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飛機40年,安全飛行2萬小時,飛行距離約140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350圈——剛剛退休37天的東航武漢公司「五星機長」張俊平,昨日下午走進由長江日報和武漢市民之家聯合主辦的市民大講堂第144期活動現場。14時30分,他一個箭步跨上50釐米高的講臺,開始分享他的人生精彩。
最後一個航班與飛行員女婿共同完成
10月5日是張俊平的生日,也是張俊平飛完最後一個航班闊別藍天退休的日子。這天,公司給他安排了一個特別航班。
「最後一個航班是與我女婿完成的。」張俊平說,女婿也是東航武漢公司一名飛行員,他是機長,女婿是副駕。在飛行中,只有機長與副駕的關係,沒有嶽父與女婿的關係。
當天上午8時40分,張俊平執飛武漢至北京的航班。他率領機組前往機場,進入停機坪後,繞飛機一周,進行例行檢查。從機頭到尾翼,從油箱蓋到剎車片,不落下每一處細節,最後走進飛行駕駛艙,仔細檢查儀錶盤,「40年的每次飛行,都要這樣例行檢查」。
當天下午1時38分,張俊平駕駛由北京飛往武漢的MU2452航班穩穩降落在天河機場東跑道。像往常一樣,在艙門口送走旅客後,張俊平率領機組成員走下飛機,就此為自己長達40年的飛行生涯畫上圓滿句號。
告別駕駛艙,張俊平率領機組成員走下登機橋,鮮花簇擁了過來。停機坪上,東航武漢公司領導親自前往迎接,熱情的擁抱、有力的握手、誠摯的話語、真誠的祝福,讓張俊平眼眶溼潤了。
從轟炸機駕駛員到民航客機機長
1974年,18歲的張俊平高中畢業,入伍參加陸軍。1976年,空軍招飛,他成為少數幾名幸運兒之一。「我第一次開的教練機,是那種老式螺旋槳小飛機。按下開關,螺旋槳開始轉動,推上油門,飛機在滑行中轟鳴著衝上雲端。」儘管事隔多年,當年的經歷仍深深刻在張俊平的腦海中。
過了一段時間,張俊平改開轟炸機。在高空俯瞰廣袤的大地,年輕的張俊平決定一生都與藍天為伴。張俊平深知自己的責任,珍惜自己的榮譽,懷揣夢想,刻苦訓練。
1979年從飛行學院畢業後,張俊平留校當了11年飛行教員,其間培養了大批優秀飛行員。
1990年,張俊平轉業到當時的武漢航空公司。先後擔任過機長、教員、飛行部黨委書記等管理職務的經歷,讓張俊平悟出了一個道理:「在飛機上的每一秒,都需認認真真、盡職盡責。」
「雖然退休了,但還是很留戀飛翔的感受,無論是轟炸機還是民航飛機。」張俊平說,駕駛飛機將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有一種自豪感,飛機起飛、降落的感覺非常舒服,退休後不能駕駛飛機了,會在飛機模型上過過癮。
武漢上空遭遇雷電火球仍安全降落
在張俊平漫長的飛行生涯中,有過多次化險為夷的經歷。
1991年底的一天,他駕駛一架運7飛機,從廣州返回漢口王家墩機場。接近武漢空域時,遇上了雷暴雨。「突然,一團直徑一尺多的大火球,從機艙外掠過,並掃過了雷達。」張俊平說,密集的暴雨形成巨大的打擊力,使機身劇烈抖動,機艙玻璃完全被雨幕遮住,雨刷根本不管用。
「當時飛機上有四五十個人,作為機長,首先要鎮靜。」張俊平回憶說,當時如果按照原定計劃強行在武漢降落,會很危險。在徵得地面空管同意後,他調轉機頭,依靠儀器導航,慢慢探索回行,緊急備降在長沙機場。安全降落後,空姐和不少乘客眼含淚花。
「每次飛行都有不同的故事,但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張俊平說。
大年三十曾載著一位旅客起飛
「過年過節時,即使只有一位旅客,也要將趕回家過年的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張俊平說,40年執飛生涯中,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歷是1995年春節。當時,他駕駛飛機從溫州飛往廣州,機上只有一位旅客。
當天是大年三十,機組有8人。「為這一位旅客我們也要飛。」作為機長,張俊平對機組人員說,雖然只有一位旅客,但乘務組的工作絲毫不能減弱。
在飛行途中,乘務組開了party,唱卡拉OK,還準備了糕點等,為這位旅客過了一個十分有意義的年三十。
最忙時一周執飛航班17個來回
「想要當上機長,每個環節都是一個關口,通過了關口才能當上機長。」張俊平說,當飛行員,除了要身體素質過關外,功課還必須是每門80分以上。功課達不到80分,只有一次補考機會,補考不及格,就沒有當機長的機會了。
張俊平說,過關就像手機遊戲闖關一樣,每個環節都是一個關口,沒有過關想通過下一關,根本不可能。每個環節通過後,還要進行試飛訓練,考試合格後才能成為副駕。從副駕到機長,最快需3年時間,最慢需5年時間,但先決條件是必須飛行2700小時。能否成為一名優秀的機長,還有很多環節需要「闖關」,但先決條件是要有天分和勤奮。
「1995年以前,我住在武昌廣埠屯,每次要轉三趟公交到王家墩機場趕飛機。後來住得離機場近一點,改騎自行車上下班。飛機上沒有烤箱,早上我們就買點包子、熱乾麵,帶到飛機上吃。」張俊平說,當時飛行員奇缺,而飛機數量和航線增長迅速,他們只能沒日沒夜地加班。最忙的時候,他曾一周執飛了17個來回航班,其中3天是每天3個來回。至今,他已經飛遍除拉薩外的國內所有民航機場。
這麼多年來,張俊平結合自己的飛行經驗,帶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轟炸機和民航飛行員。
作為「五星機長」,張俊平曾3次到美國為公司提飛機,從西雅圖到夏威夷,經過馬塞爾群島、塞班、關島,再到武漢。他說,駕駛飛機跨太平洋,好幾個小時看不到一塊陸地,感覺很寬廣,也很過癮。
昨日「五星」機長張俊平做客市民大講堂,講述40年飛行中的精彩故事 記者劉斌 攝
評價>>>
女兒張璇:
爸爸是會網購的可愛老頭
「我爸爸是會網購的可愛老頭。」在市民大講堂活動現場,張俊平的女兒張璇說:「爸爸是我的偶像。爸爸是五星級機長,飛行技術是公認的,常常聽同事說『你爸爸很了不起』,非常開心。爸爸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深深教育了我。爸爸對我要求嚴格,但在很多事情上,他給了我很多選擇的機會。我的攝影就是深受爸爸影響。」
張璇是東航武漢公司飛行部的黨群工作骨幹。她說:「生活中,爸爸樂觀向上,喜歡網購,家裡很多東西是爸爸從網上買來的,有好的東西他就會發到朋友圈,與大家分享,是個很可愛的老頭。菜地裡蔬菜成熟了,爸爸也會拍照發到朋友圈,有時也會給同事送一些蔬菜。」
妻子劉慧蘭:
看到他得到了嘉獎很自豪
「看到他任務完成得很好,得到了表揚和嘉獎,心裡感到這個表揚有我一半,心裡也很愉悅。」在活動現場,張俊平的妻子劉慧蘭說,作為飛行員的妻子,讓他幫你的忙,他根本顧不上,但為了保證他的工作順利,不影響航班,她自己只能默默地承受。
劉慧蘭在講述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說:「他的事業做得好,也培養出了那麼多飛行員,能得到表揚,我就滿足了,很自豪。」
張俊平說,以前忙於工作,家裡什麼事都顧不上,愛人一個人忙裡忙外,退休後一定要彌補對家人的虧欠。
公司領導:
用「責任、擔當、奉獻」概括他
東航武漢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張啟才昨日來到市民大講堂。他說,自己與張俊平共事24年,張俊平在工作上可以用「責任、擔當、奉獻」6個字概況。
張啟才說,張俊平是五星機長,也是總經理助理,還是優秀教官。工作中,張俊平有安全意識、規則意識和職業操守意識。他從一名軍人到飛行員,一路走來,體現了崇高的職業操守,帶了很多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桃李滿天下,是東航武漢公司的優秀代表。
互動>>>
張俊平被大中小學生「包圍」
互動環節,張俊平沒想到,來自一元路小學、武漢六中、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的大中小學生們搶著提問,一群小學生甚至排隊提問。活動結束後,又被這群青少年「包圍」,要求籤名、合影。
小學生:「我想問的是,您今年幾歲?」
張俊平:「我是10月5日的生日,上個月剛滿60歲哦。」
小學生:「爺爺,我補您一個生日快樂。」「我也補您一個生日快樂。」
問:「爺爺,您得過哪些獎啊?」
張俊平:我在部隊立過三等功3次,在武漢市,是1998年抗洪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得過很多次,獎狀有一摞,是空軍的一級飛行員,也是東航的五星級機長,短片中我胸前的牌子上有五顆星。
問:張爺爺,當飛行員時,您品嘗過全國各地美食,您最喜歡吃什麼啊?
張俊平:東南西北的美食都吃過,湖北人不怕辣,但我怕辣。不喜歡上海菜,因為上海菜比較甜。廣東菜喝湯,湖南菜太辣,四川人吃火鍋,這些我都不喜歡吃,我還是喜歡吃豆腐。
問:40年飛行生涯中,遇到過很多困難,是哪句話對您產生了影響,並支持您一直堅持了下來?您能把這句話送給我嗎?
張俊平:勤奮就一定會有收穫,不管幹什麼事情,再辛苦再累,只要勤奮努力,一定會得到讓你滿意的收穫。
問:您駕駛飛機轉了那麼多圈,會不會頭暈啊?
張俊平:開轟炸機有時會頭暈,開民航飛機不會。只要保持好自己的身體,吃好睡好,就不會頭暈。像你們要是睡不好,第二天上學頭就會暈。飛行員必須要有職業操守,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問:您第一次開飛機害怕嗎?
張俊平:第一次開的是轟炸機,當時是有螺旋槳的飛機,有教員帶,也沒有覺得害怕,幹什麼事情只要勇敢就不怕。
問:您對大學生們有什麼期待?
張俊平:很羨慕你們這一代人,你們生活在幸福快樂的時代。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提高自己的本領。同時,要有遠大的理想,學好知識,既要關心自己的未來,還要關心國家的未來。走上工作崗位後,要幹一行愛一行。
(記者唐煜)
現場一位與飛行相關專業的大學生聽眾向張俊平提問
記者劉斌 攝
[分享人生精彩]
中國新聞名專欄
[分享人生精彩]
報名電話 59222222
1.撥打講堂熱線電話
13377853101;
2.發送郵件至
705715760@qq.com;
3.新浪微博@長江日報;
4.加市民大講堂QQ群
215893491;
5.加市民大講堂微信號。
推薦、報名方式