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6部月球電影,最早的1902年就拍出來了

2021-01-11 8分電影

在很久很久以前,月亮就載滿了人類的想像。

只要有文明的地方,都必然有著關於月亮的故事傳說,中國的嫦娥奔月,歐洲神話的各種月亮女神等等。

直到科學科技的發展,航天技術的成型,1969年人類首度成功登月,世人才悄然發現,浪漫的月亮,其真面目是荒涼的月球。

其實自從有了影像,有了電影,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就已經開始了。

有史以來以來的第一部科幻電影,就是關於月球。

1902年,最早期的電影大師喬治·梅裡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在一個臨時影棚放映,大受歡迎。之前不願花大價錢買片源的電影商人聽聞後紛紛「打臉」購買,更多的人有幸看到了喬治·梅裡愛對月球的奇妙遐想。

他在有關月球的科幻小說中找到了靈感,用鏡頭講述了一個天文學院院長製作機器前往月球的故事。

片中的機器是一枚炮彈,幾位天文學家就是乘坐著炮彈飛到了月球,頗有荒誕喜劇的風格。到達月球後,天文學家們還遇到了月球人,他們需要逃過外星人的追捕,想辦法返回地球。

《月球旅行記》只有短短的14分鐘,如今看來是粗糙簡陋,但卻有著劃時代的歷史意義。淡出淡入的轉場,快慢鏡頭的變化等電影表現手法都是源於本片,人們這才意識到,在電影的世界,想像力是不受局限的。虛幻獵奇的內容比平白紀實的更有娛樂性。

近半個世紀之後,電影行業得到大力發展。電影人有了更良好的拍攝條件,對於月球的探索,也更加地逼真可信。

1950年上映的《登陸月球》是比較早期的硬科幻電影之一,故事完全依據當時的科學知識設想了一場登月之旅。

那時候還沒有人去過太空,導演歐文·皮切爾卻預演了無重力生活,太空行走等場景。依靠精心打造出來的真實場面,電影獲得了第23屆奧斯卡的最佳特效大獎。

可能是受限於科學邏輯,《登陸月球》的劇情並不出彩。但影片流露著人類想要登上月球的無限渴望。當一切是合理的推測想像,曾經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都變成了一種可能。

20世紀50年代末,蘇聯和美國展開了太空競賽。全人類對地球之外的世界無比熱衷,太空人變成了最讓人嚮往的職業,月球也已經不再是想像,而是目標。

藉助這股「太空熱」,60年代科幻電影的數量開始增多,有關月球的故事也層出不窮。

1964年《最先登上月球的人》,故事大膽結合了現實與原版小說的奇想。當美國人登上月球之後,航天員卻發現了一面破舊的英國國旗。原來早在19世紀就已經有人去過月球,前輩們曾經發現的驚人秘密,正在威脅著初來乍到的航天員們。

電影並不是純粹的登月探索,而是通過幻想的元素譏諷了人類的傲慢。

就算真的登上月球,也並不代表著徵服。面對宇宙未知的力量,人類永遠都是渺小的,絕不能因為一點點進步就粗心大意。

僅僅4年後的曠世神作《2001太空漫遊》也把神秘的未知力量放在了月球。在電影的第二部分,人類在月球上發現了一塊詭異的黑石,研究人員好奇撫摸黑石的樣子,像極了上百萬年前的黑猩猩。

有一種理論認為,黑石代表一種階段性的啟蒙。神秘力量把第二塊黑石放在月球,意味著如果有人能到達月球,人類文明就能夠開啟下一個階段了。

電影上映一年後,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首位踏足月球的人類。誰也不可否認,整個人類文明確實是邁出了一大步,除非有人能找到美國登月造假的確鑿證據。

2018年的《登月第一人》重現了阿姆斯特朗的登月曆程,電影從家庭的角度,探尋了登月計劃背後的痛苦與犧牲。

在《愛樂之城》導演達米恩·查澤雷的鏡頭下,阿姆斯特朗不是英雄式的人物,他只是一位父親。成功登月的歷史性一幕不是渲染國家榮譽的興奮劑,而是化解家庭傷痛的解藥。

即便劇情沒有什麼歷史感,美蘇太空競賽只是簡單提及,但高潮的登月部分還是成功地帶領觀眾穿越了時空,從進入月球軌道到成功著陸,原來這個過程遠比想像中要驚心動魄。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之後,美國還陸陸續續進行了幾波載人探月計劃,許多太空人都朝思暮想地能在月球上留下更多腳印。

有的人如願以償,有的人抱憾終生,還差點丟了性命。

傳記片大師朗·霍華德在1995年拿出了一部《阿波羅13號》,講述了一段失敗的登月故事。

電影集結了湯姆·漢克斯、艾德·哈裡斯等實力派演員,用嚴謹的三幕劇結構敘事,歌頌了人類勇於挑戰、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正因為人類有這些精神,前往月球才成為了一種可能。

這也是一部標準的「奧斯卡電影」,真實改編,節奏平穩,表演細膩,當年在奧斯卡是拿到9項提名,可見品質之上乘。

有真實的歷史做基石,朗·霍華德可以肆意地渲染太空人的遇險情節,觀眾越覺得湯姆·漢克斯活不下來,電影就越發精彩好看。

現實中,阿波羅13號被認為是一次偉大的失敗。這次失敗警示著人類,前往月球是一次超乎想像的旅程,而且很可能,是有去難回的。

如今我們對月球的狀況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知道它沒有大氣,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晝夜的溫差很大等等。

但想像並未因此而結束。

不少人相信,人類有朝一日會在月球上建立起殖民基地,甚至能夠開採上面的能源。

基於這種假想,導演鄧肯·瓊斯自編自導了科幻懸疑片《月球》。

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就需要有人到上面去工作。山姆·洛克威爾飾演的山姆就是在月球上工作的工作人員,他與月能工業有限公司籤了3年合約,一個人在月球基地工作3年,就能獲得一筆巨款。

就在合約期滿,準備返回地球之際,山姆遭遇了一起意外事故。他開始發現,月能公司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返回家鄉只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

如果未來真的有可能在月球建立基地,更人性的月能公司應該會採取《遺落戰境》的模式,至少是有個一男一女搭配,幹活不累。

要是真的只有一個人在月球上,所要承受的孤獨是看不見邊際的。

因為月球就是這麼一個無限孤獨的地方。

從1902年《月球旅行記》到2018年《登月第一人》,人類在電影世界進行了一場跨越116年的月球之旅。

經過這麼多年現實和非現實的探索,月球仍然保留著神秘的面紗。有關月球背面,月球起源,月球是否與外星文明有關聯等問題,還是有著很大的想像空間。

這趟旅程,遠還沒有結束。

月球之旅「特別片單」

《月球旅行記》

《登陸月球》

《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登月第一人》

《阿波羅13號》

《月球》

真正的孤獨是別人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而你一直以為你在他們之中。——《月球》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我們在電影中擁抱月球
    本期華誼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文章,就帶大家一起探索電影與月球的故事。幻想,對月球的浪漫描繪電影對月球的關注,離不開根植於人類文明中對月球的嚮往,電影在誕生後不久,就將鏡頭對準了月球。1902年,最早期的電影大師喬治·梅裡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在一個臨時影棚放映,大受歡迎。
  • 在電影裡登陸月球
    閱讀提示:很多電影人也和我們一樣對這樣的故事和傳奇感興趣,於是,從1902年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開始,眾多有關月球的電影就紛紛登上了大銀幕,成為影史中的經典。   很多電影人也和我們一樣對這樣的故事和傳奇感興趣,於是,從1902年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開始,眾多有關月球的電影就紛紛登上了大銀幕,成為影史中的經典。   就讓我們在電影中登陸月球,去看看那邊的風景,和你想像的是否一樣。
  • 從地球到月球——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
    ,但是,這本小說卻創造了第一部科幻電影的誕生。《月球旅行記》是喬治·梅裡埃於1902年拍攝的,它改編自凡爾納的《月球旅行記》與H.G.威爾斯的《登月第一人》兩部小說。這是一部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電影,它不僅開創了科幻片的先河,使得電影上升為施展幻想的平臺和提供娛樂的工具。魔術師編導兼監製梅裡愛系舞臺演員在影片中大膽嘗試了疊影、淡入淡出等當時全新的手段,並融合大量舞臺特效,現在電影很多手法均可在本片認祖歸宗。
  • 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上熱搜!盤點經典「月球高清大片」
    中國小康網訊 12月1日晚,嫦娥五號著陸月球。著陸過程中,著陸器上的降落相機拍攝到了著陸區域影像圖。網友們都為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所震撼。魯迅翻譯凡爾納:一發炮彈上月球日本留學時期的魯迅1902年,剛剛20出頭、還在日本留學的魯迅,翻譯了一部科幻小說。而同年,在歐洲大陸,比魯迅年長20歲的法國導演喬治·梅裡愛,則把這部小說拍成了電影。這部「年度圖書」便是科幻大師儒勒·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
  • 看電影合集:世界科幻片鼻祖《月球旅行記》彩色修復版
    天文學院院長(喬治·梅裡愛 Georges Méliès 飾)在一次會議上提出天馬行空的月球旅行計劃。他和另五名大膽的天文學家監製出了炮彈艙和大炮,並在軍隊的幫助下乘坐炮彈艙順利登月。興奮過後六名天文學家精疲力竭的在月球表面睡去,渾然不知許多星星悄然觀察著他們熟睡的樣貌。最後一場寒冷的降雪喚醒了他們。眾人躲藏到地洞中卻不慎用雨傘驚擾了月球人,於是一場慌亂的冒險開始了……  本片是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靈感來源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H·G·威爾斯的小說《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影片於1902年發行了黑白版和手繪彩版,全長約14分鐘。
  • 樂圖放映室 | 《月球旅行記》將想像變成現實的熱愛與勇氣!
    《月球旅行記》是由喬治·梅裡愛執導,喬治·梅裡愛、Brunnet、Jeanne d'Alcy、Henri Delannoy等主演的電影,於1902年9月1日在法國上映。故事來自凡爾納小說,開場時由梅裡愛親自扮演的教授試圖說服同事參加一個登月計劃。他的提案得到認同,於是科學家們乘坐太空船向月球進發。這艘火箭式的飛船最終停靠在月球的「左眼」,而月球本身也相當擬人化。
  • 奇幻/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
    《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是一部1902年拍攝的法國黑白無聲科幻電影,英文名為A Trip to the Moon。這部電影大致上基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以及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小說《最早登上月球的人》(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
  • 這5部太空電影,一定不要讓孩子錯過!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味5部與太空有關的電影,在宇宙的寧靜廣袤之中,和孩子們一起傾聽宇宙,看見自己。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1902年這部短片被認為是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1902年,法國導演喬治·梅裡愛根據儒勒·凡爾納的小說《飛向月球》以及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最早登上月球的人》拍攝了這部黑白無聲科幻電影。天文學院院長在一次會議上提出天馬行空的月球旅行計劃。他和另五名大膽的天文學家監製出了炮彈艙和大炮,並在軍隊的幫助下乘坐炮彈艙順利登月。
  • 有21部高分電影就夠看了
    而真正拍成功的時空穿越題材電影並不是很泛濫,我們也能從以下電影中看到拍好這類題材的關鍵因素,比如結局要震撼、通過穿越時空傳達某種現實意義等。十大穿越經典時空大挪移上映時間:1960年豆瓣評分:7.6IMDb評分:7.6這應該是最早的時空穿越題材電影了,那時候還是用動畫做的海報。
  • 2018年最期待的6部動畫電影,第一部盼了14年!
    2017年,最火的動畫電影無疑是《尋夢環遊記》,一上映就口碑好到爆,幾乎穩拿奧斯卡最佳動畫獎,而票房也相當火爆,衝上了2017年全球票房第12的位置。2018年,又一波製作精良的動畫電影來了,精選最期待的6部新片,每一部都不容錯過。
  • 拍好《三體》有多難?約等於連拍6,7部《星際穿越》
    想拍好《三體》很難,難度差不多是連續拍6、7部《星際穿越》。即使是好萊塢的頂級導演也不能很好地控制它,因為要把三體電影拍好,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如何把小說變成電影劇本?這是第一個問題!如果沒有好的劇本,即使導演和劇組實力再強大,也可能會把《三體》搞爛。因此,要拍好《三體》電影,首先要有好的劇本。
  • 41年,揭秘6部《異形》,竟是「抄襲」的科幻恐怖史詩
    1902年,在法國導演喬治·梅裡愛的《月球旅行記》中,用硬紙板做的火箭一頭栽入月球上,從月球中往外看的那張臉上好像塗滿了刮鬍霜。這部短片可以說是可追溯的科幻片裡最「古老」的一部,技法粗糙、笨拙,但效果奇幻迷人。在沒有特效或者說特效技法不成熟的時代,科幻類型的「未來感」只能靠模型道具、拍攝技巧等手段來呈現。
  • 「最難拍」的電影,《大白鯊》是在什麼情況下拍出來的
    大家都還記得《大白鯊》這樣的一部非常刺激的電影,小編可以說看的是驚心動魄,但是大家知道《大白鯊》這一部非常好的電影,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拍出來的,小編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史匹柏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曾被問道:你覺得做導演近四十年以來,最難拍的是哪部電影?
  • 這5部裡程碑式的太空電影,全看過的是大神!
    上映8天,票房飆升至24.69億,位居19年電影票房榜榜首,沒有人能想到,這部被導演戲稱為「小破球」的電影,成為開年第一匹黑馬。其實,無論是《星際迷航》、《地心引力》還是《星際穿越》,這些科幻電影都是站在無數前輩的肩膀上,才有今天的高度。今天,小V就和小夥伴們一起回顧一下5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太空電影。
  • 這15部科幻電影更不能錯過!
    1902年,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月球之旅》問世,開啟了人類電影史上的太空之旅。《月球之旅》,1902年,人類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月球》Moon(2009)5.《火星救援》The Martian(2015)6.《阿凡達》Avatar(2009)7.《異形》Alien(1979)8.
  • 7部精選浪漫日本電影來襲
    不過我們評鑑偶爾還是得換換口味嘛,今天給大家推薦的:7部高評分的精選日本電影,題材為浪漫愛情。一起來看看吧!第7名《只是愛著你 / 現在,只想愛你》沫沫喜歡故事中描述的那種自然而言的感覺。第6名《情書》我們都曾有過暗戀。或是驚鴻一瞥的少年,或是互相鬥氣的同桌,又或是打球很帥的學長,甚至暗戀一個友鄰。像男藤井對女藤井這樣深刻的暗戀,沫沫也經歷過。
  • 2021年國產(內地)電影展望,只選10部
    對於中國電影來說,2021年很有機會,會成為一個超級電影大年。包括張藝謀、陳凱歌、許鞍華等眾多大導演預計會在這一年祭出新作,代表中國電影工業頂尖水平的大片陸續有來。據不完全統計,有傳出上映消息,擁有明星主創影人的電影,就超過有100部之多。然後再精選出其中的10部,肯定會有遺珠未能入選,不過能出現的,必定就是期待值爆表的存在。
  • 日本女導演30年拍300部色情電影:從未迎合男性
    男導演拍的色情電影只聚焦女人下半身   問:根據資料顯示,粉紅映畫出現在1962年,由日本獨立製片商製作的低成本的以描寫男女性愛為內容的色情片。拍攝的作品被稱為300萬電影,因為每部片子的製作費為300萬日元,每年大概要製作300部電影。您所看到的粉紅映畫是什麼樣的內容?能簡單說說主題和視角嗎?   浜野佐知:剛開始接觸粉紅映畫的時候我幾乎被嚇住了。
  • 嗨翻旅途必備曲目2016年電影音樂精選
    當然,還有那些讓我們單曲循環很久的電影歌曲,比如《瘋狂動物城》的主題曲《Try Everything》,走在大街上都能聽到路人甲在歡快地哼唱,可見一部優秀的電影創造出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是一件多麼好的事兒。那麼今天,我就來和您一同回顧2016年電影中的經典曲目,本期精選的是能夠陪您度過春節旅程的歌曲,按照動畫電影與真人電影進行分類,基調以歡快為主。(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 苦苦等不來續集的6部電影,《功夫》上榜,最後一部等了它26年!
    《第九區》這部電影是在2009年上映的,由尼爾·布洛姆坎普執導,沙爾託·科普雷、詹森·庫伯、娜塔莎·博爾特等人主演的科幻片,算是外星人電影的第一篇章。這部電影的續集《第十區》我們也苦苦等了許久,3年之後又3年然後又3年,已經10年過去了,最近的消息是在2020年上映,只好再忍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