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代表誰的心:盤點中外電影的月球美學

2020-11-22 澎湃新聞

首先,祝願各位朋友中秋快樂!

古有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絕美詩句,今有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人類的一大步」。中國古代傳說中,有嫦娥奔月、吳剛折桂和玉兔搗藥;古希臘神話中,也有美麗的月亮女神阿耳忒彌斯。明月當空總是會激發我們無限的遐想,成了很多神奇故事發生的舞臺。在大銀幕上不乏人類對月球的暢想。

時值中秋,讓我們一同來盤點大銀幕上的月球身影,而且在東西方電影人的演繹之下,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手法,月球又煥發出不同的美感,或而承載幻想,或而了光怪陸離,或而寂寞冷清,或而神秘未知。

【第一部分】西方視角下的多彩月球

西方電影中,關於月球的演繹總是脫離不開西方人文主義的影響,月球是浩瀚宇宙中的夢想之源,承載著無數人對探索宇宙的起點。

幻想之美——梅裡愛的魔術狂想《月球旅行記》

法國電影大師喬治·梅裡愛1902年的幻想作品,也是世界電影史上最早的科幻電影之一,在其筆下,月球展現了那個時代人類對月球的幻想色彩,而梅裡愛自身的美學特色,又為電影賦予了獨特的色彩。

電影改編自取材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威爾斯的小說《第一個到達月球上的人》,故事不再贅述,影片成功地創造了一些彼此非常協調並充滿幻想色彩的服裝和布景,並利用蒙太奇技術和特技手段成功地表現了炮彈飛向月球以及在月球表面降落等場面、月球表面和內部景像也表現得蔚為壯觀。

梅裡愛鏡頭下光怪陸離的月球

喬治·梅裡愛本人就是一名魔術師,他喜歡自然光線構圖,在該片中大膽嘗試了疊影、淡入淡出等當時全新的手段。片中融合了大量舞臺特效,將當時所不為人知的月球用繽紛的想像展示出來。慢動作攝影使小仙女的舞蹈像在空中飛翔,多次曝光、疊化等手法表現了奇異的月球土著被擊打後爆炸的影像。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梅裡愛本人在舞臺解構下對色彩的迷戀,可惜當時在黑白影像技術的年代是無法展現的。但自2011年,影片的彩色完整修復版在坎城電影節首映,讓觀眾充分體會到片中色彩的鋪張,對服飾道具充滿幻想色彩的運用,匯成了一部充滿視覺美感月球狂想曲。

荒涼的壯闊——湯姆·漢克斯致敬《偉大的荒涼》

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之後,月球在大眾眼中並不那麼陌生了。但我們關於月球的暢想一刻也沒有停過。著名影星湯姆·漢克斯製作的《偉大的荒涼》是2005年一部3D IMAX紀錄電影,經過電腦製作的鏡頭,加上插播的資料片斷,為我們還原了月球的真實的一面。

3D技術下,還原迄今為止最真實的月球

在10年前,3D IAMX技術還未得到廣泛的普及,在這部長達40分鐘的電影中,製片人湯姆·漢克斯邀請美國航天局的技術顧問對月球進行了詳實的描述,一張張照片和立體的太空人在眼前飄來飄去、飄起的灰塵和撲面而來的隕石。「那麼遠那麼近」的月球在全新技術下幾乎與我們咫尺天涯,另一個世界的影像波瀾壯闊,1969年之後,月球表面再沒有留下人類的足跡,但我們的想像力,卻永遠留在了那裡。

神秘美學——庫布裡克超神幻化《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很複雜,文化宗教、科技恐懼、人類起源、難懂的意識形態和哲學觀,裡面所包含的內容太多,電影要說的內涵也太多。也許很多觀眾覺得很悶看不懂,但裡面關於宇宙、空間的無限,人類渺小的對比,這一點大概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

庫布裡克的太空歌劇

在《2001太空漫遊》中,電影關於月球闡述代表著人類在近未來對月球的開發一向,人類已經在月球設立了為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前哨基地,從地球到月球的旅程也變得像乘坐飛機一樣平常。影片中的月球已經被充分開發,基地內外的設施也有著1960年代科幻影片中那種兼具古典和現代的誇張韻味。然而微塵一樣的人類的渺小和脆弱宇宙中被放大至極致,在月球上被發現的那塊充滿著隱喻意味的黑色石碑是全片的一處亮點,人類在無法理解的存在面前再次感到了自身的渺小。

孤寂的身影——鄧肯·瓊斯的《月球》情懷

英國電影總是會帶有那種現實的龐雜,科幻電影也不例外,在英國導演鄧肯·瓊斯的處女作《月球》中,孤寂的月球給人的感覺卻分外壓抑,仿佛墳墓。

靜寂的月球,冷冷的背影

由於電影發生在空曠的月球,電影的氣氛也就像冷冰冰的月球表面一樣,充滿了肅殺的冷色調。由氣氛帶動起來的主題更是由內向外散發出一種寒意。其實細想一下就能明白,在月球的獨立空間裡,複製人的出現不受到地球上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兩個山姆在這個地方真的算是一根線上的螞蚱。

當故事把真相的外衣一層一層剝離之時,這個不算意外的現實擺在片中人物和觀眾面前是絕對值得深思和回味的。仔細品味一人電影最後所傳達的信息,對於主人公來說,是那麼的黑暗和絕望,觀眾似乎也被感染並帶入了月球表面那無聲的靜寂中。

恐怖的陰影——登月計劃真與假《阿波羅13 &18號》

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阿波羅13號》中,雖然幾位主角沒有最終登陸月球,但當飛船划過月球表面時,三人隔窗而望,那句「太美了」代表著人類的敬意。而在另一部同樣題材的作品中,偽紀錄片《阿波羅18號》,月球卻是另一番景象。

偽記錄鏡頭下,美國當年登月計劃被質疑為虛構

在這部虛構的電影中,美國太空人登月後遭遇離奇生物的襲擊——那些可以偽裝成石頭模樣,會攻擊人類的蜘蛛狀生物。電影用偽記錄的手法,充滿顆粒感並不斷晃動的畫面,在鏡頭前一閃而過的蜘蛛生物,黑白色的環形山宛若史前生物的巨口,面床破裂的宇航頭盔,這些畫面都讓觀眾們產生了心理上的壓迫感,也營造了一個與眾不同充滿了恐怖氣息的月球。

【第二部分】東方視角下的奇異月球

在當代藝術影像中,東方電影人對月球的展現大多是在東方神韻的基礎上,結合了西方科技靈感,進而幻化出別具一格之色。這類影像不是很多,我們可以在國內視覺系導演彭宥綸的影像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片段。

科技美學——新銳導演的太空夢

在當代藝術影像中,東方電影人對月球的展現大多是在東方神韻的基礎上,結合了西方科技靈感,進而幻化出別具一格之色。這類影像不是很多,我們可以在國內視覺系導演彭宥綸的影像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彭宥綸以舞臺視覺出身,在電影中對畫面構圖可以說是輕車熟路,卻又彰顯自己對構圖和鏡頭的獨特理念,在這名導演的鏡頭語言下,隨處可見的便是太空影像。

比如在最近的李宇春演唱會宣傳片中,她讓李宇春戴上了太空頭盔(此前,華晨宇在《卡西莫多的禮物》中似乎戴的也是同一個)。

在《爸爸去哪兒2》的MV中,讓萌娃在月球上蹦蹦跳跳,將太空影像糅合到現實畫面中,是個人太空夢想的風格化體現。

東方魔幻色彩與西方科技感的結合

說到風格化,她對月球的展示正代表著東方美感與西方科技質感糅合的理念,在空曠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面,深邃的黑色太空與淺白色月球主色調,淺暖色近景搭配背景的冷色調,細膩而精緻的簡約主義搭配了誇張而飄渺的解構風格,乃是西方科技主義的精髓。

這種鏡頭語言凸顯了月球與外太空的夢幻本色,帶著隔世的繽紛。

廣寒仙宮——神話故事與嫦娥

在東方神話故事中,古代人心目中神仙的居所都是巍峨華麗,一水兒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冷氣質,月球上的廣寒宮是仙境般的所在。嫦娥帶著寵物玉兔在蟾蜍所化的清冷宮殿中過著幸福的生活。偶爾還接待一下過來打秋風的妖怪猴子和豬八戒。

青煙縈繞的樓亭閣宇,流傳著嫦娥的傳說

神話想像和真實場景自然相差甚遠,但「廣寒宮」的名字卻代表了這處清靜所在,無論是《西遊記》還是《嫦娥奔月》,在青煙縈繞的樓亭閣宇中,或許用五代詩人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的描述最具代表性:「明皇遊月宮,見榜曰廣寒清虛之府。」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灑滿大地,讓人產生無數情思遐想。這也造就了在東方文化色彩下對月球影像化體現中的獨特風格,帶有東方夢幻韻味與科技美學的糅合。

【結語】月球漫步——人類的阿爾忒彌斯

月球,一個承載無數人幻想的地方,當我們在月上中天之際仰望夜空,重溫這些電影精彩片段時,會發現月球是電影人創作的上佳道具。就像是一杯醇釀,又是一劑毒品,它讓你甘之如飴,又讓你為之上癮,可是,你止得住自己莫名的貪杯嗎?

《ET外星人》經典一幕永存影史:

《超級無敵掌門狗:月球野餐記》中,主僕二人登月後發現遍地都是奶酪,月球上布滿了高低起伏,或圓或尖的奶酪山,堪為奶酪愛好者們的視覺之旅。

《卑鄙的我》中的「神偷奶爸」,放棄了周密的盜月計劃,只為與領養的三個孤兒共享溫情時光。

《鋼鐵蒼穹》中納粹在月球建立的阿納海姆軍事基地,《變形金剛3:月黑之時》的月球背面是霸天虎的秘密基地。

已故天王麥可·傑克遜,其創造的「月球漫步」舞步輕盈遊滑,使人在視覺上產生舞者有不受地心引力又或慣性的錯覺。也是人類想像力脫離地心引力的象徵,讓無數的靈魂創造了無數的審美月球影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盤點全球各地關於月球的十大神話
    盤點全球各地關於月球的十大神話時間:2019-01-07 14:12   來源:IT之家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全球各地關於月球的十大神話 月球一直是全球各地神話傳說故事中的核心部分,本文盤點了全球各地關於月球的十大神話,或許是月球的神秘感,才驅使人們不懈努力地探索這顆衛星。
  • 32個月亮代表我的心…… 這裡的月亮很浪漫[圖]
    32個月亮代表我的心…… 這裡的月亮很浪漫[圖]www.zjol.com.cn 2006年10月07日 09:18:36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我男朋友從哈爾濱飛過來陪我看32個月亮!」昨天晚上9點,西湖斷橋邊的遊人依然遲遲流連、熙熙攘攘,橋邊坐滿了遊人,雖然天上只有一輪圓月,地上人卻是創意無限。
  • 簡單盤點Fate系列裡那些與月亮有關的從者
    上期我們盤點了Fate系列裡那些與太陽有關的從者,那麼既然有與太陽有關的從者,肯定也有與月亮有關的從者,畢竟月亮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在有與月亮相關的神話和英雄傳說。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Fate系列裡那些與月亮有關的從者。
  • 月亮代表我的心:盤點兩千年來地球人的「月球腦洞」
    月球文學成形於文藝復興時期,興盛於17世紀。發展過程中的催化劑包括伽利略對月球的觀測及其對日心說的擁護,以及漂洋過海的帝國探險者與美洲大陸及陸上居民的相遇。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曾預言,飛行技術的不斷發展或許能讓月球殖民成為現實。
  • 月亮代表誰的心?英媒關注「超級血狼月」的轟動效應
    據悉,「血月」是指月全食時,會有一些太陽光繞過地球邊緣,經地球大氣層過濾後,紫、藍、綠、黃光都被吸收掉了,因而在月球上投射出一種奇異的紅光;而「狼月」,指1月的滿月。因為此時狼群常在部落村莊外嚎叫,故而被稱為「狼月」;「超級月亮」是指滿月發生距離地球最近處,月亮看起來會比平時大14%,亮30%。
  • 我要月亮:精彩的人文暢想普及月球知識,夢幻插畫發散孩子思維
    抱著的八個月的娃,嘴裡念叨著古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唐代詩人李白的這首《靜夜思》當中月亮代表的是一種思念。關於月亮有很多的引申,比如古詩,成語等等。」八個月的娃兒瞪大眼睛看著我,似懂非懂。我在想如若我的孩子現在已經會完整表達,那麼她一定會追問我,月亮的引申還有哪些?
  • 陝西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主創團隊亮相西安
    這時,人們環顧四周,可以看到「時代楷模」獲得者,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藝術總監貟恩鳳女士;可以看到在片中飾演黃河船夫的陝北歌王王向榮先生;可以看到男主角草原歌王齊峰先生以及其它演員們和來自各行各業的嘉賓們……其情其景,盛況空前。
  • 《信條》裡的戈雅是誰?淺談諾蘭電影裡的藝術美學
    諾蘭的新電影《信條》正在全球熱映。有人說,這可能是第一部首映後沒有任何差評的電影,因為當你走出電影院的時候,甚至可能都沒有搞明白自己到底看沒看懂整個故事。不過,你可以看不懂電影中關於"熵"和"時間鉗"的物理學原理,也可以想不通電影裡提到的"祖父悖論"。
  • 誰讓月亮生鏽了|月球|地球|南北極
    月球南北極的藍色光譜代表氧化鐵。 圖片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作者 張 俊月亮生鏽了。科學家們得出上述結論時,他們的第一反應跟你我別無二致——這怎麼可能?地球這個唯一的衛星上沒有氧氣,而氧氣是產生鏽的兩個基本條件之一,另一個是水。但證據就擺在那裡。
  • 科幻電影賞析之《月亮中的女人》
    Maurus / Klaus Pohl類型: 科幻 / 劇情 / 喜劇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語言: 德語上映日期: 1929-10-15片長: 156 分鐘 / 200 分鐘(2000年修復版) / 104 分鐘(西班牙) / 162 分鐘(DVD剪輯版) / 95 分鐘(美國) / 91 分鐘(西德)又名: 月亮中的女人
  • 「月亮代表我的心」--張國榮愛情絕唱再度出現
    日前,張國榮在1997年演唱會上向歌迷首度介紹自己的「男友」唐先生,在舞臺上傾情演唱的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也被某唱片公司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挖掘出來收入了最新出版的《張國榮-摯愛》精選輯。  當時張國榮頂著輿論的壓力,出人意料地在千萬歌迷面前介紹自己的「男友」,然後說出自己的真愛,演唱了這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他說:「我要把這首歌獻給在場的所有人。」歌迷們立刻報以了最熱烈的掌聲。
  • 精選6部月球電影,最早的1902年就拍出來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月亮就載滿了人類的想像。只要有文明的地方,都必然有著關於月亮的故事傳說,中國的嫦娥奔月,歐洲神話的各種月亮女神等等。直到科學科技的發展,航天技術的成型,1969年人類首度成功登月,世人才悄然發現,浪漫的月亮,其真面目是荒涼的月球。其實自從有了影像,有了電影,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就已經開始了。
  • 人類月球日 | 豐臺的月亮
    >寄託著人們對月亮的美好情思登上月球,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類千百年來的美好夢想隨著科技的發展夢想,已經實現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著陸月球太空人在月球上首次留下人類的足跡為了紀念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的7月20日就被定為「人類月球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月亮 您知道嗎?
  • 誰給月球自轉踩了剎車
    來源標題:誰給月球自轉踩了剎車  1月份,月球將在天幕獻上「專場演出」。1月初的超級月亮之後,1月31日月全食又將上演。雖然可以更加清晰地欣賞月亮,但一個令人遺憾的事實是,你始終只能看到它有玉兔和月桂樹的那一面。  不管你是否注意過,千百年來月球只有一面對著地球。
  • 電影《半個月亮》曝暖心親情mv
    電影《半個月亮》曝暖心親情mv 2018-01-19 11:48
  • 太陽和月亮誰對地球更重要?如果沒有了月球,地球會發什麼?
    月亮位於太陽與地球之間,月亮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關於太陽和月亮誰對地球更重要的問題,我們可以分開來了解。太陽為地球提供光和熱,地球上的一切植物因為有太陽提供的熱量和光照才得以正常生長,太陽是一切生物生長的必須的條件。如果沒有太陽,地球將陷入一片黑暗和冰冷當中,所以太陽對於地球的作用是缺一不可的。
  • 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再獲兩項國際大獎
    以月光柔情似水般的詩意;以陽光熱烈如火般的奔放,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以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敘事氣魄,以柔軟美學與奔放美學水火相濟般的風格走向,以中國國畫大寫意的手法勾勒出中國式西部片清秀俊朗剽悍洗鍊粗獷的線條。
  • 盤點中外有關地震的電影(節選)
    在中外電影中有很多關於地震題材的影片,畫面之恐怖讓人為之震撼,現在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這些觸動人心的災難片吧。《日本沉沒》(2006年)劇情:億萬巨資打造繼《後天》後史上最震撼災難巨作。沒有時間、沒有救援,看日本即將沉入海底。可能就發生在明天:日本列島將蕩然無存。這一驚人的科學論證,被展示在日本政府內閣會議上的各位大臣眼前,並引來了一片唏噓聲。
  • 預計在2020年發射的人造月亮,比月球亮8倍,為何沒消息了?
    地球已經存在了40多億年的時間了,如果說誰見證了地球的發展與演變,月球將是最重要的一個小夥伴。從古至今,月亮在人類心中的意義便是不同的很多人認為,即使身處不同的地方,仰望著同一輪明月就意味著永遠在一起。特別是對於一些早出晚歸的人來說,有了月球的陪伴似乎也不那麼寂寞了。
  • 動畫電影「飛奔去月球」發手繪海報
    時光網訊動畫電影《飛奔去月球》今日正式上映,片方發布的手繪海報治癒感滿滿,溫馨故事今秋讓愛團圓。影片由東方夢工廠及Netflix出品,CMC Inc.華人文化集團公司與華人影業聯合出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努力實現奔月夢想、並見到嫦娥的奇妙之旅。中文版由著名脫口秀演員李誕為笑點擔當「果凍」配音,這也是李誕第一次參與動畫電影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