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e為牠的新品中國角龍(Sinoceratops)小雕像

2020-12-05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小盜龍拿到Vitae為牠的新品中國角龍(Sinoceratops)小雕像,來進行實物測評發圖,幫助大家更直觀的了解這款模型。中國角龍發現於山東省諸城市,是目前已知北美洲之外唯一一種尖角龍類恐龍,也是北美洲之外發現的第一一種大型進步角龍。比例1:35,2018年2月開始發售,年後會在盜龍小店上架哦。

中國角龍的具體發現地點是山東省諸城龍都街道臧家莊村,化石包括破碎的頭骨部分,其屬於角龍科下的尖角龍亞科,,生存於距今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時期。成年之後的中國角龍體長超過6米,身高約2米,體重2噸+。中國角龍像我們熟悉的大型角龍一樣,在鼻子上長有一根大長角,但是眼睛上方沒有角,與我們熟悉的三角龍不同。中國角龍的頭盾很大,在頭盾邊緣有著華麗的褶皺結構,就像是一個大王冠一樣,很壯觀。中國角龍應該是成群活動的恐龍,以低矮的植物為食,遊蕩在白堊紀的世界裡。

下面請看圖:

相關焦點

  • 長著尖角頭盾的霸氣角龍我們中國也有
    似乎霸氣的角龍都是在北美洲被發現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就在我們中國的山東發現了一種霸氣的角龍,它就是中國角龍。儘管在恐龍的世界裡,中國角龍並不算大,但是在角龍家族中它已經算是大傢伙了。 中國角龍最顯眼的就是它那1.8米長,後面有一個扇形頭盾的大腦袋。中國角龍的嘴巴較窄,是堅硬的角質喙,能夠切斷植物的根莖。中國角龍的嘴巴是一對鼻孔,鼻子上長著一根長度約0.8米的尖角。
  • 從「中國角龍」到「世界角龍」,諸城中國角龍如何走進大家視野
    ,它的名字叫中國角龍。提到角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三角龍、五角龍、戟龍,它們頭上長著長長的角和巨大的盾,讓人印象深刻,然而在發現中國角龍之前,這些角龍科的家族成員都是發現於北美洲,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角龍,它是北美地區以外發現的唯一角龍屬種,它就是諸城中國角龍,很多人喜歡叫它「中國角龍」。
  • 中國角龍:長角的中國臉
    所以中國角龍學名的意思就是「來自中國的長(zhǎng)角的臉」。 中國角龍在分類上屬於角龍科、尖角龍亞科、中國角龍屬。該屬只有一個種,名為諸城中國角龍(S. zhuchengensis),因發現地在山東省諸城市而得名。中國角龍體長6米,高2米,重2噸。
  • 「意外諸城角龍」或是「諸城中國角龍」本家
    國際權威恐龍專家徐星表示,新命名的「意外諸城角龍」與之前發現的「諸城中國角龍」雖然體型上相差甚大,但是根據研究發現,兩種恐龍可能都是由原始角龍進化而來,是同宗的「本家」。  在學術研討會上,「意外諸城角龍」和「諸城中國角龍」的發現和命名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介紹說,「意外諸城角龍」的發現更說明了角龍類恐龍不同種群間的差異性之大,完全超出我們的想像。
  • 科技日報:「諸城中國角龍」打破亞洲無大型角龍的猜測
    昨天(8月27日)本報等國內各大媒體刊發了科研人員在山東省諸城市發現大型角龍類恐龍化石的消息,這是首次在北美以外地區發現大型角龍化石。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恐龍專家徐星今天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解釋了其科學意義。諸城是我國重要的以大型鴨嘴龍類為代表的晚白堊世恐龍化石產地。上世紀60年代起,曾有過兩次大規模恐龍化石科學發掘。
  • 角龍的祖先原角龍
    70多年前,為了尋找最早的古人類留下的化石和文化遺蹟,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組織了一個龐大的"中亞考察團",深入到中國的內蒙古、甘肅和新疆地區以及蒙古國的戈壁沙漠地區,進行了一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古生物考察
  • 《牠:第二章》IT Chapter Two 揭開小丑過去!重新面對可怕往事, Loser Club行不行?
    《牠:第二章》(IT: Chapter Two)發生在1989年夏季的27年後,「魯蛇俱樂部」的孩子們都已長大成人也搬離了小鎮。Chastain),由他們詮釋在《牠》中Bill、Beverly之間淡淡的情愫,並再次攜手面對心底最深層的恐懼⋯⋯ 不為什麼,只因為他們有「責任」去完結1989年夏季的一場悲劇。
  • 原角龍,鸚鵡嘴龍,弱角龍,纖角龍,安德薩角龍,隱龍,鷹角龍簡筆畫
    原角龍 protoceratops,生存於上白堊紀坎潘階的蒙古和中國內蒙古,分布範圍和伶盜龍重合。原角龍的體型較小,缺乏發展良好的角狀物,且擁有一些原始特徵。原角龍身長1.5到2米,體型接近綿羊。它們有大型頭盾,可能用來保護頸部、使頜部肌肉附著、用來辨認同種類動物,或綜合以上功能。肩膀高度0.6米。
  • 恐龍新屬種被命名「諸城坐角龍」
    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將其放入角龍類的支序系統學分析,結果支持其為纖角龍」。  據陳樹清介紹,這是諸城市繼發現巨型山東龍、巨大諸城龍、諸城中國角龍、巨型諸城暴龍、諸城中國角龍、意外諸城角龍後的又一重大發現。纖角龍類是一群體型較小、四足行走的角龍類恐龍,全長最大不足兩米,其突出特徵是擁有強壯的上下頜、高度特化的大型牙齒,缺少角龍科成員標誌性的鼻骨和額骨角,頸盾也極其短小。
  • 吉林首次發現新角龍類恐龍化石
    日前,吉林大學博物館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了基幹新角龍類恐龍化石——短頜太陽角龍化石。
  • 侏羅紀世界2有哪些恐龍 中國角龍冥河龍重磅登場
    已知的恐龍包括:霸王龍、猛禽、重瑪瑙、鼠尾草、角鼻龍、滄龍、食肉牛龍(Carnotaurus),重爪龍(Baryonyx),中國角龍(Sinoceratops)、異特龍(Allosaurus)及冥河龍(Stygimoloch)。當然還有基因變異的狂盜龍。
  • 我國發現恐龍新屬種——短頜太陽角龍
    新華網長春7月8日電(記者馬揚)一種新屬種恐龍——短頜太陽角龍,近日在吉林省中部被發現。這一由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館長金利勇研究員為首的課題組發掘、研究和命名的新屬、新種恐龍化石,是課題組在繼「嘉蔭卡龍」「嬌小長春龍」「吉林張氏重褶齒獸」後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目前,該成果已發表在最近一期的《地質學報》(英文版)上。
  • 科普天地丨角龍:恐龍家族的末代驕子
    面對這些新發現,再對比丹佛農場出土的像牛角一樣的化石,馬什教授終於承認,那不是某種野牛的角,而是角龍的角。角龍的發現給人們帶來了莫大的驚喜!——防禦的「盾」和進攻的「矛」角龍的頭又大又長,佔據了身體長度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 scp-011【有感知的內戰紀念雕像】
    為安全起見,清理應該在日落至少30分鐘後開始。清理工作必須由至少2名人員進行,並建議紀錄任何關於對象或所掃除之殘渣的不尋常跡象。在對象超過2天以上沒有受到清理的情況下,當地居民必須被指示不得靠近目標。 [收容程序2004年作廢]
  • 《侏羅紀世界:進化》開角龍圖鑑介紹
    導 讀 侏羅紀世界:進化中的開角龍長什麼樣,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太了解,下面九遊小編就為你們帶來了侏羅紀世界
  • 《侏羅紀世界2》可與霸王龍一戰的龍,網友:看好中國角龍
    網友:看好中國角龍,幾下就把牛龍撂倒的它應該也不會在雷克斯暴龍面前輕易退縮。在《侏羅紀世界》中的霸王龍雖然渾身都是壯碩的肌肉,但是其護甲並不算高,深深淺淺的傷痕可以看出T-Rex的表皮並不是很厚實。《侏羅紀世界2》可與霸王龍一戰的龍,網友:看好中國角龍。還記得頭一部中那個星月皎潔的夜晚嗎?海洋霸主滄龍和陸地兩大霸王一同張開了血盆大口,可惜的是說好的一對二戰鬥卻被滄龍搶去了人頭。
  • 《侏羅紀世界2》主創亮相上海 「中國角龍」全新登場
    侏羅紀系列電影新篇章《侏羅紀世界2》將於2018年6月15日正式與中國影迷見面。5月30日晚,環球影業在上海舉行見面會,影片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主演克裡斯·帕拉特、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現身,揭秘影片拍攝幕後故事。
  • 《侏羅紀世界3》前傳短片將出,食肉牛龍大戰中國角龍第二回合?
    人跟恐龍對戰的可能性比較小,畢竟從這個系列的傳統來看,人基本都在逃亡。從短片IMDb界面上不知道是官方還是飯制的海報、以及周邊信息來看,應該是——大鼻角龍和異特龍。大鼻角龍和異特龍在周邊玩具模型中早就有發布過,而且在模型的標題上都標明了是「大巖石之戰」的周邊模型,基本上能確定這兩者肯定會在短片中出現,而從那張比較模糊的概念海報中能看到角龍造型的恐龍在和一個食肉恐龍對峙,如果沒錯的話,這裡展示的就是大鼻角龍和異特龍的對戰。異特龍就不多介紹了,這位可是真正的侏羅紀時代霸主,但是卻在《侏羅紀》系列電影中最晚登場,還不是主角。
  • 像犀牛一樣的白堊紀食草恐龍——角龍
    提起角龍大家可能並不是特別熟悉但若提起三角龍相信大家絕不陌生小編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三角龍幾乎在各類恐龍排名中都是進榜的,有的甚至高居榜單前三。甚至有資料顯示三角龍可以輕鬆地擊敗一頭成年霸王龍!  角龍類是把防禦的「盾」和進攻的「矛」和諧地結合在一起的動物。頸盾就是防護自身的「盾」,角則是無堅不摧的「矛」。
  • 角龍科的三角龍,開角龍,牛角龍等恐龍簡筆畫
    角龍科除北美分別外,圖蘭角龍與中國角龍的化石發現於亞洲。角龍科全部恐龍列表見本頁最下圖戟龍 Styracosaurus, 又名刺盾角龍, 生存於白堊紀坎潘階,約7650萬年前到7500萬年前。尖角龍的特徵是頭盾頂端,有兩個向前的小角,C. apertus的額角是向上彎曲的。尖角龍的頭盾是普通地長,上有大型洞孔,頭盾周圍則有小型的角。根據加拿大亞伯達省發現的屍骨層,顯示尖角龍是種群居動物。亞伯達省恐龍省立公園的一個屍骨層,由尖角龍、戟龍的化石所構成。另一種可能是,這些大量死亡的動物不是群居動物,而是在乾旱時期聚集到水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