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卵巢腫瘤患者講述成功孕產心路歷程

2020-12-05 瀟湘名醫

作為一名生殖醫學科專家,張迎春主任最高興的事就是收到患者「好孕」、順利生產、寶貝健康成長的好消息。因為不孕不育的治療往往是個較長的過程,個性化的治療也讓專家跟患者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從治療方案、生活習慣、情緒管理甚至夫妻生活醫生都需要了解,並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指導。不久前,張迎春主任受到了一位患者的微信,孟女士是3年前在濟南市中心醫院生殖醫學科進行治療的,她的兒子今年已經1歲了,她專門把孩子一周歲抓周時的照片發給張主任,還反覆地感謝,是因為濟南市中心醫院生殖醫學科給了她這樣一個健康活潑的寶寶,是產科在整個孕期為她保駕護航,讓她順利生下了這個珍貴的孩子。

看著照片裡那個活潑可愛,充滿活力的健康寶寶,張迎春主任不禁回憶起孟女士的診治情景……

孟女士是一位美麗活潑的音樂教師,擁有令人羨慕的家庭與事業,30出頭的她享受著丈夫家人的寵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結婚3年了,她和丈夫這對俊男美女卻一直沒能「成功造人」。當他們前往我省一家著名三甲醫院診治時,竟被醫生告知:孟女士患有「雙側卵巢腫瘤,必須馬上手術」!為了完成當媽媽的目標,孟女士勇敢地躺上了手術臺。手術完成,接下來卻又是一次更加沉重的打擊——手術病理結果顯示:雙側卵巢交界性腫瘤,如果半年內未能懷孕,監測有腫瘤復發,就說明有惡變可能。

為了讓她安心治療和康復,家人隱瞞真相,妥善的照料著孟女士,暗暗祈禱腫瘤不會復發。然而,幸運似乎沒有降臨,在術後4個月的2017年初秋,複查後被告知「雙側卵巢交界性腫瘤復發,考慮惡性改變,需再次手術,並切除子宮和卵巢」。

事情再也沒法隱瞞,得知真相的孟女士如同晴天霹靂,一下子陷入了失望與痛苦的深淵,她連續一周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以淚洗面,幾近崩潰。家人們焦急萬分,四處打聽有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能同時保住生命安全和生育能力,遠在上海的朋友向他們推薦了濟南市中心醫院生殖醫學科的張迎春主任醫師。

在診室第一次見面時,張迎春主任像大姐一樣,安撫了已經哭成淚人憔悴不堪的孟女士,又細細聽取了她和丈夫對之前診療經過的陳述,認真研究了她帶來的厚厚的病歷資料,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和對卵巢交界性腫瘤最新醫學研究動態的了解,給她進行了詳細的問診和查體及超聲、腫瘤標記物等檢查,最後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孟女士患病原因來自於一種被稱為「盆腔沙塵暴」或「良性癌症」的婦產科常見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屬於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具有惡性傾向的病理變化,但是並沒有復發,更可能是手術後殘留病灶的月經後內膜異位症囊腫表現。所以,可以積極嚴密動態觀察,期待妊娠機會。

聽到張主任堅定又有理有據的病情分析,孟女士忽然覺得自己好像又活過來了,如釋重負般的輕鬆,又能看到美好的希望了,久違的笑容再次回到她臉上。孟女士後來多次回憶她離開診室後的情形,她的丈夫一出門就說:「別說濟南的大醫院了,北京上海咱也不去了,我覺得張主任就值得信賴!」

也許正是夫妻倆的這份堅持與篤定,隨後的兩年多時間裡,他們嚴格按照張迎春主任制定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準時複診。而更讓他們感動和有信心的是,每一次做B超檢查,都是張迎春主任親自進行,從開始先抑制排卵調節激素水平,到每個月親自檢測排卵情況安排人工授精,醫治的同時,張迎春大夫以醫者仁心和溫情關懷盡力讓患者精神和心情放鬆,孟女士逢人就說:「每次我去濟南市中心醫院,都有種回娘家的踏實和親切的感覺」。夫妻二人嚴格按照張迎春大夫的方案規範用藥、複診、監測、指導試孕,並且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調理和身體鍛鍊。醫患配合,彼此信任,厄運遠去,奇蹟來臨:雙側卵巢腫瘤確實沒有復發,孟女士健康狀態穩定。終於,2018年金秋時節,張主任收到了好消息:大姨媽「爽約」了,驗孕棒兩道槓!

張迎春主任在為這個好消息開心的同時,也知道這只是孕育寶寶長徵路上走完了一段路,像孟女士這樣的複雜病情,如何保證母胎安全,最終獲得勝利成果,是作為生殖醫學專家執業成功的追求。張迎春大夫悉心照料,認真監護,通過一系列的保胎措施,將順利懷孕5個月的孟女士又順利交到了濟南市中心醫院產科施瑋主任手上。施瑋主任憑藉豐富的經驗,保得孟女士足月順產,喜獲麟兒!

據張主任介紹,在濟南市中心醫院生殖醫學科、產科、新生兒科的綜合實力都非常強,這就確保了不孕不育患者在從備孕到生產的全過程均有高水平專家的保駕護航。

匆忙之間又是一年,那個呱呱墜地的嬌兒已經成長為一個健康的男寶,孟女士回憶在濟南市中心醫院治療這幾年,也感受到了生殖醫學科治療的獨特之處,她曾經就診過幾家醫院,基本上各科室都是分治分管,而當她帶著卵巢的瘤子在濟南市中心醫院生殖醫學科治療時,既得到了專業全面的治療,又同時懷上了的寶寶,濟南市中心醫院生殖健康專業的救死扶傷綜合實力值得信賴。

「您和施瑋主任對我的幫助,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好幸運。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有溫度的人文關懷,不只是嘴上說說,而是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溫暖。說實話,現在我對我這個交界性囊腺瘤的態度,因為您,我不再恐懼,並學會了勇敢樂觀的與瘤共存,我會按您的要求定期體檢,一定也讓自己身體健健康康,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長!」孟女士特別希望把自己的故事告訴給更多人,能鼓勵跟她有同樣經歷的朋友,讓她們有信心有希望的勇敢面對一切。

【來源:濟南市中心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卵巢腫瘤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卵巢腫瘤都有哪些表現
    當代人的生活節奏非常緊湊快速,再加上巨大的工作以及生活壓力影響,導致很多女性都難以適應過來,也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婦科疾病常見高發,其中像卵巢腫瘤這樣的問題,是必須要引起重視積極應對治療的。那卵巢腫瘤的早期症狀是什麼?卵巢腫瘤都有哪些表現?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卵巢腫瘤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 卵巢腫瘤原因是什麼
    核心提示:卵巢腫瘤的發生會引起很多不適感,在身體方面會有一些症狀表現,使身體健康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因此大家必須要高度重視卵巢腫瘤的發生,及時查明卵巢腫瘤發生的原因並做針對性的治療,那麼卵巢腫瘤原因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 重達60公斤 一女性摘除有記載以來最大卵巢腫瘤
    西媒稱,美國康乃狄克州的一個外科醫療團隊從一名38歲女性的卵巢內取出一個重達60公斤的腫瘤,這是有記載以來摘除過的最大卵巢腫瘤。據埃菲社5月6日報導,報導稱,這位不願透露真實姓名的女患者是從去年年底開始感到異樣的。當時她的腹部突然迅速增重,每周體重都會增加4公斤左右。她憂心忡忡地約見了婦科醫生,結果醫生通過CT掃描發現她的卵巢內有一個腫瘤。
  • 四川首例 患癌女孩卵巢組織冷凍成功 保留住當媽媽的機會
    這裡將打造生育力保存平臺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生殖醫學科副教授肖準介紹說,近年來,年輕女性罹患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同時,腫瘤的診療技術不斷提高,年輕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大幅提高,生存時間延長。但在惡性腫瘤治療中,放療、化療和手術會對女性的卵巢功能造成嚴重損害。
  • 卵巢腫瘤易盯上哪些女性?4類人要提高警惕,別讓腫瘤抓住機會
    卵巢腫瘤是發生在女性卵巢的一種惡性腫瘤,近幾年發病率在不斷的上升。卵巢腫瘤是一種早期很難發現的腫瘤,很多女性在卵巢腫瘤晚期才發現這種疾病,所以死亡率非常的高,在所有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中佔據第1位。各位女性要注意對卵巢的保養,做好預防卵巢腫瘤的工作,尤其是以下這5類人群,不要繼續再招惹卵巢腫瘤的喜愛。卵巢腫瘤的高危人群有哪些?1、年紀比較大的女性中老年女性人群是卵巢腫瘤的高危人群,卵巢腫瘤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的增長。研究表明,55歲到65歲這個年齡段,卵巢腫瘤的發病率會到達頂峰,之後才會慢慢下降。
  • 權威專家:召集婦科腫瘤患者「返修」
    30歲以上的女性,五人之中就有一個患婦科腫瘤。專家指出,常見的婦科腫瘤有外陰腫瘤、陰道腫瘤、子宮腫瘤、卵巢腫瘤和輸卵管腫瘤。其中以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為多見,且近十年發病率直線上升並有年輕化趨勢,但由於很多女性患上婦科腫瘤後,對於「到哪治」「怎麼治才規範、徹底」缺乏正確認知,加之多數女性因傳統治療方法費用昂貴而拖延治療,導致不孕或危及生命的嚴重後果。
  • 卵巢腫瘤病變的症狀是什麼
    核心提示:所有的腫瘤疾病都是有可能會發生病變的,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於病情沒有進行及時的控制,病情就會不斷的惡化,發展下去而出現了病變的情況,卵巢腫瘤疾病也是一樣的,不過在發生病變的,卵巢腫瘤病變的時候會有一些症狀表現出來提醒大家,那麼卵巢腫瘤病變的症狀是什麼?
  • 陳建斌自稱」勺子「 《一個勺子》折射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
    據陳建斌介紹,「這部電影其實是自己心路歷程的折射,很多時候我其實就是『一個勺子』」。  荒誕冒險喜劇《一個勺子》作為陳建斌自編自導自演的導演處女作品,講述的是西北淳樸農民拉條子因本性善良救助了一個流落街頭的「傻子」,卻意外引發了一連串的無奈遭遇。在西北方言中,「勺子」即是「傻子」的意思,在蔣勤勤眼裡,「陳建斌就是一個對電影無比熱愛和執著的勺子!」
  • 鹽城世界自然遺產「心路歷程 大美溼地」系列作品首發
    紀實圖書《零的突破》《中國國家地理(鹽城特刊)》、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宣傳片……9月29日上午,在鹽城舉行的「心路歷程 大美溼地」系列作品首發儀式上,圖書作者、攝影師和視頻拍攝者向廣大觀眾分享了創作中的細節和感人故事。
  • 《分歧者3》發柔情版預告 翠絲心路歷程曝光
    此柔情版預告也意在提醒觀眾,在科幻、動作元素的包裝下,《分歧者》系列電影還講述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真愛故事。在本片中,翠絲和老四在識破大反派的陰謀之後,能否合體突出重圍,在5月20日這個意義非凡的日子,答案漸漸明晰。
  • 15歲女孩體內藏20釐米惡性腫瘤,醫生:卵巢腫瘤低齡化趨勢要留神!
    經過查體和詢問病史,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楊洪波初步判斷小萱腹中有一個巨大腫瘤,腫瘤的性質還需要進一步檢查確定。昨天(4日),小萱的最終病理報告出爐,確診她患上的是低度惡性卵巢腫瘤。這樣的結果不僅家長難以接受,也讓醫生陷入兩難。
  • 美亞試管|卵巢功能減退的患者如何好孕?
    因此,高齡患者(比如38歲甚至40歲以上患者)的卵巢儲備功能必然是下降的。 38歲甚至40歲以上卵巢功能儲備下降的患者的治療也最困難的。 有一個IVF-ET成功妊娠案例,患者約36-37歲,AMH為0.1ng/ml,先後取卵兩次,每周期只能取到一個卵子,培養的兩個胚胎一次移植成功。所以,我們不要輕易放棄這類患者,即便是AMH到了0.1ng/ml或者0.2ng/ml,但她們距離絕經還有幾年時間,也許一兩年,甚至三四年,雖然具體絕經的時間無法估計,但只要堅持就能收穫可能。
  • 10歲女孩查出巨大腫瘤 只能切除卵巢 這種病好發於青少年 家長平時...
    並且,因為腫瘤巨大,扭轉或破裂會導致卵巢壞死或大出血,後果不堪設想。小唐的父母輾轉多家醫院尋找治療方案,希望摘除腫瘤,保住小唐的卵巢,避免影響她今後的生活。經推薦,小唐找到了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婦瘤外科的朱筧青、邵峰團隊。小唐的主治醫生、婦瘤外科副主任醫師聞強介紹,畸胎瘤是卵巢生殖細胞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好發於青少年。
  • 腫瘤免疫治療持續創新 肺癌慢病化可期
    日前,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在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召開之際,在廣州上演。作為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的官方指定節目,《愛是免疫力》為來自全國各康復會的會長代表、腫瘤領域內的專家、醫生以及來自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復協會的癌症會員、媒體等共計350人進行了公演。
  • 28歲,未婚患癌,她把卵巢冷凍「寄存」在了醫院
    也許在幾個月、幾年之後,它就能回到那位女孩的身體裡,重新恢復卵巢的排卵、內分泌功能,恢復她原本要被化療、放療和手術摧毀的生育能力。「這是四川省成功實施的第一例卵巢組織冷凍保存,對所有患惡性腫瘤的女性(包括兒童在內)都是個好消息!」華西二院生殖醫學科肖準副教授說,「腫瘤的治癒與生育的希望,從此不再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 卵巢早衰還能懷孕嗎?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但是一個周期促不出那麼多卵子,為了增加刺激卵母細胞的數量,要進行兩個以上連續的卵巢刺激周期。這種方法在腫瘤患者中如乳腺癌是不可行的。並且,胚胎冷凍在我國僅限於已婚女性進行,而卵母細胞冷凍是必須有醫學指徵的女性才可以進行的生育力保存方法。
  • 聽院士講述科學之路上的風景「科學之路·科普課堂」在鄭州開課
    只有客觀總結過去、認識現在,才能科學地預測和把握未來......」面對臺下專注的眼神,王家耀院士為小聽眾們講述自己科研之路上的感悟體會。此次活動以「弘揚科學家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推動科學融入公眾,通過分享科學家奮鬥歷程,激勵引導廣大中小學生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走科學之路。
  • 30種腫瘤標誌物合集|腫瘤標誌物|乳腺癌|血清|細胞|肺癌|患者|肝癌...
    腫瘤標誌物,是指特徵性存在於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物質,並能反映腫瘤發生、發展,監測腫瘤對治療反應的一類物質。腫瘤標誌物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洩物中,能夠被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所檢測。本期就臨床上常見的腫瘤標誌物進行匯總分享。
  • 子宮頸腺癌卵巢去留的爭議
    該患者屬於早期浸潤,在科室討論之後,2011年12月6日在靜脈麻醉下進行了Extended CKC。術後病理報告提示子宮頸低分化腺癌,腫瘤面積6mm×5mm,伴局灶性鱗狀上皮CINⅢ並累及腺體,切緣未見癌。免疫組化:CEA(+)、P16(+/-)、P53(-)、ki67陽性率>80%。
  • 金星鏡頭前首談變性心路!全程英文交流~太溜了!
    ‍1月17日,達沃斯論壇首日,金星面對鏡頭暢談了自己的變性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