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為龍四爪為蟒,且看五爪龍藤一個好聽又霸氣的名字——烏蘞莓

2020-10-21 小丫小同學

烏蘞莓,是它的大名,當然它的小名更霸氣——五爪龍藤

看,趴在紅花繼木上的它是不是真的像一條龍?又因為它一般以五張葉子為主,所以被稱為五爪龍藤

跟烏蘞莓長的很像的就是葫蘆科的絞股藍啦!絞股藍被稱為「南方人參」,也是有道理的,道理下次再講吧

烏蘞莓和絞股藍的區別在於科屬不同,存在區別

葡萄科的卷鬚跟葉子都是長在兩側,也就是對生的,看上圖

烏蘞莓在莖節處會有紅色,另外卷鬚不呈彈簧狀,前面像蛇杏子一樣是開兩叉的,這也是葡萄科的特徵

相關焦點

  • 烏蘞莓是一種怎樣的植物
    一,烏蘞莓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烏蘞莓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唐本草》;別名還有五爪龍、豬婆蔓、虎葛等等;屬於葡萄科烏蘞莓屬草質藤本植物。2,分布和生長環境烏蘞莓主要分布於我國陝西、甘肅及以南各地;通常生長在低山路旁、溝邊、灌叢中。
  • 烏蘞莓有沒有毒,能吃嗎?答案來了!它的價值原來在這裡!
    烏蘞莓在有的地方還有另一個名字叫「野葡萄藤」,別說,還真有點像,它與葡萄確有些淵源,有點像是「遠房的親戚」,尤其是在果實成熟的時候,筆者始終覺著它更像是郊外另一種野生漿果「龍葵」,不同的是烏蘞莓是藤本植物。
  • 烏蘞莓是一種怎樣的植物,有什麼利用價值
    一,烏蘞莓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烏蘞莓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唐本草》;別名還有五爪龍、豬婆蔓、虎葛等等;屬於葡萄科烏蘞莓屬草質藤本植物。2,分布和生長環境烏蘞莓主要分布於我國陝西3,外形特點為草質藤本,莖帶紫紅色,有縱稜,有卷鬚,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卷鬚2-3叉分枝;
  • 這是烏蘞莓,也叫母豬藤;不是絞股藍,別搞錯了
    )在路邊一個工地的圍擋上,我看到爬滿了一種綠油油的植物。這個攀爬高手,就是今日主角烏蘞莓。為葡萄科烏蘞莓屬草質藤本植物,原產中國。烏蘞莓(母豬藤)的葉子為「鳥足狀「5小葉,中間的小葉較大、為長橢圓形,側生的小葉較小。
  • 第7集∣詩經裡的哀思草——烏蘞莓
    烏蘞莓它能吃嗎?我們叫它烏蘞莓,葡萄科烏蘞莓屬的一種藤質草本植物,所以它的果實長得很像一個個小小的葡萄,喜歡生長於海拔300-2500米的山谷樹林中或山坡灌叢中。烏蘞莓烏蘞莓的莖是圓柱形的,上面生有豎形的楞狀紋,在每一個葉柄與莖相連的地方,顏色都是比較深的,呈現出紅褐色,它的葉子是鳥足狀的五小葉,葉片是比較光滑的,油亮油亮的。
  • 五爪金龍 | 人類消失之後
    光看封面圖片,可能不少人會說,這不就是牽牛花麼... 嗯,其實是差不多。
  • 五爪金龍
    五爪金龍的花冠紫色,呈漏鬥狀,像個小喇叭,看上去有點像牽牛花,而且兩者同屬旋花科,但彼此關係較遠,一個在牽牛屬,一個在番薯屬。這花有一個非常霸氣的名字叫五爪金龍,因為它的葉子是五裂,呈掌狀,遠遠看去就像是龍爪一樣,就有了五爪金龍如此霸氣的名字。但它卻是依靠藤蔓攀爬生長的植物,與那個震懾力極強的「五爪金龍」沒有一點的關係。
  • 五爪二角龍什麼時候成為皇帝的專有特權?(下)
    魏晉時期:龍體較細長,似虎形,身尾分明;頭角略似鹿角;羽翼分有無兩種,有翼的龍形狀仍舊為鳥翅形,腿為獸類,長。南北朝至隋時:龍體細長,似虎形,身尾分明,頸和背上出現焰環;龍翼依舊分有無兩種,出現飄帶形翼,鳥翅形尚存;四肢上飄,有長的獸毛。(唐代鎏金龍,全身刻劃魚鱗紋,三爪長腿 。
  • 這花名字很霸氣,人稱「五爪金龍」,北方不常見,開花很漂亮
    有的是草本,有的是樹狀,有的是藤本,有的一年生,有的多年生,每一種植物都有自己的命運。但是不管怎樣,好看的花總會有許多人來欣賞。正是這些不同的花,才組成了一個多彩的世界,讓我們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在眾多花中,有一種花,它長得像個小樹一樣到處爬,但是開花卻像喇叭花,是個多年生的植物,名字特別霸氣,人稱「五爪金龍」,你知道這是什麼花嗎?這花就是槭葉牽牛。
  • 紫色的小花,居然有這麼霸氣側漏的名字,反差萌萌噠
    它何以能和翻江倒海、上天入地的龍扯上關係?各位請往下看。五爪金龍,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全體無毛,莖細長,有細稜。它的葉子呈掌狀,五裂,中間裂片較其他裂片大。聚傘花序腋生,具1到3朵花,偶爾也有3朵以上。花冠紫紅色、紫色或者淡紅色,也偶有白色,漏鬥狀。五爪金龍的蒴果近球形,種子黑色。俗名番仔藤,掌葉牽牛。它的花與牽牛花特別相像。
  • 五爪金龍、馬鞍藤、籬欄網、牽牛|華南植物記錄(九)
    拍攝於深圳紅樹林公園20171005五爪金龍(Ipomoea cairica)旋花科 番薯屬 名字來源於葉掌狀5深裂或全裂,屬於入侵物種,在到深圳的火車線路上就能看它藍色的身影了拍攝於深圳紅樹林公園20171005厚藤旋花科 番薯屬 多年生草本,葉互生,厚革質,形態似馬鞍,又叫馬鞍藤,一直以為學名就是馬鞍藤的,還以為沒有中志沒有收錄呢。
  • 外來入侵物種——五爪金龍
    說起「五爪金龍」,五爪趾(實際是五趾不是五爪)金龍是中國皇帝的標誌,在封建社會中規定只能由皇帝使用。而其他皇室人員以及地方需要用到龍形的時候,只能使用「四爪龍」。額,錯了錯了,我們要認識的這個外來入侵物種——五爪金龍,是旋花科番薯屬植物的一種。
  • 五爪金龍VS牽牛花
    五爪金龍細心的各位親們,發現有什麼不同了嗎?【五爪金龍】(學名:Ipomoea cairica)是管花目、旋花科、番薯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俗名番仔藤、掌葉牽牛。一般是生長在山上。葉子類似掌狀,有5~7個裂痕,大小約3~10釐米;花呈漏鬥狀,大小約4~6釐米,有5個雄蕊,花期以夏季最盛。
  • 五爪二角龍什麼時候成為皇帝的專有特權?(上)
    五爪二角龍什麼時候成為皇帝的專有特權?(上)文:枯木在傳統文化當中,龍歷來被認為是祥瑞之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文化載體符號,是華人最普遍也是最悠久的圖騰崇拜。然而在封建社會,龍是皇家的標誌和天子象徵,僅僅只有皇帝才能用,並且最明顯的特徵是五爪二角;而其他即便是崇拜或使用,也只能退而居其次用「四爪龍」。那麼,五爪二角龍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皇家特權的?我們知道早在遠古時期龍的圖騰崇拜就已經存在,並且極為廣泛。
  • 疑似「五爪金龍」驚現詔安紅星鄉
    信息來源 | 福建南大門官網 本站編輯 | 輝哥小編微信 | 13906968004據南大門網友爆料,6月27日詔安縣紅星鄉圓林村的村民捕獲了一隻重約8斤、麟甲呈金黃色、疑似「五爪金龍巨蜥是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民間稱之為「五爪金龍」。據了解,巨蜥在我國分布於廣西、廣東、雲南南部、海南等地。為何它會出現在福建詔安紅星鄉,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 潮汕驚現瀕危動物「五爪金龍」!
    相關視頻▼據知情人稱,這是曾經差點滅絕的野生國家保護動物「巨蜥」,潮汕地區多稱為「五爪金龍」,它們以吃昆蟲為主,一般無毒。目前,這隻野生動物已經交由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巨蜥體長一般為60~90釐米,最大的可達2~3米,體重一般20~30千克,尾長70~100釐米,最長的可達150釐米,通常約佔身體長度的五分之三。巨蜥是現存蜥蜴類中體形最大的種類,也是世界上較大的蜥蜴類之一。尾部則為黑黃相間的環紋,同時黑色環紋上常有小黃斑;四肢強壯,趾上有銳爪;其背面有小黃斑,故稱「五爪金龍」。
  • 龍在古代的地位並不高,他們甚至是做菜材料,直到整理出一部書
    在南亞的文明中,納迦就是他們的龍,這是一種以眼鏡蛇為原型的神話生物。而在瑪雅文明中,就有一種龍,他們將這個生物叫做羽蛇神,這個名字在阿茲特克文明中也同樣適用,這是一種蛇身鳥頭的生物,在他們神話中能帶來雨水,所以也是農業等相關的神而在巴比倫神話中,還有提亞馬特,他其中的一個形象也是一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