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

2021-02-15 設計癖

今天中秋,我來給大家當一次搬運工,講一下銀幕上的月球的故事,順便祝大家中秋快樂啦!

《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是一部1902年拍攝的法國黑白無聲科幻電影,英文名為A Trip to the Moon。這部電影大致上基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以及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小說《最早登上月球的人》(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喬治·梅裡愛(Georges Méliès)擔任了這部電影的編劇和導演,全片全長 14 分鐘,16 幀/秒。

海報如下:

劇情介紹:

六名勇敢的天文學家經歷了從地球到月球的旅行。他們建造了一個子彈形的太空艙,裝入一臺巨大無比的大炮中。天文學家們進入太空艙後,一群美女(由女神遊樂廳的女演員扮演)將太空艙推入大炮,將其射入太空。月球上的臉看著太空艙逼近,並被其擊中眼睛。

安全到達月球之後,天文學家們走出了太空艙,鋪開帶去的毯子,小睡了一會兒。他們夢到了女神遊樂廳的女演員們,但突然開始下雪又使他們不得不醒來。他們在一個洞窟中尋找藏身之所,發現了巨大的蘑菇。一名天文學家打開了傘,但傘也立刻扎進土裡,變成了蘑菇。這時,一個塞勒尼特人(Selenite,一種生活在月球上的外星人,顯然是半人半蟲)出現了,但他被一名天文學家輕鬆消滅(塞勒尼特人被棍棒或傘擊打後就會爆炸)。更多的塞勒尼特人出現了,由於數量太多,天文學家們已難以招架。塞勒尼特人們將天文學家們押解到他們的首領面前。一名天文學家衝到首領面前,從寶座上揪下,並把它摔到地上,使其爆炸。

天文學家們跑回了他們的太空艙(一路上還在消滅追趕的塞勒尼特人)。5 個人進入了太空艙。第 6 個用繩索將太空艙拉到懸崖邊,並與其一道墜入太空。一名塞勒尼特人在掉下懸崖時抓住了太空艙。太空艙、艙外的那名天文學家和塞勒尼特人穿越了太空,掉入了地球上的海洋,最終被一艘船發現,被拖到岸邊。

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雨果》裡就有出現喬治·梅裡愛這個角色,由本·金斯利飾演,也是一部非常具有想像力的電影,電影裡部分重現了《月球旅行記》的場面。

月球旅行記被認為是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其創新的動畫效果也非常著名,也是傳統視覺特效的鼻祖級作品。

註:資料和圖片來自於維基百科,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細。

相關焦點

  • 從地球到月球——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
    同時也誕生了儒勒·凡爾納這樣的科幻作品大師。,但是,這本小說卻創造了第一部科幻電影的誕生。《月球旅行記》是喬治·梅裡埃於1902年拍攝的,它改編自凡爾納的《月球旅行記》與H.G.威爾斯的《登月第一人》兩部小說。這是一部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電影,它不僅開創了科幻片的先河,使得電影上升為施展幻想的平臺和提供娛樂的工具。魔術師編導兼監製梅裡愛系舞臺演員在影片中大膽嘗試了疊影、淡入淡出等當時全新的手段,並融合大量舞臺特效,現在電影很多手法均可在本片認祖歸宗。
  • 看電影合集:世界科幻片鼻祖《月球旅行記》彩色修復版
    天文學院院長(喬治·梅裡愛 Georges Méliès 飾)在一次會議上提出天馬行空的月球旅行計劃。他和另五名大膽的天文學家監製出了炮彈艙和大炮,並在軍隊的幫助下乘坐炮彈艙順利登月。興奮過後六名天文學家精疲力竭的在月球表面睡去,渾然不知許多星星悄然觀察著他們熟睡的樣貌。最後一場寒冷的降雪喚醒了他們。眾人躲藏到地洞中卻不慎用雨傘驚擾了月球人,於是一場慌亂的冒險開始了……  本片是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靈感來源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H·G·威爾斯的小說《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影片於1902年發行了黑白版和手繪彩版,全長約14分鐘。
  • 《月球旅行記》電影可以說是科幻電影開山之作,非常棒一部電影
    而不管是情節構造還是鏡頭運用都十分不成熟,但是這部電影在電影發展史中具有裡程碑式意義,不得不說火箭插月球的眼睛鮮血淋漓的畫面,還是很有震撼力的。這部電影的音效使用得太絕了,就像是由一幅一幅的漫畫拼接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奇幻電影鼻祖無疑。以先進文明自認而進行的,在這裡試圖表現為光榮而勇敢的冒險,讓我感覺很舒服。
  • 樂圖放映室 | 《月球旅行記》將想像變成現實的熱愛與勇氣!
    《月球旅行記》是由喬治·梅裡愛執導,喬治·梅裡愛、Brunnet、Jeanne d'Alcy、Henri Delannoy等主演的電影,於1902年9月1日在法國上映。故事來自凡爾納小說,開場時由梅裡愛親自扮演的教授試圖說服同事參加一個登月計劃。他的提案得到認同,於是科學家們乘坐太空船向月球進發。這艘火箭式的飛船最終停靠在月球的「左眼」,而月球本身也相當擬人化。
  • 月球基地,是一部科幻史詩
    隨著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的成功著陸,中國新的一輪月球表面樣本採集的工作終於可以開展了。這是中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想必未來的某一天,中國航天員也將登上月球。1969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成功登陸月球。但是,美國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只是完成了月面的簡單探索和樣本收集。51年過去了,並沒有再派人登月,也沒有建立所謂的「月球基地」。其實關於「月球基地」,在科幻作品中可謂是屢見不鮮。不管是科幻主題的電影、遊戲、小說,都或多或少可以見到月球基地的影子。
  • 在電影裡登陸月球
    閱讀提示:很多電影人也和我們一樣對這樣的故事和傳奇感興趣,於是,從1902年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開始,眾多有關月球的電影就紛紛登上了大銀幕,成為影史中的經典。   很多電影人也和我們一樣對這樣的故事和傳奇感興趣,於是,從1902年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開始,眾多有關月球的電影就紛紛登上了大銀幕,成為影史中的經典。   就讓我們在電影中登陸月球,去看看那邊的風景,和你想像的是否一樣。
  • 經典科幻電影中的蟲洞與時空旅行
    《超時空接觸》以阿雷西博天文臺為背景:在與蟲洞題材有關的電影中,《超時空接觸》絕對是一部非常棒的科幻電影,票房高達1.66億美元,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在1997年上映的這部影片中,動用了位于波多黎各阿雷西沃山谷中的阿雷西博天文臺和新墨西哥州索科羅縣的甚大陣,這些背景都是當時非常先進的射電望遠鏡,通過射電望遠鏡尋找外星智慧生命也是我們目前的主要方法
  • 所有和科幻電影有關的,全在這一部紀錄片裡了
    全劇6集,每集圍繞一個主題:外星生命、外太空、怪物、反烏託邦、智能機械、時空旅行。這部紀錄片幾乎涉及了科幻電影所有的可能。科幻電影成為了新的精神放逐地,科幻創造的世界使得觀眾暫時脫離了現實,獲得片刻的超脫。
  •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我們在電影中擁抱月球
    本期華誼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文章,就帶大家一起探索電影與月球的故事。幻想,對月球的浪漫描繪電影對月球的關注,離不開根植於人類文明中對月球的嚮往,電影在誕生後不久,就將鏡頭對準了月球。1902年,最早期的電影大師喬治·梅裡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在一個臨時影棚放映,大受歡迎。
  • 精選6部月球電影,最早的1902年就拍出來了
    直到科學科技的發展,航天技術的成型,1969年人類首度成功登月,世人才悄然發現,浪漫的月亮,其真面目是荒涼的月球。其實自從有了影像,有了電影,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就已經開始了。有史以來以來的第一部科幻電影,就是關於月球。1902年,最早期的電影大師喬治·梅裡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在一個臨時影棚放映,大受歡迎。
  • 盤點《流浪地球》大火前後的那些科幻奇幻電影小說
    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票房大火,也創造了國產科幻的高峰。在《流浪地球》前後,還有哪些具有科幻奇幻色彩的電影小說呢?一起來看看。,吳京則包攬內地電影票房前兩位的主演,而電影中展現的末日感、地下城、點燃木星等元素也被人津津樂道,隨之而來的疫情更加讓人回憶起其中的氛圍。
  • 太空電影篇——即使身處陰溝,仍要仰望星空
    ◎揭開科幻電影的序幕1902年,此時電影剛剛出現不到十年,一部靈感來源於凡爾納[1]《從地球到月球》和威爾斯[2]《最早登上月球的人《月球旅行記》——1902由於本片出現之早,影響之大《月球旅行記》被後世視作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開創了繁榮至今的「太空題材」電影;揭開了科幻電影的序幕。
  • 科幻電影中的星際元素
    原標題:科幻電影中的星際元素  近日,關於太空的新聞很多。繼科幻片《地心引力》上映後在網友中掀起太空大討論,中國首輛月球車得名「玉兔」,也將在12月上旬作為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月面上進行為期約3個月的科學探測。
  • 科幻電影賞析之《月亮中的女人》
    是的,我在中間插入了一部科幻電影,這部無聲科幻電影由赫爾曼奧伯特(與齊奧爾科夫斯基、戈達德齊名的火箭專家)參與科幻創作,弗裡茨·朗與特婭·馮·哈堡(著名作者,《大都會》編劇)再度合作,幻想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場景,如果說《月球旅行記》仍是幻想成分偏多,此片則是不可不扣的硬科幻。
  • 「必收藏系列」豆瓣TOP250之科幻/奇幻電影,部部驚世駭俗
    按照豆瓣官方的說法,所謂TOP250榜單,解釋如下:豆瓣用戶每天都在對「看過」的電影進行「很差」到「力薦」的評價,豆瓣根據每部影片看過的人數以及該影片所得的評價等綜合數據,通過算法分析產生豆瓣電影 Top 250。
  • 科幻電影中的外星生命們
    祂們  他們  任 超  即將在大陸上映的美國科幻電影至於結果呢,從電影預告片中可以得知,可謂是愚蠢與兇殘齊飛,血肉共殘肢一色。  科幻電影中所出現的,具有一定智能的外星生物形象,幾乎與電影本身的歷史一樣悠久。以1902年梅裡愛的《月球旅行記》中的「月人」為濫觴,此類形象可謂不可計數。
  • 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上熱搜!盤點經典「月球高清大片」
    下面,我們就選取幾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登月科幻電影,它們反映了人類對月球認識的進步,同時也深深打上了當時科技水平的烙印,對照嫦娥四號的登月壯舉,可以說相映成趣。魯迅翻譯凡爾納:一發炮彈上月球日本留學時期的魯迅1902年,剛剛20出頭、還在日本留學的魯迅,翻譯了一部科幻小說。而同年,在歐洲大陸,比魯迅年長20歲的法國導演喬治·梅裡愛,則把這部小說拍成了電影。這部「年度圖書」便是科幻大師儒勒·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
  • 電影分享: 地心歷險記
    地心歷險記高清電影是第一部以數字3D技術完整製作的動作奇幻片。特雷弗是一位年輕的地質學家,他同樣研究地質科學的哥哥於1997年去冰島勘探的時候失蹤,留下兒子肖恩與特雷弗共同生活。        地心歷險記是埃裡克·布雷維格的第一部電影導演作品。
  • 科幻經典|時間旅行,改變生命的齒輪
    該書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最權威的時間旅行故事集。劉慈欣說,「科幻小說是最好的時間機器,它能帶你到達各個宇宙的各個時間節點。」該書由世界知名的文選編輯範德米爾夫婦主編,匯集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穿梭於未來與過去的文學旅程。(「我為時間旅行者舉辦了一場派對,不過直到派對結束後我才寄出請柬。我在那裡坐了很長時間,但沒有一個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