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評論】斯諾登去留是什麼問題?

2021-01-21 央視新聞

斯諾登在俄羅斯為期一年的臨時避免許可已經到期,普京總統會不會允許他繼續留在俄羅斯?他會不會選擇另外一個國家作為繼續挑戰美國網絡監控的戰場?這已經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他毫無疑問地會選擇留在俄羅斯。


對於新聞媒體來說,解讀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有什麼意義呢?恰恰是這個答案非常確定的問題,折射出當前美俄關係的重大變化,這一變化造成的許多問題是我們所不能不關心的。


斯諾登在俄一年:從「一個麻煩」到「一個立場」


一年前,斯諾登出逃俄羅斯,應該算是美俄關係當中的一樁意外事件——至少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俄羅斯情報機關策劃了斯諾登的出逃。那時候莫斯科選擇把斯諾登留在自己的土地上,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兩條原則。一是俄羅斯不贊同美國試圖主宰全球網際網路,這既是道義問題,也是安全問題;另外一條則是俄羅斯長期以來的外交習慣,斯諾登事件算不上大事兒,越是這樣,就越不能給美國這個「面子」。在俄羅斯看來,小事兒上妥協,換來的收益絕不會多大,卻要付出被全世界「看扁」的代價,好不划算。


一年後,斯諾登在俄美關係框架下還是一件小事兒,不過,已經成了一件無論如何都不能妥協的小事兒。一則,即使在斯諾登事件發生後,美國也不曾改變自己全球監控的霸道行徑,這就強化了斯諾登的道義性,同時也強化了俄羅斯庇護斯諾登的道義性。一年前,只是慈善,而現在,面對毫不收斂的美國,保護斯諾登則成了義務,含糊不得。二則,在烏克蘭內戰以及馬航MH17墜毀問題上美俄爭鬥正酣,當此之時,俄羅斯更加不能承受在任何事情上向美國妥協的代價。某種意義上,現在倘若斯諾登提出離開,也會被俄羅斯以各種方式阻止,不是因為斯諾登多受歡迎,而是因為不能讓美國把斯諾登離開俄羅斯描繪成普京的妥協。這使得保護斯諾登又涉及到了普京的信譽。


一年過後,斯諾登還是美俄之間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變化,但這個問題的性質已經變了,斯諾登已經從一個問題、一個麻煩變成了一個立場、一個原則。這種變化的背後是美俄關係近年來的巨大調整。


美俄爭鬥不止:冷戰到底結束了沒有?


美國總統歐巴馬宣稱,不會對俄羅斯發動新冷戰,這句話某種意義上並沒有錯,因為按照很多美國人的理解,冷戰根本沒有結束,只要俄羅斯還是唯一可以在軍事上毀滅美國的國家,冷戰就不會結束。


對於俄羅斯來說,有那麼一段時間,在大多數俄羅斯人看來,冷戰的確已經結束。而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俄羅斯人還相信這一點了。斯諾登、烏克蘭、馬航MH17……都不是美俄冷戰的導火索,那條導火索一直都在燃燒,這些不過是嗤嗤冒火的導火索上竄出的火星罷了。

文|央視特約評論員 葉海林


編輯|叢婷婷 何應竹

相關焦點

  • 斯諾登「攪動」香港:留也不是,去也麻煩
    斯諾登「攪動」香港:留也不是,去也麻煩 ○本報記者 張慧 《 青年參考 》( 2013年06月26日   07 版)
  • 在俄羅斯七年的斯諾登現在怎樣了
    俄羅斯收留了斯諾登7年。斯諾登還是安全地活著,普京收留斯諾登是賺了還是賠了,不好說,實際上,在斯諾登的問題上,真正賺了的是兔子,因為斯諾登的第一個庇護點在香港。而且在香港待了三個星期。俄羅斯收留斯諾登更多地是為了丟美國人的臉,因為一個中央情報局技術分析員很難知道什麼核心情報,特工出身的普京深知,間諜最大的價值在於潛伏,屬於「一次性」商品,一旦暴露就一文不值,再就是斯諾登的「叛變」屬於個人主動辭職(而非叛逃)。他的價值更加不值錢。愛德華·斯諾登,現年37歲。前美國中央情報局技術分析員。實在是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和目的叛逃美國的。
  • 李環專欄:斯諾登為什麼選擇香港?
    斯諾登仍留在香港,港人發起遊行聲援,美國開始了「抹黑」行動,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回看此次事件曝出的過程,是什麼原因促使斯諾登選擇了香港,而不是其他任何的地方?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恰如斯諾登自己所言,之所以選擇避走香港,是因為「香港是出名自由的地方,有很強的言論自由傳統」。其實,香港的言論自由不光體現在高度的新聞自由上,還體現在這個城市的開放性、包容性上。
  • 斯諾登接受電視採訪 稱外星人已控制美政府
    央廣網北京1月2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美國「稜鏡」監視項目曝光者愛德華·斯諾登日前接受了北德意志廣播電視臺一名記者的秘密採訪,地點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這是斯諾登離開香港赴俄羅斯後首次接受媒體採訪。採訪過程長達30分鐘。北京時間今天上午,該節目在德國一檔電視脫口秀節目中播出。斯諾登再次亮相媒體又透露了哪些驚人信息?
  • 美國恐嚇報復香港:放走斯諾登影響香港免籤證
    23號,斯諾登通過合法的正常渠道離開香港,前往莫斯科。此後,美國政界和輿論界不僅迴避斯諾登爆料的入侵香港網絡問題,還紛紛指責香港不合作,猜測香港政府按中央指示放走斯諾登。美國官員甚至威脅香港,稱因未能在斯諾登事件上密切合作,香港加入美國免籤計劃將受到影響。香港民眾和媒體對美國的恐嚇感到憤慨,批評美國不光彩。斯諾登離開香港前往俄羅斯,令美國政府惱羞成怒。
  • 斯諾登首次接受電視採訪 爆外星人早已控制美國政府
    央視駐德國記者朱達:首先他談了為什麼會變成一個告密者,因為他曾經親眼看到美國國家安全局當時的局長克拉伯在國會面前撒謊,斯諾登認為如果一個情報人員自己可以在工作和法律面前撒謊的時候,這個人就已經沒有救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斯諾登就決定要做一個告秘者,他認為公眾有權力知道美國情報部門的計劃是什麼?為什麼美國政府要收集他們名字等相關的資料情況。
  • 逃往俄羅斯的斯諾登,美國恨之入骨,現在他過得怎麼樣?
    斯諾登曾經在美國安全局工作,在2013年向外界曝出多項美國政府的醜聞,通過facebook、谷歌等軟體搜集個人信息,並且侵入國外計算機,如香港中文大學等等,這一事件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軒然大波,美國立馬通緝斯諾登,可惜斯諾登已經跑了,最後俄羅斯收留了他。
  • 澳門日報:斯諾登事件衝擊美俄關係
    因此,斯諾登事件已對美俄關係造成一定影響,如果繼續發酵,雙邊關係可能進一步受到衝擊。  文章摘編如下:  今年以來,美俄都在努力改善曾因敘利亞、人權等問題而惡化的雙邊關係,繼今年6月八國集團峰會期間,歐巴馬與普京舉行峰會後,兩國還計劃於9月初在聖彼得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再度安排美俄首腦會晤。
  • 《央視財經評論》 20130902 誰讓液氨再闖禍端?
    今年6月吉林一家禽業公司特大事故也看到了液氨的身影,奪去了百餘人的生命。不到三個月,為何再釀慘劇?事故頻發的背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約評論員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鐵民、著名財經評論張鴻共同評論。  上海一企業液氨洩漏,導致15人遇難、25人受傷。出事冷庫樓上就是職工宿舍,難道是公司員工不了解液氨的危險性?
  • 斯諾登:外星人向地球發信息 可地球人讀不懂
    ,但也成為了時常出現在話題榜上的世界名人——感覺上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出來「爆料」點什麼(比如說這1、2、3、4),甚至還曾力挺蘋果跟美國政府「對著幹」;另外,他還有了自己的紀錄片。而這一次,斯諾登超越了人類文明,開始點評外星人了!日前,愛德華-斯諾登參加了Neil DeGrasse Tyson主持的美國播客節目StarTalk;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在沒有得到安全保證的情況下斯諾登當然不會回到美國參加節目,他使用了一個安裝在機器人上面的顯示器來代表自己參加節目,主持人DeGrasse Tyson稱之為:「輪子上的iPad」。
  • 美女間諜向斯諾登示愛 稱:你願意娶我嗎(圖)
    ,並大膽求婚說:斯諾登你願娶我嗎?此消息一出立馬引起熱議,甚至有好事的網友留言評論,希望他倆在一起。也有網友稱,如果這兩個人成了一對,那就可以組成一個超級間諜家庭了。  安娜大膽示愛,向斯諾登求婚  要論安娜和斯諾登的名氣,兩人可謂不相上下,安娜·查普曼作為俄羅斯的老牌間諜,一直在美國從事房產經紀的工作作為掩護,大量收集情報傳回俄羅斯。2010年安娜的身份露餡,她向美國政府承認自己是間諜。
  • 流亡的斯諾登:為自由而失去自由
    儘管曾在接受採訪時真情流露,說在這個世界上最想去的地方是自己的家,又說自己最屬意的避難之地是巴西,但斯諾登最終還是向俄當局提出了延長停留期的申請,並已獲準繼續在俄羅斯居留三年。2014年1月24日,愛德華•斯諾登舉行網上直播答問會,就網友關心的監控相關問題回答了提問。他在答問中強調,自己「沒有盜取過任何密碼」。
  • 川普要特赦斯諾登?
    他就是因為在2012年時向全世界曝光了美國政府監聽本國公民以及美國盟國的政府政要的「稜鏡項目」,而被美國政府全球通緝,不得不躲在俄羅斯避難的愛德華·斯諾登。從美國流行社交網站「推特」上的熱門貼文來看,將特赦斯諾登這一話題在這兩天炒熱的並不是什麼普通人,而是川普所屬的美國共和黨的資深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
  • 斯諾登:外星人向地球發信息,可地球人讀不懂
    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監聽醜聞的愛德華·斯諾登現在雖然仍在俄羅斯過著政治避難的生活,但也成為了時常出現在話題榜上的世界名人——感覺上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出來「爆料」點什麼(比如說這1、2、3、4),甚至還曾力挺蘋果跟美國政府
  • 斯諾登思鄉心切 希望回到美國:不接受重罪指控
    據新華社莫斯科3月12日電 俄新社12日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承包商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在布魯克林音樂學院視頻會議上表示
  • 斯諾登回憶錄上市:「稜鏡門」事件和斯諾登的流亡之路
    《永久記錄》這本書講述了斯諾登獨特的人生經歷,是關於這個「在網上長大」的聰明的年輕人,最完整和最深刻的記錄。回憶錄的寫作涵蓋了斯諾登從出生到現在的生活軌跡,從田園詩般的童年印象,到跌宕起伏的情報工作。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斯諾登的童年回憶。
  • 同樣洩露美國機密,斯諾登阿桑奇下場卻天差地別,只因避難國不同
    編輯:供奉可能有不少人知道,素有「黑賓客羅漢」之稱的阿桑奇和斯諾登,其實是讓美國恨得牙痒痒的洩密者。他們兩個人的經歷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著共同點,被美國特工追殺之後逃亡到其他國家。話雖如此,兩個人的結局卻是大相逕庭。
  • 治良匡成:斯諾登離開中國是巨大損失
    斯諾登正逃避美國情報、安全單位的刑事追捕。2013年6月,高喊「美國政府可恥」的抗議者從香港市中心一個公園遊行到美國總領事館,以敦促香港政府允許愛德華·斯諾登留在香港。21日,斯諾登通過《衛報》再次曝光英國「顳顬」秘密情報監視項目。為了逃避引渡,曝光美國稜鏡門計劃的斯諾登在香港藏身2周後,於當地時間6月23日上午10:55分離開香港,乘坐俄羅斯航空公司(Aeroflot)SU213航班前往莫斯科。
  • 斯諾登:如果我是間諜 為什麼不直接飛北京
    本報記者 董立林 尹維納 編譯  「稜鏡門」曝光後,斯諾登一直行蹤神秘。北京時間昨晚11時,他「現身」英國《衛報》網站,在線回答了來自世界網友們的許多問題。香港《南華早報》網站也同步更新了相關內容。
  • 斯諾登事件最新消息:外媒猜測香港放走斯諾登是北京指使 白宮稱...
    斯諾登事件最新消息:斯諾登已引發美國與兩大地緣政治對手——俄羅斯和中國的外交爭端。白宮發言人海登24日說,美政府已通過外交渠道對中國政府及香港當局放走斯諾登表示「強烈反對」,稱此舉不利於美中、美港關係。幾小時後,正在新德裡的美國國務卿克裡也用「必然影響美俄、美中關係」警告俄中。他說,斯諾登顯然犯了法,叛了國,「我敦促俄羅斯依法行事,因為這對大家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