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旅行記》電影可以說是科幻電影開山之作,非常棒一部電影

2021-01-11 孤獨的戀人

部電影的黑白版和手繪彩色版各看了一遍,影片裡面的他將故事的段落以「淡入淡出」來連接,當銀幕上光線淡出變成全暗,再漸淡入到下一場戲,通常已換了另一個時空,雖然可能還是相同的角色。二十世紀剛開始,工業革命和人類自大的萬國博覽會如火如荼,開始討論地球之外,這或許是人類的本能,對未知的期待。

而不管是情節構造還是鏡頭運用都十分不成熟,但是這部電影在電影發展史中具有裡程碑式意義,不得不說火箭插月球的眼睛鮮血淋漓的畫面,還是很有震撼力的。這部電影的音效使用得太絕了,就像是由一幅一幅的漫畫拼接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奇幻電影鼻祖無疑。

以先進文明自認而進行的,在這裡試圖表現為光榮而勇敢的冒險,讓我感覺很舒服。我覺得這真是一部超級朋克的電影,很有現代感,並且我一直在彩色版腦補蒸汽波感覺。看過的年代最久遠的電影,配樂切合內容,無論從意義還是經典地位上都值得一看,話說這傘比矛還厲害唉,一擊一個月球。

影片裡面自然而然的使用起停機再拍、場面轉換、多次曝光、合成相片這些發明,而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發明一種語言,因為他一直就是做「視覺注意力欺騙」類似的工作,無意中找到了電影一些真諦,發明技術是為了實現想像中已經看到的世界。電影的美妙源於想像,梅裡愛能在電影發展的早期能做到這麼好怎麼稱讚都不為過,史上最可愛的月亮,長大的蘑菇,飄落的雪花,居然還有打怪的情節。

從電影的布局而言也做得很棒,無論是舞臺劇形式的設置還是剪輯,科幻電影的鼻祖,在當時的時代做出這樣的電影很不錯的。後世看來幾乎天真爛漫的想像,同如今scifi片的continuity 時代的局限,gender racial problems and colonism ,但一百一十年前的色彩和特效還是很感動。

第一部科幻電影,很好的想像力。喬治梅裡愛以及儒勒凡爾納,電影裡的科幻還有十分動人的擬人色彩,將人類的想像力和探索欲望用實際行動來呈現。果然濃濃舞颱風,還很漫畫風,手工上色效果很可愛。莫名很浪漫的。導演是電影史上第一個把鏡頭特效運用到電影中的人,最初的電影製作裡充滿了創造性和魔幻的想像力。

相關焦點

  • 奇幻/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
    今天中秋,我來給大家當一次搬運工,講一下銀幕上的月球的故事,順便祝大家中秋快樂啦!
  • 看電影合集:世界科幻片鼻祖《月球旅行記》彩色修復版
    天文學院院長(喬治·梅裡愛 Georges Méliès 飾)在一次會議上提出天馬行空的月球旅行計劃。他和另五名大膽的天文學家監製出了炮彈艙和大炮,並在軍隊的幫助下乘坐炮彈艙順利登月。興奮過後六名天文學家精疲力竭的在月球表面睡去,渾然不知許多星星悄然觀察著他們熟睡的樣貌。最後一場寒冷的降雪喚醒了他們。眾人躲藏到地洞中卻不慎用雨傘驚擾了月球人,於是一場慌亂的冒險開始了……  本片是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靈感來源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H·G·威爾斯的小說《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影片於1902年發行了黑白版和手繪彩版,全長約14分鐘。
  • 在電影裡登陸月球
    閱讀提示:很多電影人也和我們一樣對這樣的故事和傳奇感興趣,於是,從1902年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開始,眾多有關月球的電影就紛紛登上了大銀幕,成為影史中的經典。   很多電影人也和我們一樣對這樣的故事和傳奇感興趣,於是,從1902年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開始,眾多有關月球的電影就紛紛登上了大銀幕,成為影史中的經典。   就讓我們在電影中登陸月球,去看看那邊的風景,和你想像的是否一樣。
  • 《死侍》導演米勒聯手科幻電影大師卡梅隆,打造全新《終結者》
    1902年,喬治·梅裡愛以一部《月球旅行記》叩開科幻電影神秘的大門。百年來,科幻電影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情景為創作根基,兼具科學真實性與推想性,以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斑駁陸離的影像,在類型片中佔據著一席之地。
  • 經典科幻電影中的蟲洞與時空旅行
    《超時空接觸》以阿雷西博天文臺為背景:在與蟲洞題材有關的電影中,《超時空接觸》絕對是一部非常棒的科幻電影,票房高達1.66億美元,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在1997年上映的這部影片中,動用了位于波多黎各阿雷西沃山谷中的阿雷西博天文臺和新墨西哥州索科羅縣的甚大陣,這些背景都是當時非常先進的射電望遠鏡,通過射電望遠鏡尋找外星智慧生命也是我們目前的主要方法
  • 太空電影篇——即使身處陰溝,仍要仰望星空
    ◎揭開科幻電影的序幕1902年,此時電影剛剛出現不到十年,一部靈感來源於凡爾納[1]《從地球到月球》和威爾斯[2]《最早登上月球的人由於本片出現之早,影響之大《月球旅行記》被後世視作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開創了繁榮至今的「太空題材」電影;揭開了科幻電影的序幕。
  • 經典科幻美劇《星際之門》的前世今生--開篇:1994年科幻電影
    1994年,著名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執導了一部科幻動作電影,名為《宇宙奇兵》,又名《星際之門》。這個導演可能看名字不熟悉,但是說起他的作品,大家應該就知道了,《後天》,《2012》,《哥斯拉》,還有《獨立日》等等。
  • 這5部裡程碑式的太空電影,全看過的是大神!
    上映8天,票房飆升至24.69億,位居19年電影票房榜榜首,沒有人能想到,這部被導演戲稱為「小破球」的電影,成為開年第一匹黑馬。其實,無論是《星際迷航》、《地心引力》還是《星際穿越》,這些科幻電影都是站在無數前輩的肩膀上,才有今天的高度。今天,小V就和小夥伴們一起回顧一下5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太空電影。
  • 所有和科幻電影有關的,全在這一部紀錄片裡了
    1997年,他執導的電影《鐵達尼號》取得了18.4億美元的票房,打破全球影史票房紀錄。2009年12月,他執導的科幻電影《阿凡達》上映,該片全球總票房超過27億美元,再次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全球影史票房紀錄……這是一部堪稱科幻神仙打架的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 從地球到月球——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
    ,但是,這本小說卻創造了第一部科幻電影的誕生。《月球旅行記》是喬治·梅裡埃於1902年拍攝的,它改編自凡爾納的《月球旅行記》與H.G.威爾斯的《登月第一人》兩部小說。這是一部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電影,它不僅開創了科幻片的先河,使得電影上升為施展幻想的平臺和提供娛樂的工具。魔術師編導兼監製梅裡愛系舞臺演員在影片中大膽嘗試了疊影、淡入淡出等當時全新的手段,並融合大量舞臺特效,現在電影很多手法均可在本片認祖歸宗。
  • 這5部太空電影,一定不要讓孩子錯過!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味5部與太空有關的電影,在宇宙的寧靜廣袤之中,和孩子們一起傾聽宇宙,看見自己。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1902年這部短片被認為是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1902年,法國導演喬治·梅裡愛根據儒勒·凡爾納的小說《飛向月球》以及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最早登上月球的人》拍攝了這部黑白無聲科幻電影。天文學院院長在一次會議上提出天馬行空的月球旅行計劃。他和另五名大膽的天文學家監製出了炮彈艙和大炮,並在軍隊的幫助下乘坐炮彈艙順利登月。
  • 2019評分最高的10部科幻電影,你最喜歡哪一部?
    喜歡科幻電影的朋友們,今天社長盤點了10部2019年評分較高的電影,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部?第二《流浪地球》新時代中國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像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盪氣迴腸、驚豔無比。
  • 科幻電影賞析之《月亮中的女人》
    是的,我在中間插入了一部科幻電影,這部無聲科幻電影由赫爾曼奧伯特(與齊奧爾科夫斯基、戈達德齊名的火箭專家)參與科幻創作,弗裡茨·朗與特婭·馮·哈堡(著名作者,《大都會》編劇)再度合作,幻想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場景,如果說《月球旅行記》仍是幻想成分偏多,此片則是不可不扣的硬科幻。
  • 科幻電影中的星際元素
    原標題:科幻電影中的星際元素  近日,關於太空的新聞很多。繼科幻片《地心引力》上映後在網友中掀起太空大討論,中國首輛月球車得名「玉兔」,也將在12月上旬作為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月面上進行為期約3個月的科學探測。
  • 必看十部科幻電影
    然而,20年後,這些外星人卻帶著人類前所未見、更先進強大的武力再次入侵地球,帶來更大的全球災難,幾位勇敢的年輕人,他們挺身而出,將再一次為人類生存而戰鬥這部電影只能當作科幻電影來看看,劇情雖然有點敷 但是特效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非常值得推薦的一部電影、3.
  • 精選6部月球電影,最早的1902年就拍出來了
    直到科學科技的發展,航天技術的成型,1969年人類首度成功登月,世人才悄然發現,浪漫的月亮,其真面目是荒涼的月球。其實自從有了影像,有了電影,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就已經開始了。有史以來以來的第一部科幻電影,就是關於月球。1902年,最早期的電影大師喬治·梅裡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在一個臨時影棚放映,大受歡迎。
  • 3分鐘帶你看完《2001:太空漫遊》,現代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裡程碑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本片由庫布裡克導演於1968年上映。在豆瓣評分高達8.6分,票房累積高達3.5億美元。本片開始轉出一群草猿正在廣袤無際的非洲沙漠中,當他們從睡夢中醒來,發現一塊巨大的黑色石板平地而起。
  • 月球基地,是一部科幻史詩
    隨著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的成功著陸,中國新的一輪月球表面樣本採集的工作終於可以開展了。這是中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想必未來的某一天,中國航天員也將登上月球。1969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成功登陸月球。但是,美國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只是完成了月面的簡單探索和樣本收集。51年過去了,並沒有再派人登月,也沒有建立所謂的「月球基地」。其實關於「月球基地」,在科幻作品中可謂是屢見不鮮。不管是科幻主題的電影、遊戲、小說,都或多或少可以見到月球基地的影子。
  • 太空電影的12座裡程碑
    《月球旅行記》被公推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在當時締造的文化影響絲毫不亞於《阿凡達》等巨片之於當下。該片是電影先驅梅裡愛集大成之作,藉助了他獨創的淡入淡出、多重曝光等電影特技,片長達到前所未有的16分鐘,花費在當時驚人的一萬法郎,耗時三個月拍成。片中通過機關操作的高度活動的場景,月球人的奇詭服裝,均耗資不菲。太空炮彈擊中月球人臉的鏡頭,是已知最早的定格動畫,帶著超現實主義的趣味。
  • 十部必看的太空科幻電影
    電影裡描述了人與外星生物的首次接觸,它沒有外星人,沒有飛船,甚至沒有踏出地球,卻能夠描繪如此浩瀚無垠的宇宙。它特別的地方在於它融合了科學、宗教、信仰等元素,讓人異常振奮。說的不是人類探索宇宙的故事,而是外形難民被地球人接納,居住在第九區,和周邊人類發生各種各樣衝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