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普愛思鋪天蓋地的廣告,讓不少人認識了這種宣稱可治療早期白內障的滴眼液。近日,莎普愛思的有效性再被國內眼科專家質疑。記者就此採訪省內眼科專家了解到,目前診療常規和專家共識,手術是治療白內障唯一有效手段。
用了兩萬元的藥,最後還得手術
今年80歲的劉老先生,確診白內障已有四五年時間了。確診時醫生告訴他,白內障只能通過手術治療,並沒給他開藥。但是無論家人怎麼勸解,一直懼怕做手術的劉老先生都不肯治療。一年前,他開始使用莎普愛思。「實在難受的時候就滴一下,感覺好像有點用。」不過,劉老先生的視力依舊每況愈下。近段時間連兩米外的東西都看不清了。
作為非處方藥物,莎普愛思非常容易在藥店或網上商城購買到,而且有藥店表示該藥品為廣告藥品,銷量不錯。儘管其說明書上標明適應症是早期老年性白內障,但購買者卻並不局限於白內障患者。在一家網上藥店記者注意到,一位購買者評價稱「家裡老人常用,飛蚊症非常明顯改善。」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邊廣慶,經常在門診中碰到自行使用藥物治療眼部疾病的患者,其中約兩三成的患者,都使用過莎普愛思。「醫院是不會給開這種藥的,都是患者從藥店等地自己買來用的。」他說,目前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有效手段就是手術,藥物治療白內障療效並不十分確切,也不會推薦患者使用。
「有患者前後用了兩萬多元的藥物治療白內障,最後沒辦法還是做了手術。」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副主任醫師劉冬梅教授說,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治癒白內障或完全阻止或延緩白內障的發展。
「莎普愛思宣稱對早期老年性白內障有效,並且廣告中用症狀替代疾病,很容易誤導人購買使用,不僅會延誤白內障的治療,還會耽誤其他眼部疾病。」劉冬梅說,如果輕信廣告自行用藥,很容易帶來不良後果。
廣告遭質疑,藥企稱藥物安全有效
近日,醫學網站「丁香醫生」發布《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一文,公開質疑莎普愛思藥效及廣告宣傳。文章稱,莎普愛思單是在 2016年一年就賣出了2800萬支,年銷售額7.5 億人民幣,但眼科醫生對該產品的有效性卻存在廣泛質疑。該文一出,莎普愛思滴眼液瞬間陷入輿論旋渦。
據了解,該藥並非第一次被質疑。早在2013年,就有醫生公開指責莎普愛思滴眼液廣告誇大療效,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微博認證為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眼科主任的崔紅平醫生,公開指責莎普愛思滴眼液,呼籲大眾不要被假藥害瞎了眼。
據悉,2004年國家藥監局批准將莎普愛思眼液轉換為OTC藥物,據媒體報導,此後該藥多次因涉嫌虛假宣傳,曾在多地上過黑名單。而在最新的廣告當中,「早期老年性」幾個字也被模糊處理,對此專家也質疑其有故意擴大消費群體的嫌疑。
12月4日,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回應質疑。苄達賴氨酸(莎普愛思滴眼液的有效成分)首先由Angelini製藥集團於1983年在義大利上市。此後國外學術研究文獻肯定了苄達賴氨酸的抗白內障作用,認為該藥作為醛糖還原酶抑制劑,對糖性白內障與早期老年性白內障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根據莎普愛思公告,當年苄達賴氨酸滴眼液項目在國內完成II期、III期臨床試驗,總有效率為73.73%,Ⅲ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0.5%苄達賴氨酸滴眼液對延緩老年性白內障的發展及改善或維持視力有一定的作用,療效確切;是一種安全的、有效的新型抗白內障新藥。1998年底取得國家藥監局新藥轉正式生產批件。
同時公告稱,在廣告宣傳方面,莎普愛思滴眼液視頻廣告內容符合《廣告法》的相關規定,並取得了相關藥品廣告批准文號或在該廣告發布地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了備案。
手術仍是白內障唯一有效治療手段
「臨床試驗是藥品上市的必要步驟,其公告中聲稱的臨床試驗結果,並不足以作為其有效性的佐證。」劉冬梅說。
據劉冬梅介紹,目前至少有40多種抗白內障藥物在世界各國臨床使用,證明其有效性的直接證據甚少。儘管有一些製劑在動物實驗中已證實可抑制白內障的形成,包括苄達酸、泛硫乙胺和維生素類抗氧化劑,但仍缺乏有效的臨床證據。
「晶狀體中的蛋白質變性是一種不可逆的過程,晶狀體一旦發展為白內障後,無論用什麼藥物也不能將變性的蛋白質,恢復成原先的清沏透明狀。」劉冬梅說,早期白內障經藥物治療後,晶體混濁即使沒有發展,也不能完全肯定是藥物治療的結果,因為白內障的早期進展至成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有可能自然停止於某一發展階段而不至於嚴重影響視力。換句話說,目前診療常規和專家共識都認為,白內障唯一確實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治療。
邊廣慶說,白內障早期手術為宜,不可等到「成熟」,延誤治療很容易引起繼發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視力,甚至造成失明。與此同時專家提醒,滴眼液也不可隨意使用。邊廣慶說,眼部疾病儘快到醫院檢查對症治療才是關鍵。
(齊魯晚報記者 王小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