陽極可逆性

圖3. MMC/(DME-G2)電解液的設計過程及電化學性能

圖4. Mg-PTO全電池在0.5 mol kg-1MMC / (DME-G2)電解液中的電化學行為High-power Mg batteries enabled by heterogeneous enolization redox chemistry and weakly coordinating electrolytes. Nat Energy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0-00734-0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0-020-00734-0

華算科技專注理論計算模擬服務,具有超強的技術實力和專業性。是唯一同時擁有VASP、Materials Studio商業版權及其計算服務資質和海外高層次全職技術團隊的正規機構!

相關焦點

  • 重大突破!Nature Energy:超1000圈的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要想取得突破,邁向應用,鋰枝晶和庫倫效率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這個Nature Energy如何來解決這兩個問題。三星先進技術研究所Yong-Gun Lee、Dongmin Im 和三星在日本大阪的研究中心的Yuichi Aihara合作在Nature Energy上發表文章「High-energy long-cycling all-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enabled by silver–carbon composite anodes」,作者在負極用了
  • 中國科大《Nature Energy》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濤教授、朱長飛教授團隊,與新南威爾斯大學的Xiaojing Hao教授等合作,發展了水熱沉積法製備硒硫化銻(Sb2(S,Se)3)半導體薄膜材料並將其應用到太陽能電池中,實現了光電轉換效率10%的突破。
  • 最新《Nature Energy》便宜又高效的電池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從廉價的含錳材料中製備的正極材料還呈現了優異的倍率性能與可逆陰離子氧化還原的共存。這項工作也說明了在完全有序化合物和無序化合物之間的廣闊空間中設計正極材料的巨大潛力。相關論文以題為「Ultrahigh power and energy density in partially ordered lithium-ioncathode materials」於2020年3月9日發表在Nature Energy上。
  • 多項性能超越人眼!仿生眼領域重大突破登上 Nature
    而這項研究最主要的突破是後側的半球形視網膜,從上圖可以清晰地看到密集排列的光敏納米線(Nanowire,模擬人眼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被固定在氧化鋁膜(Aluminium shell)的孔中。 聚合物插座(Socket)用於固定視網膜,確保納米線和背面的液態金屬線(Liquid-metal Wire)之間的電接觸。
  • 串列圓盤式納米發電機實現「藍色能源」器件性能新突破
    在此項工作中,研究團隊採用了一種易於實現的表面結構,在保證摩擦起電性能的同時有效降低了摩擦阻力,使得器件能夠很好響應低頻的波浪驅動,並極大提升了器件的耐久性。採用串列結構設計可在單個器件中集成多個圓盤柵格單元,通過擺式結構可有效吸收波浪的低頻機械能,並輸出高頻的電能,實現了「藍色能源」器件性能的新突破。
  • 能源周報:Nature、Nat. Energy等大合集
    因此,Li-O2電池具有出色的電化學性能,具有13 331/12 040 mAh g-1的大比容量,較低的氧釋放反應/氧還原反應過電勢(1.15 / 0.23 V)和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在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AEMFCs)中,控制離聚物水的攝取特別重要,在使電池性能最大化時,在每個電極中調整此特性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在這項研究中,合成了三種具有一系列物理性能的聚(降冰片烯)四嵌段共聚物離聚物,並將其結合到AEMFC陽極和陰極中。
  • Nature Energy:金屬所石墨烯基電化學電容器儲能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及香港大學合作,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 在線發表題為「可調層間距、高效孔利用石墨烯薄膜的電化學電容儲能研究」(Tuning the interlayer spacing of graphene laminate films for efficient pore-utilization towards compact capacitive energy
  • 催化周報:Nature、Nat. Catal.、Nat. Energy等大合集!
    測量結果表明,與分別使用小顆粒和大顆粒的兩種催化劑的簡單混合相比,當小顆粒和大顆粒被固定在同一碳載體薄片上時,會增加顆粒的生長。該催化劑具有光催化合成氨的轉化性能。這種優異的性能來自於石墨炔與鐵位點特異性的磁鐵礦的結合,導致催化劑內的價態轉變。結果表明,石墨炔在有效調節磁鐵礦活性和配位環境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而且磁鐵礦可以選擇性地形成兩種不同價態的四面體配位鐵和八面體配位鐵。
  • 《Nature期刊資料庫》正式使用通知
    《Nature》最新影響因子為43.07,訪問連結:https://www.nature.com/nature/。2.《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是一本多學科月刊,旨在將跨材料科學和工程學各個領域的前沿研究匯集在一起。材料研究是一門多樣化且發展迅速的學科,已從廣泛應用的工程重點轉移到對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等其他經典學科產生越來越大影響的位置。
  • Nature Energy:太陽能電池的室外考驗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 (KAUST)DOI:10.1038/s41560-020-00687-4背景介紹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有望實現超過單結器件的極限效率,但它們在實際環境中的戶外性能還未研究 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設計和性能● 首先在雙面無序金字塔織構的
  • Nature系列14篇,CO2還原Nat. Energy、趙宇亮Nat. Commun.丨頂刊日報20191106
    近來,CO2的電還原引起了相當大的研究興趣,但是,此過程需要很大的過電勢,並且可能導致生成的化學物質分解。而利用太陽能進行的CO2光還原提供了一種以化學燃料形式直接存儲太陽能的有效方法。遺憾的是,儘管自1978年以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CO2還原光催化劑仍存在穩定性差,太陽光可見光部分的效率低等問題。
  • 南京大學譚海仁教授最新Nature Energy
    面積為0.049cm2時,FSA添加後器件的Voc明顯提高,FF略有提高,而Jsc保持不變;最佳性能PCE=21.7%,Voc=0.85V,Jsc=31.6mAcm-2,FF=80.8%,與EQE結果一致;對65個器件進行測試,PCE呈窄分布,重複性好。2. 面積為1.05cm2時,FSA添加後最佳PCE為18.8%;性能分布更窄,平均Voc和Jsc以及對應的PCE均較高。
  • ACS Energy Letters.:扭一扭,MoS2的HER性能更出彩!
    MoS2納米卷是通過在80℃下將帶有襯底的平面雙層MoS2滴入2 mol/L KOH溶液中製成的。熱鹼性溶液可以蝕刻SiO2層,隨著液體的插入,在應力的作用下,部分薄膜彎曲離開平面,並在溶液中繼續捲成完整的納米卷。
  • 今日Nature Energy:超快鎂金屬電池
    豐田研究中心在鎂電池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4大電流密度下鎂金屬無枝晶沉積圖3e展示了Mg|Cu非對稱電池的沉積-溶解的電化學性能,即便在5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鎂金屬在MMC/(DME-G2)電解液中的沉積/剝離庫倫效率仍可以高達99.7%。
  • Nature子刊,今年首個IF就突破12分,明年或可衝18分
    來自WoS截圖今年是Nature Sustainability拿到的第1個IF,作為Nature子刊,首個IF就超12分,確實值得我們關注~期刊基本信息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https://www.nature.com
  • 今日Nature Energy:超快鎂金屬電池
    近日,美國休斯頓大學姚彥教授課題組聯合北美豐田研究中心在鎂電池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以「High-power Mg batteries enabled by heterogeneous enolization redox chemistry and weakly coordinating electrolytes
  • Force of nature是怎樣的一種人 | 譯 • 世界
    在Quora.com網站上查到force of nature更為詳盡的解釋(https://www.quora.com/What-does-the-force-of-nature-for-a-person-mean): "Force of nature" is an idiom.
  • 超分子材料Nature,姚彥Nature Energy,魔角石墨烯Nature述評丨頂刊日報20200720
    DOI:10.1038/s41586-020-2445-z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445-z 2.Hao Wu, et al. AM:界面層極化誘導法製備低結晶度超薄MOF膜實用超薄金屬有機骨架(MOF)膜具有優異的分離性能,但目前的製備方法在同時提高選擇性和滲透性方面仍然面臨挑戰。近日,天津工業大學仲崇立教授,天津大學王志教授,Michael D.
  • Energy等大合集
    然而,鋰硒電池由於硒與鋰的反應活性低,體積變化大,聚硒化物的穿梭效應導致容量快速衰減,阻礙了鋰硒電池的實際開發。最近,單原子催化劑因其獨特的電子和結構特性,最大的原子利用效率以及出色的催化性能而在電化學能量轉換和存儲方面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在這項工作中,研究者開發了一種合成鈷單原子/氮摻雜的空心多孔碳(CoSA-HC)的簡便方法。
  • 「海猿4」觀眾突破500萬 擊敗「羅馬」成功登頂
    「海猿4」觀眾突破500萬 擊敗「羅馬」成功登頂 三浦翔平     電影網訊(編譯/姬忠鵬)伊藤英明主演的超人氣電影《海猿》系列最新作《海猿4:勇敢的心》(導演:羽住英一郎)上映41天累計票房6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09億),觀影人數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