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帶你看完《2001:太空漫遊》,現代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

2020-12-06 天空白蘭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裡程碑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本片由庫布裡克導演於1968年上映。在豆瓣評分高達8.6分,票房累積高達3.5億美元。本片開始轉出一群草猿正在廣袤無際的非洲沙漠中,當他們從睡夢中醒來,發現一塊巨大的黑色石板平地而起。在巨石的指引下,他們學會將骨頭當做工具和武器,開始獵食動物,並收復了同類強佔的失地,雖然他們的首領將骨頭拋向空中,畫面卻轉換到數百萬年的未來。

2000年弗洛伊德博士前往人類的月球基地封面,調查月球上的不明物體,那是一塊被埋葬了數百萬年的黑色石板,與遠古時期人猿們發現的石板相仿,在弗洛伊德等人進行實地考察時,太陽升至石板上空,石板隨之發出了刺耳的無線電信號,18個月後發現一號太空船向木星進發。除了飛行員鮑曼和普爾之外,還有處在冬眠狀態的科學家和一臺具有人工智慧,掌控整個飛船的電腦哈爾9000。飛行途中哈爾報告控制通訊裝置的某個零件

將在72小時內發生故障,可經過檢測之後,鮑曼和普爾發現哈爾所說的故障零件一切正常。他們與地面控制中心取得聯繫,得出了哈爾做出錯誤預測的結論,兩人震驚不已,因為哈爾9000型電腦從未出現任何錯誤,人後普洱開始質問哈爾,而哈爾建議將零件放回原處以觀後效。為了避免那哈爾偷聽到談話內容,鮑曼和普爾躲進太空艙中交談。普爾坦言感覺不妙,認為如果一旦證實哈爾出錯,就必須將它關閉。

兩人萬沒想到雖然哈爾聽不見他們的聲音,卻可以透過窗口讀取唇語。由於哈爾在設計的時候被設計者輸入兩條項相駁的命令,一是不允許向鮑曼和普爾透露尋找外星智慧體的事情,二是堅定不移的完成木星任務,所以哈爾決定先發制人,他用太空艙撞斷了正在更換零件的普爾的氧氣管,令其漂浮在太空中,鮑曼出艙營救。冬眠的三位科學家隨即因電腦失靈而悉數喪生,哈爾拒絕為返回的鮑曼打開艙門。

萬般無奈之下,鮑曼冒著患上減壓病的危險,通過緊急密封艙進入飛船。直奔哈爾的邏輯記憶中樞,當哈爾被徹底關閉時,鮑曼發現飛船已飛抵木星,鮑曼乘坐太空艙離開飛船。在木星軌道上發現了又一塊黑色石板,接近石板,突然穿過一條五彩斑斕的隧道。最終置身於一間風格古樸華麗的臥室,隨後迅速老去。在鮑曼垂死之際,第四塊石板出現在床邊。石板將它變成透明光碟中的胎兒,凝視著浩瀚的宇宙。該電影之所以被稱為最經典的科幻片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對我們後世的科技生活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電影中出現的聲紋密碼,可視電話,平板電腦都為今後該產品的研發提供了藍本。而且蘋果公司在2001年推出的數碼產品ipod,正是借用了這部電影中的一部小飛船的名字。本片除了擁有極為準確的科學前瞻線,其深刻的思想內涵更是讓眾多觀眾大呼看不懂,尤其是對電影中黑石的寓意。更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特殊的答案。

相關焦點

  • 電影 | 《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許多人以為《2001太空漫遊》是2001年後的電影,其實影片於1968年上映的,它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一部科幻片,根據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
  • 現代科幻電影鼻祖,2001太空漫遊,時隔51年現在看依然經典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是所有人公認的一部現代科幻電影鼻祖,毫不誇張的說,這部電影影響了很多後續科幻片的創作,無論是拍攝手法還是內容立意,十幾年後的今天我們再看,依然可以把它稱之為佳作喜歡這部電影的朋友對它的討論
  • 影視點評:《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太空科幻電影
    《2001 Space Odyssey》,即《2001太空漫遊》,被稱為史上最深刻最富哲學涵義無人能懂的科幻電影。就是這部電影讓我期待了很久,終於完完全全地看完了整部電影,發覺有很多東西都已經被抽乾一般,需要不斷地重複才能更在文本中發掘出來。
  • 半個世紀過去了,《2001太空漫遊》仍是最酷的科幻電影
    太空漫遊》最新版預告片(01:59)        庫布裡克的舊作《2001太空漫遊》將與《發條橙》、《1984》、《妙想天開》等一同參加11月8日英國電影學會舉行的科幻電影展。
  • 來自50年前科幻的魅力,被稱科幻電影教科書—《2001太空漫遊》
    樹葉推薦:斯坦利·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大家好,又到了本期公版電影推薦,老規矩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公版比如漫威《毒液:致命守護者》《復仇者聯盟》系列,DC《海王》《正義聯盟》,再比如《變形金剛》《大黃蜂》等等都有諸多科幻元素在裡面,那麼要論「最佳科幻電影」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但樹葉覺得《2001太空漫遊》絕對稱得上「最佳科幻電影」的頭銜。
  • 《2001太空漫遊》:既為舉世公認之經典,必有高深奧妙之內涵
    李安評價自己最愛5部電影之一時說: 「我非常崇拜庫布裡克,關於《2001太空漫遊》我無法說清它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我當年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它深深地吸引了我,那種感覺就像吃了迷幻藥之後的幻覺經歷。」 今天在資料館大銀幕體驗,修復版讓這種幻覺變本加厲,滲入到每一根神經。
  • 《2001太空漫遊》開啟科幻電影新大門(圖)
    100 多年之後,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在他執導的電影《2001 太空漫遊》中,首次將《藍色多瑙河》與浩瀚的宇宙相接,流淌的音符仿佛在訴說廣闊太空的深邃與神秘,使人沉浸其中。半個世紀過去了,這部影片早已是眾多影迷心中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成為探索生命與宇宙的經典之作,同時也開啟了科幻電影新的大門。
  • 科幻電影NO.1《2001太空漫遊》?有人表示這部電影可以一爭高下!
    談起科幻電影,不得不說的是1968年上映的巨作《2001天空漫遊》。該電影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依據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影片榮獲當年4項奧斯卡電影提名,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電影」之一。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2001太空漫遊》是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在探索複雜主題、先見之明和視覺語言方面具有開創性。它不僅在視覺上比較震撼,還將科幻電影分為兩大類,甚至近年來最好的科幻電影也沒有達到《2001太空漫遊》所能達到的水平。
  • 福利:送你2001太空漫遊
    1964年,已經名聲大噪的電影大師庫布裡克,邀請科幻之王阿瑟·克拉克出手,兩位天神決定一起創作一部科幻作品。這一幹就是四年!4年後,電影《2001:太空漫遊》上映,從此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 《2001太空漫遊》賞析:依然是科幻電影史上最亮的那顆星!
    ,非《2001太空漫遊》莫屬了。另外,就是感覺好無聊,一半時間都是只有配樂還有各種鬼哭狼嚎,現在再回看,感覺當時的認知好膚淺啊,雖然是距今已有50年歷史的「高齡老電影」了,從很多方面來看,電影放到今天仍然是佼佼者,之前看了很多影評,說這部電影是什麼封神之作,不可逾越的裡程碑,感覺吹過頭了,但是番薯哥再一次看完後,基本認同此看法,至少從影片的前瞻性和思想性上來說,不敢說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幾乎所有後來的經典科幻電影都有它的影子
  • 電影娛樂:《2001:太空漫遊》:電影與小說同看樂趣無窮!
    《2001:太空漫遊》影評:電影與小說同看樂趣無窮從小就喜歡看《黑客帝國》,有一天偶然看到《2001:太空漫遊》的推薦,看完之後很是莫名其妙,雖然看不懂但是依然覺得很震撼。在整部電影中最隱晦的莫過於最後一幕,戴維的經歷和星孩(書中稱為星童)的凝視。電影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就是指導《閃靈》的那個)和小說作者亞瑟·克拉克兩位大神共同創作而成的傳世佳作,而克拉克的書籍《2001:太空漫遊》更是殿堂級神作。
  • 閒聊老電影 (2)《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遊》了,如果加上看原著小說(儘管這部電影的創作過程可能談不上「改編自小說」,克拉克和庫布裡克幾乎是同時協助對方完成了各自的作品),那可能就不止六七遍了。前三次我都是努力沉浸在電影中,而這次我試圖抽離出來看,但是我(部分地)失敗了。事實證明《2001太空漫遊》並不像某些人想像中那麼生冷硬核難以融入,觀眾也許會對某些片段感到無聊,但是卻無法移開眼睛——這是一部能夠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時間中完全佔據你的大腦的影片。
  • 確認過眼神 這部《2001:太空漫遊》是最值得收藏的版本
    他是科幻神作《太空漫遊》系列的作者。克拉克(1917年12月16日-2008年3月19日),是英國作家、發明家,尤其以撰寫科幻小說聞名。他與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茵並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他們三人被世人成為科幻三巨頭。
  • 2001:太空漫遊與變形記
    ,然而當我正在看《2001:太空漫遊》電影時,覺得節奏對於我來說太慢,不是很看得進去。《2001:太空漫遊》雖說是一個故事,但我更喜歡將它看做是四個小故事:猩球崛起、月球之碑、HAL的移動城堡、二次進化。雖然,他們都由黑石碑這一事物串聯起來,但這四個故事的主角都不一樣,故事場景也不一樣。雖然角色的臺詞不多,讀起來確實有一種舞臺劇的感覺。這是我將標題寫為:「太空歌劇」的第一個原因。
  • 《2001太空漫遊》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
    《2001太空漫遊》自從上映以來就被有被冠為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稱。詹姆斯卡梅隆在節目裡提到,他曾經在電影院看了五遍《2001太空漫遊》,其中一次,有一個人直接衝到銀幕前大喊「It's God,It's God」。2001因為他所提出地問題之尖銳和深刻,也被我們稱為硬核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品,他包含了,人類進步的源泉,對科技的恐懼,人類的定義,宇宙對於人的無限。
  • 本片上映後,電影世界開啟了科幻元年——《2001太空漫遊》
    即使是沒有看,也會列舉出來好幾個討厭的點。,今後所有科幻片的科學體系的確立要推遲幾十年喜歡科幻電影的人看到這裡,大多會猜我說的電影是的,今天推薦的是1968年上映的庫布裡克的名作2001太空漫遊作者一充滿未知的故事,來自太古時代的一塊黑石在地球上隕落,許多年後的2001年,領悟到為人們而存在的秘密,決定在黑石登陸木星町宇宙飛船中有3名冬眠的太空人和一臺智能計算機這臺電腦在再宇宙飛行時錯亂暴走了失控的計算機殺死了兩名太空人
  • 改變科幻電影歷史的《2001太空漫遊》為何備受推崇
    對於很多人來說,有一些電影,一生中非看一次不可的,而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就是其中之一。這部電影的內容及其重要成就無須再贅述;電影劇本由亞瑟克拉克的原著同名小說改編,長達160分鐘的影片則分成三段,並由代表高智慧生物的神秘黑色石板貫穿。人類之黎明,身處於豐饒之中卻逐漸饑渴致死的人猿們,經由神秘石板的啟發而學會了如何使用工具,因而能殺死動物、開始吃肉。
  • 《2001太空漫遊》在科幻電影中是什麼水平和地位?
    現如今,電影業技術發達,形形色色的科幻電影,特效華麗逼真,讓人審美疲勞。殊不知在上世紀60年代,英國和美國就聯手拍出了一部鴻篇巨製的科幻電影,也就是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部《2001太空漫遊》。電影的開端,像猩猩一樣的史前人類集群生活。
  • 《2001太空漫遊》發布重映預告
    時光網訊  不管家庭影院的技術已經多麼先進,有些電影還是需要在大銀幕上才能充分體現其魅力,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無疑就是其中一部。斯坦利·庫布裡克的這部經典科幻電影,將於下月在英國院線舉行特別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