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提到美國的敵人,我們都會很自然地說是賓·拉登,然而,最近再提到美國的敵人時,似乎變成了另外一個「登」--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斯諾在2013年6月將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PRISM監聽項目的秘密文檔披露給了《衛報》和《華盛頓郵報》。斯諾登正逃避美國情報、安全單位的刑事追捕。2013年6月,高喊「美國政府可恥」的抗議者從香港市中心一個公園遊行到美國總領事館,以敦促香港政府允許愛德華·斯諾登留在香港。21日,斯諾登通過《衛報》再次曝光英國「顳顬」秘密情報監視項目。為了逃避引渡,曝光美國稜鏡門計劃的斯諾登在香港藏身2周後,於當地時間6月23日上午10:55分離開香港,乘坐俄羅斯航空公司(Aeroflot)SU213航班前往莫斯科。
斯諾登就這樣走了,似乎走的瀟灑。中國政府高度尊重香港的獨立司法權,所以一直沒有與斯諾登接觸。可筆者懷疑,斯諾登離開對於中國而言是巨大損失還是一招好棋?
斯諾登對於中國價值無限,本應成為中國的超級大籌碼
日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曝光「稜鏡」等美國秘密情報監視項目,引發輿論一片譁然。有媒體稱,此前美國一直扮演受害者,「憤怒」指責中國的網絡「黑客」行為,中國雖然一再做出反擊,但面對美國的話語霸權顯得「力不從心」。現在,鐵一般的證據令形勢發生大逆轉。
以往美國在網絡安全問題上一直以被襲擊者的身份百般指責中國,事實上,美國是最早建立網絡軍隊的國家,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亞歷山大的另外一個身份就是美軍網絡戰司令部的司令。美國以防護網絡安全的名義,對其他國家進行類似黑客行為的網絡攻擊,只是先前其他國家並沒有掌握確鑿的證據,所以無法對其進行指責。
然而,斯諾登事件使美國對他國的網絡監視與攻擊得到了進一步地確認,導致美國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這無疑是美國自己扇了自己一記耳光。美國日後在面對網絡安全問題上,可能會顯得」底氣不足「應該再也不會厚著臉皮裝無辜了。
那麼,斯諾登事件對於中國來說,到底是」意外收穫「還是」燙手山芋「?
在中美攻防戰中,美國網絡戰的威脅是最大的,因為網絡地址的原始碼幾乎都掌控在美國手裡,美國幾乎有能力監控世界每臺電腦的信息。
美國大肆宣揚遭受中國黑客攻擊,其潛臺詞無非是威脅要對中國發動網絡戰。此次斯諾登事件,揭露了美國卑鄙而虛偽的面具,使其在對中國的網絡戰中,無法以受害者的身份佔據道德至高點,從而拖延其對中國發動網絡戰的時間,為中國的網絡防守嬴得時間。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巧合。我不相信斯諾登只是因為良心不安和不願生活在一個處處被監視的環境,就敢洩露國家機密;我不相信在沒有更大收穫的情況下,斯諾登會捨得離開深愛的父母和妻子以及20萬美元的高薪;我不相信斯諾登只是因為深信香港是個言論自由的地方,就選擇在香港曝光美國的醜聞。
斯諾登的到來,我們本該留下他,這個人在我們手中,日後對美國,無論是在南海問題上,還是臺灣問題上,斯諾登都將成為我們的重要籌碼之一。
斯諾登離開香港是中國迫於壓力還是一招好棋
稜鏡門事件伊始,俄國人就說可以給與其政治避難,可是斯諾登到達莫斯科後呢?俄國人卻並沒有如其先前承諾的那樣給其政治庇護,俄國人甚至以其沒籤證為由愣沒讓他走出機場大門,更讓人弔詭和難以理解的是俄國人甚至明確地通報了斯諾燈飛往下一站的目的地和具體航班!
人們還記得斯諾登才到香港時,俄國外長就放話說:如果斯諾登向俄國提出政治庇護申請,俄國會作考慮。當時中國國內就很多網民藉此諷刺中國政府說:你看俄國人多有種!
現在看來俄國人並非如此,而且俄國人當時說這話是用心不良。如果中國政府讓俄國一激真給斯諾登政治庇護,那麼這事肯定會讓中美二國糾纏不清面紅耳赤,而俄國則躲在後面掩口竊笑,然後利用桌下關係情報共享。得罪人的事扔給中國,佔便宜的事自己來做。
不過中國也不是省油的燈,直接讓斯諾登」自由地走人「,這樣既不承擔引渡斯諾登的道義責任,也不必和美國官方糾鬥;而且儘管斯諾登走的路線有N條,但是中國安排他走的路線偏偏是經停了俄國!
這下俄國人吹的牛皮玩的陰謀徹底穿幫了:斯諾登在中國香港還算住了些日子,而俄國人根本就沒讓他下飛機走出機場!儘管此前俄國外長還信誓旦旦地說要給斯某人以政治保護。打了誰的臉?讓誰臉紅?
最為險惡的是:俄國人還公開了斯諾登飛往下一站古巴的具體航班。俄國人為什麼如此明確地公布航班呢!但俄國人為什麼要這樣做?
很明顯,俄國人這是向美國人通報,是想給美國人下個套:引誘美國出動戰機攔截迫降這架航班以逮捕斯諾登。因為這是有先例的,1985年美國就曾出動戰機在地中海上海攔截國際航班以捉拿所謂的劫機分子。而現在美國已將斯諾登定義為間諜和叛國者,其罪與危害不比劫機犯輕。
嘿嘿,俄國人又把皮球踢給了美國--派戰鬥機迫降民航,美國的道義一定會受到譴責,不攔截,任由斯諾登飛走,美國的臉面何在?
如果美國果真出動戰機強行攔截國際航班捉斯諾登這個在國內及國際有著重大爭議的人物,那麼美國的國家形象和國內反響可能更加惡化和複雜,這樣的後顯然是俄羅斯非常願意看到的,由此也可以領略俄羅斯人心機與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