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寧夏兩農民種植60畝螺絲菜顆粒無收!

2021-01-09 寧夏日報客戶端

賀蘭縣的徐師傅、袁師傅在鹽池縣高沙窩鎮,包了60畝地種螺絲菜。今年8月上旬和下旬,他們給螺絲菜追「黃金鉀肥」,沒想到,螺絲菜地面菜葉陸續出現枯黃、死苗……難道是施用的肥料有問題嗎?為此,徐師傅等人向鹽池縣農牧局投訴,經鑑定,肥料有效成分不足,死苗原因較多。徐師傅、袁師傅就損失數次與賣肥料的肖師傅協商,均未有結果。

施肥後,60畝螺絲菜沒有收成

徐師傅和袁師傅是賀蘭縣常信鄉人。因為老家有種植螺絲菜的習慣,加之有一定的種植經驗、螺絲菜市場穩定且收益較好,2017年,徐師傅先在鹽池縣高沙窩大疙瘩村包了沙地種螺絲菜。2018年,袁師傅決定在當地種螺絲菜。 

今年3月底,徐師傅在大疙瘩村種了20畝覆膜螺絲菜,袁師傅種了40畝的大地螺絲菜。8月初,螺絲菜長勢喜人。為了有個更好的收成,8月上旬,兩人把7月底從賀蘭縣買的20袋滴灌肥「黃金鉀肥」給螺絲菜施上。「沒想到追過肥的菜,慢慢出現了菜葉枯黃的情況」,著急的徐師傅二人紛紛打電話追問賣肥的肖師傅,對方稱「繼續用,肥沒問題。」8月下旬,他們又施了一次肥,螺絲菜長勢不僅沒有好轉,反而繼續不斷枯黃、死苗。 

10月17日上午,記者在鹽池縣高沙窩鎮螺絲菜的地頭看到:隨機拿鍬在徐師傅的地裡挖了多處發現,出土的螺絲菜地下根部多數沒有結出塊莖,還有的地下根部已經變成深褐色,已乾枯死亡。在地勢相對低洼的袁師傅地裡,隨機挖出的螺絲菜,地下根部雖然較長,但多數也沒有長出塊莖,而長出來的只有是小手指粗的,挖出來市場上沒人收購。而緊挨著徐師傅、未施肥的鄰居家的螺絲菜,用鍬挖出來都帶有塊莖,大的有拇指粗。 

「我們這60畝地沒有一分收成。」徐師傅和袁師傅不約而同地說,和他們一塊兒在大疙瘩村種螺絲菜的另位兩位農戶馬上就能收穫了。

鑑定後,「黃金鉀肥」有效成分嚴重不足

由於施肥後出現的枯黃、死苗的情況,徐師傅和袁師傅認為肥料有問題,於9月14日向鹽池縣農牧局種子管理站投訴。 

該站張站長接到投訴後,她建議當事人做肥料鑑定,同時邀請專家做田間鑑定。9月26日,自治區農科院肥料方面專家會同賀蘭縣農技推廣站、鹽池縣農技推廣站的專業技術人員,到田間實地察看,綜合實際情況,並於9月26日出具書面鑑定報告。 

期間,徐師傅二人委託寧夏四季鮮農產品質量檢測有限公司的「黃金鉀肥」的檢測結果也出來,顯示為:總氮含量為0.32%(正常值為20%),氧化鉀含量為6.41%(正常值為36%),磷、氯離子、縮二脲都未檢出。 

10月17日下午,鹽池縣種子管理站張站長向記者提供了書面鑑定報告。鑑定結論為:肥料有效成分不足,對螺絲菜後期的生長發育、塊莖膨大都有一定的影響;另外,螺絲菜的乾枯與死亡與土壤殘存菌群如根腐病、氣候、地勢低洼、土壤肥力不足等有關。 

對於這個鑑定結論,徐師傅二人不太認可,他們認為:「購買的劣質肥是致苗死亡的主要原因,肥料中肯定有致苗死的重金屬元素,或其他成分」。他們將委託再做檢測。

協商後,雙方意見未達成一致

鑑於徐師傅二人及賣肥料的肖師傅均是賀蘭縣居民,鹽池縣種子管理站張站長建議,雙方當事人先自行協商,看能否解決。於是,徐師傅二人和肖師傅前後協商三次,未能達成一致意見。10月16日,鹽池縣種子管理站約雙方當事人並從中調解,但分歧太大,調解並不成功。 

記者在鹽池縣農牧局張站長出具的投訴調解書上看到:徐師傅二人訴求的損失分別為16萬元和22萬元,賣肥料的肖師傅答應賠償1000元/畝。「我們的損失是可以算出來的」,徐師傅給記者算了筆帳:一畝螺絲菜種植成本1300元左右,每畝按3000斤產量、3元購價算,收入9000元。「我的是20畝地,收入近20萬元。」徐師傅說,他們也想能通過協商解決這件事,並已做出了讓步。 

對此,賣肥料的肖師傅向記者表示,他得知賣的肥料是有效成分不足的肥後「非常慚愧」。他從事農資化肥經銷20多年,平時進貨渠道都是中石化等大企業。當時賣出的「黃金鉀肥」,是一個操外地口音的人上門推銷的肥料,他妻子共進了30袋,每袋按125元賣出,沒有寫下票據,只簡單留了個聯繫方式,除了賣給徐師傅二人,剩下10袋的賣給零散農戶。「肥料檢測報告出來後,我們也很害怕」,當他和家人再次試圖聯繫供貨方時,對方手機號已變成空號,「我們也是『冤大頭』。」 

「我們認了,肥料確實有問題」,肖師傅表示,他願意賠償,因為賣出去的肥料確實對螺絲菜生長產生不利影響。「但鑑定報告裡也提到了根腐病、氣候和土壤等因素,肥料並不是導致螺絲菜死苗的決定性因素。」他說,要賠償徐師傅二人的全部損失,他和家人無法接受。

維權後,相關部門將聯合追查

據賣肥料的肖師傅介紹,賣出去的肥被檢測為有效成分不足後,他和家人特意從網上查了一下肥料生產廠家,發現根本就查不到。因為肥料的問題,賀蘭縣農牧局也已介入,該局執法大隊發函請「黃金鉀肥」的生產地北京市協查確認企業肥料生產登記證號,對方回函確認沒有「北京市億農達諮詢有限公司」,該企業的肥料登記證號也不存在。據悉,該縣農業執法大隊根據《肥料生產登記管理辦法》將對肖師傅進行處罰。同時,該縣市場管理局也已介入此事,追查「黃金鉀肥」。 

38萬元的賠償是否合理?記者從賀蘭縣農牧部門了解到,今年該縣的螺絲菜種植面積1萬畝左右,集中在立崗、金貴兩個鄉鎮。入夏以後,前期高溫加後期多雨天氣,整體產量下降30%-40%,平均畝產1600-1700斤,往年差不多在3000斤左右。按照市場收購價,剛上市3元左右,最近大量上市價格在2.5-2.6元,估算畝收入4000元左右。 

截至記者發稿時,徐師傅二人決定繼續主張他們的權益,賀蘭縣農牧部門會同縣市場管理局準備出手追查「黃金鉀肥」。新消息報將繼續關注這一事件進展情況。(記者 張豔麗)

相關焦點

  • 1400畝穀子「顆粒無收」,烏蘭察布40戶農民血本無歸,種子商至今仍未回應
    與他一起種植「黔谷一號」的還有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察右前旗、興和縣的39戶農民,累計超過1400畝。農民們等著盼著,卻發現穀子生長異常,面臨顆粒無收的窘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這40戶農民多數將矛頭指向種子。
  • 30天就能收穫,有人一畝年收入5萬元,是農民種植新風口嗎?
    為了保險起見,筆者最近也諮詢並且走訪過一些農友,發現了還不錯的種植品種,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轉型的農民朋友們起到幫助。 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開闢個菜園子,種上一些自己喜歡吃的菜,而蘿蔔則是大部分農民都會種的一種菜。畢竟在民間,蘿蔔自古就有著「小人參」的美譽,民間有句俗語就是這麼說的「十月蘿蔔賽人參」。
  • 曾經畝收入超萬元的農作物,農民堅持種植5畝,能賺多少錢?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5畝淨賺5000元,為什麼堅持繼續種植?「今年白朮行情一直下滑,批發價每公斤12元左右,平均每畝毛收入不足4000元,去掉成本種苗、肥料、人工等成本,每畝收入1000元左右。」村裡的劉大叔說道,今年,他種植5畝白朮獲得大豐收,到了白朮收穫季節,面對低落的行情,5畝白朮純收入在5000元多,讓他依然高興不起來。「2017年,白朮行情是最好的一年,收購價在公每斤26元以上,平均每畝收入在10000元以上。」劉大叔介紹,前幾年,由於白朮行情特別好,當地村民們紛紛跟風種植,一些租地大戶種植面積達到數百畝,造成白朮市場供大於求,白朮價格一直下滑。
  • 連續3年漲價,種植一畝利潤至少上萬元,多數農民卻不願種植
    導讀:連續3年漲價,種植一畝利潤至少上萬元,多數農民卻不願種植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增強,很多傳統的保健食材及藥材也水漲船高,於是很多從事傳統種植的農民朋友也開始轉型去種植藥材了,一度使藥材種植成為了十分火的種植項目,像前幾年的黑枸杞、天麻、金銀花等藥材的種植就是如此,有大批量的農民湧入
  •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投入成本小,2畝淨賺9000元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投入成本小,2畝淨賺9000元!「玄參畝產量5000斤左右,目前鮮品收購價格在每斤1元,去掉每畝種苗、肥料等投入成本費用500元,一畝玄參淨賺4500元,比種植其他農作物賺錢多。」村裡的趙老闆說,他種植2畝玄參獲得大豐收,減去投入成本1000元,2畝玄參淨賺9000元讓他感到很滿足。「種植玄參投入成本小,管理方便,特別適合當地農村農村種植。每年春季,移栽玄參種苗之後,日常管理只需做好除草工作就行。」趙老闆透露,玄參繁殖較強,一畝地需要種苗120斤,按照種苗每斤0.3元,種苗投資費用360元.再加上每畝肥料費用140元左右,每畝投資費用在500元左右。
  • 愛政村農民種植月莧草增收
    東北網綏化11月6日電海倫市愛民鄉愛政村規模發展月莧草種植,使其成為一項富民產業。  從1993年開始,這個村農民開始試種月莧草,但都是小打小鬧,沒有形成規模,直到1998年,村裡與吉林省舒蘭市植物油廠聯繫,廠家提供種子,全村種植2000畝,收到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農民種植月莧草的熱情逐年高漲,也使一大批農民通過種植月莧草發了家。
  • 螺絲固位種植修復體螺絲通道封閉材料的研究進展
    目前研究顯示粘結固位和螺絲固位種植修復體在邊緣骨吸收、修復併發症和種植體存活率等方面沒有明顯差別。 螺絲固位修復體因其易於拆除維護等優點,受到臨床醫生的青睞。目前有一些對螺絲固位進行改良的方法,如口外粘結後再口內進行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等。但無論何種改良方式,修復體螺絲通道始終需要材料進行封閉。
  • 「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及提名獎候選人開始公示
    曾獲得全國少年工作優秀工作者、6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寧夏人物等榮譽稱號。6.柳登旺,男,漢族,1931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寧夏農墾局原局長。1952年,他追隨農墾大軍投入前進農場的創建和開發,從此把全部心血和汗水傾注在了寧夏農墾事業上。他任寧夏農墾局局長期間,大力推動把農墾30萬畝耕地由低產田改造成為了高產田。
  • 秋來杏李滿枝頭——溫宿縣綠疆園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領農民種植...
    特色種植開啟致富新路「這裡曾經是一片鹽鹼地。2000年,我們100多戶移民來到這裡開荒造田,主要種植棉花等經濟作物。2014年溫宿縣佳木鎮杏李試種成功後,第二年,我就跟著田開建理事長學種杏李。去年杏李掛果產量雖然不高,但大家都很開心。今年我家的55畝果園產了30餘噸,收入大概在50萬元左右,估計能把前期的全部投資收回來。」果農劉玉堂自信地說。
  • 今年大慶新增水田12.5萬畝 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
    種植結構調整可以轉變我市農業生產方式,有助於提高我市農業整體經營效益,進而實現農民增收。那麼,今後我市農業種植結構將調什麼?怎麼調?  微閱讀  我市將減少多少玉米種植面積?2016年我市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平臺,減少玉米種植169萬畝,但玉米種植面積仍佔我市農田耕種面積的80%,是絕對的主導作物。  那麼,農民種植玉米的經濟效益怎麼樣呢?記者採訪了肇源縣託古村會計林範江。林範江告訴記者,託古村目前玉米和水稻的種植面積各佔50%,種植結構明顯正在向偏重水稻方向發展,種植水稻經濟效益比種植玉米具有明顯的優勢。
  • 市面上菜心賣得這麼貴,都賣8元一斤了,種植一畝利潤收入多少
    在我國南方,一年四季均可種植,因為南方氣候溫暖,比較適合菜心一年的種植生長。在市面上菜心價格也貴得驚人,都賣8元一斤了。那麼,種植一畝菜利潤收入多少呢?下面為大家分析。菜心種植畝成本與利潤分析如下:一、一畝地菜心成本分析種植一畝地菜心成本是很低的,分為兩種分析,一種是自己有地種植的,另一種是租地種植的。
  • 海南多管齊下改良海水倒灌地 萬畝鹽鹼荒地變良田
    2014年,海南先後遭受超強颱風「威馬遜」和13級颱風「海鷗」的雙重襲擊,致使島內4萬畝良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海水倒灌,其中以文昌市羅豆農場和鋪前鎮的災情最為嚴峻,有1.6萬多畝田地瞬間由良田變成了鹽荒田。「颱風過後,地裡到處是白茫茫一片,很多土地上寸草不生。」文昌市鋪前鎮潭欖村村民林明煥回憶:「村民們嘗試著在地裡種莊稼,但是顆粒無收。」
  • 種植致富經:90後農民種稀罕水果,10畝地1年收入80萬!10元1個畝產8000個!
    農村生活的大多數農民不一樣,90後農民王傑認為掌握土地資源的農民致富的機會非常多,關鍵在於怎樣經營農業種植項目。他認為農民如果隨大流種植,別人種植什麼自己也種植什麼,發大財的希望肯定渺茫,即便是賺得到錢,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利潤也非常薄。
  • 從"窮棒子互助組"到新型農民合作組織的歷史跨越
    展現在記者眼前的是28座現代化鋼架混凝土溫室,每座佔地0.74畝,造價9.3萬元。建這些溫室除少量群眾集資外,主要是國家農業開發項目投資。負責技術指導的西藏農科院的周強說:「第一茬新菜已陸續上市,賣得很好,我們給群眾承諾,一個棚一年收入超萬元。」
  • 「西安最美農民」之二:70後郭新興的「農機夢」
    在許多人眼裡幹農活當農民是很辛苦的,但是在郭新興看來,農民是自由的,幹農機行業是快樂的。郭新興的父親郭解放是農業社時期最早的拖拉機手,由於從小受父親薰陶愛上了農業機械,這一愛就是近30年,從小時候父親修車時遞個扳手螺絲一直到現在自己擁有的幾十輛農機具,郭新興執著的追求自己的農機夢。
  • 植物界的「石油大王」,出口價格80元一斤,農民卻不肯種植!
    植物界的「石油大王」,出口價格80元一斤,農民卻不肯種植!植物界的石油大王你聽說過嗎?但在我國隨處可見,但是卻沒有人種植,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種植物叫做蓖麻子,蓖麻子在國外經常是供不應求的狀態,之所以在國外價格高昂。
  • ...到歐美地區……在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許許多多的農民正在廣袤...
    「十一五」期間,廣西累計投入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29.94億元,共實施土地治理項目351個,改造中低產田276.08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1.98萬畝,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16.04萬畝,新增和改善除澇面積60.28萬畝,新增耕地面積53.16萬畝,改良土壤140.53萬畝,共扶持了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160個。
  • 這種菜一年收割20次,生長速度非常快,農民種植它,年收入十幾萬
    這種菜一年收割20次,生長速度非常快,農民種植它,年收入十幾萬!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有很多的人都非常注重飲食,很多的人經常在飯店裡面大魚大肉都覺得非常的厭煩了,而且現在很多的人都非常注重養生,越來越多的人都非常喜歡吃蔬菜。
  • 海馬「重傷」惠州農作物 農戶可能顆粒無收
    「這些在成熟期又未完全成熟的稻穀被水淹得厲害,將面臨腐爛的危險,農戶可能顆粒無收。」23日,惠州市農業局種植科科長黃觀橋告訴記者,颱風過後,惠東縣稔山鎮竹園村大片的水稻都被大風颳倒在地,田裡的積水十分嚴重。   據統計,截至23日10點,惠州市農作物直接經濟損失為2.30億元。
  • 濰坊壽光「菜王」王樂義和他的「蔬菜聯合國」
    中新網濰坊10月21日電 題:(十九大代表風採)濰坊壽光「菜王」王樂義和他的「蔬菜聯合國」  記者 李欣  烏克蘭大櫻桃、黑寶石李子、太空椒;美國的工廠化育苗、以色列的節水滴灌、荷蘭的花卉種植、韓國的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服務;遠銷俄羅斯、美國、日本、韓國的「樂義」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