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犀牛一樣的白堊紀食草恐龍——角龍

2021-02-15 延吉龍山恐龍化石群

  本文為《延吉龍山恐龍化石群》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提起角龍

大家可能並不是特別熟悉

但若提起三角龍

相信大家絕不陌生

小編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三角龍幾乎在各類恐龍排名中都是進榜的,有的甚至高居榜單前三。

甚至有資料顯示

三角龍

可以輕鬆地擊敗一頭成年霸王龍!

毫無疑問

三角龍就是角龍科裡最強大的代表!

  角龍的頭大而長,佔身體長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前部窄而低,形成一個喙狀的嘴。頸部較短,尾也粗短。

  角龍最大的特點是除了原始的種類外,頭上都有數目不等的角,像犀牛一樣,具有很強的攻擊性。

  此外,還有從頭骨後端向後長出的一個寬大骨質頸盾,覆蓋了頸部,有的甚至達到肩部。

  角龍類是把防禦的「盾」和進攻的「矛」和諧地結合在一起的動物。頸盾就是防護自身的「盾」,角則是無堅不摧的「矛」。


小編很好奇

要是用角龍的角攻擊它的頸盾

究竟是「矛」更尖銳

還是「盾」更堅固呢?

據資料記載

角龍頸盾的作用不只是防禦

它還有另外三種功能

   首先,它能為頜骨部的肌肉提供有有力的附著點,幫助頜部肌肉加強咀嚼的力量。

  其次,不同形狀的頸盾代表不同的種,以及同一種中的不同個體。這種情況在現生的哺乳動物如鹿中也可以看到。

  再者,頸盾又是溫度調節器,是遠古時代大自然創造的冷熱兩用空調器。頸盾已高度脈管化,當血液從骨骼上的槽溝和管道流經頸盾時,利用它巨大的表面積便能調節冷熱,頭盾堅硬無比可以抵禦地球歷史上一切陸地肉食動物的攻擊。

 

角龍雖然出現很晚

卻能在短時期內演化出眾多類型

這說明角龍類是進化非常成功的動物


  作為角龍類的「代表人物」,三角龍是恐龍史上知名度持平霸王龍的一種奇特恐龍,長著怪異的角和長長的頸盾,粗壯的身體使得霸王龍也對它十分畏懼,一般成年超大個體霸王龍才敢捕食亞成年以下三角龍。但是也有部分霸王龍飢不擇食去捕食成年三角龍,所以有大量霸王龍化石發現都是被三角龍殺死的。

  

  鸚鵡嘴龍是最早的角龍類。過去曾把它歸入鳥腳類,它在某些地方也的確像鳥腳類恐龍,但根據它最本質的特徵,近年來許多恐龍專家都認為它代表角龍類的祖先類型,應歸於角龍類。

  原角龍是早期角龍類,意思是最早頭上長出角的恐龍。原角龍缺乏發展良好的角狀物,且擁有一些原始特徵。由於發現了它的蛋化石,人們確信恐龍是生蛋的。這曾成為20世紀20年代科學界最轟動的新聞。


(文、圖綜合自網絡)

  本平臺為《延吉龍山恐龍化石群》所有,任何單位、自媒體轉載或者傳播版權內容,必須註明出處,否則視為侵權。作品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

  聯繫電話:8333410

相關焦點

  • 戰鬥力不輸霸王龍的兩種白堊紀食草恐龍,它們還是本家兄弟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食草動物總被人為是比食肉動物低一級的存在,同理恐龍時代的食草恐龍也被大家普遍看低一眼。
  • 科普天地丨角龍:恐龍家族的末代驕子
    角龍的角!到了白堊紀晚期,恐龍王國已經步入了黃昏。可就在臨近尾聲的時候,又演化出了許許多多奇特的族群,這些新出場的演員們把恐龍世界的最後一幕演繹得分外輝煌。角龍也是其中之一,他們雖然是最晚來到地球上的恐龍,但卻迅速繁衍開來,產生了眾多各具特色的分支,可謂兒孫滿堂。
  • 將人類和現代動物跟遠古食草恐龍放在一起對比是怎樣的畫面?
    圖中為甲龍和現代犀牛的體型對比。三角龍屬通稱三角龍、三觭龍,是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的一屬,是種食植性恐龍。三角龍大小中等,四足,全長大約有7-10米,臀部高度為2.5-3米,重達6-12噸、比同長度的恐龍壯碩許多倍。它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其中眼窩上的兩根觭角非常之長,嘴巴有像鸚鵡一樣的喙。圖中為三角龍和現代犀牛的體型對比。
  •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到,恐龍是從三疊紀末活躍到白堊紀的,恐龍家族數量龐大,而且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恐龍的體型也在逐漸的變大,外形特點也在一直變化著。想知道恐龍到底是怎麼演化的嗎?我們且往下看。
  • 頭上長角的恐龍,你知道嗎?
    頭上長角的恐龍,你知道嗎?頭上長角的恐龍和犀牛一樣,頭上長著大大的角,可以防禦食肉恐龍的進攻。下面,和本期主題團一起看看頭上長角的恐龍有哪些吧?河神龍彷佛它的角被拔掉一樣河神龍(學名Achelousaurus),又名阿奇洛龍,是尖角龍亞科下的一個屬,生活在下白堊紀的北美洲,屬於中型的角龍,身長約有6米。它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有著像鸚鵡的喙,在鼻端及眼睛背後有隆起的部份,在頸的縐邊末端有兩隻角。
  • 角龍科的三角龍,開角龍,牛角龍等恐龍簡筆畫
    角龍科 Ceratopsidae ,所有已知的物種都是來自上白堊統的四足食草動物,主要是北美洲西部,其特徵是喙象鸚鵡嘴,頭骨向後延伸形成一個盾形結構。角龍科分兩個亞目,尖角龍亞科,開角龍亞科,共通特徵為長、三角形的頭盾,以及發展良好的兩根眉骨部角狀物。
  • 食肉食草恐龍聚集 煙臺萊陽曾是"白堊紀公園"(圖)
    看著紅紅的圖層,很多人不知道,古老的膠東大地孕育著地球最原始的生命———這裡是世界發現恐龍化石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萊陽是我國發現恐龍化石品種較多、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這裡是學術界認可的16個「恐龍之鄉」之一……中生代從早到晚依次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而煙臺萊陽則被眾多學者稱作「白堊紀公園」。
  • 長著尖角頭盾的霸氣角龍我們中國也有
    長著尖角頭盾的霸氣角龍我們中國也有 角龍類是最具代表性的恐龍類群啦,它們的腦袋上長有尖長的大角,腦袋後面長有像盾牌一樣的頭盾。說起角龍,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三角龍、厚鼻龍、戟龍等,可這些恐龍都是在北美洲發現的。
  • 「恐龍大明星」角龍家族中的老前輩——原角龍
    學名原角龍拉丁學名Protoceratops食性植食性體長約2-3米體重約1.5噸分布區域中國、蒙古生存時期白堊紀晚期原來,原角龍屬於角龍科,它們不像晚期的角龍類恐龍那樣都長有明顯的角,而且缺乏發展良好的角狀物,但它擁有一些原始特徵,加上原角龍在希臘文中意為「第一個有角的臉」,因而就給它起名為「原角龍」。
  •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要給面子的恐龍,白堊紀的漁夫:棘龍
    白堊紀的漁夫:棘龍,除了三角龍等強悍的食草龍,就要數這隻背上長著大片帆狀物的兩棲龍可與暴龍一戰。《侏羅紀世界2》心比天高的食肉牛龍不管是面對歐文、中國角龍還是霸王龍都顯得一副無所畏懼的模樣,從褐色和藍色相間的粗糙皮膚來看應該是一位皮糙肉厚不怕咬的倔傢伙,就像頭上類似牛犄角的東西一樣牛龍的脾氣確實挺牛的,在影片結尾居然從T-Rex
  • 《與恐龍同行》關於恐龍的知識-搜狐母嬰
    尾椎骨像球棒一樣融合在一起,基尾靈活。尾端大骨是一個毀滅性的防禦性武器,揮舞反攻擊天敵。甲龍大腦的腔分析顯示部分最發達的大腦是專門服務嗅覺的。像許多早期的獸腳類恐龍一樣,流連龍有五個手指的手,第四和第五根手指較小。後來獸腳類恐龍的手有三個手指。 流連龍是根據在德國Saschen-Anhalt Kueper Formation 發現的兩個不完整的標本為人所知的,根據德國古生物學家Hugo Ruele von Lilienstern命名。
  • 如果小行星撞擊沒有發生的話 白堊紀不會是恐龍的終點
    去年底的時候,《自然通訊》上刊登的一篇新研究認為,在小行星撞擊前,地球曾出現一次規模空前的火山噴發,恐龍群體大量出現汞中毒現象,數... 去年底的時候,《自然通訊》上刊登的一篇新研究認為,在小行星撞擊前,地球曾出現一次規模空前的火山噴發,恐龍群體大量出現汞中毒現象,數量因此銳減。
  • 與恐龍同行—更多精彩內容
    尾椎骨像球棒一樣融合在一起,基尾靈活。尾端大骨是一個毀滅性的防禦性武器,揮舞反攻擊天敵。甲龍大腦的腔分析顯示部分最發達的大腦是專門服務嗅覺的。像許多早期的獸腳類恐龍一樣,流連龍有五個手指的手,第四和第五根手指較小。後來獸腳類恐龍的手有三個手指。 流連龍是根據在德國Saschen-Anhalt Kueper Formation 發現的兩個不完整的標本為人所知的,根據德國古生物學家Hugo Ruele von Lilienstern命名。
  • 《侏羅紀世界2》熱播,恐龍種類傻傻分不清楚?中英對照,一次認全!
    昨晚小編也去看了這個影,除了引人入勝的場景和電影情節,裡面那麼多恐龍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呢,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它們都是誰?這些恐龍的英文又到底是怎麼寫的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侏羅紀世界」裡出現過的恐龍,中英文對照,一次認全!
  • Vitae為牠的新品中國角龍(Sinoceratops)小雕像
    小盜龍拿到Vitae為牠的新品中國角龍(Sinoceratops)小雕像,來進行實物測評發圖,幫助大家更直觀的了解這款模型。中國角龍發現於山東省諸城市,是目前已知北美洲之外唯一一種尖角龍類恐龍,也是北美洲之外發現的第一一種大型進步角龍。
  • 我國發現恐龍新屬種——短頜太陽角龍
    新華網長春7月8日電(記者馬揚)一種新屬種恐龍——短頜太陽角龍,近日在吉林省中部被發現。這一由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館長金利勇研究員為首的課題組發掘、研究和命名的新屬、新種恐龍化石,是課題組在繼「嘉蔭卡龍」「嬌小長春龍」「吉林張氏重褶齒獸」後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目前,該成果已發表在最近一期的《地質學報》(英文版)上。
  • 吉林首次發現新角龍類恐龍化石
    日前,吉林大學博物館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了基幹新角龍類恐龍化石——短頜太陽角龍化石。
  • 從「中國角龍」到「世界角龍」,諸城中國角龍如何走進大家視野
    目前諸城發現的恐龍屬種就有十多個,其中3種角龍,3種暴龍,2種鴨嘴龍,以及甲龍和虛骨龍。著名的恐龍有:巨型山東龍、巨大諸城龍、巨大華夏龍、諸城中國角龍、意外諸城角龍、巨型諸城暴龍。03中國角龍的生存法寶中國角龍生存於距今7200—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對於這種恐龍時代後期的恐龍,它們已經進化出適應環境的完美的體型
  • 恐龍新屬種被命名「諸城坐角龍」
    因其擁有整個恐龍類中獨一無二的坐骨而被正式名為「諸城坐角龍」。該屬種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關注。  約36.2釐米的坐骨總體形狀形似反曲弓,中部形成了膨大的具有橢圓形凹陷的閉孔突,末端具有斧頭狀擴展。
  • 「意外諸城角龍」或是「諸城中國角龍」本家
    外國古生物專家正在諸城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考察。本報記者 王琳 攝  5日,2010年山東諸城國際白堊紀陸相生態系統學術研討會正式結束。國際權威恐龍專家徐星表示,新命名的「意外諸城角龍」與之前發現的「諸城中國角龍」雖然體型上相差甚大,但是根據研究發現,兩種恐龍可能都是由原始角龍進化而來,是同宗的「本家」。  在學術研討會上,「意外諸城角龍」和「諸城中國角龍」的發現和命名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介紹說,「意外諸城角龍」的發現更說明了角龍類恐龍不同種群間的差異性之大,完全超出我們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