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和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歷來是生物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是很多考生在做題中容易出錯的地方,由於其具有思維闊度大、綜合性強、題目靈活多變等特點,同時又常結合圖形出題,能夠很好的考查考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是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考的地方。現就這一部分內容做一下分析整合,希望能幫助考生順利通過教師招聘筆試進入面試。
(一)有絲分裂中DNA和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曲線圖
有絲分裂過程中DNA的複製發生在間期,此時DNA數目加倍但是染色體數目不變。在後期時由於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分開,此時染色體數目加倍,但是DNA數目不變。染色體和DNA數目減半發生在末期,原因是染色體分離並進入不同的子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始終有同源染色體存在。
(二)減數分裂DNA和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曲線圖
減數分裂過程中DNA的複製發生在間期,此時DNA數目加倍但是染色體數目不變。染色體和DNA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分離並進入不同的子細胞。所以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無同源染色體。
試題演練
【2013年山東】圖甲是某雌性動物體內的不同時期的細胞示意圖,圖乙表示該動物細胞分裂時各時期核DNA數量變化的曲線,請據圖回答:
(1)圖甲中B屬於________時期,A-E中不含同源染色體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圖甲中DNA數和染色體數之比是2:1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圖乙中f處DNA數量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
(4)細胞E中染色體①上基因B與突變基因b的分離發生在乙圖的________(填字母)時期。若圖E細胞分裂完成後形成了基因型為ABb的子細胞,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考點】有絲分裂過程各時期特點、細胞的減數分裂及其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
【解析】
(1)圖甲中B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對稱排列在赤道板上,可判斷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依次判斷可知A為有絲分裂後期,有同源染色體;C為有絲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體;D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沒有同源染色體;E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體。
(2)要求DNA數和染色體數之比為2:1,實際上就是每條染色體上有2個DNA分子,即染色體上有姐妹染色單體,圖甲中A、D姐妹染色單體已經分離,所以他們的DNA數和染色體數之比為1:1;B、C、E中每條染色體上都有姐妹染色單體,所以它們的DNA數和染色體數之比為2:1。
(3)圖乙中f處為減數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後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導致細胞核中DNA數量減半。
(4)細胞E中染色體①上基因B與突變基因b位於一對姐妹染色單體上,而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可用圖乙中的g表示,所以B和b的分離發生在乙圖的g時期。在正常的減數分裂過程中B和b不可能進入同一個配子中,若圖E細胞分裂完成後形成了基因型為ABb的子細胞,其可能的原因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同源染色體①和②沒有分離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染色體①上姐妹染色體單體分開後沒有移向細胞兩極。
【答案】
(1)減數第一次分裂的中期;D。
(2)B、C、E。
(3)f處DNA數量減半是因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體分離,並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
(4)g;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同源染色體①和②沒有分離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染色體①上姐妹染色體單體分開後沒有移向細胞兩極。
以上就是DNA和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曲線圖整理歸納及相關練習題,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學科知識」即可查看13大學科知識點解讀
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獲取考試資訊!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