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記單詞難,自己記憶力差,四六級過不了,考證不過關。
更誇張的是,有個朋友從大一開始四級考試,從大一到大三,四級考試都沒有通過,一直徘徊在300分左右。
每次考試前他都會花一兩個月的時間背單詞,可是背了忘,忘了背,反反覆覆,卻怎麼也記不住單詞。
作為朋友,看到這樣的情況實在不忍心。於是分享給朋友了一些記憶術。僅僅用了半個月的複習時間,英語四級輕鬆及格。
朋友繼續用這種記憶術學習記憶,在大四畢業之前順順利利拿到六級證書和畢業證,順便拿到了求職offer。
思想之流持續不斷,但它的大部分內容都失落在遺忘的無底深淵。有一些是當下就被遺忘了,另外一些在記憶中保持了幾分鐘,幾小時或幾天。
——威廉·詹姆斯
偉大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一語道破記憶的遺忘本質。
一、為什麼我們會遺忘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背單詞背到吐,一上午背了幾頁單詞,一頓飯功夫就忘的七七八八了,再次翻開單詞書,發現就記住了幾個簡單的單詞,記憶效果很不好。
或者我們參加什麼考試,臨考試前幾天瘋狂背書,可是總是背完就忘,整個人十分沮喪,怎麼也提不起來再去複習的興趣。
研究發現,我們的大腦在百萬年的進化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保護機制。
比如在原始生活環境中,人類碰到猛獸或者敵對部落進攻,都會產生一些不良好的情緒和記憶,這些不開心的記憶是不利於我們的生存發展,影響身體發育。
因此,人類身體為了對抗這種緊張不良的記憶,就選擇了遺忘。
遺忘不良記憶,是為了更好的身體放鬆,使激素分泌水平達到正常,使日常生活能夠順利進行。
遺忘單詞,遺忘複雜的文字內容,都是大腦在對抗著那些複雜事物引起的不良情緒反應。
我們的大腦原則上是討厭記住更多的事物,尤其是對於我們生活沒有直接用處的事物,因為這樣的行為將會耗費更多的大腦能量。
然而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我們要記住各種各樣奇奇怪怪複雜的知識。我們要記住不同國家的語言,我們要記住不同書籍教給我們的知識,我們還要記住生活中出現的人和事,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都需要我們耗費巨大的能量來記憶它們。
我們的大腦負荷嚴重。我們會感覺疲憊,感覺壓力山大,從而加速了我們的遺忘。
諾貝爾獲獎者卡尼曼研究發現,人對一次體驗的記憶由兩個重要因素組成:峰值和終值。
他在千百次實驗後找到了這樣的規律:
如果我們在一次事件體驗的最高峰或者是事件結束的時候能夠體驗到正向的鼓勵,那麼我們對於這次體驗的記憶效果會最好。
二、什麼是峰值、終值體驗
1.峰值體驗
在學習的高潮,我們注意力最為集中,就像是遊戲進行到一半,級別和裝備幾乎儲備足夠,我們開始團戰。
一次團戰,打的對方落花流水,拿下四殺,然後我們就會熱血沸騰,積極備戰,想要在下次對戰中爭取拿下五殺。
我們下次對戰時,就會自動提取上次拿四殺時的經驗記憶,比如從草叢出擊,還是從敵方背後出擊,是什麼樣的裝備模式,哪套裝備,或者是隊友如何配合,我們都會心中一目了然,過往畫面十分清晰,胸有成竹地團戰。
這就是峰值體驗帶來的最大化效益。
2.終值體驗
學了一上午的設計課程,頭昏腦漲,餓的前胸貼後背,心情低落,然後丟下課程離開轉身。
每次我們在絞盡腦汁背誦的時候,剛開始特別有興致。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地失去耐心,到最後快要結束的時候,「感覺生命在流逝」、「好想放棄」、「太難背了」。一個轉身,一大半的內容都被忘記了,下次也很難提起興趣再去背誦。
在記憶的最後階段,也就是在收尾的時候,我們陷入了不良的身體和情緒體驗。
我們的大腦在記憶內容和不良體驗兩者之間建立聯繫,漸漸地,把記憶內容和不良體驗都視為垃圾處理掉,我們下次就會感覺很多記憶的內容就忘記,而且很難提起興趣再次背誦,因為我們的身體在抵抗學習,抵抗不良反應。
這樣糟糕的情緒體驗自然影響我們的記憶效果,也會讓記憶內容大打折扣。
現在,我們來重點討論:如何把理論與實踐結合,學會超強記憶術。
三、怎樣通過快速建立峰值、終值體驗來提高記憶?
1.在學習的過程中適當獎勵自己
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我們在學習的高潮體驗到正向的積極鼓勵,好比在背誦時突然收到朋友的節日禮物送到的信息,我們就會倍感開心,想著把這一段內容好好記完再去拿,這時候我們會發現帶著開心的心情去記憶,效果較以前會改善很多,下次回憶起來也會比較容易。
苦苦背了一上午考試內容,正在這時,同學從窗口路過:哇,你好努力啊,這麼有毅力。
聽到這樣的鼓勵,雖然我們會保持謙虛心態,回復到哪有啊我笨鳥先飛啊等等之類的回覆,但是我們的確感受到了正向的積極鼓勵,我們體驗到了開心的峰值體驗
這樣的鼓勵對於我們的記憶效果是會有很大幫助,我們會記憶更深刻,同時會更加努力背誦。
如果每次記憶過程的高潮,我們都給自己一點鼓勵,讓自己感到受到獎勵和鼓舞。那麼對於記憶的效果會有事半功倍的影響。
2.用我們喜歡的東西來作為對自己的獎勵
這裡給大家提供一些小妙招。比如,背誦一段時間後就獎勵自己一塊奶油蛋糕,或者吃一口好吃的零食。這樣收到的記憶效果就會大大增進。
因為我們的大腦在經歷一次腦力勞動之後,血糖含量會大幅降低。
所以在學習記憶之後,食用一些含糖物質,可以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增加神經的愉悅感。
我們也可以在身邊準備一些堅果之類的食品,營養好吃,方便攜帶。堅果類食物為身體補充蛋白質、脂質等營養物質。既可以快速補充能量,又可以起到對自己學習的激勵作用。
3.做健康運動活躍自己
學習了一段時間,就站起來運動運動。有氧運動製造多巴胺激素,給身體帶來新鮮氧氣,讓自己感受到積極體驗。
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小組實驗發現,學習和記憶之後進行短時間的運動,比如慢走、伸展、拉伸、慢跑等等的運動,大腦負責記憶形成的相關區域活躍性增強。
《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著作,「運動過後的人在區分不同的記憶方面表現良好的檢測水平。」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十分方便,我們可以在手機裡下載一些做運動的APP。學習一段時間就打開APP適當運動一下。
運動使身體得到正向反饋,激活了大腦的活性,我們就能夠建立良好的峰值體驗。下次再學習起來也能夠感覺相對輕鬆。
將運動與記憶結合起來,不僅可以快樂記憶,也可以保持身體健康。簡直是一舉多得的方法。
更有一種更簡單粗暴的方法保持良好的終值體驗!
4.設置小障礙提問自己
我們做題的時候都應該有過那種一點即通的感覺,一瞬間突然領悟。
好像有一個小電燈泡忽然之間就在腦袋裡亮了一樣的感覺,整個人豁然開朗,醍醐灌頂。
對,就是這種感覺。等到我們下次再背誦東西的時候,可以在背誦一段時間之後,自己出幾道背過的題,而且題目設置相對簡單一點,讓自己根據記憶回答自己的問題。這樣可以達到「哇,自己原來記住了!」的感覺,進而產生正向激勵。
終值體驗之後,我們就撤出去學習的狀態。
保持這種快樂的終值體驗,不要再繼續沉迷於學習,脫離學習讓自己放鬆一下。這樣製造出來一個終值體驗,等到下次再學習的時候,我們上次製造出來的終值體驗就會被喚醒,那些與正向激勵綁定一起的記憶內容就會如泉水一樣流淌出來。
一而再,再而三,漸漸積累,我們的記憶就會達到良性循環的效果,就再也不用怕什麼考試了,大大小小的考試都可以通過我們的記憶術輕鬆搞定。
要記住,科學家的理論再有效,也需要我們實際去操練。
峰值和終值體驗的建立過程不是一兩天可以完成的,我們需要掌握建立它的精髓,那就是:讓我們的大腦需要主動有效地接受新信息。為了使大腦主動接受信息,我們需要它處於一種開心愉悅的狀態中。
然後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培養建立峰值和終值體驗的習慣,久而久之就可以感受到記憶力的飛速增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