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Nature Energy》便宜又高效的電池材料!

2020-12-04 孜然學術

可充電電池的市場的快速增長,需要具有高功率,高能量且成本低的電池材料。近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Gerbrand Ceder教授展示了將電極材料中部分尖晶石的陽離子序列同過量的鋰結合,能夠同時實現超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基於以上分析,研究人員成功成功製備出了能量密度高達1100Wh kg-1,且放電倍率高達20 A g-1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從廉價的含錳材料中製備的正極材料還呈現了優異的倍率性能與可逆陰離子氧化還原的共存。這項工作也說明了在完全有序化合物和無序化合物之間的廣闊空間中設計正極材料的巨大潛力。相關論文以題為「Ultrahigh power and energy density in partially ordered lithium-ioncathode materials」於2020年3月9日發表在Nature Energy上。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0-020-0573-1

眾所周知,鋰離子電池(LIBs)中高能量密度的正極材料的已經成為了最近幾年的研究重點。雖然現如今最先進的層狀Li(Ni,Mn,Co)O2(NMC)正極材料已經獲得了優異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但進一步提高的能力有限。最重要的是,隨著LIBs工業每年產量增長約為1TWh,這就要求使用100萬噸鈷或鎳,從而對金屬資源造成重大壓力(最新《Science》前瞻:鋰電池中的鈷)。因此,由更加豐富的金屬製成的高能量密度正極材料對於維持LIBs的進一步增長至關重要,比如:富鋰層狀氧化物,陽離子無序巖鹽型正極,儘管已經擁有創紀錄的高能量密度,但快充能力略顯不足。

在設計正極材料時,因為具有緻密堆積的晶體排列,面心立方陰離子骨架最有利於實現緻密的儲能,為了獲得快速的Li+傳輸途徑和高功率密度,Li+和過渡金屬(TM)離子,應該在這個陰離子框架內得到最佳的位置,最優陽離子排列的標準是由最近發現的相互連接的低能遷移通道在促進快速Li+滲流方面的關鍵作用所啟發的,這種機制在電極材料結構上特別重要。

傳統的有序尖晶石正極材料已被廣泛研究,但LiMn2O4實際上只能在Mn2O4和LiMn2O4之間循環,那是因為每個TM的層狀類似物只有超過一半的Li含量,因此只能提供約480 Wh kg-1的有限能量密度。通過Ni取代Mn能夠產生能量密度更高的高壓尖晶石LiNi0.5Mn1.5O4,但在低壓時不能穩定在LiM2O4和Li2M2O4之間循環(M為過渡金屬離子)。帶有過量鋰的尖晶石,Li4Ti5O12(16.7%M位被Li取代)顯示出優異的倍率能力,但低壓時Ti3+/4+不適合正極使用。

在本文中,作者使用之前從未研究的策略,製備了兩個具有部分尖晶石序列的塊狀氟氧化物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即:Li1.68Mn1.6O3.7F0.3和Li1.68Mn1.6O3.4F0.6(LMOF03和LMOF06),能量密度高達1100 Wh kg-1,且放電倍率高達20 A g-1。值得注意的是,與理想的LiM2O4化學計量比相比,這些組合表現出陽離子過計量比(即它們的陽離子與陰離子比為3.28:4大於有序尖晶石的3:4),並且過量的Li部分取代了Mn,被用來增加0-TM通道的濃度,以獲得更大的容量和更好的Li+傳輸動力學。而且過量的鋰能夠與氟取代協同作用從而實現更高的鋰離子遷移率。重要的是,非傳統的高鋰含量和氟化作用是通過相互促進實現的。

圖1. 兩種氟氧化物LMOF03和LMOF06的結構和形態表徵

圖2.室溫下,LMOF03和LMOF06以50 mA g-1恆電流充放的電化學性能

圖3.LMOF03的氧化還原機理

圖4. 倍率性能測試

圖5.尖晶石狀結構中部分有序陽離子和陰離子局部環境的示意圖

在本文中作者證明了將部分尖晶石陽離子序列與大量的Li和F替代相結合對於實現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至關重要,獲得了超過1100 Wh kg-1(360 mAh g-1)的能量密度,近一半的容量來自O氧化還原過程。作者的發現為設計具有快速充放電和高能量密度的鋰離子正極材料提供了一個模型。(文:Caspar)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公眾號友好轉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Nature Energy:太陽能電池的室外考驗
    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戶外性能● 由於封裝材料的反射,封裝後器件Jsc下降0.5 mAc-Si帶隙隨溫度升高而變窄,鈣鈦礦帶隙隨溫度升高而變寬,通過優化鈣鈦礦在最高預期工作溫度下的電流匹配,從而降低TC● c-Si底電池的Jsc和EQE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鈣鈦礦頂電池的Jsc和EQE降低,從而使整體疊層電池的Jsc降低:在STC即25℃下的最佳鈣鈦礦帶隙在室外應用時可能不是最佳的圖4.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 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但是,製造矽的過程卻並不清潔,需要大量來自電廠的能量,而這些電廠又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但是,製造矽的過程卻並不清潔,需要大量來自電廠的能量,而這些電廠又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
  • 科研團隊取得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但是,製造矽的過程卻並不清潔,需要大量來自電廠的能量,而這些電廠又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
  • 南京大學譚海仁教授最新Nature Energy
    ,但由於窄禁帶混合型鉛錫子電池中高陷阱密度和易氧化性,其兼顧效率、均勻性和穩定性仍是一個難題。本文報導了利用強氧化性表面錨接兩性分子,在抑制Sn2+氧化的同時能鈍化鉛錫鈣鈦礦晶粒表面的缺陷,提高了窄帶隙子電池的效率、均勻性和穩定性。2. 單結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達到21.7%(認證效率20.7%),1cm2面積的全鈣鈦礦疊層電池認證效率為24.2%,0.49cm2和12cm2的實驗室轉換效率為25.6%和21.4%。3.
  • 科研團隊取得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鈣鈦礦薄膜是一種低成本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不僅可以用最少的能量生產,而且幾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高效地進行生產。」為了應對大規模量產這一挑戰,研究人員採用了他們最新發明的一項專利技術,即快速噴射等離子體處理技術(rapid-spray plasma processing)。這項技術使用帶有兩個噴嘴的自動化設備來快速生產鈣鈦礦薄膜。其中,一個噴嘴將鈣鈦礦化學前體所需的液體溶液噴塗到一塊玻璃板上,另一個噴嘴釋放一種等離子體高活性電離氣體。
  • 超分子材料Nature,姚彥Nature Energy,魔角石墨烯Nature述評丨頂刊日報20200720
    作者指出,提前對直接使用多價金屬作為負極材料進行判斷,對於電池技術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的潛在優勢至關重要,與此同時,針對這兩個方面都不能想當然,需要深入的分析和進一步的研究。2)作者隨後對電池負極材料、電解質和正極材料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總結,重點介紹了金屬負極的生長行為、庫侖效率以及正極儲存機理。
  • 關於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Nature Energy三連中
    C60被鈣鈦礦中的I離子進行了無意的n型摻雜,因此表現出高效的電子收集能力。由於錫的不完全氧化而形成的SnO2-x(x = 1.76)層由於存在高密度的Sn2+而具有雙極性載流子傳輸性質。C60/SnO1.76 ICL與具有低接觸電阻率的寬禁帶和窄禁帶鈣鈦礦子電池形成歐姆接觸。
  • 今日Nature Energy:超快鎂金屬電池
    鎂二價離子和電解液與正極材料相互作用較強,導致鎂離子的解離和擴散極為緩慢,因此很少有正極材料可以高效地儲存鎂離子。當前為數不多的可儲鎂的正極材料也只有在高溫和低電流密度下才能趨近理論容量。此外,鎂金屬能否在高電流密度條件下保持無枝晶生長,業界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因此,尋找到合適的電解液和正極材料讓Mg2+能夠快速地傳輸和存儲,將成為得到高功率鎂電池的關鍵。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 今日Nature Energy:超快鎂金屬電池
    鎂二價離子和電解液與正極材料相互作用較強,導致鎂離子的解離和擴散極為緩慢,因此很少有正極材料可以高效地儲存鎂離子。當前為數不多的可儲鎂的正極材料也只有在高溫和低電流密度下才能趨近理論容量。此外,鎂金屬能否在高電流密度條件下保持無枝晶生長,業界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因此,尋找到合適的電解液和正極材料讓Mg2+能夠快速地傳輸和存儲,將成為得到高功率鎂電池的關鍵。
  • Nature Energy:金屬所石墨烯基電化學電容器儲能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點開上方小程序,進一步點「推廣」即可充值導讀近日,中科院金屬研究所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及香港大學合作,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 在線發表題為「可調層間距、高效孔利用石墨烯薄膜的電化學電容儲能研究
  • 科學家發現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穩定
    科學家發現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穩定發表於:2014-01-09 00:00:00     來源:科技日報索比光伏網訊: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更加便宜。
  • 能源材料特刊推薦|NPG Asia Materials
    該刊內容涵蓋材料科學各個領域,重點反映發表亞太地區材料研究的進展和產出,發行方式為開放獲取(Open Access)。   NPG Asia Materials今年發表的能源材料特刊精選了一些光熱催化、電催化的相關文章,並對可再充電鋅電池以及有機光伏的最新進展進行了討論。特刊中還重點介紹了針對高性能、能源相關應用的納米結構材料的合理設計和製造。特刊包含了來自中科院化學所、理化技術研究所等研究院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作者的文章,歡迎免費下載閱讀。
  • 中國科大《Nature Energy》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濤教授、朱長飛教授團隊,與新南威爾斯大學的Xiaojing Hao教授等合作,發展了水熱沉積法製備硒硫化銻(Sb2(S,Se)3)半導體薄膜材料並將其應用到太陽能電池中,實現了光電轉換效率10%的突破。
  • 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原標題: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小龍)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更加便宜。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刊》上。
  • Nature重磅:5篇最新高分子材料綜述
    而催化劑高效的催化作用對於單體的合成、選擇性聚合反應的促進以及廢棄材料的循環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可持續聚合物材料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牛津大學的Charlotte K.Williams等人對利用可再生資源製備的可持續性聚合物做出了詳細的綜述。利用可再生資源生產的聚合物,其性能十分優越,但生產過程仍存在諸多挑戰,例如成本高,耐用性不足等問題。
  • Nature系列14篇,CO2還原Nat. Energy、趙宇亮Nat. Commun.丨頂刊日報20191106
    Wodtke等簡要介紹了依靠頻閃泵-探針概念對中性物質進行測量的表面上基元反應速率的最新實驗進展。 作者介紹了成功的測量方法背後的原理,並討論這些原理的最新應用。在特定但高度典型的表面反應(Pt上的CO氧化)的背景下討論了該主題,儘管進行了40多年的研究,但只有在進行速度分辨動力學的實驗成為可能之後,才可以澄清該問題。
  • 美科學家找到更便宜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材料
    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德雷克賽爾大學的科學家花費5年時間,聯合研發出一種新型陶瓷材料,設計出一種獨特的太陽能電磁板,比現在市場上使用的電池板更便宜、效率更高,製造時間更短,不僅能利用紫外線,而且還能利用可見光和紅外線。
  • 碘化銅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