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常見蔬菜,其有著養脾通便的作用而逐漸被當做草藥食用了,茼蒿雖然是蔬菜,但是卻有著其他蔬菜所沒有辛辣味道。我國栽種茼蒿有著很久遠的歷史了,可以說是自古代就有種植,選擇茼蒿在市場上的價格還是居高不下,所以其市場經濟還是很樂觀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栽種,才能保持茼蒿的高產呢?
生長條件
首先,茼蒿是一種喜歡溫暖的植物,在低溫的情況下是生長不出來的,其適宜溫度在15-20度之間,還有,準備用來栽種茼蒿的土壤一定要酸鹼度適中,還要向陽,因為茼蒿的生長也是需要一定的光照時長的,其屬於短日照植物,長時間的日照反而不利於其生長,所以我們還要做好其防曬工作,即搭一個拱棚上面放上遮陽網,在中午的時間蓋上遮陽,晚上和早晨揭開。
栽種技巧
茼蒿播種前要將地先整好,現在地表上面施一層腐熟肥,每畝用量三千斤左右,均勻撒播到田裡之後再進行深翻耕地,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然後將田間細作耙成一畦畦的菜畦,也可以耕成一條條的種溝。這時我們把選擇好的適合我們栽種的茼蒿種子均勻的撒播在田裡或者撒播在溝裡,播種時間因地而異,一般可以在三四月份,或者八九月份,大棚甚至都可以在十二月份的寒冬種植,每畝的種子用量在四五斤的樣子,茼蒿還分大葉茼蒿和小葉茼蒿,大葉茼蒿的植株散發生長型很好,所以我們可以適當減少用種量,每畝兩斤左右。
移栽定植
在茼蒿幼苗鑽出地面時,有長勢好的幼苗和長勢弱的,甚至還有一些是病苗,這時我們就要將弱苗和病苗拔出田間,移栽過來一些長的強壯的幼苗補上,撥出去的幼苗也是可以吃的,摘好洗淨後炒食,是一種很不錯的美味。如果田間播種密度很密,我們就可以選擇長勢好的幼苗移栽到大田裡去了,將我們事先準備好的田塊整好,挖好適當距離的穴窩,將苗株每穴一株的栽種進去即可。然後蓋上一層細軟的土壤,澆上足夠的水定根。
田園管理
在茼蒿生長的同時或許會伴隨著雜草一塊生長,這時如果雜草數量不多的話我們就直接將雜草拔出田外焚燒,不要留在田裡。雜草生命力頑強,沾土既能成活,所以為了避免其再次生長我們將其移出田間。平時也要注意給茼蒿經常的澆水追肥,水肥的充足可以加快茼蒿的生長速度和提高其自身抵抗力。在茼蒿幼苗長出時就要及時澆水,足夠量的水有利於其根莖的生長,同理,澆水要適量,避免造成積水,可配合施肥時同時進行。
蟲害治理
在茼蒿的生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蟲害等的發生,茼蒿最怕的就是蟲害,稍稍嚴重一點的蟲害都能是使其產量大幅度的降低。常見病蟲有蚜蟲和菜青蟲等,我們田間的衛生做好之後可以有效避免蟲害的發生,但是蟲害一旦發生,我們一定要進行搶救型治理。查出是哪種蟲害作祟,然後合理的使用殺蟲劑和各種茼蒿專用藥劑以消滅。但是噴灑農藥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藥劑的用量和稀濃度,如果太濃的話也會在殺蟲的同時將茼蒿也殺死了。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關於茼蒿的栽種知識了,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有什麼不懂的或文中介紹的不足的地方,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指出,謝謝您的支持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