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二角龍什麼時候成為皇帝的專有特權?(上)

2021-01-09 榆木齋

五爪二角龍什麼時候成為皇帝的專有特權?(上)

文:枯木

在傳統文化當中,龍歷來被認為是祥瑞之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文化載體符號,是華人最普遍也是最悠久的圖騰崇拜。然而在封建社會,龍是皇家的標誌和天子象徵,僅僅只有皇帝才能用,並且最明顯的特徵是五爪二角;而其他即便是崇拜或使用,也只能退而居其次用「四爪龍」。那麼,五爪二角龍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皇家特權的?

我們知道早在遠古時期龍的圖騰崇拜就已經存在,並且極為廣泛。從目前考古發掘來看,早在新石器早期就已經存在,諸如在遼寧查海遺址發掘的8000年前用石塊堆積的龍;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發現的6000年前仰韶文化時期用蚌殼擺成的龍;遼寧赤峰紅山文化遺址5000年前的C形龍和玉豬龍;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掘的4000多年前的彩繪陶製龍盤等等,說明古人關於龍的崇拜非常久遠。

(紅山文化玉豬龍)

而在先秦典籍中,關於龍的記載不勝枚舉,諸如《易經·乾卦》中的爻辭:「上九:亢龍有悔。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禮記·禮運第九》:「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等等。而關於的龍的存在與否,在《左傳》中有多處記錄龍的行跡,諸如《左傳·昭公十九年》:「鄭大水,龍鬥於時門之外洧淵」;《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秋,龍見於絳郊(今山西新絳縣附近)」,同篇也記載遠古時期有人豢養和馴養龍,並分別被帝舜賜為「豢龍氏」和夏朝孔甲帝賜為「御龍氏」等等。

(紅山文化C形龍)

由此可見,似乎在遠古時期確實存在過「龍」,由於沒有確切描述,因而關於龍的形狀未知,也許遭遇物種滅絕,也許人們把其他動物看成「龍」。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那時的「龍」和後代形成圖騰的「龍」應該不是一樣的。這是因為,從龍圖騰的演變來看,雖然歷史上龍一直是皇家貴族特有的專享,然而從形狀演變來看,則是從簡到繁,由富有想像到規整嚴格的漫長過程。

一、龍圖騰的皇家特權

(山西襄汾陶寺龍盤)

龍雖然誕生於圖騰崇拜,最早是部落共同尊崇的神化符號,然而在進入三皇五帝時代以後,歷來都是君王皇帝所專有。上古宣傳君權神授,於是把君主稱為「天子」, 如《尚書·夏書》:「爾眾士同力王室,尚弼予欽承天子威命」;《詩經·大雅·江漢》:「於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萬年」;《孟子.離婁上》:「天子不仁,不保四海」等等,都說明君主的權力來自上天,是替上天來管理百姓的代表。而龍是上天瑞獸,自然和天子結合起來,於是出現「真龍天子」一說。

(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蚌殼堆龍)

諸如戰國時期記述晉文公和介子推故事的歌謠《龍蛇歌》:「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其中就把晉文公比喻為龍。再如《史記·本紀·秦始皇本紀》把秦始皇稱為「祖龍」;到了漢代更是神話劉邦,《史記·本紀·高祖本紀》描繪劉邦降生:「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後面還有「斬蛇起義」的故事等,都為了說明漢朝得立是天命所歸。後來各個朝代照葫蘆畫瓢,依然杜撰很多帝王和龍的傳說,來表明自己的君權神授,這裡就不贅述。

(青銅器上的夔龍紋 商代)

把天子和龍結合在一起,就要突出自己非同尋常的符號和特徵,然而人都差不多,於是,便在服飾乘輿裝飾等表面事物上上做文章,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君主服飾「十二章紋」。十二章紋最早起源於舜帝,在《尚書·益稷》中有記載舜帝讓禹製作服飾:「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通「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採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這就是最早關於「十二章紋」的來歷,其中龍作為「十二章紋」之一被繪製在帝王服裝上成為定製,後代沿用。

(青銅夔龍紋蓋鼎東周)

到了周代,周公旦制定《周禮》,規定以日、月、星辰三章畫於旗幟,衣服上只保留九章紋「山龍華蟲,作繢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龍為首章而稱為「龍袞」。後來秦始皇帝登基,廢除章紋制度,祭祀禮服一律為純黑,稱為「袀玄」。直到東漢才再度恢復十二章紋(《後漢書·志·輿服上》)。此後成為歷代帝王的服章制度,一直沿用到近代袁世凱復闢帝制為止。並且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的國徽也是依照十二章紋設計的。

(十二章紋)

可見,龍圖騰一直是君主帝王的特有專享,一直到民國才終止。可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對於民間來說,人們也崇拜龍,並且也想享有帝王才有的榮幸。可這種榮幸,只能通過推翻上一朝代,或帝王為了籠絡皇親國戚大臣而採取的手段,特別恩賜準允,以及才能使用龍的圖案。

然而畢竟是少數,怎麼辦?於是隨著龍的圖案複雜化和規式化,人們便採取變通手段,在圖案上做文章,採取類似龍的其他圖騰圖案,這樣既不侵犯皇家特權,又可以達到崇拜龍圖騰的目的,還能保持社會平穩,一舉多得,這就是為何後來出現五爪龍和四爪龍之類的各種龍圖騰的原因所在。

(未完待續)

2020/12/27榆木齋

相關焦點

  • 五爪二角龍什麼時候成為皇帝的專有特權?(下)
    五爪二角龍什麼時候成為皇帝的專有特權?(下)文:枯木(續上)二、龍圖騰的形狀變化(C形龍)從現今考古來看,遠古的龍形狀非常簡練簡潔,整體形狀環狀,有鱗和鬃,諸如玉豬龍和C形龍,都是獸形首部,身體彎曲;陶寺龍盤則頗似盤繞的蛇,嘴部噙一麥穗,大多都沒有足或者有足而指爪不明。
  • 外來入侵物種——五爪金龍
    說起「五爪金龍」,五爪趾(實際是五趾不是五爪)金龍是中國皇帝的標誌,在封建社會中規定只能由皇帝使用。而其他皇室人員以及地方需要用到龍形的時候,只能使用「四爪龍」。額,錯了錯了,我們要認識的這個外來入侵物種——五爪金龍,是旋花科番薯屬植物的一種。
  • 五爪金龍VS牽牛花
    近日,小編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發現五爪金龍和牽牛花遠看極其相似。
  • 從「中國角龍」到「世界角龍」,諸城中國角龍如何走進大家視野
    在發掘地的一個上白堊統地層中,發掘者發現了,角龍科恐龍骨骼化石,幸運的是發現可這個恐龍的頭骨,這也是在北美以外首次發現角龍科恐龍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等人研究,於2010年命名為諸城中國角龍 (Sinocera— topszhuchengensis)。
  • 五爪金龍
    五爪金龍的花冠紫色,呈漏鬥狀,像個小喇叭,看上去有點像牽牛花,而且兩者同屬旋花科,但彼此關係較遠,一個在牽牛屬,一個在番薯屬。這花有一個非常霸氣的名字叫五爪金龍,因為它的葉子是五裂,呈掌狀,遠遠看去就像是龍爪一樣,就有了五爪金龍如此霸氣的名字。但它卻是依靠藤蔓攀爬生長的植物,與那個震懾力極強的「五爪金龍」沒有一點的關係。
  • 角龍的祖先原角龍
    原角龍就是這眾多珍貴發現之中的一顆"珠寶"。 頂著蒙古高原烤人的乾熱風,考察隊發掘出了大量完整的原角龍頭骨和骨架化石,使我們對這些最古老的角龍類有了充分的認識。原角龍生活在9千萬年前,身長不到2米,體重不足200公斤;同時,它也還沒有長出後來的各種角龍那樣的千奇百怪的角。
  • 原角龍,鸚鵡嘴龍,弱角龍,纖角龍,安德薩角龍,隱龍,鷹角龍簡筆畫
    原角龍 protoceratops,生存於上白堊紀坎潘階的蒙古和中國內蒙古,分布範圍和伶盜龍重合。原角龍的體型較小,缺乏發展良好的角狀物,且擁有一些原始特徵。原角龍身長1.5到2米,體型接近綿羊。它們有大型頭盾,可能用來保護頸部、使頜部肌肉附著、用來辨認同種類動物,或綜合以上功能。肩膀高度0.6米。
  • 「意外諸城角龍」或是「諸城中國角龍」本家
    國際權威恐龍專家徐星表示,新命名的「意外諸城角龍」與之前發現的「諸城中國角龍」雖然體型上相差甚大,但是根據研究發現,兩種恐龍可能都是由原始角龍進化而來,是同宗的「本家」。  在學術研討會上,「意外諸城角龍」和「諸城中國角龍」的發現和命名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介紹說,「意外諸城角龍」的發現更說明了角龍類恐龍不同種群間的差異性之大,完全超出我們的想像。
  • 五爪金龍 | 人類消失之後
    【 五爪金龍 Ipomoea cairica 】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 番薯屬 五爪金龍是旋花科番薯屬,而在《Flora of China》中,牽牛也被歸入了番薯屬,兩者可以說是近親
  • 疑似「五爪金龍」驚現詔安紅星鄉
    巨蜥是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民間稱之為「五爪金龍」。據了解,巨蜥在我國分布於廣西、廣東、雲南南部、海南等地。為何它會出現在福建詔安紅星鄉,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相關連結:巨蜥 ,別稱: 五爪金龍、四腳蛇、大四腳蛇、鱗蟲、巨晰巨蜥體長一般為60~90釐米,最大的可達2~3米,體重一般20~30千克,尾長70~
  • 這叫「五爪金龍」,不是牽牛花,治「骨折」有奇效,遍野難尋一株
    雖說我們對於這些農村植物非常熟悉,卻很少了解到它們的實際功效,很多時候它們在我們眼裡只是普通的野草,而在一些醫生眼中,那些植物都有著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所以說農村的這些名貴中藥草很多時候也都只能被埋沒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長得和牽牛花一樣的植物,就連一些鄉下的農民也很難分清楚它和牽牛花的花瓣,看起來是野花一樣,而它對治療骨折有著非常高的奇效。
  • 科普天地丨角龍:恐龍家族的末代驕子
    角龍的角!到了白堊紀晚期,恐龍王國已經步入了黃昏。可就在臨近尾聲的時候,又演化出了許許多多奇特的族群,這些新出場的演員們把恐龍世界的最後一幕演繹得分外輝煌。角龍也是其中之一,他們雖然是最晚來到地球上的恐龍,但卻迅速繁衍開來,產生了眾多各具特色的分支,可謂兒孫滿堂。
  • 像犀牛一樣的白堊紀食草恐龍——角龍
    提起角龍大家可能並不是特別熟悉但若提起三角龍相信大家絕不陌生小編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三角龍幾乎在各類恐龍排名中都是進榜的,有的甚至高居榜單前三。甚至有資料顯示三角龍可以輕鬆地擊敗一頭成年霸王龍!頸盾已高度脈管化,當血液從骨骼上的槽溝和管道流經頸盾時,利用它巨大的表面積便能調節冷熱,頭盾堅硬無比可以抵禦地球歷史上一切陸地肉食動物的攻擊。
  • 科技日報:「諸城中國角龍」打破亞洲無大型角龍的猜測
    昨天(8月27日)本報等國內各大媒體刊發了科研人員在山東省諸城市發現大型角龍類恐龍化石的消息,這是首次在北美以外地區發現大型角龍化石。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恐龍專家徐星今天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解釋了其科學意義。諸城是我國重要的以大型鴨嘴龍類為代表的晚白堊世恐龍化石產地。上世紀60年代起,曾有過兩次大規模恐龍化石科學發掘。
  • 「植物殺手」五爪金龍,果然名不虛傳,已被列為入侵物種
    其實它們是五爪金龍。五爪金龍學名Ipomoea cairica (L.) Sweet,原產熱帶亞洲或非洲。五爪金龍為什麼叫五爪金龍?不過,番薯在番薯組,而五爪金龍在光萼組。為什麼在光萼組?大概因為五爪金龍的花萼是光光的吧(見圖)。
  • 長著尖角頭盾的霸氣角龍我們中國也有
    儘管在恐龍的世界裡,中國角龍並不算大,但是在角龍家族中它已經算是大傢伙了。 中國角龍最顯眼的就是它那1.8米長,後面有一個扇形頭盾的大腦袋。中國角龍的嘴巴較窄,是堅硬的角質喙,能夠切斷植物的根莖。中國角龍的嘴巴是一對鼻孔,鼻子上長著一根長度約0.8米的尖角。
  • 五爪貝飼養指南
    你們可以把它直接放在石頭上,缸底部的玻璃上,只要這個位置它足夠喜歡,五爪貝就會伸出絲足(也就是五爪貝的腳),慢慢地固定在石頭,或玻璃上(圖上這個黑色的洞就是五爪貝的絲足所在位置)不太建議把五爪貝直接放在沙子上,因為沙子一般處於魚缸底部,光照不會像高光處那麼充足,而且太厚的沙子,不太利於絲足的附著,
  • 五爪金龍:明明我自身價值不錯,為什麼會被人們所嫌棄?
    錯了,這不是牽牛花,這是五爪金龍。」初見五爪金龍,我就鬧出了一個笑話,但這也不能怪我,只能怪它們的花朵長得太相似了點,我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貨,都會第一時間把它誤認為是牽牛花吧?後來通過了解,我才發現原來五爪金龍大有來頭,因價值高曾兩次被人所引種,但近年來卻因為嚴重危害生態環境而被國家列為入侵植物。
  • 中國角龍:長角的中國臉
    所以中國角龍學名的意思就是「來自中國的長(zhǎng)角的臉」。 中國角龍在分類上屬於角龍科、尖角龍亞科、中國角龍屬。該屬只有一個種,名為諸城中國角龍(S. zhuchengensis),因發現地在山東省諸城市而得名。中國角龍體長6米,高2米,重2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