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光互補」模式推動了發電基地生態環境發展

2020-12-01 索比光伏網

「我們創造性地引入『牧光互補』模式,委託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開展『光伏產業帶動生態建設』項目,在光伏電站種植牧草等多項措施使光伏產業園區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中電投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黃河公司」)黃河新能源集成公司總經理沈有國19日表示。

青海省海南生態太陽能發電園區地處青海省共和縣塔拉灘,總規劃佔地面積約320平方千米,全部裝機容量達到10030兆瓦,該發電園區共分三期,全部建成後將成為中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發電基地。

據沈有國介紹,長期以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年降水量減少,風沙危害加劇等自然因素和超載放牧、濫挖濫樵等影響,導致共和縣生態異常脆弱,無自然植被分布和覆蓋,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形成了嚴重的荒漠化和半荒漠化的草場。

在太陽能發電基地,黃河新能源集成公司創造性地引入「牧光互補」模式,即在光伏電站種植牧草,實現「一草兩用」,並委託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開展「光伏產業帶動生態建設」項目,在光伏電站種植牧草,在修復生態環境的同時還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有利於當地、周邊生態環境和氣候的改善。「這些措施不僅推動了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土流失和水源涵養,植被形成的綠色屏障還能改善光伏電站周邊的環境,降低風沙對光伏電站造成的損失,形成一個具有特色的光伏產業帶動生態建設基地。」沈有國說。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氣象局監測顯示,通過這些措施,2014年共和縣一塔拉灘的沙丘移動距離為28.3米,同比減少17.5米,沙丘移動速度明顯緩於上年,多數沙丘上已長出牧草,對固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時2014年降水量較上年增加約5成,降水量的增加,是沙丘移動緩慢,長出牧草的主要因素,也對大面積牧草生長提供了水源,對沙塵暴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地處太陽能發電基地的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補併網光伏項目龍羊峽水光互補,其所產出的光伏發電是一項清潔能源工程,每年可向電網提供約13億千瓦時清潔電能,若按照火電煤耗(標準煤)320克/千瓦時計算,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2.23萬噸,相應每年可減少多種大氣汙染物的排放,其中減少二氧化碳約127萬噸,一氧化碳約74萬噸,二氧化氮約4899噸,煙塵粉約5727.2噸。」沈有國說。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黃河公司建中國首個千萬千瓦級「牧光互補」太陽能發電基地
    8月19日,「我們創造性地引入『牧光互補』模式,委託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開展『光伏產業帶動生態建設』項目,在光伏電站種植牧草等多項措施使光伏產業園區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中電投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黃河公司」)黃河新能源集成公司總經理沈有國19日表示。
  • 正泰湖北浠水巴河150MW農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開工
    11月12日上午,正泰浠水巴河150MW農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開工儀式在湖北浠水縣舉行,浠水縣人大副主任宋雪聰、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潘呈全等,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副總裁李崇衛、中部光伏區域公司總經理厲健等出席開工及奠基儀式,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 依託光伏光熱資源優勢 推動新能源開發利用
    6月21日,第十八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光伏光熱能源發展和利用論壇在西寧舉行。論壇中,6位國內外專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為我省不斷探索推動光伏光熱行業技術的進步、促進光伏光熱產業發展、推進國家清潔能源戰略而建言獻策。
  • 揭秘世界最大「水光互補」工程
    在這裡,誕生了我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園區及最大的「水光互補」項目。與此同時,這個位於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塔拉灘上的85萬千瓦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也是目前全球運行的最大的「水光互補」項目。當太陽光照強時,用光伏發電,水電停用或者少發。當天氣變化或夜晚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電網調度系統自動調節水力發電,以減少天氣變化對光伏電站發電的影響,提高光伏發電電能的質量,從而獲得穩定可靠的電源。通過水光互補項目建設,為清潔能源提供了互補的新型發展模式,不僅優化了光伏發電電能質量,而且解決了電力市場消納問題。
  • 農光互補模式和收益匯總
    傳統農業種植結合光伏發電技術成為新一代光伏發電項目。模式:棚外光伏發電,棚內種植蔬菜,所發電量除供棚內使用外,餘量併入公共電網,享受國家新能源發電政策補貼這樣做:棚面屋頂由太陽能組件和超白玻璃組合鋪設而成,過濾對農作物有害的光波,對棚內溫溼度智能調控目前光伏與農業結合按照農業生產的品類可以分為四種模式冬暖式反季節光伏農業大棚弱光型光伏農業大棚光伏養殖農業大棚
  • 海南州建成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生態發電園
    黃河水電海南新能源發電部李炬介紹,為解決好光伏發電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較大的問題,國家電投黃河公司主導相關科研院所,共同研發了水光互補協調運行控制系統,將人們認為不太友好的光伏發電,轉換為安全穩定的優質電源,提高了光伏發電電能質量,較好地實現了水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快速補償的功能,解決了光伏發電的安全併網問題,填補了國際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的空白,為我國清潔能源提供了互補的新型發展模式
  • 四川電力公司韓曉言特稿:梯級水光蓄互補聯合發電關鍵技術與展望
    導語本文總結了近年來可再生能源互補聯合發電的研究現狀,分析了水光互補的特點和模式,提出了梯級水光蓄互補聯合發電面臨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在此基礎上,從容量配置與優化規劃、聯合運行控制與智能調度、變速恆頻抽蓄成套設備研製以及應用示範四個方面,提出了梯級水光蓄互補聯合發電系統的研究框架,為梯級水光蓄互補發電技術研究和相關工作開展提供了研究思路。
  • 創新燃煤發電系統 推動清潔能源發展
    隨著我國電源結構的變化和燃煤發電容量及參數的提高,燃煤發電系統內部結構日趨複雜,外部資源環境條件更為多變,承載的功能日益豐富,實現高效清潔的燃煤發電面臨重大的理論和技術需求。建立了冷端傳熱系統環境風場主動誘導調控方法,發展系列風場誘導調控技術。研究了多冷源的耦合機制及其熱負荷配比優化以及我國多冷源形式及冷卻方式的自然環境適應性原則,開展乾濕聯合冷卻系統熱力性能實驗研究。揭示燃煤發電熱電多聯產過程冷端系統的時變特性和變工況特性,探索多聯產冷端、機組熱力系統與吸收式熱泵的耦合機理。
  • 多能互補:光熱發電行業新的發力點
    當是多能互補電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事實上,光熱發電從「單打獨鬥」到混合發電以及多能互補正在全球範圍內成為一種潮流。下面來看光熱發電在兩個項目實例中所發揮的具體作用:1、魯能海西格爾木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以魯能海西格爾木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為例,該項目是國家首批多能互補示範工程之一,其中的魯能海西格爾木50MW塔式光熱電站於2019年9月19日併網成功,至此這一多能互補工程全面建成。
  • 光熱發電重鎮——甘肅酒泉正傾力建設千億級清潔能源產業鏈
    甘肅省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省綠色生態產業發展政府引導基金對阿克塞50兆瓦熔鹽槽式光熱發電項目進行增資擴股的通知》。在天津濱海光熱發電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官景棟團隊鍥而不捨努力下,自2018年5月因資金鍊斷裂停工至今的阿克塞50兆瓦熔鹽槽式光熱示範項目終於復工。
  • 水力發電與環境生態
    當前我國學術界關於水力發電工程建設對環境和生態影響的不同認識,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水力發電工程破壞了環境和生態;②水利高壩大庫大幅度地改變了大自然的景觀;③水力發電已不再是「可以再生的清潔能源」,太陽能、風能、氫能……可以代替它;④水力發電妨礙了文化遺產、世界遺產、自然遺產的保護;⑤某些發達國家近年來已在拆除,甚至炸毀水電站大壩。
  • 生態環境部介紹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三、加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環境監管為進一步加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環境監管,生態環境部於12月2日向社會發布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應用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PPT|新能源發展現狀、挑戰及太陽能熱發電在多能互補系統中的作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一、新能源發展現狀及挑戰截至2019年底,我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2.1億千瓦和2.04億千瓦,新能源成為我國第二大電源三、新能源場站級多能互補以青海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為例,說明通過風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電儲能多能互補一體化運行,可提高電力輸出功率的穩定性,提升新能源的消納能力和綜合效益。
  • 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何為生態循環農業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是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與加工業有機聯繫的綜合經營方式,利用物種多樣化微生物科技的核心技術在農林牧副漁多模塊間形成整體生態鏈的良性循環,力求解決環境汙染問題,優化產業結構,節約農業資源,提高產出效果,打造新型的多層次循環農業生態系統;同時
  • 光伏治沙模式實現「治沙、生態、產業、扶貧」四輪驅動
    自2018年3月參與生態光伏項目以來,家庭經濟條件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楊鳳祥的故事只是內蒙古「林光互補」綜合治沙產業受益的案例之一。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綠色能源與沙漠治理、脫貧致富三者走到了一起。
  • 細數幾種「光熱發電+」電站開發模式
    而同樣由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3個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中也包含一定的光熱發電裝機,其中由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擔任EPC的魯能海西州格爾木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項目目前也在積極推進建設。雖然裝機50MW的光熱發電系統相對於總裝機700MW的魯能項目只能作為配角,但這種「光熱發電+」的電站開發模式也提供了一種光熱發電項目開發的新思路。
  • 三峽新能源達拉特光伏發電領跑獎勵基地EPC總...
    三峽新能源達拉特光伏發電領跑獎勵基地EPC總承包中標候選人公示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2月10日,三峽新能源達拉特光伏發電領跑獎勵激勵基地2019年2號項目EPC總承包中標候選人公示,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以39900萬元的總報價,單價3.99元/瓦擬中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